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創世記40-41。這是約瑟入監、出監並被高昇,治理埃及以及預備救贖以色列人和埃及人的故事。一方面,我們看見上帝是普天下的救主;另一方面,我們看見約瑟是怎樣預表基督的:道成肉身降卑進入世界,下到陰間(深坑與監獄),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要審判天下。
創世記40-41章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第一、約瑟在監(40:1-23)。法老所代表的掌權者的任性與黑暗,這是約瑟進入的埃及,這是耶穌進入的世界。基督和教會必須站在世界之主的面前,並將神的百姓從罪中拯救出來。當然,教會有傳統把創世記39:20-40:23都歸在「約瑟在監」這個主題之下。第二、約瑟出監(41:1-24)。神藉著法老的夢將法老帶到約瑟面前,或將世界及世界的王帶到神的面前,帶到基督面前,帶到教會面前。一方面,福音臨到法老;另一方面,當末後審判的時候,叫眾王無可推諉。當然,這段信息的中心是約瑟出監,可預表基督的復活,而復活的基督將差遣使者進入埃及,直到地極為復活的真理作見證。另外需要注意約瑟的兩個夢,與酒政膳長的兩個夢,以及法老的兩個夢之間的平行——異夢而非「科學」,是歷史和自由真正的軸線或動力。第三、約瑟升高(41:25-57)。神藉著約瑟治理埃及,並帶領法老更新和「改革」,預備一場普世的救恩。拯救和審判不僅臨到了埃及人,而且臨到普天下的人,包括以色列人。這是我們的神:道成肉身進入埃及;祂願意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特別需要注意的論題是:高昇、發達、崛起或有錢有權了,在神那裡從來不是為了耀祖揚宗、榮華富貴、仗勢欺人,挾私報復,消費揮霍、娛樂炫耀;而是為了面對饑荒的拯救,為見證基督。
最後注意法老的重要角色。他顯然是一位暴君,但他的確是埃及人罪惡贏得的懲罰。波提乏是小暴君,波提乏之妻是大淫婦;兩位大臣不僅是阿諛奉承的奴才,而且都是忘恩負義之輩;而整個埃及人販賣奴隸,甘願做狗。因此,神沒有什麼不公平,淫婦配得姦夫的專政,如同五毛狗紅二代歲月靜好婊絕配不換肩。神是公義的神,阿門。
一、約瑟在監(40)
上帝的百姓有時候會在監獄中度過人生重要的階段。或者說,監獄是神的僕人必經的功課。不進監獄你根本不可能認識這個罪惡的世界,認識人和自己,更不可能認識何為神。當然監獄有很多種,但是所有監獄的製造者都是掌權者(法老)和它的奴才或傚法者(波提乏)。一方面,監獄是掌權者「生氣」和「惱怒」的產物與結算中心(39:19,40:2);另一方面,監獄是上帝造就僕人的課堂和傳講福音的禾場。我們常常在監獄中得救。創世記40章可以這樣交叉結構:1-4與20-23讓我們看見代表世界之主的埃及法老,是何等的弄權與任性,可以對別人的命運生殺予奪——想殺誰殺誰(9:6)。而這一幕構成了神的百姓最後出埃及、而埃及被審判的基本理由。中間是兩位大臣的異夢與講解。一方面,神藉著夢境推動歷史的發展,解救約瑟;另一方面,神也藉著異夢將救恩臨到這兩位罪人,實際上賜給他們一個悔改的機會。注意前文雅各的夢和約瑟的夢的作用。馬太福音平行的夢的信息:一方面,約瑟的夢(馬太福音1:20,2:13,2:19)平行約瑟的夢;另一方面,彼拉多之妻的夢(馬太福音27:19)可以平行法老和大臣的夢。人應該敏感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信息,包括異夢,並對照聖經,尋找神的旨意。
1、法老的監獄(1-4)
1這事以後,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得罪了他們的主埃及王,2法老就惱怒酒政和膳長這二臣,3 把他們下在護衛長的監裡,就是約瑟被囚的地方。4護衛長把他們交給約瑟,約瑟便伺候他們。他們有些日子在監裡。
現在我們進入監獄、埃及或世界政治的無邊黑暗。首先是埃及王,這世界的王,世界的主,是「他們的主」。基督教絕對不可以迴避監獄、政治或世界的王。מֶֽלֶךְ־מִצְרַיִם,the king of Egypt。這一年約瑟應該是28歲,距離被賣過了11年。
其次是「酒政和膳長」,這兩個職分證明埃及人的信仰無非就是無神論唯物論或吃喝宴樂;以食為天,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酒食文化,等等。我經過一些以酒食酒器為天的「基督徒」,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們信的不是同一位神。酒政:שָׁקָה,to give to drink, irrigate, drink, water, cause to drink water(19:32等)。酒政的角色更重要,因此總是第一個出現。膳長:אָפָה,to bake(19:3等)。與後文的埃及術士和博士一起,這4種角色不僅代表了埃及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指向華人教會和現代基督教的某些異教特質:吃喝玩耍加上世俗小學。同時,「酒政和膳長」也指向災民恐懼和政治恐懼——他們的責任之一是防止法老的仇敵藉著食物謀殺他。因此「酒政和膳長」的存在顯示了習國和埃及及其荒誕愚蠢和可憐的現實;法老的物慾和肉身的軟弱製造了這兩種職業。實際上「酒政和膳長」也代表著了災民理性的一部分:他們靠伺候或利用掌權者的肚腹及其恐懼謀生(尼希米記1:11-2:8)。這種下賤的營生一直都耶穌才會終結,因為人子來用自己的血和身體服事罪人。
