音樂和教會敬拜傳統
Carl Schalk 著,任不寐 譯
無論在任何地方,無論在任何時候,基督徒聚會都以唱詩的方式來崇拜和讚美上帝。這是信仰之歌,悔改之歌,失喪和重生之歌,罪和拯救之歌。基督教音樂有固定的「主旋律」,就是高舉神的榮耀,為神的拯救的大能而獻上讚美,並宣告上帝以耶穌為中心的偉大作為,即在每一個逾越節所慶祝的對罪和死亡的勝利。
基督徒是歌唱著的族類,他們歌唱因為他們有歌要唱。他們歌唱的主題歷久如新:為主耶穌死而復活所贏得的勝利和救恩獻上感謝。詩篇118篇——被指定用於復活節——以這樣清晰的語言反應著這個主題:
1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2 願以色列說,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3 願亞倫的家說,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4 願敬畏耶和華的說,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15 在義人的帳棚裡,有歡呼拯救的聲音。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
16 耶和華的右手高舉。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
17 我必不至死,仍要存活,並要傳揚耶和華的作為。……
21 我要稱謝你,因為你已經應允我,又成了我的拯救。
22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23 這是耶和華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
24 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
歌唱神的榮耀,以歌聲表達讚美,一直在路德教會的傳統中舉足輕重。因此,完全可以理解,基督教歌曲在路德教會的傳統中是所有信徒祈禱和讚美的媒介。在家裡,全家人在每日敬拜中學習並歌唱讚美詩;在工作中,這信仰之歌覆蓋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聚會禮拜中,會眾揚聲祈求、禱告和讚美,無論是老人還是少年,無論是鴻儒還是白丁,通過基督教歌曲一起參與教會的祈禱生活。基督徒加入合唱,他們無非是參與分享詩篇作者的見證:「凡投靠你的,願他們喜樂,時常歡呼,因為你護庇他們。又願那愛你名的人,都靠你歡唱」(詩5:11)。
一方面,基督教歌曲充溢於基督徒的個人生活,但另一方面,集體禮拜——上帝的選民為道和聖禮而常規聚集之所——才是上帝選民唱詩、敬拜和感謝神為他們所成就的一切的主要場所。正是聚會崇拜——被神召聚聽道和領受聖餐——隨著關切點的變化,見證歷久彌新,歌唱此起彼伏。
教會敬拜,包括所有的禮儀和慶典,在路德會傳統中,基督徒在其中聽道和分享聖餐,向世界慶祝神的至善。但這一切活動都被音樂充滿,詩篇和讚美詩以及靈歌無所不在。正是在這裡,路德會和整個教會一起,通過這一主要方式和機會向耶和華獻上讚美、感謝之祭,而耶和華就是他們的力量和詩歌(出埃及記15:2a)。(選自Lutheran Worship : Hist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Fred L. Precht, 1993, CPH, pp.244-245)
Abide with Me Amazing Grace Ave_Verum Ave Maria
Baby Jesus Ave Maria Christmas_Lullaby Hail Mary
How_Beautif How Great Thou Art May it be
Oh oli night The_Lords_Prayer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What Child is This You_Raise_Me_up
Your_Whole_life_long
奇異恩典愛,我願意榮耀十架歌 主的愛
(本組圖片2008年05月30日攝於Royal 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