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啟示錄11:15-19,「15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16在神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就面伏於地敬拜神,17說,昔在今在的主神,全能者阿,我們感謝你,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18外邦發怒,你的忿怒也臨到了。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你的僕人眾先知,和眾聖徒,凡敬畏你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19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感謝神的話語。中國的主流套話說,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但「新中國」仍然是「舊中國」。個 人生活也是如此,有兩大相輔相成的悲劇統治著我們:一方面,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過程悲劇;另一方面,大失所望和稍縱即逝的目的悲劇。我們歸入基督,靠末世福音,藉末世教會,重造末世人類,就是要解決這兩個根本的難題:一方面,十字架道路千辛萬苦,但有主同行;並且我們就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就是抵達神的國度、基督的國。另一方面,只有基督的國是新國家,在那裡擦乾我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離散和死亡,反而滿有主的同在,我們成為王子,而且這個國度永遠堅立。這兩個方面的目標也回答了這個普遍的問題:信基督到底有什麼好處。這個好處不僅是末世論的,就是將來的永福;這好處也包括,因著啟示錄啟示給我們這樣確實的未來,我們靠著信、望和愛,成為有國有家之人;並因為這個擁有家國的信仰,我們活在當下,比無家可歸、無國可投之人,更有平安、喜樂和愛心。主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翰福音14:2)。而且,在天家裡,我們逝去的親人等候我們永遠的團聚。我將今天的證道主題命名為「開國大典」,這段經文非常生動而簡明地告訴我們神國的開端或天家的基本樣式。我們可以將之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宣告基督的國建立,「基督徒從此站起來了」(15);這是解決國度的問題。第二個方面,開國首先有一場大審判或分別的工作,就是在基督裡重造天地,創造新人類(16-18);這是解決公民或國民的問題。第三個方面,引出審判的法律根據,就是約櫃,類似於臨時約法或國法(19)。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國降臨,阿門!
15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正如世間一切國度建立一樣,神國的降臨也有建國公告。首先我們來看著公告的時間,是要等到第七位天使吹號的時候。我們在這裡能學到盼望、忍耐和信心的功課。以往六號吹響的時候,特別是其中的患難,對信徒實在是一種試煉。願我們相信,無論此時此刻我們在前六號哪一種試煉之中,我們當相信,那建國的第七號一定會吹響。正如使徒行傳14:22中使徒們的工作,「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羅馬書12:12也說,「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忍耐到第七號,穿越前六號一切的殘酷,這就是我們的十字架道路。以弗所書3:13中,保羅指著自己的遭遇勸勉教會,「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帖撒羅尼迦前書3:3更說,「免得有人被諸般患難搖動。因為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這個命定不僅是指我們必然要為主的道受逼迫,與基督同受苦難;也包括,神命定我們在第七號吹響的時候,進入基督的榮耀。正如第七天有了安息,第七號將教會帶入基督的國度。無神論者同樣有患難,區別在於,他們沒有第七號那個國慶。