第三,在這個世界根本沒有真理和公義,而法老就是真理和公義,「我就是法律」,「我就是主神」。לַאֲדֹנֵיהֶם לְמֶלֶךְ מִצְרָֽיִם,their lord the king of Egypt。埃及王就是埃及人的主(אָדוֹן,18:12,19:2等)。但這位主依靠秦城監獄治理他的國度。
第四、在埃及得罪法老就是犯法,得罪,חָטָא,to sin, miss, miss the way, go wrong, incur guilt, forfeit, purify from uncleanness(20:6等)。聖經定義的罪是指得罪神;但埃及人定義罪是指得罪掌權者:大逆罪、顛覆罪,反革命罪,破壞規矩罪云云。聖經甚至沒有告訴我們這些大臣怎樣得罪了法老,因為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罪人得罪罪人是無法避免的,而君心如水,伴君如虎。很多時候,你完全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得罪「吃貨」了。
第五、法老靠情慾或淫邪大怒或惱怒實施統治或鎮壓或專政。法老:פַּרְעֹה,Pharaoh ,great house;「聖殿」(12:15,37:36)。惱怒:קָצַף,to be displeased, be angry, fret oneself, be wroth(創世記41:10,出埃及記16:20;利未記10:6;列王記下5:11等)。有權就是任性。法老發脾氣了,後果很嚴重。這就是所謂的發脾氣外交和發脾氣內政:「驚動高層」。一個靠「惱怒」司法的國度,一定是人間地獄;掌權者的情慾就是所有人的監獄。但以賽亞書31:3說:「埃及人不過是人,並不是神。他們的馬不過是血肉,並不是靈。耶和華一伸手,那幫助人的必絆跌,那受幫助的也必跌倒,都一同滅亡」;耶利米書46:17,「他們在那裡喊叫說,埃及王法老不過是個聲音(不過是個聲音或作已經敗亡)。他已錯過所定的時候了」。
第六、這個世界一切政治衝突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強暴或監獄。וַיִּתֵּן אֹתָם בְּמִשְׁמַר בֵּית שַׂר הַטַבָּחִים אֶל־בֵּית הַסֹּהַר,And he put them in ward in the house of the captain of the guard, into the prison。其中בַּיִת在這裡重複兩次,可以與法老代表的大房子平行——法老就是別人的監獄。名詞מִשְׁמָר的基本含義是:place of confinement, prison, guard, jail, guard post, watch, observance;監獄(創世記40:3,4,7;41:10;42:17,19;利未記24:12;民數記15:34等)。但這是彌賽亞的福音:以賽亞書42:7,「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以賽亞書61:1,「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作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人是人的地獄,掌權者是臣民的監獄;但基督是罪人的自由。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
第七,神藉著埃及政治的黑暗,將這一切罪人帶到了上帝僕人的面前。מְקֹום אֲשֶׁר יֹוסֵף אָסוּר שָֽׁם,the place where Joseph was bound,就是約瑟被囚的地方。אָסַר,to tie, bind, imprison(39:20等)。神的僕人被囚入監,是為了到監獄解放罪人。所以保羅在腓立比、耶路撒冷、凱撒利亞和羅馬坐監。「護衛長把他們交給約瑟」,這是神的計劃。淫婦並沒有成功,相反,護衛長波提乏繼續在監獄中重用約瑟。
第八、約瑟竟然是「伺候他們」,可以理解為一度也傳福音侍奉這些罪人。שָׁרַת,to minister, serve, minister to(39:4)。但是,傳道有時,這些罪人若最終不悔改,必然滅亡。「他們有些日子在監裡」,其中一人出監就被法老處決了。
2、二臣的異夢(5-19)
5被囚在監之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二人同夜各作一夢,各夢都有講解。6到了早晨,約瑟進到他們那裡,見他們有愁悶的樣子。7他便問法老的二臣,就是與他同囚在他主人府裡的,說,他們今日為什麼面帶愁容呢?8他們對他說,我們各人作了一夢,沒有人能解。約瑟說,解夢不是出於神嗎?請你們將夢告訴我。
9酒政便將他的夢告訴約瑟說,我夢見在我面前有一棵葡萄樹,10樹上有三根枝子,好像發了芽,開了花,上頭的葡萄都成熟了。11法老的杯在我手中,我就拿葡萄擠在法老的杯裡,將杯遞在他手中。12約瑟對他說,他所作的夢是這樣解,三根枝子就是三天。13三天之內,法老必提你出監,叫你官復原職,你仍要遞杯在法老的手中,和先前作他的酒政一樣。14但你得好處的時候,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在法老面前提說我,救我出這監牢。15我實在是從希伯來人之地被拐來的。我在這裡也沒有作過什麼,叫他們把我下在監裡。
