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牧好,謝謝您上次關於《鬼子來了》的評論,這個主日證道您又談到怎樣超越「民族仇恨」這個話題。聖經真的太偉大了。「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我也想起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戰長沙》,如果先生看過,能否一點評一下。因為我是湖南人,而長沙保衛戰幾乎就是抗日戰爭的縮影。當然您如果沒有看過,請不用耽誤您寶貴時間。求主祝福、堅固你手所作的工。
平安。也算巧合,這部電視劇曾是我午休之時的「配菜」。我很喜歡這部電視劇,不僅僅攝影和剪輯很好,故事也比較真實。可以這樣說,這幾乎是唯一一部沒有蒼蠅的抗日劇;她在兩個方面都是誠實的。第一、到底誰在主戰場打仗;第二、中日實力如何懸殊。而這部電影清清楚楚讓我們認識到「日蔣火並」怎樣奠定了中國內戰的結局,實際上1945年勝敗已定。而且這部連續劇也再一次印證了我的那個理論:中國非國,中國文化一直是家族對國家的勝利,權力和人民對個人的勝利。中國不僅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政治文明。而這個軟實力上,中日高下立判。這種局面今天並無改觀。另外一部電視劇叫《大秧歌》,雖然又見蒼蠅,但山東沿海兩大家族的惡鬥有著深刻的隱喻:這兩大家族可以代表兩種政治勢力;侵略戰爭極端不義,但也是「虎頭灣」或「人間地獄」極端罪惡贏得的懲罰。《戰長沙》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文夕大火前後,畫面多次回放著教堂和十字架的畫面,編劇或導演應該有著某種程度的宗教敏感。傷子之痛的湘君有一句台詞:「平安去哪裡了」;她的兒子叫平安。中國失去了平安。湘君瘋了,她在失憶中盼望悲劇沒有發生。中國 不敢正視平安從根本上已經失喪這種「絕罰」,卻預備著兩種心靈的逃遁:自殺以同歸於盡,或者用權力瘋狂消滅一切不平安。更大的不安就作了王。
我願意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我閱讀這些影視作品比較內在、比較隱蔽的一些情感經驗,僅供參考。我這幾年很喜歡看戰爭電影,哪怕再爛的戰爭片也可以讓我經歷屬靈的含義。對我來說,教會和傳道是更真實、更殘酷的戰爭;我並不在意中國藉著戰爭電影一味的政治宣傳。對一位牧師來講,聖經所講的屬靈爭戰比任何人都經歷得更為真切、頻仍、刻骨銘心;而所有戰爭電影都可以是屬靈戰爭的隱喻。
希臘文表示爭戰或戰爭的詞主要是στρατεύω,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7次:war (5x), goeth a warfare (1x), soldier (1x)。我們可以簡述這個字的用法。首先是在路加福音3:14中,這個字指士兵:「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作什麼呢?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這節經文首先讓我們看見人間的軍隊不過是強暴和訛詐組織,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而軍隊和戰爭的目的不過就是「錢糧」。他們應該悔改進入平安。而哥林多前書9:7開始在靈意上使用這個概念,指基督的精兵,如保羅和巴拿巴等使徒和傳道人:「有誰當兵,自備糧餉呢?有誰栽葡萄園,不吃園裡的果子呢?有誰牧養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世人寧可用糧餉支持屬世的戰爭,卻不支持牧者和教會;聖靈要顛覆這種顛覆。然後哥林多後書10:3-5進一步讓我們認識到何為屬靈戰爭:「3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4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5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段經文。首先,屬靈戰爭要告別血氣之爭。血氣之爭總是為了我能得勝,而屬靈戰爭只是為了真理或真理的得勝;而我的勝敗都是糞土。這是一場真正的愛情;世人不能理解這種「戰爭狂熱」或者愛情:「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雅歌8:7)。屬靈戰爭與肉慾和勝敗無關。不僅如此,看見血氣之爭,寧可遠離。要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那些為血氣和自義、為我正確而爭戰的人。其次,根據以弗所書6章的相關經文,屬靈戰爭的全部裝備就是聖道,只有這樣的全副武裝,「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再次,屬靈戰爭的主要攻擊和征服的方向是魔鬼式的驕傲,特別是律法上的自義,以及道德上的吃人自義。最後,屬靈戰爭的結局主要是:有人信服基督,但在世界上,常常表現為邪惡必勝,牧者殉道。牧者殞命或被棄甚至是命定的,好讓榮耀歸主,而我們只是無用的僕人。所以保羅說,「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哥林多後書4:5)。牧者不僅要經歷政治逼迫,也要面對道德踐踏。