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第二十五課:龍的傳人(啟12:1-17)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啟示錄12:1-17,「1天上現出大異象來。有一個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冠冕。2她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3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4它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5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轄管原文作牧)。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裡去了。6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裡有神給她預備的地方,使她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7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它的使者去爭戰。8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它們的地方。9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10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11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12所以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快樂吧。只是地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裡去了。13龍見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14於是有大鷹的兩個翅膀賜給婦人,叫她能飛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裡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15蛇就在婦人身後,從口中吐出水來像河一樣,要將婦人衝去。16地卻幫助婦人,開口吞了從龍口吐出來的水。(原文作河)17龍向婦人發怒,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這兒女就是那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那時龍就站在海邊的沙上」。感謝神的話語。這17節經文非常清楚地是一個交叉結構。第一部分(1-6)和第三部分(13-17)互相呼應,第一部分重點在龍與婦人的孩子爭戰;第三部分重點在龍與生了孩子的婦人爭戰。中間部分(7-12)讓我們認識龍的身份,它的屬靈淵源和歷史背景——我們就此來講論中國龍文化的本質。不過首先我們要明白,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異象」,而不是「經驗事實」(σημεῖον,,神跡,參考馬太福音12:38;這個字在啟示錄中出現了7次,都出現在12章以後,12:1、12:3、13:13、13:14、15:1、16:14、19:20)。這使我們可以從「比喻」的角度理解整個12章及其後面相關的啟示。而這些畫面,一定是以舊約或聖經的相關啟示為基礎的,這使我們找到了進入「最難部分」的鑰匙。最後求神幫助我們,每一位龍的傳人面對凡扎心的信息,能靠靈順服真道;也求神祝福這個主日,「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利未記25:10),阿門!

一、龍與孩子(1-6)

1天上現出大異象來。有一個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冠冕。2她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3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4它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5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轄管原文作牧)。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裡去了。6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裡有神給她預備的地方,使她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

1、孕婦(1-2)

首先出場的是一位婦人。γυνή,是「女人」的總稱,這與伊甸園裡的夏娃(אִשָּׁה,חַוָּה)呼應。我們能看見這種關係:蛇與夏娃、龍與婦人。但如今,上帝在基督裡要翻轉始祖的失敗,將勝利加給新人類(創世記3:1)。因此這婦人不是一般的婦人,乃是一位孕婦——生命在孕育之中。婦人在聖經作者那裡,常預表上帝的選民和基督的教會(以賽亞書54:1,5,62:5;耶利米書2-3;以西結書16;何西阿書2:19-20;哥林多後書12:2;以弗所書5:31-32;啟示錄19:7,21:9)。這婦人是馬利亞,又不限於馬利亞(以賽亞書7:11,14;路加福音1:43)。若一定要說這婦人代表哪一間教會,我個人願意將之比為耶路撒冷;當然,更是屬天的耶路撒冷(加拉太書4:26;啟示錄21:9-14等)。這婦人有兩個特點。一方面,她有神的形象和榮耀,是神的見證,是世上的光,這是日月星所代表的(創世記1:3-5;1:14-19,37:9;馬太福音5:14,17:2,啟示錄1:16;詩篇72:5-7,89:37,104:2;雅歌6:10)。「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這裡的七、十二、十等數字,在希伯來文學中,都是代表「完全」的數字。其中「十二」是選民的完全(啟示錄21:9-14;以賽亞書62:3)。另一方面,她是孕婦。可以說,有基督在她裡面,神在基督裡要重造新人。懷孕的痛苦代表重生和十字架。基督剛剛成型在教會或信徒裡面,十字架的勝利剛剛開始。正如加拉太書4:19所說的,「我小子阿,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這生產之苦(ὠδίνω,βασανίζω),也從起初就預言了(創世記3:16)。「喊叫」也可以說教會在禱告中等候神的幫助和救援。

2、紅龍(3-4)