16膳長見夢解得好,就對約瑟說,我在夢中見我頭上頂著三筐白餅。17極上的筐子裡有為法老烤的各樣食物,有飛鳥來吃我頭上筐子裡的食物。18約瑟說,你的夢是這樣解,三個筐子就是三天。19三天之內,法老必斬斷你的頭,把你掛在木頭上,必有飛鳥來吃你身上的肉。
監獄最大的仇敵是夢想。掌權者可以監禁人的肉體,但無法監禁人的靈魂,更沒有任何辦法阻斷神藉著夢臨到囚徒。只是唯有聽信福音的人會有異夢,並依靠異夢勝過監獄。但是惟獨在教會中的人,可以夢想神的旨意,並在神僕人那裡得到解釋。
「被囚在監之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二人同夜各作一夢」,前提是,「護衛長把他們交給約瑟,約瑟便伺候他們」。וַיַּֽחַלְמוּ חֲלֹום:And they dreamed a dream。講解:פִּתְרוֹן,interpretation(40:5,8,12,18;41:11)。愁悶:וְהִנָּם זֹעֲפִֽים,and, behold, they were sad。動詞זָעַף的基本含義是to fret, be sad, be wroth, be vexed, be enraged, be out of humour,ill(箴言19:3;但以理書1:10等)。如果沒有釋經者,罪人會把自己的「屬靈經歷」扭曲成對抗和抱怨上帝的理由。愁容:רַע,bad, evil(尼希米記2:2)。實際上兩個人看上去很邪惡或有病。無論如何,罪人常常在噩夢之中,因為他們裡面沒有平安。這種焦慮或抑鬱更需要真理的光照。約瑟關切他所牧養的羊群。約瑟在這裡強調了一個事實:「解夢不是出於神嗎?」一方面,這證明約瑟是一位傳道者;另一方面,唯有屬靈的人看明白屬靈的事。另外,約瑟顯然知道這個事件也出於神,出於神在他身上的計劃。
兩位大臣的異夢大致指向了酒與餅的聖餐異象——「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哥林多前書11:26)。復活的基督帶來救恩(酒政),但也帶來終極審判(膳長)。酒政雖然一度忘恩負義,但最終還是幫助了約瑟。這可以證明酒政最終的確悔改重生了。但膳長對約瑟的傳道顯然毫無反應,甚至聽道成仇。特別是當約瑟向他宣講「負面信息」的時候,這個根本有病的人可能背後咒詛約瑟是「神漢」也未可知。膳長有理由不相信約瑟:你自己也在監獄中,你怎麼可能是神的僕人?或者,「你們基督教應該講愛,你怎麼可以向我宣講這負面的信息或報惡訊呢?」很多人都是膳長的心態聽道的:你說中國不悔改必然滅亡, 他們就拂袖而去,從監獄直奔地獄。其實囚徒更是一種心態,遠非一種現實的存在狀態。
9-15聚焦酒政的夢及其意義。一些人將葡萄樹和三天解釋為耶穌死而復活事件,這或許是有道理的。約瑟解釋了酒政的夢,同時強調自己希伯來人的身份和自己的冤獄,並祈求酒政復出後來搭救他。約瑟完全相信自己看見的異象必然成就。約瑟在監獄中受苦並非徒然地等候,而是按神的旨意為自己尋找自由的機會。只是約瑟沒有提說自己的家族醜聞,只說「我實在是從希伯來人之地被拐來的」(另參出埃及記21;16)。基督徒沒有必要跟外邦人分享教會內部的紛爭。當然也可能約瑟為自己家族的罪惡感到羞恥而難以啟齒。另外,雖然約瑟渴望出監,但卻沒有諂媚膳長,約瑟以實情相告。相對而言,膳長顯然起初並不相信約瑟和約瑟所傳的,他更像一個懷疑主義者和基督教的批評者;或者一個機會主義者——見好就上。而這一切似乎也暗示了他未來的十字架命運。
3、法老的死刑(20-23)
20到了第三天,是法老的生日,他為眾臣僕設擺筵席,把酒政和膳長提出監來,21使酒政官復原職,他仍舊遞杯在法老手中。22但把膳長掛起來,正如約瑟向他們所解的話。23酒政卻不記念約瑟,竟忘了他。
這一切都應驗了。當然,法老對別人生命的生殺予奪,也在這裡彰顯無遺。法老的生日和設擺筵席,再度顯示這位世界之王的信仰無非是宴樂和權力。而他的生日,成了膳長或謝倫伯格釘十字架的日子。新時代要殺人立威,他人的生命成了掌世界之主的祭牲。動詞תָּלָה(to hang)應該指釘十字架,或掛在木頭上(創世記40:19,22;41:13;申命記21:22-23等)。看來釘十字架最初是埃及人的一種刑罰。啟示錄11:8,「他們的屍首就倒在大城裡的街上。這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這裡的基本真理是:「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馬可福音16:16)。
酒政很像很多剛剛信主的基督徒,他重生的路還很遠。至少當下,他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וְלֹֽא־זָכַר שַֽׂר־הַמַּשְׁקִים אֶת־יֹוסֵף וַיִּשְׁכָּחֵֽהוּ,Yet did not the chief butler remember Joseph, but forgat him。不記念,但是遺忘。這是標準的埃及人:「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出埃及記1:8)。酒政需要等候另一次機會悔改重生,或者求神賜給了他另一次悔改的機會,超越人的精明和自私。信仰是持續相信的道路,而非一次永遠的道路。但我們仍然需要記住這個基本事實:這是一個忘恩甚至恩將仇報、以怨報德的世界。今日世界,是正在遺忘基督的世界。我們是在這樣的世界裡忍耐著見證基督的愛。