其次,我們看建國公告的主體。一方面是天使吹號,另一方面是天上的大聲音。天使吹號意味著,基督的國降臨,絕對不是人類或教會進化、成熟、修煉的結果,天國不是人在地上一磚一瓦建造起來的;天國的降臨取決於神的絕對主權。「天上就有大聲音說」,根據啟示錄7:9-11,這聲音應該出自眾聖徒,他們是基督的殉道者和見證人。有兩種建國慶典模式。一種是由戰爭的倖存者宣佈的,倖存者宣佈的國,一定是倖存者專政的國——所有世上的國大都如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而基督的國的到來,卻是由殉道者宣佈的,這個國將成為基督和殉道者共治的新國家。殉道者的呼喊也啟示我們,基督徒一切患難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我們終於到家了,在世界裡總是無家可歸,孤獨一人;但今天我回家了。而我是誰?我是並只是這個國度的公民。
世上的建國歷史都是推翻以前的社會制度而建立起來的,無論是推翻半封建半殖民社會,還是趕走異族統治。基督的國建立也類似;或者說,世俗國家的更替不過是基督建國的寓言。基督的國的建立有兩個特點。第一、「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神的國或天國要重新建造在地上,是把世上的國重建為主基督的國。重點注意「世上的國」:αἱ βασιλεῖαι τοῦ κόσμου,kingdoms of this world。κόσμος這個字的含義很豐富,an apt and harmonious arrangement or constitution, order, government;the world, the universe。大約有「世界秩序」和「世人」的意思。啟示錄13:8和17:8用使用了這個字;約翰福音3:16中的「神愛世人」,就是這個名詞。這個詞的動詞詞根強調人類的組織能力和社會秩序的建造。這個名詞在新約中出現了186次,其中105次是約翰使用的。這裡有這樣的意味:上帝秩序將取代人的秩序。因為這個世界或宇宙本來就是神的(約翰福音1:10-11);但人敗壞了上帝為人類建造的家園,全地都被污穢了。而所有的政權都是侵略者,神建造的家園在淪陷;所有的國都是邪惡或敵基督的國(詩篇2:1-2,世上的國根本不是神的國,不存在嚴格意義上基督教的社會。但如今,上帝在基督裡推翻罪的統治,建立義的統治,拯救和光復世界或宇宙(羅馬書8:18-25;彼得後書3:9-14)。世上的國都將被基督的國取代,這是人類歷史的終局。我們一直在尋找這個國,我們心中一直有這種國的影子或印象。這就是愛國主義的超驗根基,可惜人類錯把他鄉作故鄉。移民也是為了尋找這個國。第二、「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這是解決統治者的問題,或新國家的領袖問題。就是完全恢復上帝的統治。只有上帝統治具有合法性,只有上帝的統治是義的統治;除此之外,任何統治方式都是罪對罪的統治。正因為如此,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統治方式,因為任何統治力量都是罪人。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任何統治之下都有不滿,這種普遍的、不可克服怨言,可以視為對上帝統治的永恆盼望。上帝統治的特點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主和主基督的聯合統治,這是在宣告三位一體上帝的主權。其次,基督作王,排他性地排除了任何他者的王權,恢復王權。「拉瑪事變」可以代表人類篡奪基督王權的標誌性事件(撒母耳記上8:1-22)。上帝在「拉瑪事變」中預言,人類立王就是要做罪人的奴隸。如今,基督恢復王權,就是將人從各種奴役中解放出來。最後,基督作王的統治時間是永永遠遠。天上的家是唯一不能震動的國(希伯來書11:13-15;12:28)。中國最長的王朝周朝800年,最短的新朝15年。只有這永不衰落的國,勝過朝代更替造成的週期性殺戮和幻滅感。
16在神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就面伏於地敬拜神,17說,昔在今在的主神,全能者阿,我們感謝你,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18外邦發怒,你的忿怒也臨到了。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你的僕人眾先知,和眾聖徒,凡敬畏你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
