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與回應:教會論,暨對路德神學的痛苦反省

1

尊敬的不寐牧師,讀到您這個主日證道中這樣一段話不慎明瞭,能否撥冗賜教:【我們也必須告別從馬丁路德開始、但加爾文拉爾巴特登峰造極的所謂「兩個教會」的神學,這種虛構的神學與靈恩運動一起,實際上領導或主張了人對教會的自義,結果帶領基督徒遠離教會,與外邦人一起踐踏和拆毀教會(The Defense of the Augsburg Confession,Articles VII and VIII: Of the Church)。不僅如此,對於有史以來從未有過教會的中國文化而言,傳揚教會真理至關重要。這是真正的啟蒙功課。】不勝感激!

平安。2016年是我們堅實成長的一年,也是我們痛苦反思路德宗派的一年。但我不會僅僅因為「路德教會的政治告密者和控告者」而反省路德神學,因為任何教會都有流氓和教痞。路德神學在末世論教義上的缺陷對我而言越來越顯而易見;但是,在註解提摩太書信的時候,我進一步經歷了路德神學在教會論上深刻的缺陷。基甸拆毀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一定不是一件輕鬆愉悅的行動,只是一種順服。當然,我們在總體上仍然認為路德神學是迄今為止最接近聖經的教義,所以我希望這篇年終特稿不要被人故意「矯枉過正」。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篇關於教會論的論文或提綱。我將之分成兩個論題:第一、聖經教會論;第二、路德教會論。

一、聖經教會論

新宗教改革或以教會為國度中心的神學進路面對兩大問題:第一、藐視教會的基督教及其現實;第二、從未擁有教會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基督教在教會論上的舉重若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由於異教思想的影響和個人私慾膨脹,重視個人得救的「本質意義」而輕視教會存在的「形式意義」,而其中教皇制的歷史乃是對形式意義矯枉過正的追求,並預備了現代基督教離棄教會聖壇和聖職更為極端的矯枉過正。劫持基督教的異教思想首先是希臘的哲學(諾斯替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羅馬的政治學(對教皇制和加爾文主義都有深刻的影響);其次包括印度中國哲學和宗教在內的東方風俗。第二、用世俗小學的方式建立所謂系統神學,即離開聖經用人本主義的方式建構教會教義論。可以這樣說,幾乎所有宗派的教會論都沒有徹底建立在聖經啟示的根基之上,雖然引證聖經的隻言片語,但總體上這些教會論不過是人為的學術體系。一方面,基督教的教會論從未貫穿舊約的聖壇、會幕、聖殿與教會的關聯——所謂基督以身體為殿,對基督教而言等於成全了舊約的一切組織行動,卻忘記了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另一方面,基督教的教會論並沒有將馬太福音、使徒行傳、教牧書信和以弗所書、歌羅西書、希伯來書以及啟示錄中的相關啟示一體化。