二、約瑟出監(1-24)
如果說法老權勢下面所有人的命運都是不確定的,但法老和埃及的命運仍然在上帝的權柄下面——神可以同時使用法老和大臣的夢,帶領約瑟出監,同時藉著約瑟為埃及人和以色列人預備一場救贖。換言之,約瑟出監是一個神跡。創世記41:1-24可以形成一個明顯的交叉結構,1-8與17-24前後呼應,分別以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法老的夢境;而中間9-16是法老異夢的目的:救約瑟出監;而法老和大臣的夢服務於同樣的目的。不僅如此,上帝藉著神跡奇事,將世界的王帶到了約瑟預表的基督面前:傳福音同時預備最後的審判。而對約瑟而言,監獄生活將成為有一個重點的死蔭的幽谷。一方面,我們會落在人的監獄之中;另一方面,只要我們持守起初的信仰並且繼續堅持侍奉神,必能住在自由之中並走向自由。這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監獄,由法老暴君、監獄長和酒囊飯袋組成;我們會深陷其中。唯有神可以藉著異夢帶領我們出監。我不同意猶太人這個說法:約瑟的命運起於異夢,終於異夢;實際上,從始至終,異夢是約瑟清晨的翅膀。聖經中的夢對基督徒而言,就是一種信仰的見證:我們相信有神,而祂是行神跡奇事的神;並且藉此勝過世界、監獄和環境。基督徒的人生就是有夢的人生;我們從不放棄夢想,並且夢想成真。
1、法老的夢(1-8)
1過了兩年,法老作夢,夢見自己站在河邊,2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美好又肥壯,在蘆荻中吃草。3隨後又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醜陋又乾瘦,與那七隻母牛一同站在河邊。4這又醜陋又乾瘦的七隻母牛吃盡了那又美好又肥壯的七隻母牛。法老就醒了。
5他又睡著,第二回作夢,夢見一棵麥子長了七個穗子,又肥大又佳美,6隨後又長了七個穗子,又細弱又被東風吹焦了。7這細弱的穗子吞了那七個又肥大又飽滿的穗子。法老醒了,不料是個夢。
8到了早晨,法老心裡不安,就差人召了埃及所有的術士和博士來。法老就把所作的夢告訴他們,卻沒有人能給法老圓解。
正因為酒政的刻薄寡恩,神為救自己的僕人,又用夢攪擾法老。整整又過了兩年時間;這兩年約瑟可以繼續堅持信仰,也可能走入絕望。這兩年更需要教會,正是依靠持續的教會生活,約瑟可以在監獄和屢遭打擊的時候,不至於失去盼望。兩年後,救恩和審判同時臨到了法老。三和七這些概念都有神學的含義:時候滿足。
法老異夢的背景是「河邊」,而יְאֹר也可以專指尼羅河。牛在埃及幾乎有神的地位,牛神與河神平分秋色。麥子可以指向以食為天那種異教文化。但在法老的夢境中,這些「假神」將會侍奉上帝的計劃。「東風」(קָדִים,41:6,23,27)再度重申了「東方」在創世記中的基本異象,那是罪人沉淪的方向。這場饑荒始於東方;或這個世代又是「東風吹焦」的世代(以西結書19:12,約拿書4:8,以賽亞書40:7-8,馬太福音6:30)。第一個七讓我們看見上帝施恩給法老和埃及人;但第二個七這指向審判。
「不料是個夢」!וְהִנֵּה חֲלֹֽום,behold, it was a dream!就是這個夢,僅僅是一個夢——變局就是藉著這個夢開始的。「這是夢開始的地方」。這不是一個剛硬的物理世界;這是有神有夢有奇跡的世界。「法老心裡不安」,וַתִּפָּעֶם רוּחֹו,his spirit was troubled。動詞פָּעַם的基本含義是to thrust, impel, push, beat persistently(士師記13:25,詩篇77:4;但以理書2:1,3)。這更讓我們進到馬太福音2:3,「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這種不安一方面顯示法老的局限,他不過是人,根本不是神;他不能明白神的旨意。另一方面,罪人不得平安。夢將法老帶到十字路口。
法老不過是人,文明古國埃及的所有「術士(חַרְטֹם,diviner, magician, astrologer;出埃及記7:11等)和博士(חָכָם,wise, wise man;出埃及記7:11等)」,都不過是人,並不是神。沒有埃及人及其精英明白神的旨意。術士一般是埃及和巴比倫的宗教領袖或異教祭司。摩西律法嚴厲禁止這些行法術的:「你們不可吃帶血的物,不可用法術,也不可觀兆」(利未記19:26);「 9你到了耶和華你神所賜之地,那些國民所行可憎惡的事,你不可學著行。10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觀兆的,用法術的,行邪術的,11用迷術的,交鬼的,行巫術的,過陰的。12凡行這些事的都為耶和華所憎惡。因那些國民行這可憎惡的事,所以耶和華你的神將他們從你面前趕出。13你要在耶和華你的神面前作完全人。14因你所要趕出的那些國民都聽信觀兆的和占卜的,至於你,耶和華你的神從來不許你這樣行」(申命記18「9-14」)。而博士可以指埃及、巴比倫、波斯、希臘的「公共知識分子」;如「東方的博士」等。
