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使徒行傳」第六十二課:白髮蒼蒼(21:1-23:35)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轉眼冬去春來,我們到了使徒行傳系列課程的尾聲。保羅幾乎完成了所有的自由傳道的旅程,開始踏上了真正的殉道之旅。他開始走耶穌的道路,走向耶路撒冷,走向十字架。這是主的應許:「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馬可福音10:39;參考使徒行傳9:16)。傳道人的命運,特別是傳道人的晚年,和世人的理解與盼望背道而馳——我們以為千辛萬苦、千山萬水的保羅,必有鮮花和掌聲在人生終點為他存留。不是的,正相反,當傳道人白髮蒼蒼,世人要砍下你的頭顱。傳道人不能「安度晚年」,12使徒幾乎都在晚年慘遭虐殺,倍受凌辱。一方面,這出於那惡者日積月累的嫉恨,尤其對優秀的傳道人,嫉恨更如陰間般殘忍;另一方面,神任憑你「提頭來見」,用你最後的時光為天國的見證。這也是耶穌對彼得以及所有僕人說的:「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約翰福音21:18)。而保羅在耶路撒冷遭遇的逼迫更為殘忍——教會(信主的猶太人)積極參與了「斬首行動」。

彼得這樣死,保羅也這樣死。彼得的白髮在倒釘十字架,保羅的白頭滾落在羅馬鬧市街頭,約翰的白髮在拔摩勞改營隨海風飄舞……望著保羅在耶路撒冷遭遇的一切踐踏,看著一個日漸衰老 的傳道人被人類群毆,而僅僅因為他要把救恩的福音傳給人間,你想到了什麼呢?我想到的不僅僅是良心上的無能為力,對人的絕望,或者看見自己也是兇手和人民中的一員;我也在思想:主啊,你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馬太福音11:26)。雅各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創世記42:38,44:29)。今天諸位看到的耶路撒冷就是這陰間,人間就是地獄的倒影。這也必將是我的結局,你們都會為此做見證。這些年來,在一場接著一場的邪教風波中,我早已看見了自己白髮蒼蒼的暮年。在我按牧的那一天,我已經在人類面前提前為自己舉行了葬禮。我無數次觀察加拿大春天裡的蒲公英,我已經學到這個白髮蒼蒼的功課。當北方大地上這些最早的春天的見證白髮蒼蒼的時候,他將被風刀霜劍砍去頭顱,挫骨揚灰在風中。那惡者在萬物生長的夏季報復你在早春所作的一切;而神要使用你的白髮,作下一個季節的種子。只是當萬物都在交配、繁殖和生長,沒有人會在意蒲公英的葬禮與殉道。不僅如此,蒲公英的白髮落到地上,還要被人踐踏,零落成泥碾作塵。這是傳道人壯麗的人生:不是萬人仰慕,千秋垂范;更可能是一生勞苦,千秋莫名。已經知道結局的使徒,晚年皆窮途末路,眾叛親離,淒然死去,斷頭荒塚。而更多使徒不知所蹤,埋骨他鄉,托體山阿,無人紀念,輕若塵煙。

神的美意本是如此。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更改了我們對人類的看法——人是釘別人十字架的人;我們是被人釘十字架的人,並藉此去愛。十字架也更改了基督徒對生命和死亡的看法——殉道取代安逸賦予了基督徒生命的意義。這就是保羅的見證。神的美意在每一個細節中。今天的經文也很長,可以基本結構如下:一、走向耶城(21:1-16);二、落入人手(21:17-36);三、蒙恩的罪人(21:37-23:10);四、主的同在(22:24-23:11);五、不信的罪人(23:12-15);六、脫離人手(23:16-30);七、逃出耶城(23::31-35)。這個交叉結構值得大家自己詳加考查,基本線索是:這是一系列的控告、審判和殺害。魔鬼的筵席就是罪人對蒙恩罪人的審判。這是永遠有效的審判,直到末世審判。沒有德高望重的神僕,只有白髮蒼蒼的使徒。而我們需要帶著這幾個問題,開始今天的學習:神是什麼?人是什麼?何為魔鬼?為什麼猶太人或他們人類這樣仇恨保羅?如果你在現場,你是誰?審判者控告者還是罪犯?願主與你同在,祝福你擁有一個真正美麗的人生,阿門!

一、走向耶城(21:1-16)

1、視死如歸(21:1-7)

1 我們離別了眾人,就開船一直行到哥士。第二天到了羅底,從那裡到帕大喇。 2 遇見一隻船,要往腓尼基去,就上船起行。 3 望見居比路,就從南邊行過,往敘利亞去,我們就在推羅上岸。因為船要在那裡卸貨。 4 找著了門徒,就在那裡住了七天。他們被聖靈感動,對保羅說,不要上耶路撒冷去。5過了這幾天,我們就起身前行。他們眾人同妻子兒女,送我們到城外,我們都跪在岸上禱告,彼此辭別。6 我們上了船,他們就回家去了。7我們從推羅行盡了水路,來到多利買,就問那裡的弟兄安,和他們同住了一天。

保羅一行從土耳其半島西南沿海的米利都啟程,繼續返回敘利亞和腓尼基。與以弗所長老的告別是難捨難分的,動詞ἀποσπάω的意思不僅僅是「離別」,更有「撕裂」、拔出之意(馬太福音26:51,passive)。這是一場真正的「傷離別」,暮雲春樹,桃花潭水。從米利都到塞浦路斯經過三個港口城市:哥士(Κῶς,a public prison)、羅底(Ῥόδος,rosy)和帕大喇(Πάταρα,scattering, cursing);大家可以將他們在地圖上一一標示出來。這些地名似乎在告訴我們,這世界在上帝的眼中不過是監獄和情慾之地。保羅一行幾乎風雨兼程,他們彷彿急著去殉道,刻不容緩。不僅如此,這裡的每一站,都是保羅休息的地方,使他可以反省一下江湖多風波,而他是否應該繼續前行。他本來可以在任何一站停下來,他的人生就會改變。實際上,每一站都風景秀麗,都是世外桃源。每一站都是試探。沒有跡象表明保羅要做桃花島島主。「我們」從南面繞過塞浦路斯——那裡曾是保羅戰鬥過的地方,他甚至不願意到那裡故地重遊。「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給大衛建造宮殿」(撒母耳記下5:11)。

保羅到達推羅,而推羅已經有了神的教會。保羅他們在推羅住了7天,這意味著他們在這裡至少有一次「主日崇拜」。那裡的弟兄姐妹也被聖靈感動,預見到了這場殉道之旅。ἔλεγον διὰ τοῦ πνεύματος μὴ ἀναβαίνειν εἰς Ἰερουσαλήμ,said through the Spirit, that he should not go up to Jerusalem。並不是說聖靈藉著推羅教會的口,勸阻保羅前往耶路撒冷;而是聖靈一再讓保羅他們知道,此行是殉道之旅。神不勉強任何人殉道,祂將你的結局告訴你,你自己來選擇。實際上我們的主不斷提醒門徒,你們進神的國要經歷很多苦難。這一點很像耶穌多次預言自己將要在耶路撒冷遇害一樣,聖靈也不斷提醒保羅。換句話說,殉道不是出於殉道者的預想不到,而是出於「故意」——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神的僕人樂意為主這樣死去。不僅如此,這種反覆提醒也是要殉道者做好準備,因為殉道的殘酷超過你的想像。僅僅有豪言壯語是不夠的,你必須要緊緊依靠主。七天之後,保羅一行與推羅教會依依惜別。輾轉到了多利買(Πτολεμαΐς,warlike),從推羅到多利買大約30英里的路程。這裡也有弟兄姐妹,保羅一行在這裡滯留一天。好像聖靈擔心保羅沒有準備好一樣,7天之外,再加上1天。七座城市,七天時間——七日創造,保羅來了,一個新造的人,從泥土來,有靈的活人(注意聖靈在這裡的工作)。