然後我們看爭戰的另一方,就是龍。任何一個人的重生、一間教會的成立,都會引起魔鬼的注意並引起它發起旨在「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攻擊,於是魔鬼出場。與1-2節對應,這裡開始描述龍的相應的形象。魔鬼這一次以大紅龍的面目出現,以伊甸園裡的最早形象出現。ἰδού,behold!務要謹慎,小心魔鬼(彼得前書5:8)。δράκων μέγας πυῤῥός,大紅龍。首先是「大」,這說明龍的身形和能力,大國、強國之類。其次是「紅」,這引起很多政治聯想。它的字根是火(πῦρ),或表明上帝的怒火一直在它的身上(創世記3:24);總是怒火不息、隨時爆炸、輕易變臉、紅頭漲臉的人或是它的門人;是為「紅軍」。另外則表明魔鬼攻擊的慘烈(希伯來書11:34)。最後是龍。為何是龍,第二部分我們詳加解讀。它有三個特點。一方面,「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在舊約語境中,頭角代表狡猾和能力;而七個冠冕代表完全的假冒;完全的沐蛇而冠,「七個偉大」;十角代表充分的能力,「十項全能」。不過啟示錄17:6-14有進一步的解讀,這是七位王和十位王。無論他們是誰,魔鬼的代表已經將屬世的大詞全部奪去了;一切能朽壞的冠冕都被佔據。其次,「它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魔鬼已經在天上失敗了,被趕到地上;也就是說,上帝的權柄在魔鬼之上。同時,有三分之一的天使隨魔鬼一同背叛上帝,來到世界(但以理書8:10)。這意味著,世界很多災禍必有靈界的背景。同時,它名叫群,常以多數暴力統治靈魂(馬可福音5:9)。第三、魔鬼攻擊的終極目的,是吃掉道成肉身在人類裡面的那個嬰孩兒,就是基督。「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我們因此知道,華裔很多基督徒受洗之後,反而不信了。ὅταν這個小品詞(when, whenever, as long as, as soon as)告訴我們,魔鬼絕不休息地等候吞吃任何正在歸信基督的人。魔鬼是游擊隊,也是神槍手,狙擊手。

3、孩子(5)

龍的仇敵是孩子。這孩子就是創世記3:15預言的女人的後裔。「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與此相關,「人子」在舊約中主要說的就是基督(馬太福音8:20等)。我們說他預表基督,更是因為這節經文本身明確的啟示,「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轄管原文作牧)。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裡去了」。「用鐵杖轄管萬國」指向基督或彌賽亞(詩篇2:2,5,9);而正是羔羊與父神在寶座中(以賽亞書9:7;馬太福音19:28;25:31;路加福音22:30;使徒行傳22:30;希伯來書1:8;啟示錄7:17)。這裡也特別強調這是一位男孩子(υἱόν ἄῤῥενα);正如馬太福音1:21所說,「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路加福音2:7,「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需要強調的是,魔鬼不可能勝過基督、消滅基督,因為「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裡去了」。這個「被提」同時有屬靈的含義,就是耶穌一出生就在聖靈的保護之下,若非釘十字架的救贖計劃,沒有誰能傷害他。約翰福音10:18,「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這個被提包括道成肉身、傳道、死而復活、升天等一切勝利。所以我們看見屠嬰的希律怎樣失敗,曠野魔鬼的試探怎樣失敗,攔阻十字架的「彼得」怎樣失敗;阻攔復活的墓地「士兵」怎樣失敗。使徒行傳2:24,「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在這黑暗的世界裡,基督是我們裡面的盼望,這個「嬰孩」是我們的盼望;我們藉著祂向上,與神同在(以賽亞書9:6;路加福音2:12;帖撒羅尼迦前書4:17;哥林多後書12:2)。如果孩子代表生命和希望,那麼,在龍的權勢下面,任何生機都會被毀滅——什麼好不要什麼,誰好誰被消滅。

4、曠野(6)

教會在哪裡勝過試探,被保護起來?在曠野,ἔρημος。「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裡有神給她預備的地方,使她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有了基督或歸信基督,開始重生的新人,首先的功課是離開,正如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羅得離開所多瑪,摩西和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馬太離開稅關,你我離開罪惡。這個逃走的功課,是馬利亞勝過羅得妻子的功課。這是一場徹底的逃亡,真正的逃亡。羅得的妻子代表了一切半途而廢的中國哲學。徹底的逃亡要經過一站,就是曠野。一方面,曠野中與世隔絕;另一方面,曠野裡有神的同在。所以,任何基督徒、特別是為主爭戰的基督徒都需要一段曠野生活。曠野首先是將我們與埃及、法老的追兵分開的地方,然後是我們與上帝同住、勝過魔鬼的地方(創世記16:7;出埃及記3:18)。感謝神,神給大患難中、包括重生風波中的子民預備了一座逃城或避難所;這既是屬靈的地方,也是實際存在的地方。在這地方,弓箭和石頭成了強弩之末;在這地方,有神的話語、燃燒的荊棘、羅籐樹、烏鴉、水、餅和天使。神也呼喊一切在鬧市中與魔鬼和世界糾纏的信徒,那些一定被魔鬼所勝的半吊子信徒,盡快離開,進入曠野裡的筵席(民數記14:33)。而且,只有在曠野生活中,我們才能矚目基督。換言之,只有只看基督的人,不看任何人的人,才能將起初的信仰堅持到底。矚目基督就是曠野生活。此外,曠野生活有一定的時間,這裡說的是一千二百六十天,就是等三年患難期滿了。曠野生活讓我們避免了很多本來要臨到我們的追殺與不幸。同時,曠野生活不是消極的逃走,而是在這裡接受裝備。我們再一次強調,三年神學院要實現的就是這個轉變,怎樣在曠野學習基督的樣式,經歷祂的同在。