與此相關,幾乎遍及所有宗派的所謂「兩種教會論」(現實教會與屬靈教會,隱藏教會與顯明教會,看得見的教會與看不見的教會等等),完全沒有任何聖經根據,不過是基督教學者自己的發明。但這個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創建恰恰深刻地重創了基督教:基督徒用另外一個烏托邦教會藐視、踐踏和離棄這個唯一真實存在的教會。聖經啟示的只有一個教會,只有一個基督 的教會,一個漸漸更新的新婦。現代基督教要徹底遠離加爾文-卡爾巴特教會論的雲山霧罩。巴特是一個做夢的人,他對教會 的定義與唐崇榮牧師85%的「哲學」一樣,屬於老婦荒渺的虛談。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教會這個概念。ἐκκλησία。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118次,但是使徒行傳7:38論及「在曠野會中」,那裡使用的是同一個概念,從而將「教會」的存在突破了時空的限制。這個教會的歷史性很容易得到辯護:「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希伯來書13:8)。英語神學對ἐκκλησία這個概念的基本解釋是:a gathering of citizens called out from their homes into some public place;an assembly。如果一定要給教會下一個定義,大致可以這樣表述:上帝藉著聖言從世界中所呼召出來、以基督為元首、以基督為崇拜和見證中心、上帝藉此與之同在的會眾。需要強調的是,ἐκκλησία並不是烏合之眾,而是天國公民的聚會。ἐκκλησία是一個合成詞:ἐκ: out of, away from;Καλέω: to call。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進一步認識教會的特徵。第一是被呼召出來的信徒,或者一群離開世界重擔,離開罪和死亡的人,離開世界之王統治的人。當耶穌說將教會建造在彼得身上,首先就是呼召彼得從他們人類中出來,如同起初追問亞當你在哪裡,如同將亞當放在樂園中。教會首先解決了生命存在的方位問題。於是挪亞一家離開偉人暴虐的世界進入方舟,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和巴比倫到迦南建壇,羅得離開所多瑪逃往山頂,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進入會幕和聖殿。教會簡史就是「摩西離開法老去求耶和華」(出埃及記8:12,8:30,10:18,11:1,11:8,12:39)。第二,教會是以呼召或聖道為中心的約會;所以提摩太書稱教會是「真理的根基和柱石」。這是一場用話語營造的獻祭活動或婚禮。在希伯來文中,特別具有闡釋能力的相關概念是「相會」,יָעַד,to fix, appoint, assemble, meet, set, betroth。這個字首先是指訂婚(出埃及記21:8-9);正是以此為根據,耶和華與以色列人,基督和教會才類比為夫妻關係,而人類犯罪才歸結為淫亂之罪。其次,耶和華神在吩咐了摩西所有建造會幕祭司行動之後,宣告祂將在那裡與選民約會(出埃及記25:22,29:42,29:43,30:6,30:36;民數記17:4)。如果說ἐκ解決了「人在哪裡」的問題,Καλέω以及יָעַד則解決了神在哪裡的問題。異教從來不能解決的兩個終極問題,而教會就是人與神存在及其意義的終極解決。

最後來逐一考查ἐκκλησία在新約聖經中的用法。大致上可以將新約聖經中ἐκκλησία的用法分成四大類:福音書中的教會、歷史書中的教會和書信中的教會以及啟示錄中的教會。第一、基督的教會。在四福音書中,ἐκκλησία只在馬太福音中出現兩次(馬太福音16:18-19,18:17-20),但至關重要。馬太福音是關於教會的神本主義的定義:首先,教會是基督自己建造的教會,這讓教皇主權論、教區主權論和教會虛無論徹底被粉碎。彼得很重要;但彼得不過是基督用來建造教會的石頭;教會比彼得更重要。其次,教會的意義就是藉著所宣講的基督釋放和捆綁或任憑罪人,等候基督復臨。這將教會定義為真理的教會和末世論的教會,這將教會與所有政治和聖戰運動徹底分別出來。最後,基督自己應許祂與教會同在,就在我們中間。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教會之外沒有救恩。第二、歷史的教會。使徒行傳記載的教會具有兩個方面的特徵。一方面,教會不是一棟建築,而是靠聖靈重生的一群信徒,而主一直與他們同在(使徒行傳2:47)。另一方面,教會是普世教會,即「眾教會」(使徒行傳徒15:41等)。「眾教會」這個概念在新約聖經中至少出現了 23次(另參約翰福音10:16)。第三、教會的異象。使徒書信描述了教會三種異象。首先是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弗1:23,4:12;歌羅西書1:18-24)。身體異象一方面表達了耶穌是頭教會是身體這種不可分離的合一性,也表達了肢體之間的合一性。遺憾的是,現代基督教對耶穌進行了可恥的「斬首行動」。其次,基督的新婦(以弗所書5:25-26)。新婦異象不僅啟示了基督對教會捨己的愛,以及教會是愛情的見證;也解釋了新婦一直在聖潔的更新過程中。遺憾的是,現代基督教對耶穌進行了可恥的「離婚判決」。最後,神的家或主的聖殿(提摩太前書3:15;哥林多後書6:16;希伯來書3:6,10:21;彼得前書4:17)。我更願意將之翻作「殿」而非「家」。「家」引出家人之愛,這是對的。但是「殿」則指向建造、祭司和國度等概念。遺憾的是,現代基督教對萬民禱告的殿進行了可恥的「拆遷行動」。第四、聖靈與教會。雖然聖靈和教會的關係也啟示在福音書、使徒行傳和使徒書信中,但啟示錄8次之多重複的這個信息必須高度重視:「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示錄2:7,2:11,2:17, 2:29,3:6,3:13,3:22,13:9)。首先,聖靈對教會說話,或者說藉著聖道、聖禮和聖職人員建造教會(林前11:22,12:28,14:4;14:19等)。這意味著你必須進入教會或作為教會的一員,否則聖靈不可能「跟我說話」。其次,這些啟示否定了加爾文一次永遠的教義:你不堅持教會生活,不可能最終得救。正因為如此,相關啟示有3次是帶著「約定」的:唯有在教會中得勝才能最終得救(啟示錄2:7,2:11,2:17)。