實際上這是習國的掌權者和各種精英的共同真相:他們只是會無恥地自以為神自吹自擂,或靠諂媚掌權者謀食騙人;但實際上術士和博士對上帝和真理一無所知,更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給他們的掌權者指出一條得救的路(另參出埃及記7-9;民數記22-23;但以理書2-4)。千萬不要相信術士和博士。
2、走向自由(9-16)
9那時酒政對法老說,我今日想起我的罪來。10從前法老惱怒臣僕,把我和膳長下在護衛長府布的監裡。11我們二人同夜各作一夢,各夢都有講解。12在那裡同著我們有一個希伯來的少年人,是護衛長的僕人,我們告訴他,他就把我們的夢圓解,是按著各人的夢圓解的。13後來正如他給我們圓解的成就了。我官復原職,膳長被掛起來了。
14法老遂即差人去召約瑟,他們便急忙帶他出監,他就剃頭,刮臉,換衣裳,進到法老面前。15法老對約瑟說,我作了一夢,沒有人能解。我聽見人說,你聽了夢就能解。16約瑟回答法老說,這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
上帝用異夢擊打法老,不僅將給法老和埃及帶進一場改革開放的自由;而且也會給酒政帶來悔改的自由,更給約瑟帶來出監和高昇的自由。法老的夢標誌著這三場巨大的變局,這場變局只能說是一場神跡,遍地宣告自由的神跡。
首先,這場異夢和埃及的舉國愚蠢,給酒政重生提供了一個機會。而且他首先是一個認罪的人,認罪得以自由。「我今日想起我的罪(חֵטְא,sin)來」。אֶת־חֲטָאַי אֲנִי מַזְכִּיר הַיֹּֽום,I do remember my faults this day:。惟願埃及人和習國人有一天也能這樣宣告新生命的到來。這是初信者酒政在掌權者法老面前的個人見證。這是誠實的見證,而且站在君王的面前見證基督:「希伯來的少年人,是護衛長的僕人」。
這場傳道是有力量有果效的,法老不得不釋放約瑟出監。第14節中有連續6個動詞描述約瑟出監的過程,這是一個慢動作描述的重要歷史事件。一直被剝皮的約瑟,如今神藉著法老的手,給他披戴了大祭司華美的衣裳(撒迦利亞3:4)。所謂「進到法老面前」,וַיָּבֹא אֶל־פַּרְעֹֽה:and came in unto Pharaoh。約瑟進入宮廷,站到法老面前。介詞אֶל有在……之上的含義。換言之,重獲自由並站到法老面前的約瑟,並沒有對法老三叩九拜,或者感激涕零;或將得救歸功於自己的幸運。相反,約瑟說:「這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בִּלְעָדָי אֱלֹהִים יַעֲנֶה אֶת־שְׁלֹום פַּרְעֹֽה,not in me: God shall give Pharaoh an answer of peace。不是我,而是神,將要用平安回答法老。一方面,上帝是賜人平安的上帝,但你要順服神的話(詩篇122:6);另一方面,法老根本不是平安的主體,而是客體——他不能給任何人帶來平安,相反,他也需要向神祈求平安。約瑟對面是法老,一個可憐的罪人;但約瑟背後是上帝,萬王之王。這一幕很像耶穌站在彼拉多和希律的面前。約瑟站在這位埃及之神的面前講論神,這是何等偉大的見證。據說習律王最恨十誡第一誡;據說凱撒不容許稱基督是主只能稱凱撒是主;但約瑟,這位剛剛從法老監獄裡被提出來的約瑟,跟這位把埃及人視為神的法老坦然無懼地見證希伯來人的神。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年受挫,約瑟的信仰卻始終如一。這一點可以對比第8節和第16節約瑟的見證:「8……約瑟說,解夢不是出於神嗎?請你們將夢告訴我」;「16約瑟回答法老說,這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祂是我的神,從始至終。這是基督和教會的愛情,即使我不斷被命運折斷和羞辱,但沒有什麼可以讓我與神的愛隔絕。不是環境和監獄以及世界的王,而是信望愛,是我們的國度。
3、法老降卑(17-24)
17法老對約瑟說,我夢見我站在河邊,18有七隻母牛從河裡上來,又肥壯又美好,在蘆荻中吃草。19隨後又有七隻母牛上來,又軟弱又醜陋又乾瘦,在埃及遍地,我沒有見過這樣不好的。20這又乾瘦又醜陋的母牛吃盡了那以先的七隻肥母牛,21吃了以後卻看不出是吃了,那醜陋的樣子仍舊和先前一樣。我就醒了。22我又夢見一棵麥子,長了七個穗子,又飽滿又佳美,23隨後又長了七個穗子,枯槁細弱,被東風吹焦了。24這些細弱的穗子吞了那七個佳美的穗子。我將這夢告訴了術士,卻沒有人能給我解說。
法老顯然相信了約瑟的話,他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在約瑟面前陳述了自己的夢,並在這位希伯來人面前誠實地承認自己和埃及通國的愚昧無知。這場異夢使這位法老更新為一個謙卑的人,而法老在約瑟面前的降卑,將為他自己和埃及迎來一場偉大的變革與平安。如果法老繼續不可一世,以為自己有智慧統一全世界,他不可能聽見和明白真理。上帝用兩個夢就徹底擊碎了大國的真相和法老的傲慢。但那些真的認識自己的罪惡、局限的法老有福了。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埃及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因為至少在這段時間,埃及的君王是謙卑的,特別是在希伯來人面前是謙卑的,在希伯來人的上帝面前是謙卑的。於是埃及通國將進入至少14年的和平、繁榮;在大饑荒年代,一度萬國來朝。