一個新的國家,首先要建立政府機構、伸張正義,建造新的國民。我們接下來看看這些建國方略。首先我們看看新國家的政府建構。這裡的二十四位長老可以視為教會的代表,基督通過教會管理世界,教會與基督一同作王;啟示錄餘下的篇章會繼續深化這個主題,就是基督徒與主基督一起管理世界。以前我們是黑暗之子,現在成了光明之子;以前我們是法老的奴隸,現在成了世上的管理者。不過教會在基督裡恢復伊甸園裡管理、看守的責任,有一些必要的界限。這個新政治至少有五個特點,這也應該是基督徒管理和侍奉教會、家庭的五項原則。第一、「在神面前」。參與管理新世界,一切行動都是向神敞開的。教會不能以私意參與管理。腐敗在新世界是完全不可能的。這也意味著我們的侍奉是在神面前,而不是為了顯在人前。第二、「坐在自己位上」,神賜予他們一定的權柄。但這不僅意味著分工明確,也意味著不能濫權、特別是不能僭越基督的王權。同時,每個人必須承擔自己的責任,謹守自己的位份。亞當失守、耶洗別現象是教會和家庭的亂源之一。第三、「面伏於地敬拜神」——新的統治歸根結底不是人的統治,而是神的統治,一切權柄、榮耀和讚美,都歸給神。這首先是順服的功課。同時,沒有恬不知恥的人和黨派敢以人民救星、先鋒代表和偉光正自居。像神一樣的試探或蛇的狡猾,被徹底勝過了。新社會也消滅了一切幼稚、假冒和暴政。第四、主權者是基督,祂之所以掌權,並只有祂配掌權,主要有三個理由。一方面,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這裡省略了「將在」乃是因為此時此刻就是「將在」。唯有永恆不變者才具有統治的合法性。朝令夕改和靠染髮不能確保法度的穩定性。這位永在的神也足以駁斥上帝旨意有時代約束因此必須「與時俱進」的無恥讕言。另一方面,基督不僅是永在者,而且是「全能者」。這個全能者首先是指創造主(創世記1:1),然後是指救贖主——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本是神的智慧、神的大能(哥林多前書1:18;哥林多後書13:4)。除了基督以外,一切統治都是無能者統治,都是勉為其難的統治。因為你不能創造,也不能救贖。此外,就是「你執掌大權作王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基督不僅是永在者,全能者,而且祂就是愛和公義,祂有掌權的願望,並實際上開始作王。基督不是世外高人和隱士,祂就是愛。我們當為這份愛感謝讚美神。第五、「我們感謝你」。新政府是在感恩中執政。這感恩的對象只是基督,而不是任何人。同時,建立在感恩基礎上而不是仇恨基礎上的國家,才是新國家。舊政權或者是完全沒有感謝的政權;它們只是一群悻悻的狗;或者,被統治者將感謝歸給了兇手,用來贖買特權,進行諂媚式的交換。
現在轉向新人的創造,或者國民身份的鑒別。18節可以視為一個完美的交叉結構:首尾呼應的信息,是對外邦人或不信者的審判;中間部分是信徒的分別為聖。這像一幅畫面,新人從泥土中被抬舉。任何一個國家的建立,都有一場審判,為伸張正義。新的國度建基於一場審判。所有的人都將被審判,外邦人和教會中人,活人和死人。正如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19);並只有這場末世審判是唯一完全公義的。我們首先來看不信者的結局。外邦:τὰἔθνη,the nations,列國。所有的國家都被激怒了,所有的國家或萬民都將被審判。正如經上所說,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外邦人的罪此時集中的表情是「發怒:ὠργίσθησαν,ὀργίζω,Tense: Aoris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to provoke, to arouse to anger這個憤怒的表情最早出現在該隱的臉上,主要是針對上帝和祂的僕人亞伯的。就在這場舉世怒髮衝冠的時刻,神的憤怒臨到了人類。「你的怒氣」,這個怒氣用的是名詞,ὀργή。神的怒氣不是被列國的怒氣激怒,好像是被動的;而是因為神恨惡罪;更因為按著命定,時候到了。上帝沒有任憑人類最後的怒火毀滅一切。上帝用死亡終止了犯罪。καὶὁ καιρὸς τῶν νεκρῶν κριθῆναι:the time of the dead that they should be judged。ὁ καιρὸς,定好的時間;τῶν νεκρῶν,終結生命的時間,「必定死」的時間。上帝要結束所有老亞當的生命了。這個計劃要通過一場審判來完成。