需要強調的是,貫穿以上四個方面啟示的是一個動詞,就是耶穌及其僕人「建造」教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詞,用以說明教會是如何可能的,以及教會是如何發展的。首先,耶穌是建造教會的主體,而我們不過是他的同工和受造的田地和房屋(馬可福音16:20;使徒行傳15:16,20:32;哥林多前書3:9;哥林多後書6:1;以弗所書2:20-22;歌羅西書2:7;希伯來書3:3-4,11:10;彼得前書2:5)。其次,這個動詞本身包含著豐富的意義。我們可以藉著夏娃的創造來認識這方面的真理。創世紀2:18,「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עָשָׂה)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紀2:22,「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בָּנָה)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實際上,女人和教會的誕生是藉著兩個動詞「造」實現的。第一是עָשָׂה,在創世紀中已經出現了11次(創世紀1:7,1:11,1:12,1:16,1:25,1:26,1:31,2:2,2:3,2:4)。這個動詞告訴我們,教會是創造的神跡;上帝是創造者,教會是上帝從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這是先知的見證:「雅各阿,創造你的耶和華,以色列阿,造成你的那位,現在如此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我曾提你的名召你,你是屬我的」(以賽亞書43:1);「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以賽亞書43:7);「我是耶和華你們的聖者,是創造以色列的,是你們的君王」(以賽亞書43:15);「19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20野地的走獸必尊重我,野狗和鴕鳥也必如此,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21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以賽亞書43);「背道的民哪(民原文作女子),你反來復去要到幾時呢?耶和華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護衛男子」(耶利米書31:22)——只有教會絕對是女人護衛男子的聖所。另一方面,教會是愛情的神跡,是超越世俗邏輯或金錢邏輯捆綁的神跡。בָּנָה指建造和恆久忍耐的愛,超越利害算計和血氣之爭的愛,是捨己的愛。教會才是真愛。亞當的肋骨白白地犧牲了,這是犧牲的愛,殉道的愛((馬太福音16:18,26:61;約翰福音2:21)。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教會是在血和死而復活中建立起來的愛情故事和愛情工程(哥林多前書3:9-14;使徒行傳9:31;羅馬書14:19,15:2;以弗所書4:12,4:16;帖撒羅尼迦前書5:11)。

教會是一場殉道,是殉道中的創造;這是逼迫中的建造。教會是一場殉情,是勝過試煉的愛情。世人完全無法理解教會:世人不再相信愛情和創造,世人已經失去了激情和盼望,正如失去了對雪雁的尊重和感動。但教會就是創造和愛情的本體,是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我們的祖國和故鄉,是永遠的蜜月之旅。沒有利益沒有金錢沒有虛榮沒有權勢沒有俗不可耐和朝三暮四,只有逼迫中的「我愛你」。這是我們的信仰,這是我們的愛情。這就是神跡。蛇是潛入樂園的蛇:「你們每週聚集是為了什麼?」 「6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7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雅歌8:6-7)。