請注意保羅所說的兩個「直到如今」:「11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饑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12並且勞苦,親手作工,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13被人譭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但是,基督仍然得勝:「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神的道,卻不被捆綁」(提摩太后書2:9)。這恰恰是主耶穌自己走過的十字架道路:人間所有的偽善和邪惡都在祂身上得勝了,祂卻藉著自己最羞辱的死亡,讓父神的旨意大獲全勝。戰爭就是死亡,屬靈戰爭就是:耶穌呼召傳道人,讓他們為福音受苦,直至被人孽殺,聲名狼藉,屍骨無存。有一種「人都說你好」的假先知,他們從未為耶穌打過仗,是名副其實的偽軍或皇協軍。有人是真正的「中流砥柱」,有人背後放箭,表演中流砥柱。
提摩太前書1:18則已經明說:神呼召傳道人就是要他從軍入伍開赴前線:「我兒提摩太阿,我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將這命令交託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教牧書信這些概念,也顯出這樣的異象:主日崇拜首先就是一場戰爭,而牧者必須靠著「命令」作信心的榜樣:「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提摩太前書1:19)。而這場戰爭的重要戰場是面對教會攪擾者,特別是牧者殺手:「其中有許米乃和亞力山大。我已經把他們交給撒但,使他們受責罰,就不再謗瀆了」(提摩太前書1:20)。提摩太后書 2:4重複我們為基督當兵這種天職:「1我兒阿,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2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3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4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5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6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提摩太后書2:1-6)。牧者首先必須是恩典或因信稱義的見證,你首先要站在教會前面,靠恩典而非律法抵擋魔鬼的控告。其次,這是一場艱苦卓絕、必然犧牲的戰爭,「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再次,基督的精兵必須「不將世務纏身」,這已經解除了牧者的「政治責任」、「社會關懷」,甚至處理別人家庭婚姻的惡俗(路加福音12:13-15),以及「管理飯食」的事工(使徒行傳6:2)。牧者和教會不在這些領域打仗,這不是我蒙召受遣的使命。有些仗不是出於神,只是出於魔鬼和人的私慾。
所以接下來雅各書4:1禁止教會一地雞毛、血肉橫飛的內戰,神知道教會內戰就是出於私慾和嫉妒,卻都打著屬靈的旗號。這是必須被揭露的屬靈屠殺,南京南京!馬大馬大!「1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2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3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4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淫亂的人原文作淫婦)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5你們想經上所說是徒然的嗎?神所賜住在我們裡面的靈,是戀愛至於嫉妒嗎?」(雅各書4:1-5)。所有教會內戰的偽裝剝去,就剩下這一個事實:愛世界,藉著釘別人十字架顯示自己更聖潔,更有資格佔用更多的錢糧和榮譽。這種內鬥被使徒們定義為「淫亂」,而箴言書反覆告訴我們:妓女是深坑,外女是窄井。最後,彼得前書2:11同樣強調,基督徒要遠離這種不是出於真理,也不是為了真理的私鬥:「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這種私慾是什麼呢:「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翰一書2:16)。抗日戰爭之後有一場更殘酷的內戰。內戰首先是因為人愛世界,因此必須不共戴天,你死我活。「虎頭灣有我們吳家,就不能有他們趙家」。只有認識「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人與人才能在這個世界上重建和平。方興未艾的一場移民,也成就了有限的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動詞στρατεύω這個字是這樣形成的:Middle voice from the base of στρατιά。Middle voice基本上指明了屬靈爭戰的兩個方向:向外與撒旦及其差役爭戰;向內與自己的罪爭戰。而στρατιά這個名詞的基本含義就是軍隊或戰士,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了兩次,一指天兵(路加福音2:13);二指人所侍奉的天上的偶像或日月星辰(使徒行傳7:42)。因此這個字根已經鎖定了新約聖經所說的戰爭,歸根結底是屬靈的戰爭。