2、三度堅固(21:8-16)

8 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該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裡的一個。9 他有四個女兒,都是處女,是說預言的。10我們在那裡多住了幾天,有一個先知,名叫亞迦布,從猶太下來。 11到了我們這裡,就拿保羅的腰帶,捆上自己的手腳,說,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裡。12我們和那本地的人,聽見這話,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13保羅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14保羅既不聽勸,我們便住了口,只說,願主的旨意成就便了。15過了幾日,我們收拾行李上耶路撒冷去。16有該撒利亞的幾個門徒和我們同去,帶我們到一個久為(久為或作老)門徒的家裡,叫我們與他同住,他名叫拿孫,是居比路人。

保羅一行到了凱撒利亞,逼近耶路撒冷,逼近死地。執事腓力我們已經認識了(使徒行傳6:5,8:5)。τοῦ εὐαγγελιστοῦ,傳道人(以弗所書4:11,提摩太后書 4:5)。這裡的重點不在他是誰,而在於強調他四個女兒都是「說預言的」。這四位「女先知」和先知亞迦布(使徒行傳11:28)一起,形成一個強大的預言背景——在凱撒利亞,保羅擁有了更為充分的關於殉道的先見。如果說米利都聚會算第一次預言和勸阻,推羅是第二次預言和勸阻,凱撒利亞則是第三次預言和勸阻。這不斷重複的信息只是為了加強這樣的真理:上帝不斷借此建造保羅殉道的信心;而保羅比任何人都知道,而且越來越知道自己面臨著什麼,但他偏偏要視死如歸。因為為主殉道乃是神的僕人最大的榮耀。聖靈一再藉著保羅向世人顯示這樣的神跡:一個歸入永生上帝的人,死亡在他身上根本沒有權柄。不僅如此,神的僕人要進一步藉著死亡,為基督的勝利作見證——我們的主已經勝過了死亡。保羅也給普天下的基督徒一個偉大的示範:人總是要死的,但你應該怎樣去死。亞迦布的警告或說預言的方式是有舊約背景的,可參考以賽亞書20:2,耶利米書13:1,以西結書4:1-17等。亞迦布住在耶路撒冷,顯然更瞭解那裡的局勢。他可能是專門從耶路撒冷下來勸阻保羅的。亞迦布的信息再清楚不過了,因此很多同工也開始勸阻保羅,包括路加醫生本人也參與了勸阻。

21:13表明了保羅的殉道心志:「13保羅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不過值得強調的是,神最後沒有讓保羅在耶路撒冷死,因為他的使命還沒有完成。但被人捆綁的逼迫的確發生了。ἐγὼ γὰρ …… ἑτοίμως ἔχω,因為我……願意或計劃好了,這是注定的;這是一個表示強調的句子(哥林多後書12:14;彼得前書4:5)。眾人勸阻失敗,結局是「我們便住了口,只說,願主的旨意成就便了」。「願主的旨意成就」實際上就是主禱文中的那句禱告(馬太福音6:10),也可以參考路加福音22:42等。又過了幾天保羅一行開始從凱撒利亞起行前往耶路撒冷。收拾行李(ἀποσκευάζω)這個動作似乎

表明他們準備去坐穿牢底的;至少,這些基督徒有條不紊地預備「自首」。你們若願意,可以用「慢鏡頭」處理這個過程。他們約好了一起進監獄,並且「有該撒利亞的幾個門徒和我們同去」——集體殉道的隊伍越來越大。步行6*英里或兩天時間,到耶路撒冷。同樣是神跡,在耶路撒冷竟然有人敢於接納這些「政治犯」:「到一個久為(久為或作老)門徒的家裡,叫我們與他同住,他名叫拿孫,是居比路人」。Μνάσων,remembering,一個很普通的希臘人的名字。這個基督徒可能是馬可和巴拿巴結出的果子。ἀρχαῖος 指起初就有的,從前的,或年老的(使徒行傳15:7等)。教會沒有恐懼,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一書4:18)。老弟兄更為成熟,拿孫和先知一起,成了保羅殉道的同工。

二、落入人手(21:17-36)

1、無用的妥協(21:17-26)

17 到了耶路撒冷,弟兄們歡歡喜喜地接待我們。18第二天,保羅同我們去見雅各。長老們也都在那裡。 19 保羅問了他們安,便將神用他傳教,在外邦人中間所行之事,一一地述說了。20他們聽見,就歸榮耀與神,對保羅說,兄台,你看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熱心。21 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22 眾人必聽見你來了,這可怎麼辦呢? 23你就照著我們的話行吧,我們這裡有四個人,都有願在身。24 你帶他們去,與他們一同行潔淨的禮,替他們拿出規費,叫他們得以剃頭。這樣,眾人就可知道,先前所聽見你的事都是虛的。並可知道,你自己為人,循規蹈矩,遵行律法。25至於信主的外邦人,我們已經寫信擬定,叫他們謹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與姦淫。26於是保羅帶著那四個人,第二天與他們一同行了潔淨的禮,進了殿,報明潔淨的日期滿足。只等祭司為他們各人獻祭。

這是一場快樂的團聚,如同黑暗前的黎明。這應該是五旬節的聚會,充滿了歡歡喜喜或豐收的喜樂(ἀσμένως,使徒行傳2:41)。關於五旬節,請參考利未記23:15-21——保羅現在成了五旬節的獻祭;而這一幕也與使徒行傳開篇的五旬節形成呼應的關係——初熟的麥子,現在到了收割的季節。耶路撒冷的教會領袖仍然是雅各,有的使徒可能已經外出傳道。保羅在耶路撒冷教會再一次報告了他的事工,講論的和聽的都將榮耀歸給神。

然後耶路撒冷的弟兄們給保羅分析了耶路撒冷嚴峻的形勢。首先,這裡是火藥桶。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充滿了火熱的猶太律法主義者(加拉太書1:14,提多書2:14,彼得前書3:13)。「信主的」這個字應該是指「有信仰的」,τῶν πεπιστευκότων,the believing)。如果是已經「信基督」的,那情況更糟——那意味著保羅面臨一場「主內逼迫」。律法主義的基督徒更是邪教徒;「猶太人中信主的」,如同基督教道德主義者,他們是教會和傳道人的噩夢。其次,這些人早就對保羅及其事工充滿了憤怒,儘管猶太人的憤怒基本上建立在傳言和謊話的基礎之上。無論如何,保羅到了火山口。「成熟的」耶路撒冷教會深知猶太人對保羅的憎恨,所以勸說保羅採取一些妥協的態度,力求避免衝突。這個妥協方案就是說服保羅,按猶太人的規矩,和另外四個人一起「同行潔淨的禮,替他們拿出規費,叫他們得以剃頭」。這四個人應該是耶路撒冷教會的成員,是歸信基督的猶太人。εὐχὴν ἔχοντες,have a vow,有願,當指拿細爾人的願(民數記6:1ff.)。這個安排的目的是戳穿謊言,證明保羅「循規蹈矩,遵行律法」。保羅也順服了(哥林多前書9:20)。慷慨赴死不等於故意找死,神的僕人仍願意與人為善,息事寧人。殉道與血氣無關。但這一切妥協完全無效。所以我們要記得,仇敵就是要弄死你,你的妥協毫無用處。你小心翼翼地不想觸怒嫉妒徒,但嫉妒徒早就咬牙切齒了。陰間不相信妥協。該隱「驕吒」著跳在半空,要砸死亞伯的時候,亞伯沒有露出「妥協的表情」嗎?毫無用處。