值得強調的是。法老對兩個異夢的會回憶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將記憶和敘事重點放在了「又乾瘦又醜陋的母牛」與「枯槁細弱,被東風吹焦了」的七個穗子方面。這是一個有著充分危機意識的更新中的法老。或者說,他開始降卑,並相信約瑟的布道。
君王降卑,通國蒙福,這在聖經歷史上也是見證如雲。傾聽但以理的君王得到了祝福,但是所有殺害先知的君王,都被傾覆了。最愚蠢的君王是天天自我神化並且逼迫教會的暴君二貨。你們要相信神,這是希律王的必然下場:「1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2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3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時正是除酵的日子……20希律惱怒推羅西頓的人。他們那一帶地方,是從王的地土得糧,因此就托了王的內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來求和。21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對他們講論一番。22百姓喊著說,這是神的聲音,不是人的聲音。23希律不歸榮耀給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罰他。他被蟲所咬,氣就絕了」(使徒行傳12:1-23)。希律王不可能逃脫被小蟲子咬死的弔詭命運。這樣的法老是罕見的。
三、約瑟升高(25-57)
這代法老在上帝擊打之下學會了謙卑,而法老的降卑不僅僅是一種話語姿態;他有實際上的行動,就是高舉約瑟。當然,法老不可能將約瑟高舉在自己之上,而是高舉約瑟在法老之外的所有埃及人之上。但至少,法老幾乎將所有的治國權力與約瑟分享或授予了約瑟。這是一個有真智慧的人:「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馬太福音13:46)。創世記41:25-57可以這樣交叉結構:25-36與47-57首尾呼應,前者是約瑟解釋法老的夢;後者則讓我們看見,約瑟的釋夢完全應驗了。中間37-46是約瑟的高昇,就預表基督而言,可以參考腓立比書2:4-11,「4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5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6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7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8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9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10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11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上帝在埃及藉著約瑟預備了一場普世救恩。注意重點不是約瑟高昇,而是約瑟高昇之後成就的救恩。
1、唯獨上帝(25-36)
25約瑟對法老說,法老的夢乃是一個。神已將所要作的事指示法老了。26七隻好母牛是七年,七個好穗子也是七年。這夢乃是一個。27那隨後上來的七隻又乾瘦又醜陋的母牛是七年,那七個虛空,被東風吹焦的穗子也是七年,都是七個荒年。28這就是我對法老所說,神已將所要作的事顯明給法老了。
29埃及遍地必來七個大豐年,30隨後又要來七個荒年,甚至埃及地都忘了先前的豐收,全地必被饑荒所滅。31因那以後的饑荒甚大,便不覺得先前的豐收了。32至於法老兩回作夢,是因神命定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
33所以,法老當揀選一個有聰明有智慧的人,派他治理埃及地。34法老當這樣行,又派官員管理這地。當七個豐年的時候,徵收埃及地的五分之一,35叫他們把將來豐年一切的糧食聚斂起來,積蓄五穀,收存在各城裡作食物,歸於法老的手下。36所積蓄的糧食可以防備埃及地將來的七個荒年,免得這地被饑荒所滅。
約瑟仍然將釋夢的主權歸於神。首先,約瑟反覆強調「法老的夢乃是一個」,「這夢乃是一個」。這種重複旨在強調上帝多次多方啟示,但目的是一個。很多時候,我們遭遇的林林總總,其實神的目的只有一個:悔改信基督。而由於神就是愛,祂會不止一次地提醒和帶領我們,知道我們明白並順服神的旨意以至於得救。約瑟故事中的三次雙重異夢,就是讓我們看見並認識這位「重複的上帝」,嘮嘮叨叨的上帝,祂忍耐我們的剛硬和無知。而祂這樣忍耐我們並不厭其煩地教導我們,原因只有一個,神就是愛。這也是神的僕人應該學習的功課:一次,再一次,N+1次地教導同樣的真理,珍惜同一位罪人。