戰爭電影就這樣倒映著我的教牧生活。我在肉身上隨時可能中彈身亡,我深知這一點。而在這個世界,敵人總是比我強大,日軍掌握著制空權和所有軍火優勢以及理性主義的哲學資源。那時候的普世價值叫大中亞共榮,那時候的贖罪券或大兒子的鑰匙權叫良民證。而我所愛的人,不斷成為鬼子的人質,必須不斷拯救湘湘。我的村民或會眾不斷被集體屠殺。有時候我必須孤軍奮戰,不能指望任何外援。我必須不顧一切站在那裡,任憑人最噁心和最冷血的刺刀穿越肉身最痛楚的傷口,看見一些子彈從背後穿堂而過。我沒有時間辨認這些子彈來自國家權力,教會權力,還是人民群眾,甚至至近之人。我只是不斷告訴自己,死也不能倒下;特別是面對那些自以為是的「最後一擊」。我要站在這座城市裡,迎接最殘忍的巷戰。保羅在石頭陣中爬起來返回城市,這一幕總是讓我想起每一個「屬靈的日子」。在20多年前子彈早已穿越了我的肉體;近年來,教會的刀叉早已肢解了我的講章。鬼子的巡邏車刺探著不寐之夜上的每一個密碼電波。但我不能被打倒,除非我自己主動退下。我喜歡麥克阿瑟的名言:老兵不會死去,只是凋零。但有的時候,神突降奇兵,峰迴路轉。很多時候,我的弟兄被敵人消滅在世界裡。有時候,我的戰友傷痕纍纍,我們誓死忠心,更加相愛……但是保羅必須隨時預備眾叛親離(提摩太后書4:14-18)。
「我沒有別的本事,就是禁打」。
這是一種必敗的戰爭,我被像渣滓和污穢一樣毀滅和遺忘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感謝神,在洗禮池上我提前將自己毀滅了,而我所信的主,已經為我在人間放棄了所有戰爭得勝的希望。那場失敗在神學上稱為「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3:15)。感謝主,祂也是帶著傷口進入新世界的。這是我主耶穌基督的戰爭:「36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37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約翰福音18:36-37)。有一場勝利,在世界大勝之後的黎明。因為復活節的黎明,春天和蜜月今夜降臨,直到永遠。今夜我不關心勝敗,只寫講章。
2
任牧:能不能對張K弟兄的事件做個評論啊。我知道,您是不同意教會進行抗爭的(比如您說的對政府扔石頭),是否也包括不同意通過法律手段抗爭呢?能否請您詳細教導下,由哪些聖經經文可以導出這樣的觀點?謝謝!主內平安。
平安。我的基本觀點是:
第一、我不反對律師維權。
第二、我只是反對牧師放下教會去維權(使徒行傳6:4;帖撒羅尼迦前書2:16;提摩太后書1:11,4:2-5;約翰福音21:16;使徒行傳20:28;彼得前書5:2);除非你有福音目的,比如保羅(使徒行傳25:11。28:23,30-31)。
第三、我反對基督徒律師將自己的職業行為無限高調成信仰行動(出埃及記20:7)。
第四、我反對基督徒以屬靈高調的名義踐踏已經被欺壓的律師,凡是站在希律彼拉多或者人民一邊對剝權和封喉者進行攻擊的人,都犯有箴言22:22所說的罪:「貧窮人,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困苦人」。
第五、而攻擊這樣的人則犯有彌天大罪:被權力和人民或網民聯合欺壓的人,他們不受政治和法律保護,也不受人民尊重,正如聖經說的寡婦、孤兒或寄居者。踐踏寡婦孤兒和寄居者要受到更重的咒詛和懲罰。這種人無論是外邦人還是所謂的基督徒,實質上都是邪教徒或網絡流氓。這是神的道理:「不可挪移古時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兒的田地」(箴言23:10)。「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箴言14:12,箴言16:25)。「21不可虧負寄居的,也不可欺壓他,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22不可苦待寡婦和孤兒,23若是苦待他們一點,他們向我一哀求,我總要聽他們的哀聲,24並要發烈怒,用刀殺你們,使你們的妻子為寡婦,兒女為孤兒」(申命記22:21-24)。
第六、我不願意和這樣兩種人來往:站在權力一邊攻擊個人,或者站在人民一邊攻擊個人。這是兩種走狗或犬類,而後者往往更像光明的天使,實際上是魔鬼的兒子。
第七、我自己努力作這樣的人:不以福音為恥;同時常常紀念主耶穌的話語:「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路加福音6:26)。
3
我在屋頂2016-02-18 11:51:02 說: 任牧師好,想問怎麼看待在發現引力波後,各種宗教(基督教、佛教、道教···)都跑出來抱大腿趁機宣傳自己的教義? 1、基甸聊天:引力波見證宇宙的「起初」 2、引力波的發現有何神學含義? 3、【基督日報】(附視頻)–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證據 揭宇宙誕生之謎 4、宇宙的真相|引力波的預言者談佛教 5、引力波的預言者談佛教! 6、《佛法別裁》之:有關佛境及引力波的玄想 7、引力波與我有多大關係?–打通佛學與道學 8、如果引力波能繼續被證實,那麼道家、佛家的法術、神通,將會得到科學界所認可和接受 (這個問題摘自知乎)謝謝牧師!