2、瘋狂的暴行(21:27-35)

27 那七日將完,從亞西亞來的猶太人,看見保羅在殿裡,就聳動了眾人,下手拿他,28喊叫說,以色列人來幫助,這就是在各處教訓眾人糟踐我們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的。他又帶著希利尼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 29這話是因他們曾看見以弗所人特羅非摩,同保羅在城裡,以為保羅帶他進了殿。 30合城都震動,百姓一齊跑來,拿住保羅,拉他出殿,殿門立刻都關了。31他們正想要殺他,有人報信給營裡的千夫長說,耶路撒冷合城都亂了。32千夫長立時帶著兵丁,和幾個百夫長,跑下去到他們那裡。他們見了千夫長和兵丁,就止住不打保羅。33於是千夫長上前拿住他,吩咐用兩條鐵鏈捆鎖。又問他是什麼人,作的是什麼事。34眾人有喊叫這個的,有喊叫那個的。千夫長因為這樣亂嚷,得不著實情,就吩咐人將保羅帶進營樓去。35 到了台階上,眾人擠得兇猛,兵丁只得將保羅抬起來。36 眾人跟在後面,喊著說,除掉他。

「報明潔淨的日期」大約是7天(民數記6:9)。這七天的妥協沒有平息猶太人的怒火。不過這次起來帶頭鬧事的是「從亞西亞來的猶太人」,他們應該也是上來過節的人;他們在以弗所等地對保羅深惡痛絕——你開花的時候,他們已經生氣了。手段仍然 是「聳動了眾人」。συγχέω,imperfect;駁倒並挑動(使徒行傳2:6,9:22,19:32,21:31)。ἐπέβαλον τὰς χεῖρας ἐπ᾽ αὐτὸν,laid hands on him,「下手拿他」。他們動手了,人的手就是凶器和抓捕別人的工具(馬太福音26:50;路加福音21:12)。我特別能體會那種噁心:別人的髒手放在你身上死死揪住。更噁心的是,髒手呼喊著口號。κράζω,像烏鴉一樣嘎嘎叫,常常掩映這一種靈魂的恐懼,如魔鬼所附,根本有病,或戰戰兢兢(馬太福音8:29,9:27,14:26等)。他們喊叫什麼呢?Ἄνδρες Ἰσραηλῖται,以色列的男人們!你們若還是男兒。這些猶太人忽悠「以色列人來幫助」(馬其頓人用βοηθέω來呼喊保羅提供福音的幫助)。這個「幫助」的呼叫也在誣告保羅,彷彿保羅正在暴力反抗和攻擊他們,因此需要人施以援手一樣。另一方面他們控告保羅:「在各處教訓眾人糟踐我們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的」;保羅反對人民,反律法,污穢聖地。這些罪相當於今天的顛覆罪了;這正是他們起初對司提反的定罪(使徒行傳6:13)。魔鬼的控告總是帶著明顯的謊言:「他又帶著希利尼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路加在這裡解釋說,「以弗所人特羅非摩」根本不在殿裡(使徒行傳20:4;提摩太后書4:20)。問題是他們本來可以調查清楚再控告的,但仇恨弄瞎了他們的眼睛。而且在這些人的控告中,我們心目中的保羅蕩然無存,這人一無是處,成了惡貫滿盈的人。這就是人的手,人的口。

猶太人的陰謀得逞了:「30合城都震動,百姓一齊跑來,拿住保羅,拉他出殿,殿門立刻都關了。」2015年的春天仍然是這個場面:「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羅馬書3:15):全面混亂,網民奔走,下手控告,趕出聖殿……

他們準備殺人了。「31他們正想要殺他……」 ζητούντων αὐτὸν ἀποκτεῖναι,他們追求殺害他(ἀποκτείνω,馬太福音10:28,14:5,16:21等)。他們就是要置他於死地。這是殺人流血的城(彌迦書7:2;西結書24:6,24:9;那鴻書3:1)。不過神沒有任憑這事兒按猶太人的計劃發展。這事驚動了政府。「31b有人報信給營裡的千夫長說,耶路撒冷合城都亂了」。φάσις,被暴露的消息或罪惡。報信的人有可能是基督徒或保羅的同情者。在這敏感時期,執政當局不能不在乎「社會穩定」。於是「32千夫長立時帶著兵丁,和幾個百夫長,跑下去到他們那裡」。其時他們正在對保羅施暴,這些暴行足以要保羅的命:「他們見了千夫長和兵丁,就止住不打保羅」(τύπτω,馬太福音24:49,27:30)。千夫長並沒有下令抓捕這些暴徒,反而去抓保羅。因為他的目的並不是伸張正義,而是維護社會穩定——拿下保羅,動亂就會平息。「33於是千夫長上前拿住他,吩咐用兩條鐵鏈捆鎖」。血肉模糊的保羅逃脫暴民的殺害,卻成了政府的階下囚。政府如臨大敵——「用兩條鐵鏈捆鎖」。但審問在騷亂中很難進行:「又問他是什麼人,作的是什麼事。34眾人有喊叫這個的,有喊叫那個的。千夫長因為這樣亂嚷,得不著實情,就吩咐人將保羅帶進營樓去。35 到了台階上,眾人擠得兇猛,兵丁只得將保羅抬起來」。就這樣,保羅真的成了搖祭(利未記23:17)。整個這個過程我們看見了一群瘋狗一樣的人民,他們一定要殺人,因為他們有病:「36 眾人跟在後面,喊著說(κράζω),除掉他」。 不依不饒,殺之後快;當初他們就是這樣對待耶穌的:「眾人卻一齊喊著說,除掉這個人,釋放巴拉巴給我們」(路加福音23:18)。這段經文也是一個交叉結構——政府行動在中間,前後是仇敵的反應,動手與喊叫。

三、蒙恩的罪人(21:37-22:10)

37 將要帶他進營樓,保羅對千夫長說,我對你說句話,可以不可以?他說,你懂得希利尼話嗎? 38 你莫非是從前作亂,帶領四千兇徒,往曠野去的那埃及人嗎? 39 保羅說,我本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並不是無名小城的人,求你准我對百姓說話。 40千夫長准了,保羅就站在台階上,向百姓擺手,他們都靜默無聲,保羅便用希伯來話對他們說。

