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證道:兩種心學的致命對立(可7:18-23)

願恩惠、憐憫和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馬可福音7:18-23:

18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嗎?

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19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20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21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22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譭謗,驕傲,狂妄。

23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

感謝神的話語。我們將今天的證道經文結構如上。一、門徒黑暗(18a)。以使徒為代表的人類不可能明白神的道,都住在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狀態之中;因此需要神的教導或神的啟蒙——唯有基督是「啟蒙者」。二、外在食物(18b-19)。魔鬼用食物試探人,跌倒人;使人成為食物的奴隸;法利賽人和文士代表食為天的文化,並以食物作為衡量萬物的尺度。但食物不是天,只是將來時態的糞土。三、內在諸惡(20-22)。人裡面沒有什麼內在之光,只有諸般罪惡。主耶穌在這裡列舉了人心13種罪惡;教導我們重新認識人。四、人類污穢(23)。人心不僅很髒,而且害人害己,並且全人類都臥在那惡者的手下,沒有義人一個都沒有。我們實在需要救主基督。

引言:這是為什麼

今天的證道經文涉及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真理問題:上帝和人心誰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兩條道路涇渭分明,天堂地獄再次訣別。不僅如此,主耶穌的教導意味著神的兒子和全人類以及每個人處於戰爭狀態,並且首先和各種以人心或心學為根基的異教處於戰爭狀態。而心學的根基是「蛇說」。「分別善惡的樹」的「分別」(דַּעַת),知道善惡樹的「知道」(יָדַע)都是指人心取代神成為萬物的尺度,這就是希臘哲學(人的智慧)和中國心學(人的心靈)的本質。而魔鬼對夏娃和亞當的試探,目的就是激動人起來棄絕並取代神,並藉著人對人的終極審判吃人自神。如果人心或人成了萬物的尺度,也成了上帝、聖道和聖會的尺度。這是人自以為神、反對聖經、棄絕教會、棄絕他人的根本原因。但是,心學是魔鬼的謊言。一方面人心沒有能力、愛和公義成為神;另一方面,棄絕者必被棄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魔鬼起初就是說謊的,起初就是殺人的。人類殺害基督、棄絕教會,殺害先知,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人心和聖道發生了衝突,而他們願意順服自己的心,而不願意順服神。這就是基督面對的局勢,而且一直是教會在人間的基本狀態:魔鬼高舉人心為毀滅人抵擋真理;而聖經否定人心為拯救人,為了真愛。

今天的證道經文尤其是中國人的啟蒙功課,因為心學一直是國學的本質;並是五千年政治合法性的人類學和心理學的基礎——性善論、某些人性善論以及先知先覺的聖人明君擁有治權。但耶穌如此「無情」:「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馬可福音10:18);甚至人心從根本上絕非善類。耶穌推倒了偉人政治賴以存在的所有根基。正因為如此,逼迫不可避免,這是致命的、不可調和的對立;除非人心在聖靈裡順服基督。但是魔鬼會利用這場戰爭。於是魔鬼在遠東武裝或盤踞雄兵百萬,並通過將基督教彎曲為愛的宗教而整合了全球的半吊子聯軍,形成了極為強大的敵基督防線。當人心和聖道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所有的我心即理我心即佛萬法歸心,可以聚集所有被「聖靈傷害」到的人心反對真理;並帶領人類先返回相對主義,最後進入虛無主義。

這是中國教會四種難處。一方面,我們有根深蒂固的聖人傳統(聖保羅);另一方面,我們有著極為狡猾的諂媚全人類的習性(人民萬歲)。一方面,中國文化把食物看得極高,甚至以食為天;並將善政與溫飽建立結構性關係。這意味著傳道人和食為天之間的民眾及掌權者存在致命的對立。另一方面,中國文化把人心看得極高,並將聖人明君及家國秩序建築其上,這進一步惡化了教會與個人、精英和家國之間的戰爭關係。因此所有中國牧者們應該這樣互相勸勉,我們比其他「使徒」都要格外勞苦——奔跑一段時間,就會有小羊跑回愛的宗教和心學傳統中去。中國基督徒尤其需要反覆教導。正如主說:「13這就是你們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你們還作許多這樣的事。14耶穌又叫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聽我的話,也要明白。15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裡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16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馬可福音7:6-16)。阿門。

一、沒有聖人(18a)

18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嗎?

