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與回應:「任不寐為什麼這麼恨我呢?」

1

任弟兄平安:……我和師母一直有非常親密的聯繫和交通,她問了我一個問題,任不寐為什麼這麼恨我呢?……我和一些人也相信,你關於「不許女人講道」的說法,應該就是針對她的。因為在我們這裡,講道的女性就她一個人。恕我直言,很多人喜歡聽她講道,都當做大餐呢。不知道你怎麼看這些問題。(一姐妹)

平安。這的的確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首先,我沒有恨過你說的這位「師母」。應該說不甚相熟,既無恩情,也無冤仇;若都在主內,更當彼此相愛。這不是高調。想我自己的一生,仔細回頭看去,我找不到一個我恨的人,儘管恨我的人比我的頭髮還多,有原因的,和無故的,還有追趕到底、不依不饒的。這不僅是因為所有傷害我的我在基督裡都看為祝福,也不僅因為我不得不敬畏神,若不饒恕別人,神就會不饒恕我;更因為,我覺得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紀念別人的罪,包括得罪自己的罪的人身上,是很傻的。前段時間有人告訴我,說有一位長老和一位什麼人,就是攻擊、控告你的人,受到神的懲罰,莫名其妙先後癱瘓了。我就告訴這位熱心人:第一、我們不能妄測神的意思;第二、即使如此,應該說神是如此愛他們,神對自己的兒女才會管教,不會「任憑」;神的祝福很快就會臨到珍惜管教的兒女身上。我願意在神面前說,我有敵人,但我在嫉恨任何一個人上面完全無能;我沒有時間,也沒有這份心思。我在這裡也「告慰」一下所有關心我的人,無論何故,我在恨的事業上總是半途而廢,一事無成,更不用說對我從未恨過的人了。

其次,我關於不許女人講道的文章,不是具體針對任何人的,更不可能專門針對你的朋友。不瞞你說,我一次也沒有聽過這位「師母」的講道,所以也無從針對。我寫文章或者講道,既對人也對事,但並未專門針對過你說的這位「師母」。不過,如果這位「師母」確如你說的,是講道的女人,那我的文章所針對的,毫無疑問包括她。但這與「私仇」無關,僅僅因為這是聖經說的。聖經沒有給任何「師母」開出例外的條件。我不想在這裡再重申我反對女人講道的理由,我以為我就這類問題已經說的夠充分了。至於「大餐」之說,一點兒也不能改變我的觀點。啟示一個女人去教導和講道的靈,與啟示聖經的靈——包括「不許女人講道(教導)」這樣清清楚楚的信息——肯定不是一位靈。那個靈可以作很多「神奇」、「傑出」、「智慧」、「讓人喜歡」的事,這一點兒也不奇怪。但是對我來說,只要這一切不是從聖經來的,無論怎樣讓你「大快朵頤」,真正的基督徒都應該能夠分辨,並從中分別出來。何況,我多少能知道你說的「大餐」是什麼,因為我瞭解你的「口味」,也略知她的「口才」。真正的基督徒必須是「信徒」——你信基督和祂的話語,不能接受的也要順服。

今天我在美國一隅正好參加一場學習-討論會,主持者是Richard Nuffer教授,參加討論的有來自美國各地12位「牧者」;當然,我是唯一的加拿大人或中國人。討論的主題之一就是「男人與教會」,其中涉及到女人講道的問題,討論得極為熱烈。與會者自然一致從聖經出發反對女人講道。當我提出「師母」是否可以講道的時候,我聽到的回應是「Absolutely not!」。我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第一、師母也是女人,不是特殊材料製成的,當然不能例外。第二、不僅如此,師母是牧師的幫手,更應該在教會裡作順服神、順服丈夫的表率;如果師母率先垂范地挑戰和叛逆,這間教會在很多意義上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教會,必然是任何一個人都會打著聖靈臨在的招牌任意而行,或起來爭搶講道台,或者起來不知羞恥地作監督。第三、聖經未將「師母」列入教會職分,是有神的美意的,個中理由,堪費思量。午餐時間,我單獨與Richard Nuffer教授走在一起的時候,繼續分享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共識。他感慨在美國,黑人教會在按立女人做牧師的問題上,走的最遠;甚至連主禱文都篡改成了「Heavenly Mother」了;這也是後現代主義在教會裡的表現,沒有權威,相對主義盛行,怎麼都對。我就告訴他,事實上,「The state church in China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Richard Nuffer教授向與會者提交了一份報告,作者是Robbie Low牧師。這份報告的題目是:The Truth About Men and Church。這是我特別喜歡的神學文獻之一,我正在徵求作者的同意,希望不久能轉發在《神學》網刊上。這篇論文以無可爭議的統計數據和禾場調查為根基,向我們揭示了教會在西方衰落的一種重要秘密——女權主義在教會興起,顛覆了神的創造秩序,結果先排擠和掠走了教會裡的男人,接下來不可救藥地帶走了孩子。這篇文獻的基本論點是,父親,而不是母親,在孩子的信仰生活中起決定性的作用;西方新一代人離開教會,乃是父親離開教會必然的惡果。報告強調:如果父親不去教會,即使母親是非常火熱的信徒,只有1/50的孩子可能跟隨母親的信仰;而如果父親是一位信徒,無論母親信仰狀況如何,有2/3-3/4的孩子會成為基督徒。這個「駭人聽聞」的數字也告訴我們,為什麼一些單親家庭或「一家兩信」的家庭,很難將孩子帶進教會。與此相關,「女牧師」、「師母」,必須意識到他們在教會把持講道台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和誤導。主禱文中「Our Father」,這句稱呼包含著「父權」的神聖觀念,這一思想當然不符合「現代政治的正確性」,但這是上帝清晰無偽的啟示,這一啟示對教會無疑有示範效應。