1諸位父兄請聽,我現在對你們分訴。 2 眾人聽他說的是希伯來話,就更加安靜了。 3保羅說,我原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長在這城裡,在迦瑪列門下,按著我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神,像你們眾人今日一樣。4 我也曾逼迫奉這道的人,直到死地,無論男女都鎖拿下監。 5 這是大祭司和眾長老都可以給我作見證的。我又領了他們達與弟兄的書信,往大馬色去,要把在那裡奉這道的人鎖拿,帶到耶路撒冷受刑。6 我將到大馬色,正走的時候,約在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著我。7我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我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8 我回答說,主阿,你是誰?他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拿撒勒人耶穌。9 與我同行的人,看見了那光,卻沒有聽明那位對我說話的聲音。10我說,主阿,我當作什麼。主說,起來,進大馬色去,在那裡要將所派你作的一切事,告訴你。11我因那光的榮耀,不能看見,同行的人,就拉著我手進了大馬色。12那裡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按著律法是虔誠人,為一切住在那裡的猶太人所稱讚。13他來見我,站在旁邊,對我說,兄弟掃羅,你可以看見。我當時往上一看,就看見了他。14 他又說,我們祖宗的神,揀選了你,叫你明白他的旨意,又得見那義者,聽他口中所出的聲音。 15因為你要將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對著萬人為他作見證。16現在你為什麼耽延呢?起來,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17後來我回到耶路撒冷,在殿裡禱告的時候,魂遊象外,18 看見主向我說,你趕緊的離開耶路撒冷,不可遲延,因你為我作的見證,這裡的人,必不領受。 19我就說,主阿,他們知道我從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監裡,又在各會堂裡鞭打他們。20並且你的見證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時候,我也站在旁邊歡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21主向我說,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裡去。

22眾人聽他說到這句話,就高聲說,這樣的人,從世上除掉他吧。他是不當活著的。23眾人喧嚷,摔掉衣裳,把塵土向空中揚起來。

保羅像過街老鼠一樣被眾人追打著,只是他不想放棄這個傳道良機。他請求千夫長給他講話的機會。千夫長的回答讓我們感慨不已——在外邦人眼裡,或者在政府的檔案中,傳道人竟然是這種形象:一位革命者,或者一個土匪。政府對權力敏感,只能這樣察己知人。一方面,政府對使徒和教會是完全無知的;另一方面,但他們不憚以最壞或最政治的方式想像我們。為了爭取這次傳道機會,保羅耐心告訴千夫長他是誰。於是刑場成了講道台。保羅接下來的講論主要是回顧大馬色路上的歸正,大部分內容都是在重複。對我們這些熟悉保羅和大馬色故事的人來說,「保羅一開口我就知道他要講什麼」,但這些重複的話語仍然出於神,要拯救和堅固一切被聖靈感動的。不僅如此,在使徒行傳中,保羅還要第三次這樣重複,讓那些因為自以為是而不再有聖靈感動的人倍加厭倦;卻讓那些仍然住在聖靈裡的人再蒙造就。值得強調的是,無論多少年前的事,無論面對多麼離經叛道的控告,你已經被神赦免的罪都會被外邦人或假弟兄重新提起,作為處死你的公開證據,好砍下你白髮蒼蒼的頭顱。用傳道人過去的罪報復傳道人,這是魔鬼的控告慣例。因為「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而且你傳道時間越長,你收割的莊稼越多,嫉恨越是如陰間般殘忍,報復的狼群越是比頭髮還要瘋長——只是控罪,仍然是20多年前那些事。大馬色迄今正好20餘年,保羅必須面對。

在這場申辯中,保羅將重點放在了 22:14-21。這些信息是使徒行傳第9章重要的補充。第一、召命。保羅首先藉著亞拿尼亞的口,宣告他是專門蒙神揀選的,而且要親自看見復活的主,並因此蒙召作萬人的使徒:「14 他又說,我們祖宗的神,揀選了你,叫你明白他的旨意,又得見那義者,聽他口中所出的聲音。 15因為你要將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對著萬人為他作見證」。換句話說,保羅走這樣的道路,乃是出於神,並且親自從耶穌基督而來。這不是個人的突發奇想,這是上帝藉著教會賜給保羅的使命。其次、赦罪。保羅又指著他的洗禮,宣告他過去殘害教會的罪已經被赦免了:「16現在你為什麼耽延呢?起來,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既然在洗禮中,基督的血已經遮蓋了保羅的罪,那些指著保羅過去的罪來對保羅的一切控告,都是無效的。這並非說保羅洗禮之後不再軟弱,而是說,保羅一直在投靠基督,投靠基督的遮蓋。這一點正如哥林多後書12:9所見證的:「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第三、保守。復活的耶穌基督的的確確一路與保羅同在,從開始就是如此:「17後來我回到耶路撒冷,在殿裡禱告的時候,魂遊象外,18 看見主向我說,你趕緊的離開耶路撒冷,不可遲延,因你為我作的見證,這裡的人,必不領受。 19我就說,主阿,他們知道我從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監裡,又在各會堂裡鞭打他們。20並且你的見證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時候,我也站在旁邊歡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21主向我說,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裡去」。一方面,神再一次差遣和堅固保羅;另一方面,神再一次重申赦免了保羅過去的罪,包括殺害司提反的罪。總而言之,保羅這次申辯就是為他的使命和赦罪申辯,而這兩點,是所有控告的核心。使命出於神,赦罪出於神。

我們必須重申,一篇好的講道與聽眾的反應完全無關,與他們是不是「感動」或喜歡完全無關。你的厭倦和反感不過是糞土。有時候正相反,越是討神喜悅的講道,人類越是氣急敗壞或懨懨欲睡(包括因為嫉妒和扎心故作不喜狀)。這正是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反應:「22眾人聽他說到這句話,就高聲說,這樣的人,從世上除掉他吧。他是不當活著的。23眾人喧嚷,摔掉衣裳,把塵土向空中揚起來」。眾人的憤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第一、如果保羅的使命和赦罪出於神,那麼這些人就在褻瀆神,踐踏神。第二、保羅的回憶將這些罪犯帶回當年殺害司提反的現場,而沒有任何一個人真的會忘記自己的殺人罪;特別是那些從未悔改的罪人;你向他們提起他們殺害先知的罪,他們必然惱羞成怒。所以我們看到更為猙獰的一幕。這是他們對基督的僕人的審判:「這樣的人,從世上除掉他吧。他是不當活著的」。這可能是整卷聖經中特別凶狠的一句話了,一些罪人像神一樣宣告他們擁有消滅別人生命的權利,僅僅因為仇恨。22節有一個介詞短語用以強調這種凶殘:Αἶρε ἀπὸ τῆς γῆς τὸν τοιοῦτον,Away with such from the earth;從世上,原文是從地上——他們宣佈,保羅根本不配在這地上活著,因為這世界是他們的地盤。καθήκω另外出現在在羅馬書1:28(參考申命記21:17;以西結書21:32)。保羅繼續活著是不應該的;這話的言外之意是,保羅早該死了;而我們太仁慈、太軟弱了。在一片塵土飛揚中,我們見證了道的力量,神 的話語讓罪人露出殺人犯的本相。若按神的公義,這些出於塵土的塵土,的確是不配活著的(撒母耳記下16:13)。人本出於塵土,神也體諒我們不過是塵土,但塵土飛揚起來,要滅絕對面的塵土。屬靈的MP2.5,從世界中心啟程,在人類靈魂深處飛揚。

四、以馬內利(22:24-23:11)