羅馬書3:11說:「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這是人心的普遍黑暗:無知,但拒絕尋找真理。「不明白」,ἀσύνετος,unintelligent, without understanding, stupid(羅馬書1:21,31;10:19)。這是一個合成詞:ἄλφα and συνετός。συνετός的意思是:ntelligent, having understanding, wise, learned(馬太福音11:25;使徒行傳13:7;哥林多前書1:19)。耶穌一方面感慨:你們也是那麼蠢嗎?但另一方面,門徒畢竟起來求問真理了。理解這段經文,應該上溯到馬可福音7:1-17;特別是馬可福音7:16-17,「16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17耶穌離開眾人,進了屋子,門徒就問他這比喻的意思」。一方面,真理是聽來的,不是從人自己裡面出來的。另一方面,門徒的心裡不明白真理,必須接受教導。這兩個事實與聖人和心學的傳統都是對立的。一方面,人在絕對真理上是無知的;所以彼拉多說真理是什麼呢?另一方面,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成了真理和恩典的見證。不僅如此,門徒雖然已經進入了真理課程,但仍然有很多問題不明白,因此需要終身再教育(使徒行傳10:17,哥林多前書13:12)。

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又藉著教會與我們同在,這是我們可以持續啟蒙。首先,人不僅不認識真理,而且不知道自己的內心:「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路加福音9:55)。人也不知道別人的內心:「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17:9)。其次,神知道人心,並且教導我們怎樣認識人心;並因此遠離人心去仰望真理。「24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25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約翰福音2:24-25)。「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清潔。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箴言16:2;另參箴言21:2)。最後,人心最匱乏的是什麼呢?沒有真理沒有愛。「但我知道你們心裡,沒有神的愛」(約翰福音5:42);「我知道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你們卻想要殺我。因為你們心裡容不下我的道」(約翰福音8:37);「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44)。我們必須轉向基督。

二、外在食物(18b-19)

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19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在基督之前,站著食物。讓人轉向基督,唯有耶穌成為人的食物。聖餐是一種「無奈的真理」。魔鬼也知道人心,首先將食物在人心中建立為神祇或信仰,所謂創世記中的吃,或肉體的滿足,且以為神。愚蠢的人或外邦人不僅以食為天,而且建立了食文化。中國也有通達人如孫中山說:吾們,唯有吾們,把食物變成了藝術和文化(大意)。而烹調廚藝和食物禁忌以及飢餓恐懼是飲食文化的三種惡性膨脹或走火入魔。這有普遍性。「只愛真理」這樣的信仰一定與災民發生衝突,被災民不斷棄絕構成中國傳道人的基本牧會經驗。

中國人將生命用於食物採集和食物禁忌;並希望「基督」幫助他們增加食物類或屬於肉身的福祉。他們越是絕望越是聽道成仇。這是一種靈魂的黑暗和污穢。動詞κοινόω在這段經文中連續出現了3次(在馬可福音7章則出現5次):to make common;to make (Levitically) unclean, render unhallowed, defile, profane;to declare or count unclean。耶穌並沒有說食物毫無意義,只是說食物與靈魂得救無關。將食物徹底貶低為無或高舉食物為天的,都是魔鬼的謊言。而且耶穌強調「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因此建立食物禁忌並以物質財物為尺度分別貴賤,都是毫無意義。

以食代天是出於魔鬼對人類的敗壞大計:創世記3:1,「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它成功了:創世記3:6,「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這是魔鬼的詭計:用你們取代神;用吃取代聖道,用那棵樹取代園中所有的樹木。於是,食物成了吾們真正並且唯一的信仰,而任何被認為威脅食物利益的信仰必須視如寇仇。但「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腓立比書3:19)。對地上之事的竭力追求,就會導致一種「戰神式」的禱告。但至少基督不會垂聽這種外邦人的禱告(馬太福音6:5-9)。

