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創世記6:1-12
1當人在世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2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3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4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5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6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7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
8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9挪亞的後代記在下面。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神同行。10挪亞生了三個兒子,就是閃,含,雅弗。11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12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
感謝神的話語。創世記第4章及其以前「人的女兒」或蛇的後裔,與創世記第五章及其以前「神的兒子」或女人的後裔(創世記3:15),今天在創世記6:1-12交合了。這場屬靈淫亂的產物就是偉人和英雄,而這些洪水猛獸一定在地上製造滔天罪惡。大洪水就是對偉人罪惡的公義審判。創世記6:1-12可以視為挪亞方舟和大洪水的序篇,或者是建造方舟與洪水審判的理由。而創世記6-8形成一個新的單元,主題是大洪水。大致而言,第6章是洪水前,第7章是洪水中;第8章是洪水後。而創世記9-11章可以形成另外一個單元,從新人類到巴別塔。而方舟構成了洪水敘事的一個中心,方舟是預表基督和教會的。
創世記6:1-12有非常多的「人」字,這是大洪水前的「人類學」;與此同時,創世記第6章中「耶和華說」出現了3次(3,7,13),這可以理解為人類被滅絕之前,上帝對人的三場呼告或恆久忍耐;而這三次神說預表基督的降臨。這三次神說,連同創世記6:3中的「我的靈」可以與彼得前書3:19-20平行:「19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裡的靈聽。20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創世記6:1-12同時與基督末世論平行:「37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38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39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衝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馬太福音24:37-38)。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創世記6:1-12講論也是2018年的現實世界;挪亞的日子,就是今天的日子(另參啟示錄16-18;19;提摩太后書3:1-7)。我們當看見誰是神的兒子,誰是人的女兒,而兩造如何正在交合生子,為生產偉人和英雄。當然,我們更當聽見上帝的呼喊,以及基督復臨的宣告。
創世記6:1-12交叉結構如下。第一、人的女兒與神的兒子的交合生出偉人和英雄(1-4)。第三,與之呼應,神的後裔與人的後裔的分別,神的恩典造就義人和完全人(8-12);血氣前後呼應,偉人義人前後對立。第二,中間是神的臨在,指向大洪水前的基督(5-7)。這是一個有神論和基督論的世界。而第二部分本身也形成交叉結構:後悔-神說-後悔——神說一直是創造、救贖和審判的根基,也是魔鬼要攻打的目標;而後悔,讓我們看見神是又真又活的神,一方面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另一方面,耶和華在園中行走。神一定對人間的罪惡作出反應;同時,必來拯救那些信靠祂的兒女。阿門,
一、偉人:屬靈淫亂(1-4)
1當人在世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2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
3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
4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返回創世記,基督教不斷面臨這樣一種尷尬的境地,即面對猶太教豐厚而沉重的神學遺產;而這些遺產實際上常常包含著某種彎曲,目的總是涉嫌否認道成肉身的真理。比如這些傳統實際上都是猶太教的貢獻:亞當是第一個人,該隱的妻子是亞當的女兒,而創世記第六章中的「神的兒子們」或相關經文「神的眾子」,都是天使(the divine beings;如1 Enoch6:2ff;Jubilees5:1,死海古卷相應殘片等)。蘇美爾、埃及和希臘神話贊助了這些流言:諸神與人類交合生子。而高等批判從這裡入手,進一步販賣他們的聖經底本說:創世記6:1-4另有淵源,甚至源出異教。不僅如此,如果猶太人也曾是神的兒子,那麼,創世記6章開篇已經指出了他們「好色淫亂」的本性;實際上他們和偶像行淫,一直是貫穿以色列歷史的基本罪惡。猶太人和某些基督教學者就像夏娃,把這些罪惡全部歸咎給了「墮落的天使」。上帝的百姓必須首先悔改。
經年詳細考查,如今我們只是宣告結論:
第一、聖經沒有一處稱天使是神的兒子,反而明確否認天使是神的兒子(希伯來書1:5);天使從不嫁娶(22:30;路加福音20:36)。第二、聖經多次多方稱上帝所造所選之人是神的兒子(出埃及記4:22;申命記14:1;詩2:7,82:6;撒母耳記下7:14;馬太福音6:9;路加福音3:38;約翰福音1:12-13,3:6;羅馬書8:14-19;加拉太書4:5-7;約翰一書3:10)。第三、約伯記1-2章中神的眾子只是聚會的子民(1:2-4,1:6;2:1;另參申命記16:16;約書亞記24:1;詩篇29:1-2,89:7),約伯記38:7眾星是第四天創造的光體(詩篇148:3),神的眾子是第六天按神形象和樣式創造的人類(那時人還沒有墮落;神的眾子也不是太陽和月亮,因為「你們是世上的光」,是「光明之子」,雅各書1:17)。第四、彼得後書2:4,猶大書1:6-7根本不支持創世記6章中神的眾子是墮落的天使。第五、創世記6:1-4本身不斷告訴我們神的眾子就是人。
1、交合(1-2)
這3節經文也可以交叉結構:神說仍然位於中心,婚娶呼應交合。第1節中的「人」是הָֽאָדָם;而「多起來」的動詞是רָבַב,to be or become many, be or become much, be or become great。這個動詞除了數量很多的含義以外(撒母耳記上25:10等),也可以指勢力增強或經濟增長(詩篇4:7等)。這一切本是神的祝福(1:28);但人卻利用神的祝福去犯罪。或許有這種可能,隨著拉麥帝國的崛起,賽特一族的人願意與之合作雙贏。在這個主語和動詞之間,是另外一個動詞חָלַל,即4:26中翻作「人才……」那個詞,字根有褻瀆和淫亂之義。因此,הֵחֵל הָֽאָדָם這個詞組可能指所有人,包括人的女兒和神的兒子,都開始犯罪。在這個意義上,神的兒子也屬於הֵחֵל הָֽאָדָם的一部分,那就更不可能是什麼天使了。另外,בַּת除了一般翻作女兒以外,也指年輕女子,女人(young women, women)。這類女性與用亞當肋骨所造的夏娃顯然是不同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上文才說:「只是那人沒有遇見配偶幫助他」(參2:20)。但如今,選民要按自己的意思在外邦人中娶妻。
神的兒子們:בְנֵי־הָֽאֱלֹהִים,the sons of God。人的女兒:בְּנֹות הָֽאָדָם,the daughters of men。重點是動詞וַיִּרְאוּ,and they saw;這個「人看」與創世記第一章中的「神看」以及創世記6章中的「神觀看」都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所有人都這樣看見;另一方面,這些男人不過都是好色之徒,只看女人,不看基督。悲劇還在於,不是人的女兒花癡神的兒子,而是大衛偷窺了拔示巴在陽台上浴樹臨風。當然,不排除人的女兒故意「藍金黃」,因為撒但及其差役被稱為試探人的。所謂美貌,即分辨善惡的善(טוֹב)——根據蛇的試探,罪人分辨善惡的標準之一就是「悅人的眼目」。由此我們也能更明白,人不可能像神一樣分辨善惡。他們只是在書中或知識中尋找黃金屋和顏如玉。娶,לָקַח,可能是一場搶婚(有學者將神的兒子解釋為大洪水前的君王)。這涉及強姦和多妻制等罪惡,這是對拉麥之風的效仿。而且這是按他們自己的意思婚配的:בָּחָֽרוּ,they chose。動詞בָּחַר的意思是to choose, elect, decide for(13:11)——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神搭配的。而這個「自由選擇」的過程,表明「神的兒子們」已經生活在一個高度世俗化的社會了。
2、神說(3)
大洪水前,創世記第六章有三次的「神說」,如大雨之前萬鈞雷霆和東方的閃電;而這3次神說可以是基督降臨的預表:「26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曠野裡。你們不要出去。或說,看哪,基督在內屋中。你們不要信。27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28屍首在哪裡,鷹也必聚在哪裡(馬太福音24:26-27)。這裡的耶和華說是創世記第6章三次「神說」的第一次,每一次都是對人類和神的兒子們的一次警告或攔阻,上帝從來不是未經勸勉就審判的上帝。值得注意的是,創世記6:3中的「耶和華說」,與創世記3:22中的「耶和華神說」略有不同,而這裡也不再有「我們」這個複數的對話方式。這裡的耶和華更指向基督。而第3節中的人(אָדָם)再一次讓我們看見,所謂神的兒子們應該也是「人」的一部分。
淫合表明雙方都是屬血氣的,他們的後裔也是屬血氣的(בָּשָׂר;約翰福音1:13,3:6;另參以賽亞書31:3等)。聖經也用בָּשָׂר指沒有靈性的畜類(7:21;彼得後書2:12,猶大書1:10)——藉著這場交合,「神的兒子們」也墮落為高等動物、山頂洞人或幸福的豬群。
從上下文看,上帝極其厭惡這種屬靈的淫亂,神更知道這種淫亂必然導致偉人文化及其滅絕。上帝棄絕這種罪惡。「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לֹֽא־יָדֹון רוּחִי בָֽאָדָם לְעֹלָם,My spirit shall not always strive with man。Septuagint和Vulgate都將動詞דִּין翻作abide或remain;中譯本遵循了這個傳統。但是דִּין的基本含義是to judge, contend, plead(15:14,30:6,49:16);審判,懲罰。即使後來以色列但支派的那個「但」。因此這個句子還有這樣的解釋:我的靈就不會永遠在人裡面審判(約翰福音16:8-11)。這可能意味著神最終放棄了對罪人的攔阻;惡人繼續作惡,神就會任憑他們了。不僅如此,如果「神的兒子們」指天使,神在這裡的審判就是不公義的:只審判人,卻不審判天使;這與創世記3:14-19的公義審判也是衝突的。不僅如此,如果是天使和女人犯罪,干男人(בָֽאָדָם)何事?至於「我的靈」,還可以參考以西結書37:14,「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我將你們安置在本地,你們就知道我耶和華如此說,也如此成就了。這是耶和華說的」——「我的靈」與生命相關。
「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這也意味著,在那個剛硬的國度了,不會一直有教會和傳道人了。亞細亞的那7間教會,後來安在呢?「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這是何等傷心的一句話呢,不亞於後來的後悔與傷心。「他卻從他們中間直行,過去了」(路加福音4:30),耶路撒冷的未來是什麼?