其次,約瑟反覆強調「神已將所要作的事指示法老了」:הָאֱלֹהִים עֹשֶׂה הִגִּיד לְפַרְעֹֽה,God hath shewed Pharaoh what he is about to do。「神已將所要作的事顯明給法老了」:הָאֱלֹהִים עֹשֶׂה הֶרְאָה אֶת־פַּרְעֹֽה,God is about to do he sheweth unto Pharaoh。指示或使知道(נָגַד)並且讓法老看見(רָאָה)。這裡強調的不是法老要做的事,而是神要作的事。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七個豐年和荒年都出於神。但法老必須對這些啟示作出反應,以神為神。
再次,約瑟總結說:「32至於法老兩回作夢,是因神命定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וְעַל הִשָּׁנֹות הַחֲלֹום אֶל־פַּרְעֹה פַּעֲמָיִם כִּֽי־נָכֹון הַדָּבָר מֵעִם הָאֱלֹהִים וּמְמַהֵר הָאֱלֹהִים לַעֲשֹׂתֹֽו,And for that the dream was doubled unto Pharaoh twice; it is because the thing is established by God, and God will shortly bring it to pass。一方面,兩次夢都出於神,而且神一定使之成就。另一方面,法老需要的只是相信和順服,無可置疑。不僅如此,「而且必速速成就」,這強調時間的緊迫性,法老要立即採取行動,不然就來不及了。如果不在7個豐年預備食物,當7個荒年降臨,一切為時已晚。「35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36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約翰福音12:35-36)。但願法老們能明白,實際上你們和你們的國家已經時日無多。
最後,約瑟給法老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實際上這是神的僕人在教導掌權者如何順服上帝的旨意。這根本不是什麼幕僚的行動,而是神的僕人對掌權者宣告神的話語。約瑟的規劃首先是人事安排,其次是豐年提高糧食徵購與存儲,以備荒年。這兩方面當然也有福音的目的:按立牧者,積蓄真理和善工,預備末日審判。另外,約瑟在埃及的經濟改革確立了五分之一的納稅慣例或荒政措施(創世記47:24-26)。
至於約瑟此時此刻是否將「有聰明有智慧的人」暗指自己,或者此時此刻約瑟已經知道了神的意思如此,我們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約瑟的教導出於神。另外注意25-36中「法老」這個概念的反覆出現——這是神藉著約瑟在對法老說話。我們在這裡看見了這樣的神聖秩序:上帝-約瑟-法老-約瑟。約瑟的建議中反覆提及法老——他尊重這位法老的權柄:「歸於法老的手下」。因為法老願意在神的旨意面前降卑自己,將自己歸於上帝的權下。這是聖經的「政治倫理」——基督徒要順服那些順服上帝的掌權者。
2、約瑟高昇(37-46)
37法老和他一切臣僕都以這事為妙。38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39法老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40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41法老又對約瑟說,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
42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約瑟的手上,給他穿上細麻衣,把金鏈戴在他的頸項上,43又叫約瑟坐他的副車,喝道的在前呼叫說,跪下。這樣,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
44法老對約瑟說,我是法老,在埃及全地,若沒有你的命令,不許人擅自辦事(原文作動手動腳)。45法老賜名給約瑟,叫撒發那忒巴內亞,又將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為妻。約瑟就出去巡行埃及地。46約瑟見埃及王法老的時候年三十歲。他從法老面前出去,遍行埃及全地。
「法老和他一切臣僕都以這事為妙」,這不僅是一個在教會面前降卑的法老,也是一個在教會面前降卑的朝廷百官和埃及人民。至少他們現在是知道好歹的。創世記41:37-46也可以交叉結構如上。其中37-41是法老高舉約瑟並委派約瑟治理埃及全地。與之呼應的是44-46,其中「我的家」轉向約瑟的成家,而「治理埃及全地」,轉向「遍行埃及全地」。中間42-43 是約瑟就職禮儀,其中一些細節可以與14平行:「法老遂即差人去召約瑟,他們便急忙帶他出監,他就剃頭,刮臉,換衣裳,進到法老面前」——這個一直被剝皮的約瑟,神再度藉著法老給他披戴基督。