二、降龍四掌(7-12)

7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它的使者去爭戰。8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它們的地方。9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10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11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12所以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快樂吧。只是地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裡去了。

1、天使(7-8)

聖靈在這裡讓我們認識魔鬼的由來或身份;聖經中沒有任何一卷書如此簡潔而徹底地揭露魔鬼的真身。這有點兒像進一步的回放鏡頭,讓我們知道魔鬼的起源。戰爭得勝的前提是瞭解敵人是誰。這6節經文,至少告訴我們魔鬼的四個身份:天使、古蛇、控告者、氣忿忿者。首先就是天使,它是背叛的天使。「7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它的使者去爭戰。8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它們的地方。」魔鬼是背叛上帝的天使,「路西法」(הֵילֵל,)是靈界的存在。魔鬼作為天使至少有兩個特徵,第一;它渴望取代基督作王,它的墮落是因為驕傲(以賽亞書14:12,27:1;路加福音10:17-18,提摩太前書3:6);自詡像神一樣,「便如神知道善惡」(創世記3:5)。正因為如此,在耶和華所憎惡的七項事物中,高傲位列第一;而魔鬼被稱為世界的王(約翰福音12:31,14:30,16:11)。耶穌說,「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17),這從根本上翻轉了魔鬼王道。第二、它是被造物,有時空的局限。魔鬼是假冒的王。天使與之爭戰,他們被趕下天庭。知道魔鬼不過是天使,在上帝權下(約伯記1:6-9;2:1-6);魔鬼並非二元論宗教中的「另外一位神」,這極大鼓舞了我們靠基督得勝的信心;並擺脫了魔鬼假冒上帝造成的一切專制主義恐慌。米迦勒的名字首先出現在但以理書。Μιχαήλ,מִיכָאֵל,who is like God——就連光明的天使也只是像上帝,但不是上帝自己;魔鬼就更不能自以為神了。不過天使會阻攔一些事情,神讓選民在爭戰中經歷神,並得勝(但以理書10:13,10:21,12:1)。此外,既然魔鬼是天使出身,我們就只能「在戰略上重視敵人」,靠基督的權柄和神的道勝過它;而不是靠我們自己的血氣。原因之一是,它常常裝作光明的天使,讓人防不勝防(哥林多後書11:14)。猶大書1:9講到天使長米迦勒與魔鬼的爭辯,這是一句非常值得思想的經文。讓我們知道為何魔鬼要爭搶摩西的屍體;這涉及後面我們要講的「控告」——魔鬼用摩西的一些罪性在控告摩西。同時,在魔鬼的攻擊中,上帝會差遣「天使長」來保護祂的子民,直到末世。

2、古蛇(9)

第9節經文以「同位語」的方式並列了魔鬼的四個身份。「9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首先,魔鬼的歷史淵源,就是伊甸園裡的古蛇。上帝要我們瞭解仇敵的歷史背景,認識他曾經幹了什麼,以及它基本的戰法或手段。這對我們靠主迎戰是大有幫助的。我們曾談過魔鬼在舊約中的四次公開露面,這裡略去。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古蛇:ὁὄφιςὁἀρχαῖος,ἀρχαῖος,that has been from the beginning, original, primal, old ancient;就是起初那條蛇。ὄφις,snake, serpent。

這蛇的特點就是「比一切受造物都狡猾」(創世記3:1)。這說明,人靠自己不可能勝過它。蛇最狡詐之處,在於它比神更能迎合「人性」。所謂人性,主要表現在肉體或動物性,以及魔鬼性。這兩方面的人性可以通過「蛇」這個נָחָשׁ名詞進一步解讀。這個名詞出於動詞נָחַשׁ,這個動詞的第一個含義就是,to practice divination, divine, observe signs, learn by experience(創世記3:27,44:5;列王記上20:33);經驗和本能構成知識的來源與真理的標準。然而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0),這從根本上翻轉了鬼學的認識論。動詞נָחַשׁ另外一個含義就是diligently observe, practice fortunetelling, take as an omen;神機妙算、占卜、彎曲、詭道、特權、無契約精神、不法與不潔(馬太福音23:28,24:12;羅馬書6:19;帖撒羅尼迦後書2:7-9)。企圖通過巧遇天機、創造條件獲得非份暴利,異想天開。動物性加上魔鬼性,人就成了地上最邪惡的生物。因此神禁止選民及其子女後裔靠占卜觀象來投機冒險、不當得利、騙人害己(利未記19:26;申命記18:10;列王記下17:17,21:6;歷代志下33:6)。然而聖經說,「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哥林多前書3:19),這是對鬼學方法論的審判、咒詛和終結。總而言之,信徒,特別是中國基督徒,要在天路啟程的地方,預備你的經驗和精明將被破碎,預備接受一個不同、扎心、反感的福音或絆腳石;而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你要靠聖靈忍耐到春雨秋雨的。