永遠(עוֹלָם)這個概念,讓靈恩派和加爾文主義者感到沮喪,但聖經說的是真實的——沒有任何「聖徒」永遠「聖靈內住」。這至少意味著兩大事實:一方面,所有人,特別是基督徒,需要聖靈藉以臨在的施恩之具和教會生活;另一方面,人從此處於靈與肉的爭戰之中,這讓我們謙卑,更讓我們信仰。只有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保羅的話:「17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25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拉太書5:17-25)。不要用這些屬靈的高調去控告人,我們都需要靠聖靈不斷得勝;我們自己是戰爭的雙方,但得勝的都出於神,都當歸榮耀給神。
這句話也可以與創世記3:22-23平行:「22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23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上帝不允許罪人永遠活著。而且這樣的懲罰是不斷加重的:亞當被從永生中驅逐,但在世上的年齡還可以到930歲;但大洪水以後人類壽命,逐漸被限定為120年(雅各以後,約瑟110歲,摩西120歲,亞倫123歲,約書亞110歲……)。不過也可能的是,這120年是大洪水降下之前的120年(3個40年);上帝在這裡為人類設立了滅亡的倒計時(另參詩篇90:10,創世記11:32等)。然而最終的結局讓我們感慨不已:沒有人尊重更沒有人相信這個警告,人類繼續犯罪,甚至加倍犯罪,直到「萬劫不復」——120年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3、偉人(4)
一些高等批評又認為創世記6:1-4有不同的來源,特別是第3節的耶和華說的部分,被他們認為不屬於這個語境;因為他們覺得第4節與地1-2節緊密連接起來才是順遂的。然而事實正相反:恰恰是因為神已經宣告了祂對這1-2之交合的厭惡和審判,恰恰是因為在神說之後4節中人繼續生產偉人;這才進一步證明了大洪水前人類的極端叛逆與邪惡——他們是頂風作案,上帝禁止什麼,他們反要變本加厲。永遠不要給聖經作參謀,你不僅會自作聰明地掩蓋真理,而且要面對極為嚴厲的審判(啟示錄22:18-19)。正因為人類罔顧上帝的警告和忍耐,反而愈戰愈勇,罪上加罪;所以,「4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他們不僅交配,而且生子;不僅生子,而且生出偉人、英雄和名人。
就這樣,大洪水前的人類如洪水猛獸或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地衝破了第一道神聖的防線。創世記6:4同樣可以理解為交叉結構,即「偉人」與「英武有名的人」是同一類人;或者,後者是前者的後裔。偉人誕生的原因是「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兒們的交合,一定生產出偉人,或罪惡的強人。原因是,外邦人藉著這種合作和交流,必然將神的兒子們才有的恩賜(包括智慧)用於犯罪而不是敬虔;並彎曲神兒子們的信仰將之變成自己的意識形態,使罪犯也可以上升為替天行道的光明天使。於是這種交合會釋放強大的邪惡力量,在殺人和說謊兩個魔性方面都會登峰造極。偉人的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生物學上的發明,他們或許是「基因編輯」而被人「創造」出來的新物種。但即便如此,這種「科學奇跡」仍然是外邦人剽竊或濫用神的兒子們智慧的結果。
也不排除這種可能:「偉人」是墮落或已經被摔在地上的天使(路加福音10:18;啟示錄12:9-12;以賽亞書14:12;以西結書32:20-28),或到處遊行的魔鬼(約伯記1:7,2:2;彼得前書5:8),是四處尋找住處的污鬼(馬太福音12:43-45);而「英武有名的人」生出來之後,就被父母獻給了「偉人」,如同後來那些父母將兒女經火獻給摩洛(利未記18:21等)。或者,這些父母是按「偉人」的形象和樣式,而不是按神的形象和樣式,「重新造人」。
偉人:נָפִיל,giants, the Nephilim;這個名詞只在民數記13:33重複出現:「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偉人必然意味著對蚱蜢的創造和統治意志;偉人就是尼采崇拜的巨人和紅粉毛糞權力人格跪拜的偶像。所以偉人一定意味著強暴和壓制,因為偉人的對面必有小人或奴隸的存在。如果沒有,偉人就會用拉麥或英雄的手段將之創造出來。動詞נָפַל的意思是:to fall, lie, be cast down, fail;這個概念可能指墮落者、被摔下的人,或墮落的天使。在這個意義上,偉人就是魔鬼的化身或撒但的差役,是戰鬥英雄(the warriors);而且常常是戰敗之後被監禁在地獄中卻時刻準備再戰的敗軍之將和向神聖秩序反撲的幽靈。所謂有偉人在地上,大致可以說,這些被摔下來的敗將,如今下到地上了,他們伺機而動,偉人夢就是癲覆乾坤。他們一定要革命,因為不忘初心,實際上不忘被摔下和驅逐的恥辱。他們永遠記得這場國仇家恨或階級丑血淚恨:「耶和華神對蛇說,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3:14)。他們曾經是站著走路的,於是被咒詛的腹行之蟲,妄圖繞開基督卻渴望崛起到起初,乃中國大夢。這這個不需要基督卻要厲害如起初的夢,對人對己都是噩夢與洪水。
交合:בּוֹא ……אֶל,came in……unto;這個動作的方向顯示,神的兒子們不僅在生理上走向女人,也在信仰上進入了東方的世界。所羅門是這一事實的充分見證。當「基督教文明進入霾國」之後,一定發生本色化運動。但是,你去那裡不是出於神的意思,乃是因為你自己的貪慾。這也是底拿受辱的原因:她自己主動進入了示劍。