二、路德教會論

路德教會的教會論主要論述在奧斯堡信條及其辯護論第七章、第八章中;同時也遍及施馬加登信條以及其他教義文獻、教區章程和神學論述中。路德神學在教會論上有三大貢獻。第一、Divine Service。教會是神作為主體服事我們,而非人本主義的聚集和敬虔演練。第二、Real Presence。聖餐論上的真實臨在說,讓我們知道復活的基督真在我們中間。第三、Divine Office。對聖職的撥亂反正:一方面矯枉了教皇制對牧者職分的極端造作;另一方面阻擋了聖公會、東正教和改革宗以及所有現代基督教對聖職真理的各種彎曲和虛無主義。但是,路德神學的教會論同樣是不徹底的,她並沒有真正實現自己是標榜的「唯獨聖經」的信仰告白,她仍在回歸聖經的中途。我們可以大致看見路德神學教會論三種缺陷,有的是歷史局限性,有的純粹是因為利益和政治的羈絆而導致對聖經公然的彎曲;有時候則不免偽善:他們說的和他們作的背道而馳。

第一、歷史局限性。特別是在奧斯堡信條及其辯護論第七章、第八章中,這些教義及其論辯並未以見證聖經為目的和主要內容,而是以批駁天主教的控告為主要內容。奧斯堡信條主要針對教皇制及其假先知。因此奧斯堡信條實際上並沒有建立系統的教會論,只是在反駁、抗議和辯解。實際上基督教的教會論,特別是路德教會的教會論尚未真正在聖經基礎上建立起來,尚未擺脫教皇制和異教的陰影。當然教義可以在爭辯中建立起來,爭辯也可以同時在解釋聖經;但是,批判為主還是見證為主仍然是兩個問題。特別是現代社會,當天主教及其譭謗不再是主要問題的時候,路德教會的教會論基本上不再對教會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普遍價值。特別是中國教會,我們遇到的問題基本上不再是路德遇到的問題。因此我們擁有更充分的理由在中國減少對路德教義的教導,反而更充分地教導聖經。這是CSMP與SMP、LCMS以及Wels等路德宗派的區別之一。

第二、路德本人及其後繼者開創或總結了「兩個教會」的流言。這種教會論不僅沒有聖經根據,而且遺禍深遠。路德教會的神學家常常引用這些經文來支持The church invisible(路德)的觀點——其他宗派更是登峰造極——列王記上8:39,「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赦免。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使徒行傳1:24,「眾人就禱告說,主阿,你知道萬人的心,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叫他得這使徒的位分。這位分猶大已經丟棄,往自己的地方去了」;路加福音17:20,「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21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作中間」;歌羅西書3:4,「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他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他一同顯現在榮耀裡」;約翰一書3:2,「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提摩太后書2:19,「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他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哥林多前書4:5,「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誠實就必須承認,在上述經文和隱性教會論之間建立聯繫是非常牽強的。加爾文主義者更為極端,他們宣講教會與神國完全是兩回事。但這不是真的。教會是神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芥菜種和大樹的關係。教會在哪裡?馬太福音12:28,「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路加福音12:32,「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哥林多前書3:17,「 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當然我比那些神棍們更理解路德前輩強調隱性教會的初衷:這一教義是針對教皇制(Romanists, visible;地上的國度)以及半路德宗的(semivisible)。遺憾的是這些教義仍然沒有脫離人本主義的局限。另外,路德教會主流學者關於教會的定義有這樣一種共識:正確地傳講福音和實施聖禮的地方就是基督的真教會。這個定義當然很有道理,但是不夠周延。因為這是一個人本主義的定義,將教會的真偽奠基於人的行為。或者說,這個定義只能用於分辨真假教會,但不能用來定義教會。