接下來這裡對古蛇有三方面的進一步說明。第一、這蛇背後就是魔鬼:ὁ Διάβολος,the Devil, 這個字的原意是prone to slander, slanderous, accusing falsely,誹謗者,作假見證彎曲神、陷害人。誹謗包括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說謊,「因他本來是說謊的」(約翰福音8:44);神憎惡的第二項品質,就是「撒謊的舌」(箴言書6:17)。另一方面是害人,創世記第三章中我們領教了它的「污術」,將亞當夏娃置於死地。魔鬼起初就是殺人的(約翰福音8:44)。總之,魔鬼就是用謊言殺人者。第三、撒旦:ὁ Σατανᾶς,Satan;這個字的原意是adversary (one who opposes another in purpose or act),抵擋者,對手,仇敵,那惡者。抵擋神,也抵擋人歸信基督(民數記22:22)。說謊的第一目的是讓你離開神的道,這是害人的主要表現。這也意味著,信仰的道路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攪擾,你有「無緣無故的敵人」(詩篇69:4);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基督徒,反而可能遭遇兇惡(列王記上5:4,11:14,23;約翰福音17:15,約翰一書5:19)。舊約著名的抵擋事件是紅海追兵,預表洗禮前的攔阻;新約著名的抵擋事件在馬太福音16:23,目的在於體貼人的意思,阻擋十字架。最後、迷惑者。ὁ πλανῶν這個靠誹謗來抵擋神的墮落天使,是迷惑亞當夏娃的,也是迷惑普天下的。πλανάω,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Participle;to cause to stray, to lead astray, lead aside from the right way。這個迷惑者,新約聖經另外的定義就是「試探者」(馬太福音4:3,6:13,22:18;出埃及記17:7;希伯來書2:18;雅各書1:13-14;彼得後書2:9)。試探一詞,同時強調了人魔合作中人的責任:魔鬼並沒有勉強你,迷惑者迷惑(創世記3:2;約翰福音13:2;使徒行傳5:3)。試探不僅使人偏離正道,而且,試探引誘你作魔鬼的僕從(馬太福音4:1-11)。耶穌用「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勝過了魔鬼的試探。撰寫懸崖系列和反對女牧者的過程中,總有這樣的聲音出來:你若放棄這些立場,更多的教會都會向你敞開邀請的大門。這聲音很熟悉,「8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9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馬太福音4:8-9)當然,魔鬼也是說到做到的,很多門關閉了。當然,神更是信實的,有不能關閉的門開的更大。

3、控告(10-11)

魔鬼的第三個身份就是控告者,這是魔鬼在教會裡的身份;或者針對教會的外邦人身份。所以這裡強調被控告者是「我們的弟兄」。這首先教導我們,預備弟兄被控告,我們不僅不能趁機取義,落井下石,洩私復仇,合夥吃人,親痛仇快;反而應該感同身受,愛護肢體,彼此建造。所謂控告者,ὁ κατήγορος,κατηγορέω,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Participle;to accuse before a judge: to make an accusation,or of an extra-judicial accusation。魔鬼在神和在人面前控告他人。控告之罪首先在主體性錯誤:一個更狡猾的罪犯在指控不夠狡猾的罪人,僅此而已。其次、控告的真正的目的,對教會而言,在於否認基督及其救贖,敗壞聖經的核心啟示,讓人拒絕承認基督寶血遮蓋了人的罪;就是要廢掉神的恩,讓基督徒然死了(加拉太書2:21;哥林多前書15:17)。結果就是兩個,一方面,樹立人的義,讓人生活在得救靠自己比別人更善的虛假、狂妄和吃人的罪中。另一方面,讓人繼續活在不能得救、沒有指望、作罪的奴僕的慘狀絕境中。第三、控告的經常性表現就是生命論斷和道德吃人,且常常用基督徒重生之前以及承認悔改過的罪捆綁論斷和審判他。舊約中兩個典型的案例,約伯記1:9-11中控告約伯的內在動機,撒迦利亞書3:1-5控告祭司的歷史罪行。控告因此往往和「告密」、「構陷個人隱私」這種可恥行徑聯繫起來;指控和編造人所不知的罪行,是引起注意的慣常手段。魔鬼常常激動親友或至近之人作「有效地控告者」。第四、控告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晝夜控告。一方面魔鬼從不休息,另一方面,它必然利用精力旺盛的有閒階級和愛管閒事的寡婦。第五、怎樣面對控告。一方面,不要控告人。聖經多次多方禁止子民控告別人(馬太福音7:1-2;路加福音6:37;羅馬書2:1-3,4:3-13;雅各書4:11-12)。另一方面,聖經多次多方鼓勵子民勝過控告(羅馬書8:33:加拉太書6:17,哥林多前書4:3-5,10:29;希伯來書13:6)。得勝方式就是「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一方面,耶穌的代死和福音,使你這些控告無效;耶穌饒恕的人,沒有任何人可以控告(羅馬書8:31-34)。另一方面,新的順服和新的生命,勝過控告。不僅如此,不顧性命的侍奉,是對控告最好的超越(民數記12:7;約翰福音12:25)。面對必有的控告,記住保羅的見證(提摩太前書1:15-17),我們以前也分享過路德和奧古斯丁的見證。有時候,這位邪惡的控告者站在牧者的對面或右邊,在教會裡設置座位,乃是神允許的(詩篇109:6,撒母耳記下16:10)——上帝給你要一場更美的勝利。