κριθῆναι,κρίνω,Tense: Aorist;Voice: Passive;Mood: Infinitive;to separate, put asunder, to pick out, select, choose、更準確地說,這個審判是分別的時間,正如起初,上帝要將光與暗、水與地分開。審判的內容是「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外邦人、世人,就是「敗壞世界之人」,就是侵略者,就是罪犯;上帝將敗壞他們的罪行,終結這場侵略(帖撒羅尼迦前書4:15-17;羅馬書14:10,;哥林多後書5:10,;馬太福音25:31-46)。敗壞敗壞世界的人。第一個「敗壞」, διαφθεῖραι,Tense: Aoris;Voice: Active;Mood: Infinitive;神的這次敗壞是主動的,而且是一次性的。第二個「敗壞」, 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Participle,人的敗壞一直在進行中。世界:γῆ;上帝不會一直容忍人這樣糟蹋祂所創造的天地。
然後我們來看看新人,就是新國家的公民。「你的僕人眾先知,和眾聖徒,凡敬畏你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新人類也有五大特徵。第一、「你的僕人」。我們不是動物,而是神的僕人。我們不是神,而是神的僕人。我們不是孤兒,而是神的僕人。人類從寧錄到希律代表的英雄時代,從亞當夏娃代表的智人時代開始轉型,靠基督的血,成為「神的僕人」。僕人一詞也顯示,信徒得救本乎恩,並不是出於自己的義,乃是神所賜的(以弗所書2:8,申命記9:6)。第二、神的僕人是由兩部分人組成:眾先知,和眾聖徒。眾先知主要是指舊約時代的信徒,當然,施洗約翰也在其中。眾聖徒主要是指新約時代直到基督再來所有的信徒,但願我們都在其中。在人類歷史中,在現實中,上帝一直在創造新人,呼喊舊人重生。第三、這新人新在哪裡呢?「凡敬畏你名的人」,這一點非常重要。人類就這樣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大無畏的人,由於無知無畏,沒有罪惡感,並為所欲為(詩篇36:1,路加福音23:40;羅馬書3:10-18)。是魔鬼將無畏或激進主義的品格加給了亞當和夏娃。另一類人就是敬畏上帝的人。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篇111:10、箴言1:7、9:10),是蒙福的保障。那麼,敬畏耶和華是什麼意思呢?申命記13:4,「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他,謹守他的誡命,聽從他的話,事奉他,專靠他」。聽道、信道行道,使敬畏不是中庸。敬畏不僅僅是懼怕神,更是愛神。因為鬼魔也信,卻是戰兢(雅各書2:19)。敬畏上帝出於對神的愛(出埃及記20:6、路加福音14:26、約翰福音14:15、14:21、14:23-24);而我們愛神,乃是因為神先愛了我們,靠著聖靈我們蒙愛,領受神藉著基督給我們的大愛(約翰福音15:9、以弗所書5:2、約翰一書4:9-10;4:19)。若非因著神的愛,若不是出於愛,就沒有敬畏;若因著愛,才可能得勝有餘(羅馬書8:37)。這正是啟示錄1:5-6談到的「成為國民」的前提,就是耶穌基督的愛。請注意敬畏這個動詞,φοβουμέ申命記5:29、13:4、28:58;詩篇25:12、25:14、31:19、85:9、111:5、112:1、128:4)νοις,φοβέω,Tense: Present;Voice: Middle or Passive Deponent;Mood: Participle。從語態上看,敬畏包括兩種情形。一方面,是人順服神的道(Middle);另一方面,是因為被管教而被動順服(Passive Deponent)。這兩種情況交織成為我們的生活實情。其次、從時態上看(Present),現在就敬畏,而且持續敬畏。一方面要持續堅持敬畏的生活,不能一時興奮;另一方面,不排除有時候的軟弱——敬畏有時候是對不安的得勝,是從聖靈對已有之罪責備的順服。但敬畏上帝的人不可能炫耀罪,沉迷軟弱。敬畏必然不斷更新生命。第四、這些聖徒包括哪些人呢?τοῖς μικροῖς καὶ τοῖς μεγάλοις:連大帶小,small and great,信徒和信徒是不一樣的,得到的賞賜也是不一樣的;這裡的大小應該是指信心的大小。第五、賞賜,μισθός,原意是工價。這是「發工資」的時候,這是伸張公義的時候,有不朽的冠冕為信徒存留。一方面,基督徒並非無私之偽君子,我們信朝向這屬天的賞賜;另一方面,賞賜出於神,我們得救本乎恩,而神是信實的,必能成就祂一切的應許。此外,這賞賜有時間,是屬天的,是最後的,是永遠的。