2

「甘肅的神學生」2011.9.15 .2:00您認為「倪柝生弟兄是大有恩賜的神的僕人,是我們的主內至親」;您多次批判加爾文主義,對加爾文本人您如何看?

弟兄平安。這又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對加爾文主義和「倪柝生主義」都有批評(比如我批評過他的「靈魂體三分法」,相關文章見諸我的博客)。但我對加爾文這個人怎樣,像我對倪柝生這個人怎樣一樣,毫無興趣,也不歸我管。主同在。

3

小破孩兒2011 [2011-09-15 12:16:42 AM] 一直搞不清楚一個問題:我們禱告,是向天父禱告,向神禱告,向基督禱告,向聖靈禱告,還是把三位一體的神都稱呼一遍?

平安。聖經啟示的禱告原則應該是兩條,第一就是用心靈禱告;第二是按真理禱告。按真理,中譯「誠實」,似乎不妥,因為用心靈禱告,已經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誠實。說到按真理禱告,就是主耶穌所教導的主禱文。並非要我們日常禱告中亦步亦趨,若是這樣,路加福音和馬太福音的主禱文也就該一字不差了。我們當按主禱文的基本真理禱告。一般來說,禱告的對象是天父,然後是求聖靈帶領我們禱告,最後是奉神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不一定每次禱告都有這些細節,但你的「心靈」應該瞭解和接受這些基本真理。我不太贊成奉基督的名向基督禱告的作法,更不贊成把三位一體的神的名頭都放在起頭的稱呼裡,顯然,這與主禱文確立的禱告原則不同。

4

未來的總要來 [2011-09-15 09:37:02 AM] 任弟兄平安,我們查經小組上次查經查到使徒行傳11章44-48節,一位平時幾乎不來一起查經的屬靈老弟兄特意來給我們教導方言,語重心長的要我們重視方言並且他現場演示怎樣說方言,總覺得怪怪的,最後他還教導我們為什麼要說方言,說人用方言講道就算語言不通的信徒也能聽懂,並且不用方言禱告主一般不會垂聽等等(嚇死鳥)……當時就有位姊妹之前查過聖經關於方言的教導跟他分辨了一下(尤其保羅書信裡面)雖然屬靈老弟兄有關方言的教導最後並未給我們這些初信者帶來太大的攪擾,但我還是想麻煩任弟兄能系統的梳理一下聖經中有關方言的教導並我們該怎樣來認識和理解方言。

平安。我以前談過,聖經的「方言」,從舊約到新約,99%甚至100%就是「外國的語言」;我們若信的是同一本聖經,去查看一下,有足夠的誠實,就不難接受這個不知怎麼就被搞得雲山霧罩的常識。根據這些啟示,所謂「人用方言講道就算語言不通的信徒也能聽懂」,完全是信口開河,與聖經的說法正相反。我一直有一種感動,新教改革的旗幟之一就是回歸聖經,但是,回而不歸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敗壞。這需要神特別的憐憫和管教。

5

聞道09 [2011-09-16 01:35:04 AM] 下網開鐮 [2011-09-15 09:17:33 PM] 先生,哪裡能學到原文?嘿嘿,這想法很強烈!!。。。 ////強烈贊同!!!雖然知道先生已經夠忙的了,但還是想問下先生是否可以考慮授課?唉,真是學無止境啊。