第三、在聖職實踐上,路德教會正在開始回歸教皇制,或者正被教區政治所捆綁。今天路德教會同樣陷入教會政治的試探之中,開始露出這樣的苗頭,就是偏離聖經以及路德前輩正確的教導:教皇、主教和教區根本沒有權力對地方教會、牧師及其按牧事項上壟斷特許權。這是F. Pieper的教導:The union of congregation into larger church bodies, such as conferences, synods, etc.. has not been ordained by God……」Tell it unto he synod,」 etc., is a human device.  Accordingly, Walther (Pastorale, p.393) remarks correctly: 「An association of a number of congregation to a larger church body with governing officers, e.g., by means of a synod with the authority of supervision, a so-called superior board, a consistory, a bishop, etc., is not of divine right, but only a human arrangement, and therefore it is not absolutely necessary; of this there can be no doubt because there is no divine command for it. 」(Christian Dogmatics, V.III, p.421)……But if we ask what authority or power these representatives……have, the answer is : With respect to the congregation and the individual Christians they always have only advisory power (The Handbook of the Lutheran Church-Missouri Synod, 1949, Art.VII; Christian Dogmatics, V.III, p.428)。你不能在批評天主教的時候惟獨聖經,但在面對自己的時候卻成了教皇的傳人。有半吊子批評我們的教導也有問題。不是我們有問題,是你們有問題。路德當年引用彼得前書3:15和約翰福音10:4以及馬太福音23:8、哥林多前書7:23,大義凜然地指著聖經宣告:我們只順服聖經,我們不作羅馬和任何人的奴僕。這也是我們的立場:教皇和教區錯了怎麼辦?所以我只相信神的話,基督徒只聽主的聲音。F. Pieper曾經這樣批判教皇制正在美國改革宗教會中借屍還魂:A part of the Reformed church bodies in America has become infected with the Roman spirit also in this respect, that they asribe to general assembles, as synods and councils, the authority to enact laws and ordinances binding on the conscience (Christian Dogmatics, V.III, p.431)。F. Pieper批評的加爾文主義教會包括聖公會、長老會和循道宗教會。F. Pieper敏銳地警告羅馬的酵(The Roman leaven)已經開入入侵路德教會。這種悲劇是2016年我們切身經歷的故事。路德曾經講過這樣一段刻骨銘心的話:「朋友,不要將這些事看為小事:禁神所未禁之事,剝奪基督寶血換來的基督徒的自由,用莫須有的罪狀重壓捆鎖良知。作這種事的人,就像犯下任何罪錯僥倖逃脫懲罰,但是他已經棄絕了神全部的真理、教導和工作,也棄絕了基督」(St. L. XX:277)。

在按立牧師方面,天主教強調教皇的按牧權柄,聖公會將權柄歸於主教,有些世俗政權宣稱他們擁有不經教會同意的按牧權。這當然都違背了聖經,特別是教牧書信的教導(提摩太前書3-5等)。但是,路德教會在聖職按立的問題上同樣彎曲。大致來說,路德教會的聖職神學有兩個致命的缺陷。

第一、在理論上用人民主權論或會眾主權論取代教皇主權論。包括F. Pieper在內的路德教牧學者,彎曲了使徒行傳14:23和提多書1:5清清楚楚的教導;反而將這些經文解釋成會眾選舉牧師的教義。使徒行傳14:23,「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提多書1:5,「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這是路德的解釋:「雖然保羅吩咐提多按立牧師,但並不意味著提多根據自己的權柄獨立按立他們;更應該說他是傚法使徒的樣式、通過會眾投票在按立他們」(St. L. XIX: 347)。路德的解釋是模稜兩可的:提多獨立按牧同時也是順服使徒的教導。而「通過會眾投票」這個說法是根據使徒行傳14:23中的動詞χειροτονέω而來,但這個字可以指舉手推選,也可以指按立或挑選。更重要的是,這個「挑選」的主體清清楚不是會眾,而是「二人」(另參哥林多後書8:19)。路德的釋經在這裡是典型的「過度解釋」。施馬加登信條所謂「Formerly the people elected pastors and bishops」;而Pieper和Meyer幾乎就是在閉眼抄襲,以訛傳訛。使徒行傳6:2-6中的選舉(καθίστημι,ἐκλέγομαι)與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因為那裡確確實實是「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在這方面,Loehe的解釋無疑更接近聖經:the appointment took place entirely by Apostolis authority。顯然,在按牧程序方面路德教會的頂尖人物也存在尖銳的分歧。我理解路德教會一些牧者們如此強調「民主選舉」的教會權利,完全是為了用會眾否定教皇,用地方改革羅馬。但是,這是一個矯枉過正的「偽改革」。我完全同意路德教會對天主教的批評,天主教濫用了馬太福音16:18-19。但是,路德教會很多學者彎曲了上述經文也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方面,梅尼日科夫斯基對路德改革的批評是對的:他把人民變成了上帝。保羅和提摩太到任何地方傳道以及在那裡按立牧師,根本不需要當地團契小組和教會投票決定。耶穌差遣使徒往普天下去,他們的權柄來自基督的命令,而非普天下的熱烈歡迎和民主表決。正相反,世人恨你們。牧者和會眾的合一隻有一個原因:這是聖靈的工作,同感一靈。如果以弗所教會按牧的事項是會眾民主選舉的行動,提摩太前書第3-5章那些給提摩太的教導就毫無意義了。監督和執事的條件是交給提摩太掌握的,同時,保羅是吩咐提摩太而非會眾「給人按手不要急促」。