戰爭表情是偉人後遺症。וְיָלְדוּ לָהֶם הֵמָּה הַגִּבֹּרִים אֲשֶׁר מֵעֹולָם אַנְשֵׁי הַשֵּֽׁם:and they bare children to them, the same became mighty men which were of old, men of renown。這裡的they和them也可能是上文的偉人們。首先,動詞生育(יָלַד)的主語應該是「人的女兒們」(她們或他們一起)。其次,她們生下後裔是歸給她們的,是屬於她們的(לָהֶם),或他們的。再次,她們要產生和「神的兒子們」一樣(הֵם)的人,這對外邦人而言,他們將是擁有神兒子某些特質的新人類。最後,這是一些什麼樣的新人類呢?新人類或偉人這包括兩個方面的特徵。第一、הַגִּבֹּרִים,גִּבּוֹר,strong, mighty。這個形容詞或名詞的基本含義就是強大或強人,或英雄(10:8)、英勇的(גִּבּוֹר)(10:9);像神一樣大有能力(申命記10:7等)。一般而言,這些勇士都是未受割禮的殺人英雄(以西結書32:21,27);他們的哲學就是「」偉大的戰鬥」。他們是敵基督軍隊的領袖。第二、長壽的名人或以挪士。עוֹלָם可以翻作上古,也可以指長壽(可能依靠科技手段)。אֱנוֹשׁ指男人,也是山寨版的以挪士。שֵׁם是名字,名聲(11:4);也是山寨版的閃,「我們也有航母和憲法」……權力和人的榮耀(面子)是偉人家族的基本信仰。
二、上帝:全地之主(5-7)
5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6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
7耶和華說,
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
我願意相信大洪水前的世代,是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世代,科技可能遠超今天。與此相關,那必然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礎之上的全球化時代,因此罪惡才可能統治整個地球。一方面,在創世記6:1-7中,「人」(הָאָדָם)這個概念反覆出現了8次:所有人、每個人,全人類都犯罪。另一方面,「地」(אֶרֶץ)這個概念在創世記6:1-13出現了8次(另在17又出現了2次)。這意味著整個地球上的人類都敗壞了,也意味著大洪水一定不是局部性的大洪水,而是全球性的災難。上帝是審判全地和萬民的主(創世記18:25;歷代志上16:33;詩篇96:13)。上帝之下,沒有特區。另外一個具有神學爭議的話題就是「上帝的後悔」:這兩節經文與上帝的全知和不改變是矛盾的嗎(民數記23:19;撒母耳記上15:11,29;耶利米書18:10;出埃及記32:12,14;撒母耳記下24:16;阿摩司書7:3,6)?動詞後悔(וַיִּנָּחֶם,נִחַמְתִּי)或神性的後悔常常是被動語態(Niphal),是對人類罪惡的一種反應;因此神的後悔不是否定神的全知,而是強調神是又真又活的神。一方面,聖會棄絕剛硬到底的外邦人;另一方面,祂會撤回那些膽怯者的燈台,這一點是啟示錄七封書信的基本精神之一。「一次永遠」那個加爾文教義如今有跌碎在神的「後悔」之上了。僅就這裡的語境而言:這一切罪惡或那惡者或那獸(以西結書14:14-15,20)要逼迫耶和華後悔,而耶和華任憑了這種「惡意」;但神仍然藉著挪亞勝過了這種惡謀。
1、罪惡(5)
這是偉人時代的必然結局:惡貫滿盈,洪水滔天。這裡甚至沒有解釋為什麼這場屬靈的淫亂導致地上罪惡極大,因為我們即使根據常識和現實也可以一目瞭然。神看(וַיַּרְא יְהוָה)與人看又一次形成對比。也許人還以為自己很偉大,以為這個世代是最好的世代,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這樣幸福云云;但是,神的看法完全不同。神不僅將人看的榮耀視為可恥和罪惡(路加福音16:15),而且神將人看為最好的世代視為世界末日。一方面,人不知罪,雖然已經罪惡滔天;另一方面,人不僅行為犯罪,而且裡面已經徹底敗壞;並且人人敗壞(11)。也許正因為人裡面「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因此不可能看見「在地上罪惡很大」。罪惡:רַע,bad, evil;即分別善惡的惡(2:9等)。人只看女人的善,不看世界的惡;而女人是男人的榮耀(哥林多前書11:7)。這個形容詞也表示神對偉人的極端厭惡,常有嘔吐之感。而且罪惡已經登峰造極:很大,רַב:much, many, great;much, exceedingly;captain, chief(7:11,18:20)。可以說所有罪惡都犯下了,而且每一項都罪惡滔天;這些罪唯有洪水、硫磺與火可以「公義」。
終日思想的盡都是惡:וְכָל־יֵצֶר מַחְשְׁבֹת לִבֹּו רַק רַע כָּל־הַיֹּֽום,and every imagination of the thoughts of his heart was only evil continually。כָל在這裡重複兩次;這是一句非常非常強烈的話,表明人裡面犯罪的登峰造極與不可救藥以及上帝對這一切已經忍無可忍。當人的心靈徹底敗壞的時候,人類就不再有希望了。心死至於心死。
