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證道:耶穌的婚姻家庭神學(可3:31-35)

願恩惠、憐憫和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馬可福音3:31-35:

31當下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32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著。他們就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33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34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35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感謝神的話語。這5節經文仍然可以交叉結構。首尾呼應的信息是,家人同樣上帝對立,這涉及「誰叫誰」或「誰跟誰」的問題(31,35);換言之,世界的王劫持傳統與血親成為基督的攔阻。進一步前後呼應的是「看哪」,「耶穌周圍坐著的人」,以及「母親和弟兄」。這是耶穌道成肉身進入的世界,而祂要從中創造出天家來(32,34)。中間一節經文,是上帝在基督裡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追問人類何為家人(33);而從這裡開始,基督不僅要重建「婚姻家庭神學」,更彰顯了「我是誰」或基督的神性。值得強調的是,主耶穌就是指著當下的「時事」將真理傳給家人和世人,祂是道成肉身的神。

長期以來,現代基督教特別是中國教會,用異教邪靈,捆綁基督家庭,重置福音中心;這場劫持和擄掠已經積重難返。而漢語神學和當代神學的家庭中心主義,不僅為討好人,更為吃人。而「基督教」為此成為國家精神的一部分或高峰。這場從聖殿返回國家或家國的運動,不僅因為缺德缺愛,更因為沒有真理。感謝神,今天藉著耶穌基督的「家庭神學」,不僅讓教會回歸聖經,而且帶領人從家國或族長-國王返回聖殿。一方面,主耶穌自己也有「家庭問題」。另一方面,祂將家庭帶到神的家(提摩太前書3:15;另參哥林多前書3:17;希伯來書3:6,10:21;彼得前書4:17))。阿門。

一、家人也是罪人(31)

31當下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

這個世界的王及人的傳統棄絕基督,並會藉著最殘忍的方式阻擋基督。這就是家人的攔阻,於是母親和弟兄在教會外邊呼喊耶穌。中譯「當下」,是從原文的小品詞οὖν而來,其基本含義有:then, therefore,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these things being so。這個小品詞實際上告訴我們耶穌的母親和弟兄為何而來,這需要到上文或語境中找原因。第一、很可能家人要捆綁耶穌,就是用他的名聲與能力(神跡奇事)為自己服務,服務於「家庭幸福」,「耶穌是我們家的」(1:37,43-45)。第二、或者,耶穌的言行為主流所詬病,這無疑給家庭帶來了道德壓力。一方面,他竟然妄稱主名(2:6-7):另一方面,耶穌竟然與罪人同席(2:15-16)。此外,按主流的觀點,耶穌竟然不守安息日(2:24)。第三、主流要殺耶穌,家人倍覺恐懼(3:6)。第四、家人認同主流的觀點,認為耶穌瘋了甚至被鬼附身了(3:21-22)。

「耶穌的母親和弟兄」,這個順序與原文是不同的,原文是耶穌的弟兄和母親:ἔρχονται οῦν οἱ ἀδελφοὶ Καὶ ἡ μήτηρ αὐτ,There came then his brethren and his mother。很有可能是弟兄劫持或慫恿母親一起來到耶穌面前。根據約翰福音第7章,弟兄比母親對耶穌更不理解,更無法容忍。而馬利亞實際上一直堅持與耶穌同在,直到十字架和復活。我們不知道耶穌有多少弟兄,但應該是都來了,沒有一個義人。他們來了,但卻站在外邊,不肯進來。這可能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嫌髒,因為耶穌與罪人在一起(20);第二這是因為耶路撒冷來領導了, 他們感到恐懼(22-23)。第三是他們不願意在耶穌的事工中有份,離的遠遠的。於是他們打發別進入耶穌和眾人聚集的房屋,去叫耶穌。動詞φωνέω的含義可以指很多人異口同聲的呼喊。家人要耶穌離開祂自己,到他們這邊來,返回本地本族本家。

二、世人更是罪人(32)

32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著。他們就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