第二、在實踐上路德教會用教區主權論取代牧者按牧權,褫奪或瓜分了會眾選舉權。首先,路德教會正統派表面上將呼召按牧權交給所有基督徒和會友大會(哥林多前書3:21),實際上教區會議(總會)和本地教會分割了按牧程序:教會呼召,神學院裝備,教區按手。理論與實踐的矛盾不僅將路德教會淪入假冒偽善言行不一的尷尬境地,更極大地阻止了路德教會在向霾國等主張希律主權的國家和地區建立教會的事工。用教義阻擋福音,背後站著魔鬼。其次,面對種種矛盾,路德教會的學者不得不將上述實踐解釋為人的傳統和安排,並非是神聖旨意。於是按牧問題在路德神學中成了無關緊要之事。F. Pieper: Ordination to the ministry by the laying on of hands and prayers is not a divine ordinance, but a church custom or ceremony, for although it is mentioned in Holy Writ, it is not commanded。他引用的聖經是提摩太前書4:14,5:22,提摩太后書1:6,使徒行傳6:6,8:17。他認為按牧是the adiaphorous practices。Walther似乎更願意在這個結論上保持沉默。無論如何,這些論述是有問題的。這種解釋是對聖職真理的的進一步藐視和彎曲。一方面,聖職及其按立是聖經清清楚楚的教導,對教會建造至關重要。將真理變成世俗小學必將混亂和弱化教會。另一方面,「總會」如果祭起人為的傳統來阻礙、攪擾或拒絕支持牧師的按牧行動,那你的真理根據是什麼?路德教會的聖職神學實際上將路德教會一些宗派主義者變成了偽君子。他們在人民主權論和教區主權論上自相矛盾,他們在神聖旨意和人的傳統上自相矛盾。

牧者按牧是聖經啟示的唯一按牧真理。首先,按牧權屬於教會而不屬於世界和政權。這一點毫無疑義。其次,教會按牧權柄不屬於會眾或人民或執事會或會友大會,更不屬於教皇、主教、教區和任何特權人物。最後,按牧權柄只屬於已經按立的牧師;最好是2-3位已經按立的牧師同作見證。當然,必須由按立的牧師對候選人按聖經真理進行系統的教導和考查。按人的罪性,民主選舉和上頭指定出來的只是巴力的祭司,不可能是基督的僕人。基督的僕人不需要任何罪人選舉或任命,只是牧師按教牧書信教導的真理對監督和長老的按立。這是唯一正確的路線:保羅(使徒教導是根基)-提摩太(已經按立和差遣的牧師)-以弗所教會的監督和長老的按立。僅此而已。道理是簡單的,清清楚楚記在聖經上。人為複雜化只是因為人心詭詐,私慾懷胎,魔鬼作祟。教皇制和主教制走向敵基督,改革宗和現代基督教不務正業,但路德教會至少在教會論上只顧與以上宗派戰火紛飛,甚至不惜強解聖經克敵制勝,以至於作繭自縛。同時,對西方神學的無知和迷信在撕裂中國教會,也開始撕裂剛剛興起的中國路德教會。偶像迷信帶領中國教會將根基建造在人或別人的根基上,為此互施拳腳,惡人告狀。我們面對著一個青黃不接的遺產。但是我們不喪膽,因為我們有神所賜下的聖經:「18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什麼,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19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什麼,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啟示錄22:18-19)。

2017年,我們來了。2017年,主啊,我願你來!