平安。所有這些科學論證,都面臨同樣的局限:你即使「證明」了上帝,也不能說服任何人去分辨,你所證明的上帝,為什麼是聖經中啟示的上帝,而不是古蘭經描述的上帝。證道只有一條:「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使徒行傳8:35)。說的更嚴峻一點,這是主的告誡:「1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2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3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4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5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6耶穌將這比喻告訴他們。但他們不明白所說的是什麼意思。7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8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9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10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10)。
4
我在屋頂2016-02-18 12:45:59 說: 在不寐之夜留言,鍛煉的是我們的忍耐(笑)。任牧師平安,在1648年愛丁堡舉行的威斯敏斯特會議上,提到了一個問題:「什麼是人類最主要和最崇高的目標?」答案是:「人類最主要和最崇高的目標就是榮耀神,並全然以他為樂,直到永遠」。不談這個會議,單就這個問題來問的話,答案是這樣的麼?昨晚團契小組查經,談到了人類被造的目的,不僅是人類,所有的被造物都是為了榮耀神,但這個世界給予人們的誘惑太多,金錢權力地位……人們活著已經偏離了被造的目的,那基督徒在這個世界怎樣來榮耀神,一是在教會當中,保守自己,彼此相愛,漸漸更新。二是在世界當中,對待工作,要為神去做,喜樂的去做,因為任何職業在上帝眼裡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要明白我們是為今生而做還是為永生而做,清潔工就比總統低等麼?財主就比乞丐更有面子麼?(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認為的)而在教會裡面,做個全職媽媽在家教養自己的孩子就比在外宣教沒有意義麼?在我看來,都是平等的。
平安。威斯敏斯特會議強吻耶穌來建造他們的巴別塔,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人類最主要和最崇高的目標就是榮耀神」,這類「最最最」的人言在聖經中根本找不到根據。更危險的是,在「榮耀神」這個狡猾的口號下面,不可能避免這種後果:人自以為榮耀神,而神將人自以為的榮耀看為噁心;同時,神知道人最終還是「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強吻運動令人汗顏,約翰福音5:41針鋒相對,「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先知和使徒,特別是主耶穌基督,他們怎樣在地上生活,那就是人活著的目的。當然沒有人是耶穌基督,你不需要為別人上十字架,你的十字架或什麼榮耀跟我也沒有任何救贖關係。你只需要作一個無用的僕人(路加福音17:10)。可以勉強這樣說,人活著就是為了得著基督,接受祂的榮耀(腓立比書3:8,12)。聖經是講神的榮耀的,從來不講人的榮耀。這話何等清楚呢?歷代志上29:11,「耶和華阿,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馬太福音6:13,「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或作脫離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有古卷無因為至阿們等字)」。人褫奪和瓜分神的榮耀,就是魔鬼的試探(創世紀3:5),而人間所有大凶大惡皆出於此。即使舊約聖經個別地方好像提到「人榮耀神」,但這歸根結底不是指一般人說的,而是指向耶穌怎樣得榮耀,即基督和復活(以賽亞書9:1,約翰福音7:39,8:54,16:14)。改革宗和靈恩派總是指著以賽亞書43:7作他們榮耀神學的真理根據,但這完全是在斷章取義。仔細讀以賽亞書43:5-8節,清清楚楚的信息,在講論上帝要在基督裡拯救萬民。一方面,「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這裡「自己的榮耀」基本上就相當於基督和祂的復活;而人算什麼呢,所有的人都是「有眼而瞎有耳而聾的民」。必須堅決、徹底地放棄加爾文主義及其榮耀神學對基督教500多年的混亂。
5
夏季梨子:如果本地只有女人教會怎麼辦?再辦一個教會沒有能力且自己也是女人,怎麼好呢?
平安。首先我們需要一個信心,教會是基督建立的,不是任何人建立的。你那裡沒有出現真正的教會,只能說聖靈仍在預備中。現在不是已經開始了嗎?有時候我們之中並不理想的現實「委婉地」質疑聖經:聖靈在反對女牧者的時候,竟然沒有想到我們這地方特殊的國情或縣情。但這不是真的。可以把這個問題推到極致——在使徒進入世界之前,全世界還沒有教會,是聖經錯了嗎?答案很簡單,沒有就等待,就起來學習、裝備、蒙召、受差遣。