平安。我跟神求,再過一年半,這個原文課程能夠開講。請為此代禱。

6

路-得 [2011-09-19 06:18:19 AM] 這條路是孤獨的,沒有鮮花,沒有掌聲,只有被棄絕,被誤會,被頂撞,這是一條不同於世界的路,是一條十字架的道路,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因你所講的是完全與世人的觀點背道而馳的,所以這世界把主釘在十字架上,但卻成就了上帝在創世之前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所以,不要求被世人認同,主也要藉著他的道招聚並顯明真正屬他自己的兒女,只管體貼主的心,主的安慰和同在永遠不離開你,所有走在這十字架道路上的神的兒女也都要與你認同。相信那些因不明白真理而暫時誤解的人,有一天要明白你的用心良苦,縱然今生不明白,永世中也必明白,願以馬內利的主與你同在,在十字架上的主是孤單的,因為連父都棄絕他,但我們跟從主的十字架道路上,主榮耀的靈常在我們身上!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不是我們為主做什麼,乃是主要藉著這樣的事奉讓我們在永恆中與主同享基業。放膽傳講,不要懼怕,只有十字架的真理才是世人惟一的拯救。願先生一路平安!

平安。謝謝代禱,這是我特別需要的。只是有些時候將衝突凸顯出來,未必是為了抱怨。一方面,每隻羊都很重要,你不能無視她的存在;責備是悔改的必要功課;另一方面,為要用我們實際發生的事情,向羊群見證我們怎樣經歷神——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不是徒然的,背後有神至高的美意:試煉和堅固每一個人。是的,在祂裡面我們有平安。

7

二毛毛毛 [2011-09-20 11:34:08 AM] 任先生平安:想就兩個靈恩的問題求教。1、我不止一次聽到有人引用兩處經文:徒2:13「還有人譏誚說:『他們無非是新酒灌滿了。』」和弗5: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說「聖經兩次提到聖靈都將其和醉酒聯繫在一起,說明被聖靈充滿的反應和醉酒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的,是有反常的反應的。」我想,這就是他們在聚會的時候要癲狂或跌倒的根據吧。我覺得很荒唐,想聽聽您的看法。2、您說過聖經中的「方言」多作「外國話」的意思。那麼現今,作為「外國話」的方言的恩賜是否存在呢?有人說方言已經結束了,但這種說法是否有充分的聖經根據呢?謝謝,願神祝福您。

平安。「聖靈充滿」和「醉酒」相似,甚至是有內在的關聯,擁有和主張這樣的觀點的人,必是醉酒之人,也是放蕩之人。要愚昧混亂到何等程度,才可以把聖經如此明確反對的狀況,理解成聖經支持的狀況呢?挪亞醉酒,是被聖靈充滿嗎?聖靈是酒鬼嗎?保羅在加拉太書中怎樣羅列聖靈的果子呢:「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18-23)。這裡很清楚,「醉酒」與聖靈的果子是針鋒相對的。若醉酒也和聖靈聯繫起來,中國人民中的「屬靈前輩」一夜之間就海了去了。至於方言,作為外國話的恩賜不可能結束,聖經上也沒有說方言結束了。

8

sancaitaba [2011-09-20 11:07:44 PM] 今天在查經班查經,遇到了一個問題,請教一下任先生。馬太福音18:15中的「得罪你」,意思是不是和前幾天《主日證道:饒恕》中彼得所說的「得罪我」相同啊?如果相同的話,那麼為了別人「得罪我」,最後發展到告訴教會,甚至「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是不是不寬容的表現,有點小題大作?還是這個「得罪你」,有別的意思呢?謝謝。

平安。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們需要明白,兩處經文中的「你」,都首先是指向門徒的,也就是說,他們有從耶穌而來的權柄和為真理作見證的使命。正因為如此,「發展到告訴教會」,基本上是為了真理和福音的緣故。同時,「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未必等於不饒恕,這和「不寬容的表現」不是一個概念。上次主日證道的時候我講過,「饒恕」的原文含義是「放過對方」,「讓他走」。這裡面就有把對方看成「像外邦人和稅吏」的意思。耶穌也從來沒有教導我們,對「外邦人和稅吏」就要恨,相反,「外邦人和稅吏」一直是耶穌愛和憐憫的對象。所以這不僅不是「小題大作」,反而是「大題小作」,仇恨消散了,剩下的工作是代禱,和傳福音。

9

chapelcross [2011-09-22 12:40:31 AM] 請問:哪裡能瞭解任先生十月第一周在多倫多的布道資訊,謝謝!

平安。多倫多秋季布道之旅主要是宣講啟示錄的信息,時間為十月第一個週末,從週五到主日,共6場。詳情請電renbumei2005@hotmail.com,主同在!

任不寐,2011年9月22日

附圖:你當行的路甚遠

彼後3:9b……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