神是道成肉身的神,於是耶穌坐在眾人中間。此時此刻與耶穌同在的人多是對耶穌半信半疑的人。他們的態度是複雜的。一方面,他們按天理人情或傳統會站在耶穌的家人那邊,於是進一步對耶穌形成多數壓力;另一方面,其中不乏有人要看熱鬧,借此試探耶穌:看你怎麼辦。耶穌怎樣對待家人的確會影響到周圍的人。更進一步說,他們要看你的信仰是否是真的,而你如何在家庭和天家之間作出選擇。更有魔鬼之子,可能預備好了,藉著你的家庭悲劇在你傷口上撒鹽,進一步控告你信仰不真。看哪,ἰδού;behold, see, lo。這呼喊與34節的耶穌呼喊形成對照。一方面他們看血親關係至高無上;另一方面他們實在想看劇情如何發展。眾人翻轉了家人的順序:ἡ μήτηρ σου καὶ οἱ ἀδελφοί σου,thy mother and thy brethren。母親是第一重要的。弟兄捆綁成功。而且眾人換了一個動詞,用「尋找」取代「叫」,進一步凸顯了耶穌面臨的壓力。ζητέω,to seek in order to find。一方面,你失喪了,家人來找你。耶穌來尋找失喪的罪人,但家人來找他們認為失喪的耶穌。另一方面,找你的目的是要你「回家吃飯」,中止你當下一切的事工。新約聖經最初用這個動詞描述希律尋找小孩子要除滅耶穌(馬太福音2:13,20)。我們要知道,這是耶穌傳道生涯中面臨的一次非常嚴重的試探。天地寂寞,聚焦耶穌。看哪!

三、重新定義家人(33)

33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

眾目睽睽之下,耶穌何為。耶穌可以作一個屬靈表演藝術家,在眾人面前顯出一場家庭和美的個人見證:「你等回家的」。或者相反,耶穌藉著斥責和踐踏家人顯示自己是怎樣的信心偉人。但這不是耶穌的作為。祂一方面直面自己的家庭問題;另一方面將危機創造為傳道的機會;既造就周圍的眾人,也更新他的母親和弟兄。我們的主是何等的智慧呢?他不會落入人的網羅,反而用反問帶領所有人從魔鬼的試探進入天國的真理。

首先,耶穌誠實面對自己的家庭危機。ἀποκρίνομαι,回答,沒有迴避。一個不秀恩愛和親情的神,拆毀了魔鬼的謊言。家人不是神,家人是罪人。想想魔鬼用家庭高調謊言對人類和中國的千年捆綁吧,我們就知道何為基督裡 的自由。從始至終,家天下謊言在貴國建立了所有的撒旦一會。以家高調並且以家吃人。這個全世界最假最狠的民族,今天該悔改重生了。每一個家庭都是罪人組成的,都有特別黑暗的一面,至少特別傷心的一面;耶穌的家也是如此。但耶穌今天藉著祂的回答,要將我們從家的牢獄中解放出來。。主耶穌也示範整個人類:先誠實面對你自己的家庭。

其次主耶穌帶領我們轉向三個根本問題或誰的問題:第一、你們是誰。第二、家人是誰,第三、我是誰。τίς,誰,什麼,哪一個。你們和你們說的家人到底是誰,他們罪的本性是什麼,而其中哪一個不是罪人。不僅如此,這貌似愚拙的空前之問,更顯出耶穌的神性:祂是神,祂是家;而人要以基督為中心重返家園。一方面,所有罪人都從真正的家出走了;另一方面,現在你們要回家。以掃的家庭和錢財不是真正的家。

四、教會是神的家(34)

34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

那神的家在哪裡?如果說33節攸關基督論,那麼34節攸關教會論。教會就是神的家。首先,藉著「看哪」主耶穌要將人類的注意力或時事熱點重置;其次,藉著這場宣告,祂要重建周圍的人和自己的家人,將教會指給全人類看。教會是神跡,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新家。καὶ περιβλεψάμενος κύκ,And he looked round about。動詞περιβλέπω的意思是to look around。副詞κύκλῳ的基本含義是:in a circle, around, round about, on all sides。耶穌沒有馬上就起來去見自己的家人,或者說,祂根本沒有停下自己的傳道事工。說,λέγω。耶穌實際上拒絕了母親和弟兄的尋找。首先,祂沒有閉口,務要傳道。這世界的一切攔阻,歸根結底是消滅講道台上的聲音。耶穌繼續講道,因為祂為此而來。祂勝過了魔鬼和世界。其次,祂是好牧人,神就是愛。耶穌在這裡彰顯了神長闊高深的愛:若只愛自己的家人,就不是神的愛了(馬太福音5:46-48)。在真理面前,平等對待陌生人與家人,人類第一次經歷了何為信仰與真愛。最後,既然在基督裡我們彼此是家人,那麼前所未有的愛,就是勝過肉身偏私、以利益為紐帶和對陌生人冷血的這個世界,就被勝過了。「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這是前所未有的宣告,一方面,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在基督裡化敵為友甚至家人;另一方面,基督視為家人的人,誰還敢視為仇敵並殘害踐踏呢?感謝神,有家真好,有主更好。

五、帶家人進天家(35)