其實中國教會和女人教會也在為這樣的末世論真理作見證:福音遠遠還沒有傳到地級,所以耶穌仍未回來。按今天的地理常識,其實福音早已傳遍地極。然而真相只有一個,所傳的福音根本不是福音,所建的教會根本不是教會。連「基督徒」都不相信也不遵守聖經,「你們那兒」的基督教和基督教有什麼關係呢?可以重讀馬太福音24:10-14,「10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11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12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13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1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現在大致在末世了,因為「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女牧者就是這不法之事的重要表現,而他們背後有「好些假先知」的支持。請特別注意,恰恰以在這種混亂局面之後,主耶穌才談到「13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1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首先,你們要忍耐;其次,天國的福音正在傳向你們那裡。我們相信神的信實。
反對女牧者的道理我們已經討論得非常充分了,今天可以補充一個信息。除了約翰二書,所有的新約書信都是寫給弟兄而非姐妹的。不用說聖經的超時代性,就是按人間的標準,聖經是古代世界唯一沒有輕視女性的文獻,對撒拉、米利暗、路得、以斯貼和馬利亞們的記載就是充分的見證。所以問題真實而簡明:沒有女人可以作教會領袖。然後我們看約翰二書1:1,「作長老的寫信給蒙揀選的太太,(太太或作教會下同),和她的兒女,就是我誠心所愛的。不但我愛,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愛的」。翻作太太的這個字(κυρία)也出現在約翰二書1:5。首先需要說明,和合本括號中「太太或作教會」一句,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據。這封信應該是寫給一位女人的,κυρία也可能是她的名字。然而必須說明的是,這封信不是用來處理教牧事物的,而是處理教會中某一個女性個人的侍奉問題。這位姐妹可能有兩個問題,或者缺乏愛心,與人紛爭;或者納人不慎,什麼遊走僧侶都往家裡或教會中帶,甚至讓他們上講道台。這在今天也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當姐妹成為教會的破口,牧者要出面責備和勸勉。換言之,約翰二書並不支持女牧者。
6
罪人中的罪魁:馬丁路德拒絕把安息日視為一種宗教責任。他說:「如果任何地方守聖日,只是為了守日而守,或是根據猶太傳統而守,那麼我就要命令你們作工、騎馬、跳舞、筵宴來改變這件侵害基督徒自由的事。」
平安。有愛心的,有真理的,總是能按人的本意去理解。箴言17:9說:「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否則如何理解主這些教導呢?「29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30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馬太福音5:29-30)。耶穌愛我,我愛我主。我知道我的主耶穌在說什麼,而主的羊認得主的聲音。一個已經失去愛和信的人,就會不斷對牧者的講章「屢次挑錯」,雞蛋裡挑骨頭;哪怕他心裡明白牧者實際上在講什麼。這是所有基督徒必須警惕的試探。我理解路德的思想是,不能用安息日取代基督,這也是新約中耶穌和猶太人辯論的主題之一。這些信息一點兒也不支持那些輕視主日崇拜的人。因為是路德本人最堅持的:基督藉著聖道和聖禮與我們同在。馬爾堡會議上,不是路德向加爾文主義者拍碎了桌子嗎:「這是我的身體」!如果你去教會,女牧者在講榮耀神學和飛短流長家長裡短,這個「聖日」根本就不是主日。
7
小凡之旅:親愛的任牧,您好!我當怎樣行才能得救(徒16:30b)……迦南的父親含揭露挪亞的肉身,結果,「迦南當受咒詛,必給他弟兄作奴僕的奴僕。」(創世記9:20-27)向耶穌控告彼拉多及眾加利利人的人,被上帝警告「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加福音13:1-5)不要盯著別人的肉身,因為我們的肉身也是如此不堪,不管是自己脫光,還是被別人脫光,大家都一樣。不要控告別人的罪,因為我們並不比別人乾淨、聖潔。盯著自己的肉身,專注自己的敗壞就夠我們喝一壺,就夠我們忙的了。我和耶穌的關係才是我人生的方向。別人的肉身,別人的沉淪,唯有像鏡子一樣照出自己的不堪,唯有披麻蒙灰請求神的饒恕,才是我的逃城,才能避免成為鹽柱,而教會就是我們的逃城、我們的方舟。羅得的妻子原本蒙了救贖,可是她在得救的道路上卻把目光投向了別人的滅亡。首先,她不順服神的話;其次,她捨不得以往的罪中之樂;最後,她輕看救恩,把有限的精力放在無限的罪當中。另外請問「鹽柱」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神學涵義?謝謝您的辛勞,主同在。
平安。謝謝弟兄的分享。羅得之妻比波提乏之妻更具有借鑒意義。除了你分享的這些道理以外,我們也可以思想她的「奇葩」之處——在那麼緊迫的逃亡之路上,她仍然有興致去看別人,看人,回望所多瑪。更重要的原因是,她並不相信前面是天國。如果一個人真的相信前面有「好得無比」的福分,背後就都是糞土了。創世紀19:26說:「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首先我們注意到她是跑在最後的,當然不是為了「你們先撤我掩護」。她是一步三回頭:第一、看別人;第二、看世界;第三、看過去。她不能從他們人類分別出來,也不能從身後或過去走出來。主耶穌說:手扶犁向後看的人不能進神的國。我們的過去都是所多瑪,沸騰著法老的軍隊,要把我們抓回去。所以我們必須忘記過去努力面前的,向著聖殿直跑。關於這根鹽柱到底什麼意思,我們的主也談到羅得的妻子:「32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33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加福音17:32-33)。