名詞יֵצֶר的意思是form, framing, purpose, framework;KJV常將之譯為imagination(8:21等)。用今天的話說,大約相當是「思維模式」、「思想框架」、「思維定式」、「心靈產品」、「創造發明」、「精神文化」等等。它所修飾的名詞是מַחֲשָׁבָה,thought, device;思想;巧計(出埃及記31:4等)。也指鬼魔一樣的智慧或蛇的狡猾,精明的算計。而這兩個概念又是修飾「心」的:לֵב,inner man, mind, will, heart, understanding。神是審判人心思意念的神;你的心如何,神是知道的,並且審判。人的心(5)和神的心(6)在這裡形成強烈的對比。然後再加上副詞רַק,only, altogether, surely;全是惡,只有惡,除了惡什麼都沒有;這就是耶穌要用祂的血潔淨的污穢(馬可福音7:14-23),也是基督要用光醫治的裡面的黑暗和瞎眼(馬太福音6:23)。最後是יוֹם,整天,一天一天,天天如此。這個時間概念和上文的空間(地)概念形成呼應的關係:不再有希望了。唯有一場大洪水,終結這個宇宙,潔淨所有的時空。
創世記6:6是整卷聖經最令人震撼和傷痛的一節經文。所謂震撼,就是聖經啟示的上帝竟然是一位「後悔」的上帝。所謂傷痛,就是我們竟然能理解這種傷痛:當父母說自己後悔生下這個孩子的時候,那孩子的罪惡已經到了怎樣可怕的地步,而父母的心到了怎樣破碎的境地呢?只有十字架上,「兒女」用槍扎碎基督的畫面,才能解釋這兩個極端事實吧。翻作後悔的動詞是נָחַם,to be sorry, console oneself, repent, regret, comfort, be comforted;難過,後悔,需要安慰。這個後悔並非說神沒有預知的大能,而是用文學的方式啟示神內心的痛苦及必有神聖行動的發生。這個概念就是創世記5:29中的「安慰」:「給他起名叫挪亞,說,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人需要安慰,但誰來安慰神——唯有基督是神和人的共同安慰。憂傷:עָצַב,to hurt, pain, grieve, displease, vex, wrest;這個動詞也指惱怒(34:7)、自憂自恨(45:5)。神的憂傷和烈怒最終要降臨在聖子(him)身上。
耶穌哭了。我們的神不僅不是加爾文主義的神,祂是可以「後悔」的神;而且我們的神也不是靈恩派或異教徒的神,我們的神常常帶著「憂傷」,祂常是痛苦的神,更有憤怒或義怒。因為祂才是真理,不能容忍錯誤;因為祂才是公義,不能容忍罪惡;因為祂才是光明,不能無視黑暗,因為祂才是愛,不能無視百姓的哭嚎。因為祂才是神,必在後悔中審判世界。我們信的是這位聖經啟示的神。一個從來不犯嗔戒、一個以寶相莊嚴慈悲善目春風化雨吃喝玩耍藏污納垢為理想和標準顏值的「神祇」只能是騙子,或者偶像。但我們的神也不是律法主義的神,不是保羅華許的神,因為這些小騙子只有誇張的憤怒,從無真誠的憂傷,更無神的憐憫。他們要把天火引下來燒滅一切得罪過他們的村莊,然後又忽悠我們說:他們的憤怒就是神的義怒。但主怎麼說呢:「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路加福音9:55)。我們信聖經啟示的神。
2、神說(7a)
神仍然沒有立即將手落下,祂仍然再說。祂的教會仍然在傳道,挪亞仍然在建造方舟,神的僕人仍然在講道台上呼喊……這是大洪水前上帝對世人的第二次警告。在大洪水前,更有振聾發聵的神說。第一次神說是:「3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第二次神說是:「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完全可以注意到,兩次神說是不斷加強語氣的;越是接近大洪水,人類越是加倍犯罪,神說越是充滿審判的信息。這更提醒大洪水前或基督復臨之前的人類:越來越強烈的天災人禍,乃是對終極審判的預警。與此相關,末世之前,作為神說之見證,必有教會和福音的復興。
我們的神是說話的神,是在大洪水前加倍說話的神。這是我們的神:「5耶和華在雲中降臨,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宣告耶和華的名。6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7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34:5-7);「18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19我再說,以色列人不知道嗎?先有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20又有以賽亞放膽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21至於以色列人,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羅馬書10:18-21)。
然後這末世的偉人在幹什麼呢?不僅不會悔改,反而用一切的辦法消滅神說:下架聖經、拆毀教堂、逼迫教會、攻打牧師……他們要用人說和錢財以及人的女兒遮蓋神說。是的,「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馬太福音12:41);是的,「就是從亞伯的血起,直到被殺在壇和殿中間撒迦利亞的血為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路加福音11:51)。然而我們要作預備,哪裡有神說,哪裡就有撒但的攻打;那惡者一邊宣告「神豈是真說」,一邊要將所有宣告神說的人送到公會、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而捍衛神說,見證神說,是教會在這末世的核心使命。
3、審判(7b)