關於食物與生命的分別,或大小之辨,這是基督教的觀點。馬太福音6:25,「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約翰一書2:15,「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值得強調的是,這裡涉及教會關於吃血的爭辯。「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καθαρίζον πάντα τὰ βρώματα,purging all meats?中文是意譯;KJV將之翻成疑問句。這是NIV的翻譯:(In saying this, Jesus declared all foods 「clean.」)。βρῶμα的基本含義是:that which is eaten, food。相關討論可以參考羅馬書14:1-23及哥林多前書8:8-13。

三、內在諸惡(20-22)

20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21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22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譭謗,驕傲,狂妄。

現在基督帶領人類返回他們的內心,那無邊的黑暗,那被人類謊言遮蓋和粉飾的世界。在這裡,耶穌否定了一切人本主義思想、心本主義宗教和偉人的意識形態。每個人都是罪人,而且罪惡在他們自己裡面,不僅惡貫滿盈,而且人絕對不能自覺、自決、自潔、自救;並且內在諸惡互相污染,作惡互害,自我污穢且互相污穢。主耶穌在這裡列舉了人內心的13種罪惡;而且這13種罪惡之間存在某種邏輯聯繫。這裡的概念基本上都是複數,比如可以翻作「各種惡念」、「諸般苟合」等等。也可以對比摩西十誡闡釋這些概念。我們按原文的順序將之重新排列和解釋如下:

1、惡念

οἱ διαλογισμοὶ οἱ κακοὶ,masculine noun:evil thoughts;各種邪惡的思想,傷害神也傷害人的心思意念。另參創世記8:21,「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心裡說,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耶利米書4:14,「耶路撒冷阿,你當洗去心中的惡,使你可以得救。惡念存在你心裡要到幾時呢?」馬太福音9:4,「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就說,你們為什麼心裡懷著惡念呢?」與此相關,如果人從小懷著惡念,那麼嬰孩兒洗禮就更為必要,不然不得潔淨,或死在罪中。對比摩西十誡,惡念首先是因為不敬畏上帝。

2、苟合

μοιχεία,feminine noun;adultery。終日性慾,且淫者見淫,偏愛捉姦查房。這個名詞在新約只出現4次。如約翰福音8:3,「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加拉太書5:19,「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如果惡念指害人之心,那麼常見和首要的害人手段就是用淫亂並且用淫亂控告人,姦夫淫婦聯合姦夫淫婦以姦夫淫婦的罪名將他人毀滅在姦夫淫婦的面前。主說你怎樣論斷人就怎樣被論斷。這話反過來也成立:你怎樣被論斷,所以你怎樣論斷人。

3、姦淫

πορνεία,feminine noun。這個概念比μοιχεία含義更豐富,不僅指男女關係,而且是包括所有非法、變態的性關係;也指偶像崇拜或屬靈淫亂。性變態在末世愈演愈烈,如同性戀、男女人和女男人、窺陰癖、人獸戀、愛國主義、瑪門崇拜,權力意淫……苟合與姦淫可以與第二條、第三條誡命平行。法利賽人因為貪愛世界把聖會變成性醜聞法庭,而那些離棄安息日的人基本原因是為了與各種偶像行淫。

4、兇殺

φόνος,masculine noun;murder, slaughter。謀殺,故意、惡意並且設計殺人。馬可福音15:7用的就是這個概念:「有一個人名叫巴拉巴,和作亂的人一同捆綁。他們作亂的時候,曾殺過人」(另參路加福音23:19,25)。這個概念可以指「暴力革命」、針對信仰和良心的暴力鎮壓(使徒行傳9:1;希伯來書11:37;啟示錄9:21)或一切鼓吹暴力合法性的思想。這是主耶穌的教導:「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無緣無故地五字)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馬太福音5:22;另參約翰一書2:11)。

5、偷盜

κλοπή,feminine noun;theft。上述三者針對的是人身和生命,偷竊針對的則是錢財。所有不當得利的手段都是偷竊,包括革命、搶劫、腐敗和詐騙。偷盜也顯示魔鬼在人心作王,成功使財產成為罪人的上帝。在一群小偷組成的國家中,他們跟你談愛,並且炫富。貪婪和偽善會構成更為殘酷的十字架,足以絞殺任何真正的傳道人。寧錄和尼祿已經合二為一地借屍還魂了。但更新的神跡我們也在經歷:「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以弗所書4:28)。感謝主。