首先,羅得的妻子對教會和人類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訓意義,這是一個末世論的重要見證。其次,人們對「鹽柱」有各種解釋,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所謂鹽柱,נְצִיב מֶֽלַח,a pillar of salt。表示柱子的這個字נְצִיב在舊約中出現了12次,並非指雲柱、火柱中的那個柱子;而是別有深意。首先,這個字主要與迦南邪教、特別是非利士人的軍營、丘壇和假先知相關;也指大衛的防營,那是國度與世界的分界線(撒母耳記上 10:5,13:3-4;撒母耳記下8:6,8:14,歷代志上11:16,18:13;歷代志下17:2);其次,這個字指某種權力範圍,如監管、管理或官員(列王記上4:19,歷代志下8:10)。總而言之,這個柱子是國界線上的坐標或界牌。然後我們看鹽這個字מֶלַח在舊約聖經中的用法,這個字在舊約中出現了28次,除了指向「鹽海」、「鹽谷」、「鹽地」等地名外(都是沒有生命之地),常常指「鹽約」,即永遠的約或永約(利未記2:13,民數記18:19,歷代志下13:5)。另外,指向所多瑪被咒詛的見證(申命記29:23,西番雅書2:9)——羅得之妻最終成為所多瑪的一部分。鹽也指向處理屍體的一種方法(士師記9:45)。當然,這個鹽也有正面的含意,與醫治和復活以及獻祭有關(列王記下2:20-22;約伯記6:6;以西結書43:24);這應該是主耶穌教導的「作光作鹽」中使用的含義。
根據這些信息,我們至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鹽柱是生死的分界線,並且是後世永遠的借鑒。第二、鹽柱和羅得之妻是一種宗教象徵,一種半吊子、半途而廢、一半世界一半聖經的基督教。她就是今天的「主流教會」。其中非利士人是「兩希文明」的結晶,是西方文明的生動預表:一半希臘人,一半希伯來人;均沾著雅典和耶路撒冷,撕扯著理性與信仰。但最終,她屬於所多瑪的產業。
8、
有幾個問題,一起在這裡問一問。第一是關於利未記12章中,關於生產女孩,母親不潔淨和居家的日子是生男孩的兩倍的時間,集訓時候的解釋是「天父對祂女兒的愛護」,但是我覺得不太滿意,因為不管生男孩還是女孩,在生理上對母親的影響並無差別。後來我想,是不是跟創世記3:16節有關,或者說人類犯罪後,生殖行為也一定伴隨著罪的繁衍和增殖。而神要解決這個問題,使生殖行為得到潔淨,使敬虔的後裔能夠存留在世上。神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叫人在罪中反省悔改,人非聖潔,不能見神的面;到了時間再到聖殿獻上贖罪祭。而由於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裡」,而婦人所生的女孩將來將成為母親,某種程度上,帶來的結果是罪的加權,所以上帝要求得潔淨的日期要加倍。這樣解釋確實沒有直接的聖經根據,不知道有沒有過度詮釋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11章關於潔淨與不潔淨的動物那些可以和不可以作食物的問題,不是教導動物學和食品衛生學,但是在15章,關於夢遺和女孩行經等時,卻是直接從字面上來解釋和應用,我也的確為天父幫助孩子收拾最污穢的下體而感動,但是在釋經上是否犯了前後不一致的原則?有沒有更重要的屬靈上的真理教導?第三個問題是幾個牧養上的小困惑:人犯罪被趕出伊甸園的東門?那麼在中東以西的人,有沒有「西歸」的意識?我信聖而公之教會,但是今天許多的雇工遍地遊行,是不是該斷然決絕他們的到來?由於教會大多數都是第一代信徒且都根基較淺,所以,大家傳福音的對象通常都是患病或陷入困境當中的「可憐人」,還有就是需要婚喪服務的人,這樣,造成了教會經濟上的重擔和傳道人精力上的分散,不知您有沒有什麼建議?
平安。1、歡迎大家對利未記的這個信息繼續敞開討論,這都是有益的。我只說明一下,「「天父對祂女兒的愛護」中的「女兒」,不僅指產婦,也包括產婦的女兒。我不排除這些儀式是對女權主義者的一種提醒或平衡,目的不是教導男女不平等,而是教導男女不同。但我們的神是講理的神,這個理值得我們繼續天天考察。需要補充的是,「3第八天,要給嬰孩行割禮」這節經文顯然是用於男嬰的,而割禮是亞伯拉罕之約的一部分,也與認罪(肉身的罪)相關。女嬰是不行割禮的,但如何提醒人類女孩兒和男孩兒一樣是罪人,可以同樣因恩得救。因此,「兩個七天」和「兩個三十三天」(六十六天)是否也在平衡認罪(不潔、污穢)的真理,值得我們思想。這種平衡,就在罪和恩典上完全男女平等了。「無論是生男生女」這節經文,就是在宣告這種平權。2、相關釋經有一個基本原則:人和動物是不同的,人是救贖的中心,而動物不是。因此聖經中談論動物的時候,首先是比喻,是在講和人有關的真理。而在談及人的時候,只能說就是在講人。3、地理上的方位和神學上的方位未必是完全重合的,但聖經地理內部的信息是統一、一致的。關於接納傳道人的問題,只能在約翰二書和約翰三書之間平衡;但是約翰一書是根基——「小子們哪」,長大一些才能面對二叔和三叔。最後這個問題,需要牧者和會眾聯合起來減負——需要一種符合聖經的牧者神學,讓牧者專心干正經事業。
9
任牧你好,今天看了您最新的問答,當看到關於「基督徒自殺是否得救?」我想到一段經文,不知您如何看待這裡的「自殺」:參孫求告耶和華說:「主耶和華啊,求你眷念我。 神啊,求你賜我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報那剜我雙眼的仇。」參孫就抱住托房的那兩根柱子:左手抱一根,右手抱一根,說:「我情願與非利士人同死!」 (士師記 16:28-30 和合本)。請問:參孫此時的舉動是否可以視為「自殺」?參孫的得救對基督徒自殺有什麼意義?參孫的禱告中他的確是為了「復仇」(個人覺得並不過分),而上帝也垂聽了他的禱告,這個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參孫此舉是否可以稱為「信心」?(參照希伯來書對參孫的定義)以上問題希望您百忙之中能給予一些建議,祝您身體健康,以馬內利!!!