審判臨到了:「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除滅:מָחָה,to wipe, wipe out,徹底滅絕(7:4,23)。這個動詞也常指把名字從名冊上除掉(出埃及記17:14,32:32-33)。這實在非常反諷,因為那些「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另參11:4),那些要名垂青史的人,在生命冊上竟然一無所有。這個詞也指洗淨杯盤(列王記下21:13);這些偉人或偉光正們,竟然在神的眼中如骯髒的馬桶,需要放水沖洗乾淨。於是大洪水來了:「23祭司要寫這咒詛的話,將所寫的字抹在苦水裡,24又叫婦人喝這致咒詛的苦水。這水要進入她裡面變苦了」(申命記5:23-24)。值得強調的是,這個動詞也出現在米戶雅利(מְחֽוּיָאֵל)這個名字之中:神滅絕人類,是人類像神一樣滅絕人類之罪惡,贏得的懲罰。這是公義的。如果上帝不消滅米戶雅利和拉麥這樣的偉人,就真的沒有上帝了。因此「後悔」這個概念也是上帝兒女的福音,正因為神是後悔的神,意味著這個世界將要改變了。
但是如何理解上帝也要將動物一併除滅呢?動物是無辜的嗎?在某種意義動物是無辜的,在這場洪水審判中,有「無辜受難者」或犧牲祭物;這可能是預表基督的獻祭的。但是,人犯罪,連同所在的動物和這地都被審判,都被滅絕;這也是基本的歷史事實;你承認不承認這都是基本史實:當動物相繼滅絕、生態災難不斷發生的時候,神的憤怒就已經開始臨到了。這在埃及和中國是事實,在洛杉磯和蒙特利爾也是事實。最後,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隨著人的敗壞,動物也背離了原初的「自然法則」,出現了亂交、撕咬和兇惡的事;他們互相攻擊,也攻擊人類(以賽亞書11:6-7,65:25)。魔鬼以動物或蛇的形象出現,也讓我們思想那個時代的基本邪教圖騰可能就是各種動物的形象(出埃及記20:4),考古學見證如雲。神除滅動物也意味著要除滅人類的一些主要假神。一個愛他們家的貓貓狗狗卻不愛神也不愛弟兄和教會的「基督徒」,有理由責備上帝對他們的寵物殘忍嗎?當然,最終上帝並沒有滅掉所有動物,每一種陸地動物都有「余民」進入方舟。
三、義人:分別為聖(8-12)
8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
9挪亞的後代記在下面。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神同行。10挪亞生了三個兒子,就是閃,含,雅弗。
11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 12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
今天我們讀到「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基督教國家已經不復存在,連賽特家族的人也敗壞了;另一方面,無論如何,還有餘民,還有希望。這段經文也可以交叉結構:「在耶和華眼前」(8)與「在神面前」(11)以及「神觀看」(12)平行,義人與惡人都在神的面前。而挪亞與世界也形成對比——我們要從世界分別出來,而這個世界以及世界的王將被審判(約翰福音12:31,16:11)。值得一提的是,猶太人有學者在這裡重新解釋了第9節「在當時的世代」一句,即將之解釋為in his age——挪亞甚至活到了亞伯拉罕的時代,因此亞伯拉罕的敬虔與挪亞相關;這是屬靈偉人對屬靈偉人的造就。但真正的基督教學者應該看到,這是一條人本主義路線。一方面,挪亞並非什麼屬靈偉人;另一方面,亞伯拉罕的歸正與挪亞無關,而是出於神的呼召。特別值得重視的是,聖經第一次談到「義人」,並以挪亞為代表;而這對我們理解何為義人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這是保羅和雅各的見證:因信稱義(羅馬書4:3;加拉太書3:6;雅各書2:23);另一方面,這是約翰和雅各的見證:行義的才是義人(雅各書2:24,約翰一書3:7)。但這是挪亞的見證:無論是信心還是行為,都是站在偉人及其強暴,世界及其敗壞面前見證基督,而被神悅納的。易言之,那種內部撕逼和用石頭砍自己的信心和行為根本不是義,而只是一種罪,或被魔鬼所附的表現。挪亞的義才是義:向這個罪惡的世代放膽傳道,同時不顧一切建造方舟。
1、挪亞(8)
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וְנֹחַ מָצָא חֵן בְּעֵינֵי יְהוָֽה,But Noah found grace in the eyes of the LORD。動詞מָצָא的用法是Stem: Qal,Aspect: Perfect;並不是被動語態;其基本含義是to find, attain to(2:20,4:14-15)。「惟有」一次是意譯,但這應該是真的。這是舊約聖經對挪亞及其時代的見證:以賽亞書54:9,「這事在我好像挪亞的洪水。我怎樣起誓不再使挪亞的洪水漫過遍地,我也照樣起誓不再向你發怒,也不斥責你」;除了挪亞,遍地都在神的烈怒之下。以西結書14:14,「其中雖有挪亞,但以理,約伯這三人,他們只能因他們的義救自己的性命。這是主耶和華說的」;以西結書14:20,「雖有挪亞,但以理,約伯在其中,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們連兒帶女都不能救,只能因他們的義救自己的性命」。一方面,那個世代除了挪亞無人得救;另一方面,將來挪亞子孫得救仍需要自己歸入因信稱義的真理。那鴻書3:8,「你豈比挪亞們強呢?挪亞們坐落在眾河之間,周圍有水。海作她的濠溝(海指尼羅河),又作她的城牆」。除了挪亞,整個世界都在洪水審判之下——被審判的人包括那些墮落了的「神的兒子們」。
