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概論 第三課:生命與復活的意義(約5-6)

一、約伯的四重苦難

也許你會覺得復活的真理很飄渺。我可以以約伯為例來說明復活的意義。約伯是預表基督的;約伯也預表在基督裡被因信稱義的基督徒和基督的教會;甚至在某種意義上,約伯受苦也是代表人在世上的基本命運,正如上帝審判亞當之時,對人的勞苦和死亡的預告(創世記3:17-19)。一般來說,約伯或我們在世上要遭遇四場苦難,大同小異,無人倖免。你可以質疑或指著這四場苦難控告上帝,這是為什麼。但是,你的質疑不能取消你的處境和你的命運的真實性,你不接受它們也是事實。所以我們今天不是要和你辯論這是為什麼的問題;而是要從這給定的處境出發,解決怎麼辦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場苦難歸結在耶穌的十字架上,祂都經歷了,而且經歷得最充分。這四重苦難也將特別生動地見證在基督的僕人身上,因為他們要跟隨主的十字架道路;必如聖經所預言的。

第一、仇敵。撒旦攻擊你的內心、動機、靈魂、信仰或品德,它最高的成果是在上帝面前和世人面前宣告你「人格的破產」或被道德吐槽了。或者每一個都該被神吐槽的人,指著你的靈魂將你送進地獄。來自仇敵的傷害至少有四個特點:極端性(為弄死你不擇手段,任何下三濫的手段都可以啟用);不可證偽性(動機攻擊:「我認為你沒有真信」);不可對話性或不可解釋性(仇敵的目的不是求證,而是弄死你;所以一條控告被推翻,毫無羞愧地轉向下一條控告);光明天使性(仇敵不會真正指著聖經和你爭辯,它根本不關心到底你哪句話哪個觀點不符合聖經和事實;他總是扮演任何爭辯中最後出場、君臨兩造的第三者,用屬靈高調、態度提醒、合一大詞、上帝之狗等等)。但作為基督徒,靠著唯獨基督,我們能逐漸勝過「唯人論」的捆綁或人獄(約伯記1:9)。

第二、財物。窮困和飢餓焦慮。或者撒旦在一段時間奪去你的牛羊和財產,以至於生存必需品,或者常常讓你生活在貧困的不安之中,使我們的生活被愁苦浸透,喜樂和平安從未臨到(約伯記1:10-19)。但靠著信仰,我們可以逐漸勝過「唯物論」的捆綁或物慾。

第三、親友。撒旦精心組織或者人主動起來圍剿、傷害你;這場傷害之所以構成傷害是由兩個特徵決定的。一方面,圍觀你的人以真理、公義和愛的名義;另一方面,圍觀你的人是你最好的朋友和最近的親人(約伯記2:7-11)。因此我們看見,是約伯最好的三個朋友以「愛心誠實」或責備將約伯推到了人類社會的絕境。更有效的打擊是,約伯的妻子出來攻擊約伯;對約伯的敵人或撒旦的差役來說,當如獲至寶;根據他們的豬學邏輯,確信這是對約伯的最後一擊。於是這些差役放下一切,志在必得。在世間每個人都要經歷夏娃之痛;耶穌也為這人間最痛釘上十字架(創世記2:21-22;約翰福音19:34;哥林多後書12:7;啟示錄1:7)。這是人生最深的傷口;每個人都會遭遇的刻骨銘心。但對於真正的基督徒來說,沒有任何人的偶像;朋友和妻子都是罪人,他們的論斷也出於罪,也當視為糞土。而對於稍有一點神的愛和是聖經常識的基督徒來說,愛人如己,不可能一邊舔舐自己同樣的傷口,一邊專門向別人同樣的傷口撒鹽。亞當驚詫不過是做假見證陷害人。所以約伯沒有因夏娃之痛否認神(約伯記1:22)。約伯繼續信仰他的上帝。