4、憤青(12)

這裡有一個分詞短語,ἔχων θυμὸν μέγαν,用以表明末世魔鬼的一個新的身份。having great wrath,那位氣忿忿者。相當於該隱的模式,「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創世記4:5)。在末世,魔鬼的表情是「氣忿忿」的,這很容易辨認,可稱之為「憤青」,我們將之視為魔鬼第七個身份。如果你特別愛生氣,你就在它的權勢下面了;而且,罪就伏在門前(創世記4:6-7)。注意這段經文大約有三次強調它「被摔下去了」;魔鬼屢戰屢敗,是它氣忿忿的根本原因。一個不斷遭遇責打和挫敗卻從不認罪悔改的人,必然以憤青的方式作出苦大仇深的反應。這在邏輯上也是嚴謹的,或順理成章的。憤青的第二個道理是出於嫉妒。被控告者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以及殉道之路,勝過了魔鬼的追趕和攪擾,我們完全能看見法老怎樣的氣急敗壞。「12所以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快樂吧。只是地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裡去了」。這裡的快樂讓我們想起主耶穌對罪人得救說的話:「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加福音15:7);「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路加福音15:32,參考詩篇51:8;以賽亞書25:9;35:10)。藉著對魔鬼控告的勝利,聖靈進一步帶領我們感謝讚美主。但是,這裡的快樂,選民的聖禮,進一步激怒了那惡者。「我這麼生氣你怎麼可以還那樣快樂?!」控告失敗造就憤青;它會轉頭加倍攻擊地與海,就是整個世界及其淪陷在其中的人。我們在第13章將看到魔鬼怎樣分別進攻兩地,就是海與地。憤青的第三個理由是,「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過一天少一天這種危機感,死亡恐懼,使人成為憤青,且將報仇作為永生的替代。與仇敵同歸於儘是無神論者最後的發洩,用死亡戰勝死亡。之所以說憤青是魔鬼的末世表情,「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了。

三、龍與婦人(13-17)

13龍見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14於是有大鷹的兩個翅膀賜給婦人,叫她能飛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裡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15蛇就在婦人身後,從口中吐出水來像河一樣,要將婦人衝去。16地卻幫助婦人,開口吞了從龍口吐出來的水。(原文作河)17龍向婦人發怒,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這兒女就是那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那時龍就站在海邊的沙上。

1、逼迫(13)

現在鏡頭回到地上,繼續講龍與婦人的爭戰,並特別呈現它氣急敗壞、「革命到底」的屬魔狀態。「13龍見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這部分信息是對第一部分信息的進一步解釋。當孩子被接到天上,母親被逼迫。基督升天之後,教會要為基督的名受苦,魔鬼因恨基督而恨祂的教會(約翰福音15:18-25;路加福音21:17)。魔鬼的恨導致它動員一切力量逼迫教會。魔鬼在地上逼迫教會,常常節節勝利。這是我們在西方看見的。事實上在教會的爭戰中,也常常是屬血氣的勝過屬靈的。加拉太書4:28-30,「28弟兄們,我們是憑著應許作兒女,如同以撒一樣。29當時那按著血氣生的,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30然而經上是怎麼說的呢?是說,把使女和她兒子趕出去,因為使女的兒子,不可與自主婦人的兒子一同承受產業」。被逼迫是教會和基督徒的定命。我們要在這裡認識一下何為逼迫。διώκω,1) to make to run or flee, put to flight, drive away;2) to run swiftly in order to catch a person or thing, to run after;3) in any way whatever to harass, trouble, molest one;4) without the idea of hostility, to run after, follow after: someone;5) metaph., to pursue。逼迫的對象是「那生男孩子的婦人」,就是「有基督者」,就是教會。逼迫的存在,更改了一切成功神學的教會觀念。感謝主,這三年我們如此深刻地經歷了逼迫的功課。反過來我們更知道,沒有逼迫的教會根本就不是基督的教會。然而逼迫並不支持天真爛漫和苦大仇深。一方面,一些教會虛假到不承認逼迫存在的狀態中。另一方面,一旦受到逼迫比世界更憤青。然而這被逼迫者的命運如何呢?耶穌說,「10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11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12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馬太福音5:10-12)。一方面,我們要有面對逼迫的平常心和勝利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們靠基督翻轉了對逼迫的看法——逼迫是我們的榮耀,並將榮耀歸給神。