特別需要重視「在耶和華眼前」這句話所包含的偉大真理。第一,神看顧挪亞,我們在祂眼前踴躍;祂疼愛我們如眼中的瞳仁。第二、任何人對我們的傷害都在神的眼中,祂必為祂的僕人伸冤。第三、挪亞因為僅僅依靠「神看」而勝過或棄絕了「人看」,這就是基督裡的自由,真理是人得以自由。從此以後,人怎樣看我算什麼呢?魔鬼用人看來捆綁我們,但我們若只是活在神的眼前,我們就真自由了。第四、但既然神看著我們,我們就需要比外邦人活得更乾淨、更光明磊落;生活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我們在神面前總是赤裸敞開的。另外,挪亞蒙恩是「挪亞是個義人」的邏輯前提。這意味著:「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以弗所書2:8)。恩典:חֵן,favour, grace, charm。這個句子還可以參見18:3,19:19,30:27,32:5,33:8,33:10,33:15,34:11,39:4,39:21,47:25,47:29,50:4。一般來說,在耶和華眼前蒙恩,這恩典是不配的罪人承受白白的恩典。在這個意義上,挪亞只是蒙恩的罪人。必須在這個前提之下理解何為下文的「義人」以及「完全人」。
2、義人(9-10)
這是一個偉人(1-4)和義人(8-12)「峰會」的世代,但上帝將之分別在兩個族類中(5-7)。挪亞因為拒絕歸入偉人家譜而被稱為義人和完全人。正因為如此,聖靈讓挪亞的家譜重新出發。אֵלֶּה תֹּולְדֹת נֹחַ,These the generations of Noah。這是與天地的家譜(2:4)、亞當的家譜(5:1)平行的第三份家譜。嚴格來說,該隱的家譜不算家譜。亞當-賽特的家譜,是對該隱-拉麥的家譜的超越或救贖;與之平行,挪亞的家譜是對偉人家譜的超越與救贖。這是挪亞的幾個特點:
第一、挪亞是個義人:נֹחַ אִישׁ צַדִּיק,Noah a just man。אִישׁ主要指男人,丈夫(2:23-24,3:6,3:16,4:1,4:23);挪亞是個男人,不是假男人,也不是男女人。值得強調的是,夏娃最初指著該隱盼望的就是這樣的男人;而拉麥誓言要殺害的也是這樣的男人。世界的王絕對不允許教會裡有真男人,但靠著神的恩典,教會裡仍然有真男人,有壯年人挪亞,又有少年人挪亞眾子。當然,魔鬼也樂見於教會的「女牧師」和師母專政(人的女兒)。因為那惡者要徹底摧毀上帝選民的戰鬥力。但即使在最極端的年代,神仍然可以興起底波拉和雅億向魔鬼軍隊宣告祂的勝利。為什麼說挪亞是個男人呢?因為他是個義人。一個真男人絕非指你很有權力或家道豐富,或者是一個藝術家,或者武藝超群,刀兵在手。而是指你是個義人。צַדִּיק,just, lawful, righteous(7:1)。首先,挪亞是一個秉行公義的人。這意味著他是一個有良知的人,一個敢於伸張正義的人,一個恨惡罪惡、親近良善的人;一個敢於責備拉麥並向世界宣講福音的人(18:23-28)。在一個惡貫滿盈的世代敢於行公義好憐憫這是何等傑出的見證(以西結書14:14,20)。其次,這義更是因信稱義的義(15:6,צְדָקָה),即挪亞是有信仰的人。唯有有信仰的男人才是男人。最後,這是神眼中的義人,魔鬼或世人是否稱義,都是糞土。但我們若被神稱義了,誰還能阻擋和控告我們呢(羅馬書8:29-39)。
第二、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תָּמִים הָיָה בְּדֹֽרֹתָיו,perfect in his generations。完全的:תָּמִים,complete, whole, entire, sound。這個形容詞也出現在創世記17:1,「1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2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這個完全首先涉及人與神的關係。創世記25:27中說:「雅各為人安靜(תָּם),常住在帳棚裡」。這個形容詞主要指沒有瑕疵的祭物(出埃及記12:5,29:1;利未記1:3,1:10等)——挪亞是隨時預備為主犧牲的,這是作為活祭的侍奉(羅馬書12:1;詩篇101:6)。另外這也指祭司和選民完全的獻祭或信仰生活:「13你要在耶和華你的神面前作完全人。14因你所要趕出的那些國民都聽信觀兆的和占卜的,至於你,耶和華你的神從來不許你這樣行」(申命記18:13)。因此這個完全人主要強調的應該是挪亞對唯一真神的信仰關係,這是惟獨基督的完全。與此相關,這個完全也可能指挪亞在生理或生理上與外邦女子無染,與那個時代的「神的兒子們」完全不同。所以挪亞500歲才生三個兒子,也是另外一個見證。
完全人最終類似拿細耳人,就是在那個世代全職作祭司,為世人祈禱和講道的神的僕人。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挪亞「在當時的世代」(in his generations)是個完全人!他根本沒有迴避當下的、現實的、身邊的、自己時代的罪惡,包括那個時代的偉人和英雄;更沒有迴避神的僕人對自己世代的福音使命。這使得挪亞的義與異教徒的「屬靈」和所有假冒偽義區別出來。這勇敢是真的,這義是真的,這完全是真的,這信仰是真的,這福音是真的。挪亞的信仰不是封閉或躲藏在家庭小廟中的半吊子信仰,挪亞的教會也不是用石頭砍自己的文革式教會;挪亞的信仰就是路加福音和12章基督耶穌向門徒宣告的信仰,就是在人面前認主的信仰,就是站在公會、官府和有權柄人面前宣告的信仰。世代,דּוֹר,period, generation, habitation, dwelling。神在特定的時代興起自己的僕人,以便在那個世代為祂做見證。這也意味著,神的僕人必須將真理與當時的現實聯合起來,使光照在黑暗中成為一個基本的屬靈事實,見證神是又真又活的神,神的話語就是靈,就是生命。你若只是責備萬古以前的黑暗,那裡有挪亞,還用得著你這樣「勇敢」嗎?