平安。參孫之死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自殺,而是殺人(自殺式襲擊)。若能殺死敵人而自己倖免,參孫根本不可能再起來把自己殺死。我看過一些人羅列聖經中8大自殺事件,其實除了亞希多弗和猶大,其他都值得商榷。如果參孫之死是自殺,耶穌之死也是自殺了。參孫當然是有信心的,但參孫的信心對別人沒有救贖意義。士師記中所有的英雄人物都是有缺陷的,好讓我們仰望那唯一能夠給我們帶來拯救的王。
10
不寐弟兄平安。我下面的這個跟帖可能貼不上去,傳給你。是我提出的問題,還請你給予指導。中國從來不是一個正常意義或政治學定義的國家///政治是解決人際關係,怎樣把馬槽裡的飼料分配的公平一些,使國家與公民穩定和諧;信仰是解決人神關係,將靈與肉、罪與罰、生與死這些終極問題解決好,使人有平安和喜樂。前者看重今世,後者著眼今生與來世。可悲的是「民以食為天」的思想還沒有進入政治的門檻,甚至連我養的狗子都不如,我的愛犬還知道「食」不是天,主人才是天,沒有我的命令是不能吃的。所以我很能理解什麼叫做禽獸不如。為什麼霾人與其他人類差距這麼大?災變和游戰為什麼能造成霾人如此糟糕的狀態?其他民族不也經歷過災變和游戰嗎?我一直想不通這個道理,難道是靈界的主要原因?
平安。原因應該是雙重的:環境與信仰——有災變和游戰同時沒有信仰。值得強調的一個觀點是,今生和來世,世界和天國之間的二元對立,在基督教的真理中有一個「過度機制」,就是教會。聖經在談到「天」的時候,常常與「聖殿」連在一起的。這樣不至於將基督教完全虛化為一種過度末世論的信仰。在教會中,我們在地如同在天,我們是天上的居民。這是主的教導:天國就在你們中間;因為我必與你們同在。
11
沒有找到這篇短文:The Words of Wise People (Pro 22:17-24:22)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Wisdom of Amenemopet。你指的是《Prepare the way of the Lord》中的內容嗎?可是遠良說這裡只提到了作者的問題。如果方便,可以發一下短文的內容嗎?
平安。這篇文章出於《箴言導論》中推薦推薦的那本參考書:Concordia Commentary: Proverbers, Andrew E. Steinmann,CPH,2009。這篇文章在該書的493頁。
12
隨主腳蹤2016-02-28 20:57:18 說: 任牧師:一直都在潛水看你的講章,深受教益,謝謝,願主祝福你的工作。請教一個問題: 申命記6:8-9主吩咐我們要將他的話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房屋的門框上、並城門上。請問如何理解、執行?
平安。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常常住在主的話語中,包括教育兒女、不可停止聚會。背景是,上帝教導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要靠著這樣的嚴防死守,才能從異教的試探中保全。希伯來文學和希臘文學有一個很大的不同:用具象表達抽像。這一點類似漢語文學。當然,有些猶太人確實按字面意思在生活,這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13
尋求的人1232016-02-29 13:30:44 說: 任牧師平安,感謝您一直的幫助。最近有一個問題,是關於神跡奇事的追求問題,對比西方的理性思考傳統,中國的思考更講究一個「悟」,這在佛道兩教中都是根本的方法,道教老子說他不明白道,這不能讓他停止言語,他偏要「悟」,而這種「悟」的神秘感觸也使得他們不斷向自身內部尋求光。基督教中,因信稱義,假如片面理解的話,也會支持一種向內尋找的行動,這種尋找有時候會引發一種狂喜,但很多時候會引發一種沮喪,很多「學問」就是在這沮喪和狂喜中出現的,他們聲稱這種沮喪是一種較低的狀態,而狂喜是一種較高的狀態,於是他們想了個法子去追求內心的喜悅感。這是否是一種該被否定的追求神跡呢?
平安。悟入歧途,必然如此。一則,他們的神不能道成肉身,因此可憐人只能自己上下求索;而人自己裡面只有黑暗和罪惡。二則,因為他們的神不說話也不說人話,因此可憐人只能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我們何等有福呢?我們有基督:沒有人看見神,只有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顯明出來。我們何等有福呢?無論狂喜還是憂傷,聖經或神的話語總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看哪,真光已經照耀,閉著眼睛做夢的人,你們要看見光明。
14
有一個問題,箴言1:8節,「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 」, 訓誨指福音,法則指律法或界限,於是,父親對孩子要更多的宣講福音,母親對孩子要更多的和孩子立界限,父親和母親在這方面的觀念是否要改變,因為國內的普遍現象是相反的,嚴父慈母,可以這樣理解嗎?