24 千夫長就吩咐將保羅帶進營樓去,叫人用鞭子拷問他,要知道他們向他這樣喧嚷,是為什麼緣故。25剛用皮條捆上,保羅對旁邊站著的百夫長說,人是羅馬人,又沒有定罪,你們就鞭打他,有這個例嗎?26百夫長聽見這話,就去見千夫長,告訴他說,你要作什麼?這人是羅馬人。27 千夫長就來問保羅說,你告訴我,你是羅馬人嗎?保羅說,是。 28千夫長說,我用許多銀子,才入了羅馬的民籍。保羅說,我生來就是。29於是那些要拷問保羅的人,就離開他去了。千夫長既知道他是羅馬人,又因為捆綁了他,也害怕了。 30 第二天,千夫長為要知道猶太人控告保羅的實情,便解開他,吩咐祭司長和全公會的人,都聚集,將保羅帶下來,叫他站在他們面前。

1 保羅定睛看著公會的人,說,弟兄們,我在神面前行事為人,都是憑著良心,直到今日。 2大祭司亞拿尼亞,就吩咐旁邊站著的人打他的嘴。3 保羅對他說,你這粉飾的牆。神要打你。你坐堂為的是按律法審問我,你竟違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嗎? 4站在旁邊的人說,你辱罵神的大祭司嗎?5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曉得他是大祭司。經上記著說,不可譭謗你百姓的官長。6保羅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一半是法利賽人,就在公會中大聲說,弟兄們,我是法利賽人,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我現在受審問,是為盼望死人復活。7說了這話,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就爭論起來,會眾分為兩黨。8 因為撒都該人說,沒有復活,也沒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賽人卻說,兩樣都有。9 於是大大地喧嚷起來。有幾個法利賽黨的文士站起來,爭辯說,我們看不出這人有什麼惡處,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對他說過話,怎麼樣呢?

10那時大起爭吵,千夫長恐怕保羅被他們扯碎了,就吩咐兵丁下去,把他從眾人當中搶出來,帶進營樓去。 11 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

1、神的主權(22:24-30)

面對猶太人的瘋狂,千夫長還是保護了保羅。但這個保護是有限的,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但在鞭刑開始之前,保羅的羅馬人的身份發揮了作用,使他避免了一場皮肉之苦。羅馬人的鞭刑遠遠比猶太人的鞭刑殘酷得多(列王記上12:11;箴言26:3;希伯來書11:36);羅馬鞭刑是針對奴隸和外邦人的,而不適用於羅馬公民(使徒行傳16:37)。我們因此也看見,保羅確實沒有任人宰割。「羅馬的法制」仍然是可以利用的。保羅生活在一個比較文明的國家,他比我們今天要幸運。我們已經看見,耶穌對猶太人說,你們誰沒有罪,誰就可以打她;猶太人真的羞愧而去;但今天的人們不會了,他們真的會無恥地宣稱自己無罪,真的會起來打人。而保羅對這些軍官或警察說他是羅馬人,他真的可以免於鞭刑。但今天,你面對唯一的後果就是:「打的就是你」;而且還有:「出去不許亂說」。不僅如此,給一個政治犯公開審判的權利,給十字架一個萬人仰望的機會,給保羅一個公開申辯的權利,這在今天很多「落後國家」裡,都是無法想像的。所以並非使徒們有多偉大,而是神看顧他們,神在歷史中掌權,以達到祂救恩的目的。是神自己為祂的僕人預備了這樣一個時代,使這些和我們一樣軟弱的人,可以公開為祂作見證。正如我們的主選一個特別的時代降生,以確保福音可以最大限度地傳出去。當然,任何時代都有腐敗、專制和黑暗(「千夫長說,我用許多銀子,才入了羅馬的民籍」);但使徒時代的政治仍然是相對文明的。

2、我也是人(23:1-9)

使徒行傳23:1-9描述的審判場面充滿了戲劇性。保羅是坦然無懼的地開口講話,「保羅定睛看著公會的人」,這就是傳說中的大義凜然了。而且他說他「在神面前行事為人」,沒有虧欠。言外之意,只有上帝有權力審判我;而且神知道我在人面前沒有罪。保羅的話語姿態和話語內容大大激怒了猶太領袖。於是「2大祭司亞拿尼亞,就吩咐旁邊站著的人打他的嘴」。這是另外一位大祭司亞拿尼亞(使徒行傳4:7,,路加福音3:2,約翰福音18:13)。宗派狂熱分子比政府官員要野蠻;但一個宗教徒一旦訴諸暴力,他的信仰就成了笑料。接下來的對話需要一些解釋:「3 保羅對他說,你這粉飾的牆。神要打你。你坐堂為的是按律法審問我,你竟違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嗎? 4站在旁邊的人說,你辱罵神的大祭司嗎?5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曉得他是大祭司。經上記著說,不可譭謗你百姓的官長」。怎樣理解保羅的反應,確實是一個難題,有不同的解讀。下面是我個人的領受。

首先,基督徒應該忍耐被人打臉;而我們的主也是這樣教導和這樣做的(路加福音6:29;約翰福音18:22-23,哥林多後書11:20,提摩太前書3:3,提多書1:7)。所以3節經文證明保羅不過是人。大家可以對比約翰福音18:22-23與使徒行傳23:2-3。正如保羅自己說的,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使徒行傳14:15);「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哥林多後書11:29a);「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12:9b)。彼得也曾經豪言壯語:「33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34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35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馬太福音26:33-35);「彼得說,主阿,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加福音22:33)。保羅也曾豪言壯語:「保羅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使徒行傳21:13)。

所以我們從保羅的身上要重申一個基本常識:保羅也是人,要把傳道人當人。首先傳道人要把自己當人,你不是神。不要自誇,誇口要指著主誇口;誇口就誇自己的軟弱。其次,不要崇拜任何屬靈偉人。那些溢美之詞不過在故意撒謊,或者是為得便宜討好人。再次,不要利用傳道人的人性踐踏傳道人。不要作法利賽人:「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馬太福音23:4)。在這邪惡淫亂的時代,基督教正在邪教化,這個邪教化的主要手段就是罪人指著罪人的人性論斷、審判控告罪人。尤其是傳道人踐踏傳道人,基督徒踐踏傳道人,不過是塵土飛揚起來埋葬塵土,指著他們的人性宣判他們不配活著。這已經成了一種罪狀:你也是人,這就是你的罪。儘管這些控告者自己更是人,當他們面臨保羅的苦難和試探更慘不忍睹,但他們仍然要在保羅身上扮演神。這是一種魔鬼性。由於這樣的緣故,基督教就成了吃人的邪教。然而這不是神的意思,神是大有憐憫的神,我們的大祭司更體諒我們的軟弱(馬太福音8:17,希伯來書4:15;詩篇103:14)。所以教會應該從今天這段經文中恢復人性、天良和常識,重新思想為什麼神三番五次告誡我們不要論斷人,你們怎樣論斷人就怎樣被論斷。因為我們都是人,我們都需要神的憐憫。「人」本身是經不起論斷的,而任何人都如此因此無權論斷。詩人是誠實的:「主耶和華阿,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詩篇130:3)

3、主的同在(23:11)