2

想問問舊約中有個「俄巴底」的人(王上18:3-4)在神學上的意義。因為有弟兄推薦「俄巴底行動」網站一個譚有牧師的文章。該網站如此解釋「俄巴底行動」的含義:「俄巴底行動」願傚法前賢在這末世教會孱弱,異端猖獗,惡人當道的時候,透過對聖經真道的持守與宣揚,為上帝的國存留一點「余種」。我不知這個牧師有否律法主義傾向?我擔心的是有csmp的學員被誤導。麻煩你空閒時稍許瀏覽一下這個網站。

平安。大致看了一下,基本印象是「一種政治神學」。片面的深刻性留下的不是深刻,只是片面。不建議弟兄姐妹在其上浪費時間。任何自以為自己在生命上總是「余種」,別人總是「當道」、「孱弱」、「猖獗」而又脫離教會的人,我都「惹不起躲得起」。另外,任何不以釋經為主要內容的「基督徒網站」或「福音刊物」,基本上都是死亡季刊或長舌論壇。這些紙媒或自媒體甚至比外邦人的「公共輿論」更為邪惡。弟兄姐妹若不是去那裡傳福音,就離遠一點,越遠越好。

3

透明一代 :任牧師,平安!我請教的問題什麼時候給予作答?

平安。對不起,沒有看到你的留言和問題。能否麻煩你重發一次。謝謝。

3

任牧你好!大陸很少有路德宗,而我還就想在路德宗裡受洗。我家附近的教堂,是三自教堂而且還是女牧師,我實在是不情願讓他們也誤以為我是為了治病為了求財才信教的。跟他們說給你一個心靈的家與讓你長生不老不是一個概念他們也不懂,以為我是邪教。就想求問一件事,我就想在路德宗受洗,怎麼才能實現?謝謝!主內平安!

平安。請給我來信。mhkaqeudw@gmail.com

4

尊敬的任牧師,平安。我所在的教會今年用了幾個月的主日講道,完成撒母耳記上。 通過在不不寐之夜的學習,我明白了:舊約都是指向耶穌基督,是為基督做見證的。  只是,我們教會在這卷書的這麼多次的講道中,幾乎沒有聽到可以在這卷書中讀出關於耶穌基督的事和祂的救恩的信息;即便是提到「神」,也是直接講上帝的作為,不會和基督有什麼關聯。講道內容 一般是講怎樣從這卷書中的各樣的人物身上,如何學會過得勝的生活,榮耀上帝;或者是從其中的人物結局和事件發展走勢上明白神絕對的主權。  不過,教會帶領的執事和講道的牧師在每次主日聚會的開始和結束禱告中,也還是會提到感謝耶穌基督的救恩,在聖餐的儀式中也還是會誦讀哥林多前書的經文來進行,記念主。 漸漸的,主日聽道讓我越來越苦悶,我擔子日日加增,而自己也說不清這擔子的因由;對撒母耳記這兩卷書也有些不耐煩了,求神憐憫我的愚鈍。 任牧師,盼望在你有時間的時候,在基督的福音裡,稍稍給我們講解撒母耳記這卷書的綱領,引導我們如何以基督為中心來讀這卷書,安慰安慰我們盼望福音的心。

平安。我在計劃下一屆的CSMP的課程,我會考慮撒母耳記的。如果在下一屆的教學計劃中沒有撒母耳記的課程,我會爭取單獨寫一篇撒母耳記概論。請為我禱告。

5

謝謝任牧師的教導資料。看了您對女牧師的詳細教導。確實同意您在這方面的看法。這是聖經一貫的主張。我的問題是:聖經中是不是還有一些的教導有時代的背景呢?譬如說:耶穌說:不要帶錢 囊,不要帶口袋…..(路10:4)等等。是不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是有何指導性的原則?再次感謝!

平安。路加福音10:4更是普世的教導,正與提摩太前書5:17-18的教導完全一致,「17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地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18因為經上說,牛在場上踹谷的時候,不可籠住它的嘴。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我自己在外傳道也是按主的教導進行的:「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在路上也不要問人的安」。「不要帶鞋」不是說你不用穿鞋。今天我還穿著一位弟兄送的運動鞋,也曾經謝絕過一些弟兄好心的饋贈:鞋多了實在浪費。「在路上也不要問人的安」,我理解是你不要把時間浪費的在路上。這個教導不是與腓利-埃提阿伯太監的故事矛盾,而是勸勉我們首先將福音傳給那接納我們的人:「無論進那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

6

老西老西2016-12-10 21:12:06 說: 任牧好!您的郵箱能告訴我嗎?