平安。箴言是一種詩歌體,有時候是出於對仗的目的而結構排列的。也就是說,父母的責任是相同的,只是為了用詩的形式表達出來,故意分成兩句。換言之,在訓誨和法則的教育上,父母是同工的、一致的。如果對立,或紅臉黑臉涇渭分明,反而不利於教育孩子。
15
某只小羊:親愛的任牧師:主內平安。關注不寐之夜有不到一年的時間,真的感恩您對弟兄姐妹真實無諉的付出。有個問題想要問一下,若有打擾,願您見諒。您的主日講章像是為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聖經還可以這樣理解,這樣來讀,這是在我的教會中幾乎不會聽到的。但也是因為這樣,我發現我的靈裡面越來越混亂,當我看到一篇講章,比如說,《信心,告別吃人的基督教》這一篇當中,您解釋到「路加福音這個比喻廣受誤讀。有人將不義的官比喻為上帝(如康來昌等人,這是互相抄襲的一個流俗),這個解釋不僅違背聖經經文,也違背常識。更多的人用這段經文去鼓勵那些為愛世界而死纏爛打式的禱告。然而這段經文藉著禱告這個話題,在講人對神的信心,特別是患難中人應有的末世論信仰。」 但是凡我去的教會,沒有不這樣教導的。還有很多很多您的教導與我曾看曾聽到的不同,您應該會有所耳聞,所以長久以來,對於一個信徒來說,衝擊很大,就像是原有的世界崩塌了,我的神消失了,好像有時您確實是對的,但有時,又是這樣難以接受。親愛的牧師,這是我真實的想法,願您見諒,也想知道,我又在我的教會接受牧養,我又在看您的講章,很長這段時間,每次主日下來,我真的很混亂很沮喪,因為講道完全就是相反的,我在教會裡面,只能跟弟兄姐妹建立關係了。這樣的狀況,我該怎麼辦?還有一個問題是,長期的失敗,對於一個基督徒有什麼屬靈意義麼?很多一連串的失敗真的帶來太多負面的傷害和情緒,讓我不斷懷疑自己的價值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應該怎麼正確對待他們?再次感謝任牧師百忙之中看我的郵件,願神加倍祝福您的眼睛,若能回信,不勝感激。
平安。謝謝你的分享。我們已經越來越看見了我們的堅持所帶領的變革。我們也聽見一些「喊叫說,那攪亂天下的,也到這裡來了」(使徒行傳17:6)。我這樣說並非僅僅自比保羅,更想提醒大家——親愛的弟兄姐妹,如果很多人起來對我們窮酸搖頭,如果很多人因我們所傳的而合城不安,一定是因為,他們不得不面對聖經了。如果我們所傳的不是基於聖經,對任何基督徒都不會形成任何持久的攪擾。他們憂愁,因為我們說得對。但如果我們所傳的更符合聖經,你們還迷惑、猶豫什麼呢?
的的確確,當代基督徒和中國基督教的異教化、邪教化深刻而普遍,經過加爾文主義和靈恩運動的雙重變亂,已經面目全非。再加上中國傳統的劫持,「向基督徒傳福音」已經成了當務之急。教會被擄於中國至少有三大表現。第一、用中國道德傳統和龍蛇崇拜捆綁基督。王明道、康來昌屬於這個系列。利用基督榮耀自己功成名就,王、遠屬於這個新生代。其實他們把主耶穌換成我道德或我比你道德就行了。將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換成我並我釘你們十字架就行了。第二、販賣西方半吊子神學不遺餘力,唐崇榮以及「中國神學生」、「網絡傳道人」屬於這個方向。看見唐老先生那樣不遺餘力地兜售希臘哲學和女牧者,夫復何言。第三、將教會變成市場,或捲土重來的媚俗加工廠。搖身一變,妖身一變,蒼蠅舉著聖經扮演光明的天使,士大夫成為基督徒作家,淫婦成為聖女,羅得之妻到處作見證,全部變本加厲地道德吃人。而中國教會所鼓吹的,往往不正是聖經所咒詛的嗎?
繼續正本清源,繼續返回聖經,繼續返回教會。我知道我在幹什麼,我也知道我如何招人恨。我不以福音為恥,也不以「無恥」為榮。我沒有功夫也沒有興趣八榮八恥。上周有讀者說:「王明道是中國教會的偶像,陳寅恪是中國文壇的偶像。兩座丘壇倒塌了,你就只能成為漢語思想界的公敵」。我不是為了成為公敵而講道的;但若因為我講道不幸或有幸成為公敵,我只能聽之任之。但我不會回頭所多瑪去欣賞這些大字報,因為病樹前頭萬木春。願感動使徒和先知的靈與我們眾人同在。阿門。
任不寐,201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