19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
任何審判都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審判罪人的事實根據是,他們敗壞世界。那麼法律根據是什麼呢?就是神的律法。神的律法集中體現在十誡,而十誡最早寫於兩塊法版之上,這兩塊法版放置於帳幕和聖殿的約櫃之中。因這樣的緣故,約翰看見,「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上帝的法庭上擺放著上帝的憲法或根本大法。首先聖靈要我們聚焦神的殿,這是新國家的統治中心:ὁ ναὸς τοῦ θεοῦ,the temple of God。這個神殿在天上,ἐν τῷ οὐρανῷ,in heaven。與上文的「地」形成對照,人可以敗壞地,但天上的聖殿是人無法敗壞的,神的旨意安定在天。開了,ἠνοίγη,這裡用的是被動語態,顯示上帝在審判中的主權。現出,被看見(ὤφθη)。律法不是隱藏的,而是將明文指給人看——「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最後的焦點是「他的約櫃」:ἡ κιβωτὸς τῆς διαθήκης αὐτοῦ。約櫃的歷史充滿了神秘的傳奇。אָרוֹן,這個字最早出現在創世記50:26,「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人用香料將他薰了,把他收殮在棺材裡,停在埃及」。中譯為棺材。我不知道是否保羅在加拉太書3:10說,「凡以行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詛的」,是否在引證了這個語義。列王紀上8:9告訴我們,「約櫃裡惟有兩塊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耶和華與他們立約的時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除此以外,並無別物」。約櫃的製作詳見出埃及記25:8-22。後來約櫃流失了,有人說毀於列王紀下 25:8-10記載的那場浩劫,「8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七日,巴比倫王的臣僕,護衛長尼布撒拉旦來到耶路撒冷,9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關於約櫃的下落有很多傳說,猶太人的一種說法是,先知耶利米搶救了約櫃和香壇並藏之於尼波山(申命記34:1,參考2Macc2:1-8)。我們無法判斷真偽。但根據耶利米書3:15-17的預言和以斯拉記1:7-11;5:14-16;7:19的記載,從所羅門聖殿被毀到末世審判,約櫃一直不在人前。不過我們可以檢討一下約櫃重現的屬靈含義。多少年了,人們已經廢除或以為廢除了上帝的律法,用現代性、時代性和自由的名義,用叢林法則的動物原則和像神一樣論斷善惡的吃人道德;進化論以動物的名義要逃避上帝的律法的效力,因為畜生不需要律法;假冒偽善冒充上帝用道德審判別人。他們以為已經成功「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詩篇2:3),然後,神的律法從未廢棄,安定在天,並將在末世審判中,在舉世矚目中復臨。
約櫃「重現江湖」帶來的後果是什麼,或者,上帝以律法臨到人類,在末世審判庭上產生了怎樣的嘩然和騷動?「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這讓我們想起哈該書2:21的先知預言,「你要告訴猶大省長所羅巴伯說,我必震動天地」。約櫃又出現了,伴隨的異象是:閃電(ἀστραπή),聲音(φωνή),雷轟(βροντή),地震(σεισμός),大雹(χάλαζα)。場面與上帝第一次賜律法給摩西和以色列人的狀況相類。出埃及記20:18,眾百姓見雷轟,閃電,角聲,山上冒煙,就都發顫,遠遠地站立。這說明,上帝從古至今是一樣的,律法是不變的,功用是一樣的。那裡唯一缺少的是大雹。按以經解經的原則,我們來逐一探討這五種天象所傳遞的屬靈信息。首先是閃電。律法是針對上帝的仇敵的(詩篇18:14),「惹動忿怒」(羅馬書4:15)、「原是為過犯添上的」(加拉太書3:19)律法是針對畜類的(詩篇78:48),是光照世界的(詩篇97:4,馬太福音24:27,28:3)。這個世界是敵基督的不法世界,畜類原則掌權,滿了道德的黑暗。然後是聲音。聲音傳遞神的旨意,這旨意是可以辨認的(以賽亞書29:6)。