6、貪婪

πλεονεξία,feminine noun;greedy desire to have more, covetousness, avarice。貪婪首先毀滅的是家庭:「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貪婪和良心是對立的:「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以弗所書4:19)。貪婪最後毀掉的是自己的生命:「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歌羅西書3:5)。貪婪的牧者一定彎曲聖經,諂媚會眾:「3他們因有貪心,要用捏造的言語,在你們身上取利。他們的刑罰,自古以來並不遲延,他們的滅亡也必速速來到(原文作也不打盹)……14他們滿眼是淫色(淫色原文作淫婦),止不住犯罪。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心中習慣了貪婪,正是被咒詛的種類。」(彼得後書2:3,14)。在物質上容易滿足的人有福了,求神讓我們對真理無限地貪婪。

7、邪惡

πονηρία,feminine noun;depravity, iniquity, wickedness;malice;evil purposes and desires。如果說「惡念」還停留在思想階段;現在的「邪惡」則付諸實施。在這13種罪惡中,邪惡可以位於交叉結構的中心。最為邪惡的手段就是為人設立政治陷阱,利用爆君獵狗抵擋神、傷害人;特別是試探和咒詛基督:「耶穌看出他們的惡意,就說,假冒為善的人哪,為什麼試探我」(馬太福音22:18)。或用律法吃人:「主對他說,如今你們法利賽人洗淨杯盤的外面。你們裡面卻滿了勒索和邪惡」(路加福音11:39)。他們是魔鬼之子(以弗所書6:12)。不僅惡,而且邪,這是中文的魅力。

8、詭詐

δόλος,masculine noun;craft, deceit, guile;狡詐、欺騙、以狡猾為智慧。蛇比田野裡一切受造物都狡猾(創世記3:1)。它不僅欺騙,而且熟練欺騙的技巧——魔鬼的謊言遠遠高於人的謊言,而且終極目的是殺害神的兒子:「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馬太福音26:4;馬可福音14:1)。或者抵擋使徒,阻擋人信基督:「你這充滿各樣詭詐奸惡,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你混亂主的正道還不止住嗎?」(使徒行傳13:10)。摩西十誡說: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邪惡之子明明知道他的舉證是假的或編輯加工後的證據,但還是要用之害人。彷彿只是為了證明他們的沉淪。

9、淫蕩

ἀσέλγεια,feminine noun;unbridled lust, excess, licentiousness, lasciviousness, wantonness, outrageousness, shamelessness, insolence。基本含義就是縱慾、放縱、放肆、無法無天,為所欲為。蠻橫、無恥和厲害了就是他們的信仰。淫蕩的極致就是:「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主耶穌基督」(猶大書1:4),他自己是主宰。他們因為不認主,所以是無法控制和叫停的。但他們有了一則惡念、邪惡、詭詐,就一定會起來將之付諸實施,並進行到底。就像該隱,殺機已經有了,就一定會起來實踐。見過很多這樣的案例,特別是控告弟兄殺牧棄會的,總是按這個邏輯「走向成功」:「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各書1:15)。神也無奈,惟余審判。

10、嫉妒

ὀφθαλμὸς πονηρός,an evil eye;長著一隻嫉妒的眼。形容詞πονηρός的基本含義是full of labours, annoyances, hardships;bad, of a bad nature or condition。這個字的用法參考馬太福音5:11,「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用刻意片面編造的材料控告陷害審判人。另參馬太福音5:37,「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作是從惡裡出來的」。在主禱文中我們祈求神拯救我們脫離「兇惡」——這是一種與嫉妒相關的兇惡,它是一種陰間般的殘忍。你只能離開,不能陷入它的網羅。妖怪只長著一隻眼。這是主耶穌的「十三條誡命」比摩西十誡更充分的一則信息。十字架是嫉妒的高峰:「巡撫原知道,他們是因為嫉妒才把他解了來」(馬太福音27:18)。當一個人或一群人用公開釘別人十字架這種極端方式表達「公義」的時候,毫無疑問,他(們)就是嫉妒之子或撒但的差役。