最後,我們都需要神。首先是需要神的話語。「4站在旁邊的人說,你辱罵神的大祭司嗎?5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曉得他是大祭司。經上記著說,不可譭謗你百姓的官長」。在控告現場或刑場,有一種最可怕的邪教徒,就是「站在旁邊的人」(οἱ παρεστῶτες,複數;馬太福音26:53;馬可福音14:47,約翰福音19:26)。保羅稱呼他們是弟兄們,證明他們是基督徒,是信主的猶太人,是教會中人;他們甚至可能曾和保羅站在一起,一度和保羅同行的人。耶穌說和祂一起吃飯的人用腳踢祂;基督的僕人也必遭遇同樣的背叛。在你最痛的時候,在你被眾人圍剿的時候,「弟兄們」絕不會施以援手;但只要你露出一點點人性的軟弱,一點點不符合聖經,他們就會毫不留情、火眼金睛地站起來舉著聖經、以神的名義定你的罪。他們比外邦仇敵更是仇敵,因為他們可以更有效地用「聖靈的寶劍」砍下你的頭顱。針對肉身的軟弱,用聖經和律法吃人,是歷代邪教徒的共性。這些人會用屬靈的高調來踐踏你的軟弱;而且他們是引用聖經、並以神的名義來積極參與仇敵對你的逼迫。魔鬼是引用聖經的,但他們的心如何,神是知道的,並且審判。不過神允許這事發生了——我們需要一頭驢來提醒我們思想神的話語;我們需要教會生活讓我們在軟弱的時候返回聖經。所以在「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屬靈前輩」或後生可畏們的提醒下,保羅恢復了對神話語的意識和敬畏(出埃及記22:28)。「站在旁邊的人」的目的是定罪和害人,但神的意思是好的。

神的僕人有時候可能軟弱,甚至陷入迷惑中;但他會站起來。這一點正如羅馬書 14:4所說的,「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這時候特別需要教會(加拉太書6:1)。沒有誰的生命總是處於屬靈表演藝術家的高調狀態,沒有誰的講道總是讓你蕩氣迴腸,如坐春風。「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曉得他是大祭司」。首先,「弟兄們」這個稱呼告訴我們「照在旁邊的人」的身份,他們是保羅的「主內」,是神家裡的人。保羅的聲音在顫抖嗎?同時,這個稱呼也可能顯示保羅已經從憤怒中平靜下來了。這是第一步,你不能任憑情緒一直勝過你。其次,「我不曉得他是大祭司」,也可以解釋為我沒有意識到他是大祭司,這位大祭司自己舉止失當,也是真的。曉得,εἴδω,過去完成時,看到,意識到。這是第二步。最後,「經上記著說,不可譭謗你百姓的官長」,保羅最後降服到神的話語中。當然,有人將第5節理解為反諷,諸位可以參考。另外,「經上記著說,不可譭謗你百姓的官長」,也可能不是保羅的話,而是路加的話。但無論怎樣,神藉著話語臨到了,藉著話語來甦醒和堅固祂的僕人。

被堅固的保羅重新得力。神的話是保羅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恢復狀態的保羅開始審時度勢地講道,傳講基督的復活,這核心的信仰。人在迷惑和軟弱中會忘記自己最重要的使命,現在,保羅回來了。而且保羅現在是完全清醒了,溫順像鴿子,靈巧像蛇——他要利用撒都該人和法利賽人在復活問題上的分歧,來傳講基督復活的福音。這個策略是有效的。「7說了這話,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就爭論起來,會眾分為兩黨。8 因為撒都該人說,沒有復活,也沒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賽人卻說,兩樣都有。」 撒都該人相當於現代派的知識分子,他們已經接近無神論的信仰了。兩黨沒有辦法恢復和平,場面更加混亂:「9 於是大大地喧嚷起來」。名詞κραυγή(喧嚷)在新約聖經中出現在下列經文中:馬太福音25:6; 以弗所書4:31;希伯來書5:7;啟示錄14:18,21:4,也可參考出埃及記12:30。具有諷刺意味著的是,這時候法利賽人站起來,為保羅辯護:「有幾個法利賽黨的文士站起來,爭辯說,我們看不出這人有什麼惡處,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對他說過話,怎麼樣呢?」 διαμάχομαι,這個動詞不是一般的「爭辯」,而是嘶聲力竭地爭吵,如同你死我活的戰爭(但以理書10:20)。的確戰爭爆發了。「怎麼樣呢」,這句話在原文中是μὴ θεομαχωμεν,基本含義是:難道我們還和神爭戰嗎?或者,我們不要與神爭戰(let us not fight against God)。他們說的是,他們定了自己的罪。只是讓我感慨的是,你很多時候完全想不到,神要興起什麼樣的人作你的「同工」。

其次,主親自與試探和爭戰的保羅同在。絕對不要低估這場逼迫的殘酷性:「10那時大起爭吵,千夫長恐怕保羅被他們扯碎了,就吩咐兵丁下去,把他從眾人當中搶出來,帶進營樓去」。第10節進一步告訴我們,千夫長繼續為保羅提供了法律保護,儘管是出於恐懼(εὐλαβέομαι,哥林多後書11:2,12:20;希伯來書4:1)。「扯碎」,διασπάω,像野獸一樣撕裂野獸(何西阿書13:8;馬可福音5:4)。這個動詞充分告訴我們保羅面臨的危險。在這個前提之下,「11 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首先,又是夜裡顯現——神總是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與我們同在。其次,動詞ἐφίστημι的意思是站在旁邊(路加福音2:9;使徒行傳12:7)。當你在絕境中,你會追問上帝在哪裡?這就是回答了,上帝和你站在一起,就在你身邊。然後我們看主的話語:Θάρσει Παῦλε,Be of good cheer, Paul;放心吧,保羅!θαρσέω的意思是你要有勇氣,要有信心(馬太福音9:2;9:22;14:27;約翰福音16:33)。耶穌常用這話來安慰軟弱的病人和門徒,所以主沒有把保羅看得過於當看的——保羅不過就是一個軟弱的人。另一方面,主常常指著祂對世界的勝利來安慰我們。這個安慰最後是帶著應許的:「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這個應許一定會成就,不可阻擋。而且主也更正了保羅自己在耶路撒冷殉道的計劃,他還有更遠的路沒有跑完。

這是在保羅的傳道之旅中,耶穌第三次親自向保羅顯現(使徒行傳22:17-21;18:9-10)。沒有主的同在,沒有誰可以穿越這大而可畏的曠野。很多時候,甚至整個教會都是沉寂的;那歡歡喜喜接待保羅的耶路撒冷教會,那要與保羅一起同工的弟兄,好像現在都不見了。耶路撒冷的教會可能三分天下。有人不願意捲入政治,這無可厚非;他們在為保羅禱告。有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似乎只有保羅的外甥在提供幫助,這一幕更令人心酸。但相當一部人可能幸災樂禍,甚至積極參與了這場逼迫。保羅多次走向耶路撒冷教會,去提供或轉交眾教會奉獻的支持,去那裡請眾教會的安,但是,當保羅在耶路撒冷被踐踏的時候,整個耶路撒冷教會是那樣的鴉雀無聲,甚至落井下石。世界瘋狂的殘忍兇惡,教會瘋狂的冷血偽善。這裡面是否有嫉妒的原因呢?今天,當一個傳道人被外邦人踐踏,甚至被教會領袖踐踏的時候,教會會說話嗎?這幾乎是優秀的傳道人遭遇的經常性的孤獨和悲劇——嫉恨如陰間般殘忍,你的仇敵是自己家裡的人。扔石頭的很少是外邦人,而是「主內」的「代表」。但主不會沉默,但有主同在。耶穌從未食言。這是保羅後來的見證:「16 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17 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18 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他的天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提摩太后書4:16-18)。

五、不信的罪人(23:12-15)

12 到了天亮,猶太人同謀起誓,說,若不先殺保羅,就不吃不喝。13 這樣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14 他們來見祭司長和長老說,我們已經起了一個大誓,若不先殺保羅,就不吃什麼。15現在你們和公會要知會千夫長,叫他帶下保羅到你們這裡來,假作要詳細察考他的事。我們已經預備好了,不等他來到跟前就殺他。