第三、挪亞與神同行。אֶת־הָֽאֱלֹהִים הִֽתְהַלֶּךְ־נֹֽחַ,Noah walked with God。挪亞繼續以諾的事工。只是挪亞在地上與神同行的時間遠遠超過以諾。傳統不是不可以超越的。
第四、「10挪亞生了三個兒子,就是閃,含,雅弗」。這節經文平行5:32,「挪亞五百歲生了閃,含,雅弗」。我們至少可以領受到如下信息。首先,挪亞結婚生子的年齡非常遲。其次,挪亞與神同行的時間非常長(以諾是300年)。最後,挪亞的後裔比以諾的後裔多三倍,至少從「建立神僕」這個角度看是如此。以諾只有一位瑪土撒拉在冊,但挪亞有三位瑪土撒拉。神在拉麥及其三子強暴天下的世代,必會看軟弱的少年人的眼,讓我們看見與我們同在的,比與拉麥同在的更多(列王記下6:16)。
3、世界(11-12)
挪亞及其三子的存在,也可以視為神對大洪水前人類第三次,當然也是最後一次的呼告和忍耐。人類被滅絕之前,上帝在地上以3-4倍的強度宣告審判與救贖的信息,但人仍然不悔改。換言之,11-12不是對第5節簡單的重複,而是強調這個事實:即使在挪亞傳義道的前提和語境之下,「11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12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大洪水前的世界至少有4個特徵,或者說,這個世界被淹沒有4個基本理由:
第一、世界在神面前敗壞:וַתִּשָּׁחֵת הָאָרֶץ לִפְנֵי הָֽאֱלֹהִים,the earth also was corrupt before God。首先,地(אֶרֶץ)這個概念在這節經文中重複出現了4次。一方面,全地都敗壞了,無一聖地。另一方面,這地是與天對立的,這是世界與天國的對立。而這場世界和天國的戰爭,最終必然以世界被傾覆,而天國降臨為終局。其次,敗壞,שָׁחַת,to destroy, corrupt, go to ruin, decay。這個動詞在第6章就出現了5次(另外還有2次在第9章)。一方面是人的敗壞(11,12),另一方面,人的敗壞向神贏得了毀滅的懲罰(13,17)。這應該也意味著,人之敗壞基本特徵就是,罪人像神一樣在毀滅罪人。不過這個動詞在這裡是被動語態(Niphal),因為主語是「地」——神所創造的世界被人的罪敗壞了。神不可能永遠容忍罪人這樣敗壞祂所創造的世界。最後,在神面前,不僅指神對地上罪惡的全知;也表明罪人犯罪是針對神的,這完完全全是敵基督的戰爭。
第二、地上滿了強暴,וַתִּמָּלֵא הָאָרֶץ חָמָֽס,and the earth was filled with violence。這句話也可以是上一句話的解釋:罪人用強暴敗壞了世界。מָלָא也是被動語態,基本含義是to fill, be full(1:22,28)。這不僅意味著罪惡滿盈、登峰造極;而且意味著罪人佈滿全地的同時,卻用強暴像水一樣充滿了全地。洪水是對這禍水的懲罰和潔淨。強暴:חָמָס,violence, wrong, cruelty, injustice(16:5,49:5);暴力、罪錯、殘忍、不義;或者因殘忍而到處是冤案(約伯記19:7),完全無法無天,不法之人為所欲為。值得強調的是,強暴主要指向政治的罪惡和政治的冷血,這一點可以參考阿摩司書6:3-8,「3你們以為降禍的日子還遠,坐在位上盡行強暴(或作行強暴使審判臨近)。4你們躺臥在象牙床上,舒身在榻上,吃群中的羊羔,棚裡的牛犢。5彈琴鼓瑟唱消閒的歌曲,為自己製造樂器,如同大衛所造的。6以大碗喝酒,用上等的油抹身。卻不為約瑟的苦難擔憂。7 所以這些人必在被擄的人中首先被擄。舒身的人荒宴之樂必消滅了。8主耶和華萬軍之神指著自己起誓說,我憎惡雅各的榮華,厭棄他的宮殿。因此,我必將城和其中所有的,都交付敵人」。這種強暴也指那些喪盡天良的精明人:「強暴人誘惑鄰舍,領他走不善之道」(箴言16:29)。因為政治強暴,全地敗壞。
第三、「12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12節與5節也可以平行,即「神觀看」與「耶和華見」平行。當然12節也可以歸入下個單元。這是一個有神的世界,正因為有神存在,所以世界的罪惡不可能永遠暢通無阻。וַיַּרְא אֱלֹהִים אֶת־הָאָרֶץ וְהִנֵּה נִשְׁחָתָה,And God looked upon the earth, and, behold, it was corrupt。本來這個世界神看著是好的,如今神看著卻是敗壞的。וְהִנֵּה表示強調。人不會認為這世界敗壞了,當毀滅;但神的看法完全對立,而且唯有神的觀看會產生真正的後果。然而,今夕何夕啊:「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創世記1:31)!
第四、「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敗壞(שָׁחַת)這個詞在12節中出現了2次,第一個用法是Niphal,第二個則是Hiphil——人犯罪出於他們自己或他們與魔鬼的合作;而不是出於神。而且這裡強調,這地上沒有一個義人,所有人都因血氣或為血氣而敗壞了,並且互相敗壞。血氣:בָּשָׂר,已經出現在6:3,這裡進一步重複(另參13)——以前的血氣如果不被勝過,必然繼續發展為罪大惡極,並被上帝除滅。這個血氣是指與聖靈對立的生命狀態,而敗壞的對象是「行為」,דֶּרֶךְ:way, road, distance, journey, manner(3:24)。דַּרְכֹּו,his way;每個人都走自己的路讓神去說吧。這是一個高度現代化或後現代的社會,個人主義的社會,國情論下的社會。罪人不僅找不到平行的路或回家的路,也不走義路,而是偏行己路,專門揀選敗壞之路(羅馬書3:10-18)。不僅如此,這個句子也與「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形成對比:人已經不滿足於韜光養晦,而是要公然起來征服世界,並向上帝宣戰了。
那些假冒偽善的人們,如果你們覺得大洪水太殘忍了,你有什麼更高明的手段,帶領這樣的人類返回起初呢?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若要進入方舟,就必須效仿挪亞的義和完全:
「1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要得為業之地,從你面前趕出許多國民,就是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國的民,都比你強大。2耶和華你神將他們交給你擊殺,那時你要把他們滅絕淨盡,不可與他們立約,也不可憐恤他們。3不可與他們結親。不可將你的女兒嫁他們的兒子,也不可叫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4因為他必使你兒子轉離不跟從主,去事奉別神,以致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速速地將你們滅絕。5你們卻要這樣待他們,拆毀他們的祭壇,打碎他們的柱像,砍下他們的木偶,用火焚燒他們雕刻的偶像。6因為你歸耶和華你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你神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申命記7:1-6)。
「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15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16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7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18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哥林多後書6:14-18)。阿門。
任不寐,2018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