第四、生命。身體的傷害與毀壞。到第三步的時候,我甚至開始同情撒旦——因為三年來該經歷的極端的人和事都經歷了,我們仍站在這裡。好像它已經機關算盡黔驢技窮。我指著主可以這樣誇口:前三項戰役對我們毫無用處,任不寐和蒙特利爾華人基督教會沒有否認主名,我們仍然站在這裡。但看著約伯的第四場苦難,讓我戰兢。事實上,即使異教也能對付前三場苦難,但要勝過第四場苦難,只有依靠基督。佛教用出世的方法基本可以解決前三項苦難;而世俗世界用更狠的方式也可以接近終極解決。比如,「出家」就逃離了來自家人這最殘酷的傷害,儘管要付出殘酷的代價。世俗自由主義以過不下去就離婚的方式,也基本解決了第三重傷害;儘管要付出其他罪的代價。不僅如此,如今一些教會的講道台,將解決前三項問題作為宣道的中心。然而,沒有任何一種宗教、哲學和科學能真正解決第四場苦難,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信仰的根本。撒旦最後一招就是毀壞你的身體:或者用很具體的疾病或傷害;或者更普遍意義上的,我們不可避免地開始進入生老病死,一天天接近病患的高發期,直到死亡。慢慢死去這種痛苦是無人倖免也無人能勝過的。事實上,約伯身體上受苦非常真實地臨到我們每一個人。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約伯和上帝的關係開始緊張。誰也不要唱勝過病魔的高調,我們若能以勝利的姿態面對病患,完全出於我們的信仰,這信仰歸根結底就是神的道,而這道的中心就是復活。正因為如此,肉體中受苦的約伯才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約伯記19:25)。這是最後的鬥爭;最後我們只能靠基督的復活勝過必然臨到的肉體的衰敗與死亡。而這一點,正是約翰福音5-6章的主題之一:基督為我們勝過肉體的敗壞和死亡的權勢。

二、約5-6的生命主題

約翰福音5-6章可以依次分6個主題。第一、我們首先看見畢士大池邊對肉體的醫治(約翰福音5:1-18);這第三個神跡的目的不在於醫病趕鬼;而在於讓我們相信基督是神,有能力賜給我們復活的身體。先知以西結遠遠地看見就從這裡開始,直到末世的枯骨復甦。不僅如此,這個神跡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深化「從水和聖靈生的」這個主題。第二、緊接著這個神跡就是耶穌重申自己與父神的關係,並以此為據宣告自己就是生命和復活的主:父神差遣施洗約翰和藉著聖經為自己作證(約翰福音5:19-47)。第三、接下來藉著逾越節期間餵飽五千人這第四個神跡(約翰福音6:1-15),耶穌預告自己將成為生命的糧;其屬靈含義也是清楚的:耶穌在十字架上捨命,勝過死亡,將永生賜給一切相信的(「最後的晚餐」)。第四、約翰福音6:16-21是第五個神跡:耶穌像挪亞方舟一樣,可以帶領我們勝過律法的審判和死亡的權勢(詩篇107:30)。這兩個神跡仍然與「水和聖靈」有關;也共同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難與復活。第五、約翰福音6:22-59,是對生命的糧這個真理的長篇大論,這篇講論關注的是世人怎樣靠基督和祂的福音得生命;連同前兩個神跡,解釋約翰福音5:46。第六、約翰福音6:60-71一方面告訴我們,這永生之道,不是所有人都能領受的。所以我們看見基督講道的「失敗」,因為很多人都離開祂了。用我們今天的話講:祂講的那麼好,為什麼人那麼少。另一方面,得救的只是極少的人,這有彼得的認信為證。所以耶穌才說,進天國的門,是窄的。不是上帝狹隘,將門修的很窄,故意不讓人進去;更不是加爾文主義或猶太教的胡言亂語,上帝揀選一部分人作地獄的燃料。不是的,聖經明說,神願萬人得救。答案很簡單:人們自己厭棄復活的真理,棄絕了基督。而這群人類中,還有一位是魔鬼(約翰福音6:70)。總而言之,第六部分將最後審判的兩種結局預告給了我們。

親愛的弟兄姐妹,各位朋友,我們都會以不同的姿態進入約伯的第四場苦難。如果沒有復活的信仰,你到底靠什麼來度過人生最大或最後這場爭戰。無神論者發明了兩種方式起來迎戰。第一種叫醫學或健身,但藥物和健身房只是推遲和延緩我們必然失敗的命運。第二是自殺。因此,最後只有一條道路,就是我們向死而生。一方面我們根本逃不過衰老和必死的命運;但另一方面,在基督裡我們確定地勝過了死亡。復活的祝福是雙重的。一方面有關重生,從洗禮開始,你歸在神的國裡裡,出死入生,進入永生。另一方面有關成聖:在永生中的人即使在這個世界上,也活在平安、喜樂和得勝之中。易言之,如我們靠基督的復活勝過了第四重苦難,我們就可以日益得心應手地對付前三重苦難了。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怕,那麼,還有什麼出於魔鬼的控告、出於財物的危機、出於親友的背叛和出於病患的毀壞能扭曲、拆毀和消滅我們呢?這就是在所有大逼迫中,基督徒微笑面對死亡的根本原因了。不僅如此,世人用死亡作為最後的標準攻擊和論斷上帝的邏輯,也被廢棄了。人們總是指著地上的屍體控告說:全能至善的神怎麼可以允許這樣的悲劇發生?上帝允許死亡臨到,是因為祂的兒子早就勝過了死亡。地上的屍體根本不是一個生命的終點,而是生命的一個起點(腓立比書1:23-24)。所以保羅說:「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38-39)。阿門。

任不寐,2013年3月31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