平安。可以通過這個信箱跟我聯繫:mhkakeudw@gmail.com。

7

渴想天家2016-12-12 10:55:36 說: 任牧師,這是一位曾經信主後離開神的弟兄說的一番話,我不知道該怎麼和他交通,怕自己真理薄弱,有說的不恰當的地方,所以請求您看一看,怎麼回復呢:活著是苦,死後受萬蛆噬心又如何!生來便有罪,何苦生來!迷失的是前人,又何必留容諸般惡於世間!既然當初造人時,看著一切都是好的!又怎會有不可吃的果子存在,而且被吃掉!大水滅世時,神後悔造人於世間,是不是就是承認自己錯了,沒有錯哪來的後悔!既然神可以有錯,人就不行嗎?

平安。他在講異教的道理,似是而非。「活著是苦」?不完全是,我們靠主喜樂,有苦有樂。沒有樂你怎麼定義苦?「死後受萬蛆噬心又如何」,他在說自己不知道的事,你不經歷,怎知「又如何」。「迷失的是前人」?他自己就迷失了。不是神「留容諸般惡於世間」,是每一個罪人自己住在罪中。你自己想吃,怪得誰呢?關於神的後悔,你教導自己思想一下常識:父母面對兒女的邪惡,說後悔將你生下來。不孝之子卻說:你後悔證明你錯了。但事實很簡單:後悔不等於錯,而是因為憂傷。你犯罪自己不認錯反而歸罪那為你憂傷的人,你的良善在哪裡呢?實際上這樣的心靈是被自己的絕望感動了,建議你不要與他辯論,因為他自己不信神,更不相信自己所說的。他只是需要發洩。實際上他自己比你還清楚他在耍呢。我面對這些「一時出不來」的人,就去忙自己的事。但 「寶寶」會好起來的,至少比那些完全不思想這些問題的人更有復活的指望。如果我真有時間,關係也密切,我給他的處方是:欠揍。

8

起司貓吧2016-12-13 14:24:26 說: 任牧,我身處一個小縣城,我們這裡必須要有個男孩續香火的傳統觀念根植在祖輩的骨子裡,怕被笑話所以不惜一胎又一胎的生,直到生個男孩子為止,甚至一個還不夠,為了和別人攀比還會再生個男孩的情況也不少。不知道您怎麼看待這事?我有時候真挺替他們累的,多數都是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在外到處打工,做著最髒最累的苦工,也一定要生個男孩,還要為兒子早早的蓋起3層樓高的房子以備長大娶妻生子。他們是真真的活著為了下一代….

平安。子孫崇拜根植於以下三大邪教思想中:無神論世界靠種的延續象徵性地解決永生的盼望;無神論世界將子孫淪為養老保險的工具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無神論世界在生存之戰中相信男人是更有效率的惡棍。然而子孫不過是罪人,人若不信基督,繁殖只是地獄燃料的加工廠。

9

親愛的任牧師,主內平安!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聖經中中寫著提後2:4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 是不是 有資格被按牧的非全職學員要離開現有的工作崗位全職的投入到建立教會,傳福音的偉大工作中去呢?望解答。

平安。平信徒不需要全職侍奉。這些教導主要是對牧師說的,嚴格來說,牧師必須全職侍奉。請看這裡的語境:「2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3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4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5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6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提摩太后書2:2-6)。當然,牧師從平信徒到按牧有一個過程,全職侍奉也可以有一個過程。另外,這個教導與使徒行傳6:3-4的啟示是一致的:「3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4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總而言之,無論是貪財還是管理錢財,或者深陷「世務」之中,首先被攪擾的就是講道。但願所有願意侍奉主的人都在信心和平安中傚法保羅:「7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8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7-8)。阿門。

任不寐,2016年12月14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