天亮了,罪人起來犯罪(約翰福音8:1)。在基督之外,這才是人的日常生活。罪人勞勞碌碌地犯罪,非常勤奮地害人。罪是不辭勞苦的,沒有道理,沒有好處,起早貪黑,就是要害人。這些猶太人不是早上起來禱告或仰望神的話語,而是「同謀起誓」。ποιήσαντες……συστροφὴν ἀνεθεμάτισαν ἑαυτοὺς,banded together, and bound themselves under a curse;他們通過秘密合謀設計來起誓。首先是動詞分詞,ποιήσαντες,這個動詞的基本含義就是工作,作工。罪人一大早上起來就是作惡。其次,名詞συστροφή,捆綁在一起,秘密聯合。罪人起來和罪人聯合,如巴別塔,合夥犯罪,隨眾作惡,並且用陰謀詭計作惡(使徒行傳19:40)。罪人要勾結成一個代表團或犯罪團伙。這個過程絕無光彩可言,不過是一些黑暗的動物背後的運作而已。再次,表示起誓的動詞ἀναθεματίζω有這樣強烈的信息:如果不成就寧願被神咒詛——他們要捆綁神,以神的名義害人。這裡誓言一詞是συνωμοσία,這個字不僅是誓言的意思,也有陰謀的意思:串聯、設計、組織、作假見證陷害人。這樣的人類需要憐憫和救贖。最後,代詞ἑαυτοὺς,即他們自己——沒有誰逼迫他們犯罪,是他們自己將自己放在咒詛之下,是他們自己主動起來作魔鬼的兒子。they placed themselves under an anathema。人是從裡面敗壞了:「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 17:9)他們自己是不能制止自己犯罪的,沒有一個人起來說不,直到撞上南牆。這個誓師大會要幹什麼呢?「若不先殺保羅,就不吃不喝」。人對人的仇恨到了這樣極端的程度,只有滿江紅和滅此朝食了的霾人才能理解。對他們來說,「人活著不單靠食物,也靠害人」。這些替天行道的罪犯很多,「一同簽名」的有四十多人。這是一場40:1的戰爭。

不僅如此,毒瘡總是愈爛愈大,他們去找祭司長和長老,找教會領袖,以便獲得更大的支持。罪人完成橫向聯合之後,再追求縱向勾結。從這裡的語境看,老祭司長和長老非但沒有阻止他們殺人,反而提供了支持。所謂大誓,ἀνάθεμα,常指願意接受咒詛(羅馬書9:3;哥林多前書12:3,16:22;加拉太書1:8-9)。這個字特別能表達人對人無緣無故的恨,所謂害人不討好,傷害別人,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但還是要一意孤行。換句話說,寧可被上帝咒詛,也要害人。這種歇斯底里的狀態大約相當於中文的「若不弄死你我誓不為人」(參考申命記13:15,20:17)。我們知道,按羅馬的法律,猶太人是沒有權利處人死刑的;但這些人包括大祭司和長老,已經瘋狂得顧不上那麼多了。他們甚至願意為殺害保羅而承擔羅馬的刑罰。不僅如此,他們已經知道千夫長將保羅保護起來了,這次殺戮幾乎相當於一場暴動。這實在是一場「大誓」,猶太人瘋了。誰把他們逼瘋了呢?長期以來,他們氣瘋了;而嫉妒仍然是根本原因。但是瘋狂並沒有沖昏他們的頭腦,他們請祭司長和長老幫忙,設計了一個完美的中途截殺的計劃:「15現在你們和公會要知會千夫長,叫他帶下保羅到你們這裡來,假作要詳細察考他的事。我們已經預備好了,不等他來到跟前就殺他」。在這個殺人詭計中,猶太人完全忘記了神和神的律法。所以所有高調的律法主義者,這些耶路撒冷人民傑出的代表,在他們害人的時候,都公然踐踏律法,甚至以神的名義踐踏律法。

我們再一次看見,保羅的講論和見證對仇敵來說是無效的,你的講道也是無效的;你的講道會刺激他們加倍地想弄死你。

六、 脫離人手(23:16-30)

16保羅的外甥,聽見他們設下埋伏,就來到營樓裡告訴保羅。17 保羅請一個百夫長來,說,你領這少年人去見千夫長,他有事告訴他。18 於是把他領去見千夫長說,被囚的保羅請我到他那裡,求我領這少年人來見你。他有事告訴你。 19千夫長就拉著他的手,走到一旁,私下問他說,你有什麼事告訴我呢? 20他說,猶太人已經約定,要求你明天帶下保羅到公會裡去,假作要詳細查問他的事。 21 你切不要隨從他們,因為他們有四十多人埋伏,已經起誓,說,若不先殺保羅,就不吃不喝。現在預備好了,只等你應允。

22 於是千夫長打發少年人走,囑咐他說,不要告訴人你將這事報給我了。23 千夫長便叫了兩個百夫長來,說,預備步兵二百,馬兵七十,長槍手二百,今夜亥初往該撒利亞去。24也要預備牲口叫保羅騎上,護送到巡撫腓力斯那裡去。25 千夫長又寫了文書, 26 大略說,革老丟呂西亞,請巡撫腓力斯大人安。27 這人被猶太人拿住,將要殺害,我得知他是羅馬人,就帶兵丁下去救他出來。 28因要知道他們告他的緣故,我就帶他下到他們的公會去。 29 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們律法的辯論,並沒有什麼該死該綁的罪名。30 後來有人把要害他的計謀告訴我,我就立時解他到你那裡去,又吩咐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有古卷在此有願你平安) 。

神若不允許,魔鬼不能傷害保羅。只是神在這裡使用的人是保羅的外甥。ὁ υἱὸς τῆς ἀδελφῆς Παύλου,保羅姐妹的兒子。νεανίας,少年人,年輕人(使徒行傳7:58,20:9)。一方面我們感慨神的大能;另一方面,我們也看見保羅的孤獨——除了他的外甥,沒有別人能夠提供幫助。保羅的外甥獲悉了這個陰謀,這似乎顯示,他本人可能是公會成員。ἔνεδρον,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這一次,指設下計謀等候,設下埋伏。他來告訴保羅,顯示他可以自由出入「營樓」。保羅馬上做出了反應。保羅的反應至少有兩個功課值得我們學習。第一、雖然主已經應許他會到羅馬,但這不意味著你自己從此就處於消極等待中;你還是要起來根據環境做出「符合理性」的反應。第二、保羅的自保也是為了福音——當神將一個使命交給你的時候,你的生命不再是你自己的;即使殉道也是不允許的,你必須起來保衛自己的生命,以便可以更好地為主所用。

然後我們看見千夫長也緊急行動起來,作了周密的安排,把保羅連夜從耶路撒冷送往凱撒利亞。一方面,重兵保送;另一方面,ἀπὸ τρίτης ὥρας τῆς νυκτός,at the third hour of the night;今夜亥初,大約是晚上9點;連夜行動,刻不容緩。此外,千夫長對保羅關懷有加:「也要預備牲口叫保羅騎上,護送到巡撫腓力斯那裡去」。牲口,κτῆνος(路加福音10:34,哥林多前書15:39;啟示錄18:13);不僅用於坐騎,可能也托運行李。διασῴζω,to preserve through danger, to bring safely throug,護送,使安全到達(馬太福音14:36;路加福音7:3;彼得前書3:2等)。政府和畜生都被上帝調動起來,作為祂僕人的「同工」或幫助。這一幕實在奇妙無比;當然,我們也看見上帝對猶太人那長闊高深的忍耐。這更提醒我們,當你肆無忌憚地犯罪而沒有得逞的時候,你是否應該看見,神一直在忍耐,而你正為自己積蓄憤怒呢?上帝本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這些猶太匪徒和宗教流氓,但是神仍然忍耐著,甚至不惜用「那麼大的成本」去忍耐!