35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但耶穌絕對沒有將母親和弟兄排除在家人之外,更沒有僅僅將愛局限於眼前這小群。彼得的小廟不是神的國度。最後這句宣告同時是向自己的母親和弟兄敞,更向普天下的人敞開。這就是教會進入地極的使命。ὅς,whosoever、無論誰;神願萬人得救。這個代詞也指向我們堅持的「普世救恩論」。天家向所有人敞開,根本不存在什麼雙重預定論(約翰福音3:16)。而這個普世救恩論也粉碎了種族藩籬和極端宗派主義以及政治恐懼症。任何人包括掌權者和嬰孩兒,也應歸入普世救恩。於是所有人或者說所有罪人,都有回家的指望了。但耶穌這話有一個前提,或唯一的前提就是:遵循神的旨意。ὃς γὰρ ἂν ποιήσῃ τὸ θέλημα τοῦ θεοῦ,For whosoever shall do the will of God。一方面,回家不以地位貧富美醜為標準,信道得救:另一方面,教會務要傳道。那麼什麼是神的旨意?「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翰福音6:40)。

另外請注意在交叉結構中,神的旨意與家人的呼告之間的對立。這是基督徒常常面臨的十字路口。不是你們把我叫到你們那裡去,而是我把你們帶到我這裡來。最後需要詳細解釋耶穌這句話:「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οὗτος ἀδελφός μου καὶ ἀδελφὴ μου καὶ μήτηρ ἐστίν,the same is my brother, and my sister, and mother。第一、耶穌再一次把母親-弟兄的順序還原為弟兄-母親,祂知道人心,知道是弟兄主動捆綁母親掀起了這場風波。第二、耶穌在這裡增加了一個概念,就是姐妹(ἀδελφή)。古往今來,所有被男權碾壓的女人,因信基督成了神而女兒。這是真正的婦女解放。但這不是女權主義。這是未來:馬利亞謙卑在神的家中(約翰福音19:25-27;使徒行傳1:12-14);而弟兄以雅各為代表,成了神的僕人和殉道者(雅各書1:1)。第三、耶穌為什麼沒有在這裡提父親呢?一方面你們只有一位父(馬太福音23:9);另一方面,約瑟應該已經不在了。

應用:拆毀與重建

耶穌的家庭起了風波。無限美化愛情婚姻家庭,是魔鬼的謊言;而且魔鬼一定進入家庭藉著美化家庭毀滅家庭;因為樂園的中心必然是魔鬼進攻的中心。魔鬼家庭謊言的目的首先是妄圖用男女關係取代神與人的關係(創世記3:1-5中的8個你們,1個我們),也因此撒旦差役和控告之子總是力圖將男女關係提升為控告話題,以此廢棄基督與罪人的救贖關係,將男女關係重置為話語中心和信仰根基。其次,魔鬼試圖以家庭取代教會,以家長取代基督,並建立家長以及族長的專制統治,家長慈祥成為意識形態的普遍謊言。最後,虛構家庭謊言,必然帶領人走向幻滅自殺或出家異教;或者反過來彼此控告,彼此相殺。

但是這一切不是事實。創世記第3章展開了夫妻反目的事實;創世記第4章展示了弟兄相殺的事實;創世記第五章讓我們看見親子關係從來不得安息的事實,直到挪亞出生(創世記5:29)。家庭是人類內戰的基地或前線,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第一、豪豬定律。每個人都是罪人,而罪人之間的距離越近,衝突就越是激烈,互撕的罪證和理由就更充分。第二、光暗定律。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並且恨光。於是信仰進一步造成了家庭關係的撕裂。人都是罪人,沒有人按自己的罪性會理解和支持信仰;而那因聖靈感動而歸信基督的人,一定會成為家庭的公敵。第三、基督教信仰之路就是殉道的路。基督徒因信仰遭遇世人特別是國家政權的逼迫,出於政治恐懼和自私自利,家人首先成為基督徒的攔阻並興師問罪。神因此也將基督徒首先差入家庭:你先在那裡為基督作見證。

主耶穌早就預言,因信仰的緣故,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馬太福音10:34-39);而唯有勝過家庭內戰的人才可能繼續天路(馬可福音10:28-31)。但這真的很難。媽媽的呼喚,你媽喊你回家吃飯,歸來吧,歸來吧,故鄉的雲……整個世界都站在家人那邊;魔鬼扣押家人然後看著你怎樣出賣基督作為贖金。世界的王藉著婚姻家庭的呼喊消滅你的信仰和基督教。悲劇是,當代基督教正在干同樣的勾當,而沒有人想主耶穌這樣勇敢而誠實又有愛心面對這殘酷的攔阻。面對哈蘭和他拉的死纏爛打,你是否真的能像小鴨小雁縱身一躍,進入一去不復返的旅程?基督徒是否能靠天家勝過鄉愁?看哪主耶穌!

任不寐,2018年6月10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