2、大鷹(14)

神不會任憑逼迫摧毀祂的教會;只是藉著逼迫帶領教會更親近神。被逼迫的婦人或教會或信徒,必有神的同在和拯救臨到。「14於是有大鷹的兩個翅膀賜給婦人,叫她能飛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裡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一方面,救恩從空中臨到,這是蛇無法阻攔和追趕的;另一方面,鷹與蛇是「天敵」,大鷹與大龍形成對比。τοῦἀετοῦ τοῦ μεγάλου,great eagle。聖經常用鷹來代表神對苦境中的選民的拯救。出埃及記19: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參考申命記32:11-12;路得記2:12;詩篇17:8,36:7,55:6,57:1,61:4,63:7,91:4,103:5;以賽亞書8:8,18:1,40:31;瑪拉基書4:2;馬太福音23:37)。基督徒當存著這樣的信心,在任何苦境中,有鷹飛來,帶你展翅上騰。這鷹的目的地在哪裡?這裡進一步解釋曠野。一方面,曠野是她「自己的地方」。在這世界裡,曠野常是我們的地方,其他都是「他們這兒」。但基督徒不是在曠野隱修,而是在曠野繼續裝備,神親自餵養我們。τρέφω,Tense: Presen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基本含義是,to nourish, support;feed;to give suck;to fatten;to bring up, nurture等(馬太福音6:26)。這是連續不斷的餵養,這意味著「不可回頭看」(創世記19:17)和「不可停止聚會」(希伯來書10:25)。躲避那蛇,原文的意思是當著蛇的面,ἀπὸ προσώπου τοῦὄφεως,from the face of the serpent。這相當於詩人說的,「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詩篇23:5)。最後是時間,所謂「一載二載半載」,就是我們前面討論過的「三年半」。

3、口水(15-16)

然後我們看見一個窮追不捨的潑婦形象,舊約中的法老的追兵和咒罵大衛的士每,以及十字架下面百般凌辱耶穌的那些羅馬士兵和猶太人,展示的都是這種「長舌婦」形象。「15蛇就在婦人身後,從口中吐出水來像河一樣,要將婦人衝去。16地卻幫助婦人,開口吞了從龍口吐出來的水。(原文作河)」首先我們看「蛇就在婦人身後」這句話。ὀπίσω τῆς γυναικὸς,after the woman。不僅僅是「背後說人」,每件事情之後必有論斷;而且,是窮追不捨。你已經逃往基督裡面或已經進入曠野,但魔鬼仍然不依不饒。這也意味著,在你歸入教會被神餵養的過程中,在基督徒成長的過程中,你常常活在魔鬼的追趕中。而且距離極近,就在身後。其次,我們看魔鬼怎樣追趕重生的人。「從口中吐出水來像河一樣,要將婦人衝去。」魔鬼的武器就是「口水」。ἐκ τοῦ στόματος αὐτοῦὕδωρ ὡς ποταμόν,out of his mouth water as a flood。一方面,我們遭遇的攻擊無非就是口水,所以靠著主,不要怕他們。另一方面,這口水一定是要有的,而且很有力量。這口水不僅僅是像江河,而更可能是像洪水。ποταμός,a stream, a river,a torrent,floods。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讒言、誹謗、攻擊,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惡意攻擊,匪夷所思的攻擊,怎麼噁心怎麼來,「怎麼可以這樣」,就這樣了。在這口水的江河中,搖動著同情:「做教會、作基督徒怎麼這麼難」,就這麼難。願我們知道,神允許這種口水之河的衝擊,有祂的美意。馬太福音7:25,「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不僅如此,我們看見「地卻幫助婦人」,方式是吞滅口水之河。καταπίνω,在口水洪災中,不用你自己去辯誣,神會興起泥土為你攔阻仇敵。to swallow up, destroy;將一切驚濤駭浪化為無形(民數記16:1-3,28-34)。這口水形成風和海,這風和海是靠基督可以平靜的。「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詩篇29:10)。這個地更可能指曠野之地,就是你現在所逃避的地方,就是教會,就是神的家。

4、見證(17)