關於巡撫腓力斯,我們下個主日會詳細介紹這個人物;這是另一種類型的政客。最後是千夫長的書信,給巡撫腓力斯的,主要內容是介紹保羅和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並將保羅一案交由巡撫腓力斯審判。從這封官文中我們知道了這位千夫長的名字:革老丟呂西亞,Κλαύδιος(lame) Λυσίας(releaser)——這個名字的意思大致是「解放壓迫者」,或讓被擄的得釋放(使徒行傳24:7,24:22)。應該為這樣的軍官禱告,他這一夜所遭遇的一切不是徒然的。另外,有的古卷在這封公文最後有一個問候語:ῥώννυμι,基本含義是祝你健康平安(to make strong, strengthen)。從這裡可以看見使徒書信與千夫長書信之間的不同。但是,千夫長同學,你說的健康和平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你送走了那位白髮蒼蒼的囚徒,正在重新闡釋健康和平安的意義,這個意義,是千百年來世人所忘記的。

七、逃出耶城(23::31-35)

31於是兵丁照所吩咐他們的,將保羅夜裡帶到安提帕底。32第二天,讓馬兵護送,他們就回營樓去。 33馬兵來到該撒利亞,把文書呈給巡撫,便叫保羅站在他面前。34 巡撫看了文書,問保羅是那省的人,既曉得他是基利家人,35就說,等告你的人來到,我要細聽你的事,便吩咐人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門裡。

就這樣保羅逃離了耶路撒冷。上帝在暗夜中為保羅提供了兩座逃城,先是安提帕底,然後是凱撒利亞。這裡先提到一個地名,Ἀντιπατρίς(for forefather),安提帕底是大希律建造的,為了紀念他的父親;所以該城的名字就是「獻給先父」。這個小城位於約帕和凱撒利亞之間,保羅當夜住在這裡;第二天才能到凱撒利亞。到了凱撒利亞,馬兵將書信和保羅都交給了巡撫腓力斯。巡撫問明保羅是哪裡的人,目的是確認管轄權——基利家歸希律王管轄,因此最後保羅被關押在「希律的衙門裡」。這裡的希律是希律王亞基帕二世(Herod AgrippaⅡ,27-93),我們在下一個主日還會和他「親密接觸」。我們看見神怎樣使用世俗權力來保護他的僕人,保羅現在是絕對安全的,在希律的衙門裡凝心等候一場新的爭戰和差遣。是的,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安寧,保羅當走的路甚遠。但是,今夜,保羅住在了平安之中。我願意為這個夜晚,這5天的休息為保羅感謝神。他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但沒有遭害,因為神與他同在。如今保羅到了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邊;一切喧囂、凶殘和陰謀都被屏蔽了。但他自己應該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安息之地,這樣的以琳。這就是恩典,讓一切小信的人大得安慰。保羅睡了嗎?他是否知道,5天之後,他將進入新的征程,從凱撒利亞,直到羅馬。但他在凱撒利亞的日子裡一定知道,而從今時直到永遠,主必與他同在,直到基督耶穌的日子。阿門!

親愛的弟兄姐妹,蒙特利爾就是我們的安提帕底和凱撒利亞;是我們的逃城。我們被安置在我們自己也想像不到的營地裡,又到了一個春天。2015年春天正式到來之前,我們也有一次很徹底的休息。四周非常寂靜,只有雪化的聲音。「希律的宮殿」充滿了古老的孤獨;我伸手抓住的只有禱告的剪影。同時我目睹耶路撒冷的石頭正在砸爛一位傳道人的頭顱,我們看著那蒼老的身影緩緩倒下了而無能為力。我們聽見雪在哭,野獸在咆哮,滿頭白髮的枯骨無法收拾。但塞北江南和大洋兩岸仍然也充滿了年輕的愛情,大水不能淹沒,信仰更加堅強。有聲音吩咐我們,我們當在這裡安息,整理每一條筋骨,每一張漁網,每一間帳幕;我們當行的路甚遠。然而保羅在等什麼呢?「等告你的人來到」!這就是傳道人和基督徒的生命意義與使命:「等告你的人來到」;然後被殺,砍去頭顱。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次控告。我們在等候一群更強大更光明更野蠻更主流的流氓,我們在等候一場更殘酷、更確鑿、更精緻、更普世、更合法的控告,我們在等候下次更痛更痛的傷口,我們在等候更屈辱更醜聞的殉道……貼土羅和巡撫和王和貴族、女人和孩子還沒沒有到來,因為天還沒有亮,因為你的頭還沒有全白。但我在這早春的傷逝和更新中看見,在遠方,有狼群等候,要把我撕成碎片;在遠方,有羊群等候,等候我們按時分糧,如雨雪從天而降;在遠處,我們的主踏雲而來,有萬千天使,在山上和谷底閃爍著白光,上上下下。是的主啊,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孩子,窗外的蒲公英開放了嗎?

任不寐,2015年3月15日

不要怕他們

【對傳道人的砍頭行動】保羅在耶路撒冷遭遇了外邦人和教會的謀殺。2015年早春,又一位白髮蒼蒼的傳道人倒在石頭陣中,他不是最後一個。聖經記錄一場又一場針對上帝兒子和僕人的審判與殺伐,讓我們藉此思想罪與義,特別是神至高無上的救贖旨意。

因為冬天已往

這篇講章有四點對我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和徹底的更新。第一、傳道人常常在白髮蒼蒼的暮年被砍去頭顱。「沒有德高望重的神僕,只有白髮喋血的使徒」。第二、是亞細亞的猶太人和耶路撒冷信主的猶太人聯合起來殘害保羅,「傳道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就近落井下石的就是「站在旁站」引用聖經的「弟兄們」。第三、保羅一生和餘生在傳道的同時,不過就是在「等告你的人來到」,等候控告、埋伏、醜聞和謀殺。第四、聖經不過是上帝的兒子和基督的僕人被人手和人口指控、審判和處死的連續記錄(「魔鬼的筵席」和「羔羊的筵席」——編注)。這個「神聖歷史」一方面告訴我們何為罪:魔鬼的兒子像神一樣藉著控告和審判論斷罪人和蒙恩罪人的善惡;另一方面告訴我們何為義,神的兒女為此殉道,天天冒死更新,不斷將純正的救恩真理傳揚出來,將救主基督見證出來。

主的愛

指控、審判、殺戮不僅是聖經的歷史,更是人類的歷史,霾國的歷史和現實,每天的新聞和舊聞。於是歷史成了他的故事。一邊是魔鬼的筵席,一邊的羔羊的婚筵。保羅在耶路撒冷舉行了一場刑場上的婚禮。傳道人不過是蒙恩的罪人,但所傳的又是神的真理。這個內在張力或聖俗矛盾,使吃人的筵席永遠可以排下去,直到主來。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