這聲音首先是上帝呼喊亞當的聲音(創世記3:8-10);然後是殉道者的聲音(創世記4:10、18:21、19:13),最後也是耶和華軍隊進攻的號角(出埃及記19:19)。第三、雷轟,上帝的旨意從天而降,全地的人都能聽見;而雷轟常常代表上帝的憤怒。第四、地震,這憤怒臨到地上,無一倖免,沒有任何人能站立得住(耶利米書10:10;箴言 30:21-23)。地震這個異象尤其讓我們看見,以往的審判和居高臨下,如今都被搖動。詩人早就預言,「惟獨你是可畏的。你怒氣一發,誰能在你面前站得住呢?」(詩篇76:7)「主耶和華阿,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詩篇130:3)地震讓人的控告顯得極為邪惡與可笑。最後我們看大雹。這裡有非常精緻的邏輯。地震之時罪人開始逃避,向各種山洞和樹叢,各種意識形態和邪教,就像始祖亞當和夏娃,以躲避耶和華的面(創世記3:7-8)。於是上帝用大雹剝落了人的一切偽裝,封鎖了人一切的逃路;「冰雹必衝去謊言的避所,大水必漫過藏身之處」;「 但要降冰雹打倒樹林。城必全然拆平」;「 毀滅這牆」(約書亞記10:11;以賽亞書28:17;32:19;以西結書13:13)。律法的審判是不可抗拒,無所逃遁的(詩篇139:7)。
講到這裡,我們心裡可能充滿了恐懼和絕望。如果我們擁有足夠的誠實,我們要確認兩個基本事實。第一、我們自己一定是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攻擊的對象,因為我們是犯罪得罪神的人。第二、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有資格成為新人,因為沒有義人,一個都沒有。這樣說來,天上重現約櫃,只是為了讓所有人絕望受死嗎?人類並不劃分為守全律法的人和違背律法的人,也就是說,末世審判台前並非站立著涇渭分明的守律法的人和不守律法的人。所有的人都是不同程度違背上帝律法的人。所謂義人,乃是仰望、歸信、投靠唯一守全律法的基督的人,並因這種投靠,靠著聖靈,活在敬畏之中的蒙恩的罪人。這涉及我們怎樣在基督裡解釋約櫃的功用。請回到馬太福音22:34-40,「34法利賽人聽見耶穌堵住了撒都該人的口,他們就聚集。35內中有一個人是律法師,要試探耶穌,就問他說,36夫子,律法上的誡命,那一條是最大的呢?37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38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40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命令總歸是愛,但誰有這種愛呢?一個人也沒有。耶穌這樣講論的目的不僅僅是讓我們照著行,更是讓我們知道照著行不出來;因此,一方面,耶穌闡述的律法指向祂的十字架,為行不出來的罪去死,另一方面,呼喊我們投靠基督的義。所以十字架之後保羅進一步解釋律法的功用,羅馬書3:20-24,「20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21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22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23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24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另參加拉太書2:16,3:10,3:22)。約櫃顯出人的罪來,審判罪人;同時更要人認罪悔改,投靠基督的義。這些異象顯示,罪人除投靠基督以外,完全沒有別的出路。正因為如此,雷轟和冰雹是催逼以色列人出埃及作神的子民(出埃及記9:28)。約櫃顯出人的罪,讓人知罪,同時,讓我們靠基督得勝,完全靠恩典住在新天新地之中。民數記10:35-36,「約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就說,耶和華阿,求你興起。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阿,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律法使人知罪,向罪死,向基督復活,這是約櫃的意義。凡投靠基督的人,都是有福的,阿門!
任不寐,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