我們看見口水戰役中龍又失敗了。失敗使憤青更憤。「龍向婦人發怒」,無可奈何而氣急敗壞。魔鬼恨教會,這裡的「發怒」和氣忿忿的呼應。ὀργίζω,Tense: Aoris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to provoke, to arouse to anger。龍被婦人的得勝激怒,對教會恨之入骨。教會常常面對無緣無故的恨,有人用說不出來的理由討厭教會。這個理由就是龍。不僅如此,所有的教會都是龍的仇敵。如果不能摧毀耶路撒冷,就轉向其他教會。「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這是教會其他的子民,是基督裡的基督徒。因此我們也可以想見,一間教會的牧者被攻擊卻得勝,魔鬼又可能轉過來攻擊他的同工;反之亦然。沒有總是風平浪靜的教會,這位執事剛剛被堅固,那邊又出事了。不僅如此,被攻擊的人常常是最信主的人,是教會的柱石。爭戰常常是不擇手段的,因此很殘酷。這些兒女是什麼人呢?「那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一方面,所謂神的兒女,就是聽道信道行道者;是真把神的話語當回事兒的信徒。反過來說,那些對信仰無所謂的人,本來還在魔鬼裡面,不會被搖動。另一方面,這些人本身就是基督的見證人(τὴν μαρτυρίαν τοῦ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the witness of Jesus Christ;參考啟示錄1:2-5;22:7,9)。他們活在神的道中。但願我們知道,當神允許你落入逼迫,祂是要跟你要一場見證。就像幽暗,神定意要魔鬼對這樣的見證無法容忍;因為它在你身上失去了權柄。而作神的兒女是什麼意思,在任何逼迫之下,我們是基督的見證;而且,我們要藉著逼迫作見證,為基督作見證。上帝沒有消滅魔鬼,是為了不讓我們成為「植物人」。

四、亢龍有悔

1、人與上帝:主體顛覆與人神主義

啟示錄第12章可以看為龍的審判。中國文化自詡為龍文化,中國人自詡為龍的傳人。「古老的東方有一條蛇(龍),它的名字叫中國」。我今天要直截了當地說,統治中國的龍文化就是魔鬼文化,龍的傳人就是魔鬼的傳人;事實上,正是龍文化本身,成為中國教會主要的亂源。我強調一點,對於「但西方也有類似問題」這個偽問題,我沒有興趣(約翰福音21:22)。龍文化的基本特徵是,罪人冒充光明的天使。任何美化龍的努力和文字遊戲都是徒勞的,我們今天一點兒也不想浪費時間被騙到這種辯論中:其實聖經說的龍和中國人的龍不是一回事;中國龍也有好龍——恰恰是好龍更是魔鬼,所謂「假冒為光明的天使」。龍從起初就是說謊的,現在仍是。不過中國人說,歲在龍蛇,它的末日從起初就注定了。龍是人類文明或世界文化的化身,這個化身在遠東,或距離聖殿和耶路撒冷最遠的地方,保存的最為完整。首先,在中國,並只有在中國,魔鬼,或墮落天使,或世界的王,從形式到內容,完全以「真龍天子」的方式現實地統治著世界。龍就是假基督。第一是龍對中國政治的統治,表現為帝王崇拜。甲骨文中的「龍」像頭上長著王冠的角、身子如巨蟒般騰躍、張著大口的大型動物。甲骨文的龍與希伯來文的蛇極為「形似」。只有在中國龍權是絕對王權;這王權的本質是以「天子」的名義篡奪了「聖子」的榮耀。這種帝王崇拜是全民性的,「取而代之」成為全民理想、政論癮與歸隱秀從兩個方面折射了中國知識分子「想像力執政」的夢想和夢魘。第二、從哲學和宗教上看,龍文化就是用人取代神,並用某些人、某個人篡奪神的榮耀。就是人上人取代人上神。這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本主義,即人神主義。「我就是神」,每個人都可以成龍,我心即佛,人人可以成聖。與此相關,人像神一樣統治人,結果必然將一部分人偽裝成天使,把另外一部分人醜化為鬼魔。聖化與妖化構成龍行天下、氣吞山河、縱橫四海的主流意識形態。這兩種極端主義的人性論或謊言,使中國人一直活在啟蒙之前的幼稚、野蠻狀態。

2、人與真理:蛇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龍就是古蛇、就是魔鬼。δράκων,龍,在啟示錄中出現了12次,原意就是大蛇。a dragon, a great serpent。荷馬就是這樣使用這個名字的;伏羲女媧人首蛇身。根據我們上面對希伯來文蛇字的解釋,我們可以引申出中國人對應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這涉及中國人的真理觀念。一方面是認識論上的動物經驗主義。中國人不相信超驗真理,頑固地自以為是,認為人、特別是我是萬物的尺度,萬法歸心,我心即佛。即使一位基督徒也常常如此,「你們跌倒我了」。一位真正的基督徒一定在做出判斷之前訴諸外在的真理,先謙卑自己。面對不同的處境,至少預留一種可能:不是你去論斷,可能是你需要被論斷。換句話說,可能你的經驗是錯的。因為神高於你(以賽亞書55:8)。另一方面,方法論上的鬼魔機會主義。我是真理,結果必然導致真理上的相對主義,並進一步導致絕對真理的消解。彼拉多說,「真理是什麼呢」,他道出了中國人的普遍心態。然而,中國人從這裡出發,進入無真理的新天地,以成敗論是非,以利害論真假。孫子兵法說,兵者,詭道也。對計謀和騙術、權術的追求,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另外一極。換句話說,有用的狡猾是我們的另外一種信仰。沒有人比中國人對人的認識那麼膚淺幼稚,也沒有人像中國人對人研究得那麼投入和入骨。這種研究與救贖和愛無關,是為了作人上人。三綱五常並無真理上的根據,它出於動物經驗基礎上的利害算計。