11、譭謗

βλασφημία,feminine noun;slander, detraction, speech injurious, to another』s good name;impious and reproachful speech injurious to divine majesty。褻瀆,譭謗。譭謗基本上是對嫉妒的遮蓋和粉飾——撒旦也裝成光明的天使。若還是匿名譭謗,魔鬼恐怕都瞧不起你這黑暗之子。有一種譭謗叫作「硬駁」:「但猶太人看見人這樣多,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譭謗」(使徒行傳13:45)。「硬駁」的意思就是既沒有聖經根據也沒有事實根據和邏輯道理,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干反對」,只要是你我就反對,我看你的講章和視頻就是為了反對。但有一種褻瀆不能被饒恕:「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馬太福音12:31)。

12、驕傲

ὑπερηφανία,feminine noun;pride, haughtiness, arrogance;the character of one who, with a swollen estimate of his own powers or merits, looks down on others and even treats them with insolence and contempt。這個名詞在新約中只出現一次。它讓我想起基督徒作家和教痞以及諸般的土豪。所謂驕傲就是把自己看得過於當看的;但是只能指著糞土般的理由,如出身、地位、才華、錢財、容貌、虛名、人情等。然而驕傲者也知道這些價值不過是通貨膨脹,所以只能不斷藉著「譭謗」維持這種幻覺。當一個人的能力和野心產生衝突的時候,他如果不在基督裡謙卑下來,就會把自己變成特別醜惡的發酵餅,一地雞毛地隨風而去。

13、狂妄

ἀφροσύνη,feminine noun;foolishness, folly, senselessness;thoughtlessness, recklessness。這個字應該翻作愚蠢或愚妄(哥林多後書11:1,17,21)。驕傲的極致就是狂妄。當然,狂妄也是一種愚蠢,因為上面的「驕傲」實際上毫無意義,只是取罪自害。若不收斂,就會蠢若天仙,或如以東人。人都難免愚妄,甚至保羅也被逼迫愚妄;但我們當求神盡早救援。不然後果悲催。這是亞干的悲劇:「被取的人有當滅的物在他那裡,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燒。因他違背了耶和華的約,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約書亞記7:15)。

四、人心污穢(23)。

23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

23節是總結:πάντα ταῦτα τὰ πονηρὰ ἔσωθεν ἐκπορεύεται καὶ κοινοῖ τὸν ἄνθρωπον,All these evil things come from within, and defile the man。這一切在神眼中都是惡的(πονηρός,參見上文的邪惡與惡眼)。不能以惡為善。國人的絕境在這裡:不僅落在13罪惡之中,而且基本上以邪惡為智慧。被顛倒的善惡必須在基督裡顛覆過來。一個天良喪盡、黑白顛倒的世界必須重新返回基督的公義。正如先知所說:「20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21禍哉,那些自以為有智慧,自看為通達的人」(以賽亞書5:20-21)。聖經當然反對以惡報惡,但更反對以惡報善,甚至以惡報善,以善為惡,善惡不分;以至於助紂為孽,合夥作惡。主說,這一切真的很污穢。20、21、23三次重複這個論點:從人裡面出來的惡能污穢人。這不僅是對門徒的教導,對法利賽人和文士的責備,也是對整個人類的呼召:τὸν ἄνθρωπον。這是指整個人類或每一個人:

第一、每一個人裡面都很髒,自我感覺良好的騙局應該結束了。第二、與其把罪惡歸咎於外來的勢力或別人,甚至魔鬼;不如先悔改自己。第三、我們必須從心學出來遷徙進入神學,從自我出來進入基督的教會——這是唯一的潔淨之路。「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翰福音3:5)。換言之,要把我們的心交給神去潔淨,並求聖靈居住和掌權。

這是保羅的見證:「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7:18)。心如此不靠譜,因此必須為心祈求神的保護和帶領(箴言4:23)。這是如何可能的呢?一方面新約也是心約(耶利米書31:31-33)。換言之,人類要仰望那道成肉身的基督,祂必須來,祂真的來了。上帝不再是石板上的律法,而是進入我們中間的人子。另一方面,唯有藉著教會特別是聖禮型教會,我們的心才可能不斷被基督掌權(羅馬書8:9-10;加拉太書6:18)。這是神的計劃:「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17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18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19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20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21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以弗所書3:16-21)。

任不寐,2018年9月2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