3、人與他人:人際關係的中國悲劇

蛇的四項品質關涉人際關係:魔鬼、撒旦、試探者和控告者。這是中國人際關係的四個主要方面。第一是魔鬼,我們說過其主要特徵是說謊害人。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二十六史斷代處尤其白骨如山,根源是兩大司空見慣的謊言屠戮了無數中國人。一方面,帝王和領袖是天子或替天行道者或偉光正或代表;另一方面,在地上可以建立天國,「新王朝」或「新中國」堯天舜日。但聖經的啟蒙如此針鋒相對,治病救人;針對前者,沒有義人;針對後者,神的國不在這世界上。第二是撒旦:無緣無故地作惡。我們每個人大約都有這樣的經歷,人怎麼這麼壞,人讓我害怕。別人不幸是我們幸福的源泉與見證;在他人腳下放絆腳石是一種不能遏止的衝動。第三、試探者。不擇手段讓人離開正道、依附自己、同流合污。這個例子可以參考以前講論的馬太福音4:1-11。第四是控告者。人取代神作人的神,以及要人稱自己為義,一方面造就了中國人極端的對人際關係的依賴,另一方面,在這種人際關係中,又充滿了人吃人的張力。在某種意義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控告與被控告的關係。人際關係偶像中的每個人,都生活在被控告焦慮或被控告恐懼之下。1)話語監獄:人人控告他人、人人被人控告的。2)話語權力:搶佔先機、多數暴政、話語霸權;作王和被人稱義以及自義,都需要否定別人或道德吃人。3)話語依賴:極端關注他人怎樣說以及刻意取悅於人。薄熙來事件很說明這種現象。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可被控告之處,因此,若非遇到十字架,這個中國悲劇根本無解。

4、人與自我:自體中毒與憤青絕症

最後我們說說「氣忿忿」的問題,或者中國的憤青現象。所謂憤青,主要是這樣一種民族精神:無緣無故生氣,不能自我解脫,而且越來越氣,甚至把憤怒美化成義怒;屢遭責打,不思悔改和反省,因責打加倍罪憤填膺。這是一種不知羞恥、不能自拔的絕症,主要涉及人和自己的關係。因為這種情緒,中國人已經開始愛上了自己,特別是愛上了自己的生氣。最為典型的例子當然是愛國憤青。我們暫時撇開政治倫理的分別,免得陷入政治爭吵。我們只談現象。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包括二戰,美日、英法、法德、以德之間,都有血海深仇;這些血仇,與中日之間的血仇不相上下。但非常奇怪的是,其他死對頭都化敵為友,釋放前嫌;但惟獨中日,特別是中國,幾十年來咬牙切齒,怨氣沖天,報仇心切,死不瞑目。這種情緒對比國共之間的互相妖化,與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的無戰犯和平,更使人印象深刻。龍蛇治下,無處消解怨恨,唯有生命不能承受之仇。然而更詭異的是,你千萬不要以為中國人記仇,中國的憤青的仇恨本身也受蛇的原則的支配,他們是有選擇地憤青,如奉旨愛國,這種精明源於上述的機會主義和經驗主義。蘇聯與俄國奪取中國上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大饑荒和文革餓殍堆山,冤魂積野;但憤青從來不對這種冤仇說三道四。一方面,「我有迷魂招不得」,造就被迫害妄想和怨婦之國;另一方面,這心魔深處,盤算著那小爬蟲的狡猾、謊言、試探、控告,並積蓄著血流成河的殺人大計。不僅如此,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愛生氣」是普遍現象,這些民族精神也使中國教會不斷喪失見證的能力。然而我們今天這樣針對「中國龍」和龍的傳人,不是為了冷嘲;不能用龍的方法對付龍。福音賦予教會解放人類的使命,這救恩的工作是愛的工作,如同創世記1:27重新造人。面對憤青,要有足夠的忍耐和愛心,用基督十字架的大愛,才可能創造新人。兩年多來,我們可以為憤青的重生作見證。正如初期教會的洗禮,總是從exorcism開始,讓我們脫離龍的權勢。但願今天的講章是黃奴解放宣言,是龍奴解放宣言,是教會改革宣言。正如經上所記,「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哥林多後書3:17);阿門!

任不寐2012年10月07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