首先是約瑟的「按立」,這是聖靈的見證。「有神的靈在他裡頭……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這一幕帶領我們返回起初:「1起初神創造天地。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3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一方面,聖靈與約瑟同在;另一方面,所謂聖靈的同在就是神的指示或聖道的同在——聖靈是真理的聖靈,使人有智慧作神的工(另參出埃及記31:3,35:31-35;民數記27:18;士師記3:10,11:29;但以理書5:14)。「40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話語(פֶּה,mouth)而非拳頭,是約瑟治理埃及的權柄和方式。寶座:כִּסֵּא,seat (of honour), throne, seat, stool。另參出埃及記11:5,「凡在埃及地,從坐寶座的法老直到磨子後的婢女所有的長子,以及一切頭生的牲畜,都必死」。法老此時此刻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他的「寶座」也出於神,因此有一天法老的寶座也會被廢掉。這裡強調的重點是法老高舉約瑟在眾人之上。最後,「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這帶領我們繼續返回起初:「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8)。神在約瑟(基督)裡要恢復和重建神的形象。
法老不僅頒布命令高昇約瑟,而且有公開的就職儀式,即法老以實際行動賦予了約瑟治理埃及的權柄。這不是定於一尊的法老,而是向約瑟分權的法老。第一、「42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約瑟的手上」。טַבַּעַת,ring, signet, signet ring(出埃及記25:12;以斯帖記3:10等)。這是真實的授權。第二、「給他穿上細麻衣」,וַיַּלְבֵּשׁ אֹתֹו בִּגְדֵי־שֵׁשׁ,and arrayed him in vestures of fine linen。第三、「把金鏈戴在他的頸項上」,וַיָּשֶׂם רְבִד הַזָּהָב עַל־צַוָּארֹֽו,and put a gold chain about his neck。第四、「43又叫約瑟坐他的副車,喝道的在前呼叫說,跪下」。副車:בְּמִרְכֶּבֶת הַמִּשְׁנֶה,in the second chariot(撒母耳記上23:17,歷代志下28:17;以斯帖記10:3等)。法老授權約瑟有內容也有形式,「這樣,法老派他治理埃及全地」。在某種意義上,法老由衷地降卑自己,並真正多尊重約瑟這位上帝的僕人。這是埃及這次倖免於難的重要原因。如果這是埃及一次真正的改革開放,那麼原因就是法老的降卑與對上帝的敬畏。人不作死就不會死,而在神面前自卑的必然得救。
第44節很有可能是法老在約瑟就職禮儀上當眾宣告的話:「法老對約瑟說,我是法老,在埃及全地,若沒有你的命令,不許人擅自辦事(原文作動手動腳)」。與此同時,「45法老賜名給約瑟,叫撒發那忒巴內亞」,צָֽפְנַת פַּעְנֵחַ:Zaphnath-paaneah,treasury of the glorious rest;salvation or saviour of the age;revealer of a secret。實際上對這個名字準確的含義一直眾所紛紜。或者是指神聖安息之寶藏。法老認為只有在約瑟的事工中,才有他和埃及人的平安與繁榮。或者,法老宣佈約瑟是這世代的拯救者。這個名字的第三種解釋是奧秘的啟示者或釋夢者,一方面,約瑟有神的啟示;另一方面,這奧秘最終指向了基督。另外,這個名字也被解釋為:God has said he will live等。而約瑟獲得一個埃及人的名字,也是為了向埃及人作埃及人。這是道成肉身的真理,基督教從來不是出世和隱修的宗教,更不是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的異教。光必須照在黑暗之中。
法老對約瑟的尊重也延及約瑟的個人生活:「又將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他為妻」。當然也不排除籠絡人心的目的。聖經沒有說上帝反對這幢婚姻,因為後文有對約瑟之子的祝福。וַיִּתֶּן־לֹו אֶת־אָֽסְנַת בַּת־פֹּוטִי פֶרַע כֹּהֵן אֹן לְאִשָּׁה,and he gave him to wife Asenath the daughter of Potipherah priest of On。波提乏之妻是沒有名字的,但這裡讓我們知道約瑟的妻子名叫亞西納:אָֽסְנַת,Asenath,belonging to the goddess Neith。奈斯神(Neith)是狩獵和戰爭女神,她的象徵物是一隻盾牌;她被認為是創造原始水的化身,被稱作「眾父之父和眾母之母」;編織女媧,「生下拉神的母牛」、智慧女神……這場婚姻也可以理解為屬靈意義上的「擄掠埃及人」。猶太人創作了很多約瑟和亞西納的愛情傳奇;約瑟是否願意為亞西納感謝這13年的苦難呢?!波提非拉:פּוֹטִי פֶרַע,Poti-pherah,he whom the Ra gave。拉(Ra)是古埃及太陽神。這個名字與波提乏相近,但不應該是同一個人;儘管二者都是太陽教徒。這場婚姻也意味著埃及的「宗教改革」,至少,太陽教臣服在希伯來人的上帝之下。安城:אוֹן,On,strength or vigour;city in lower Egypt, bordering land of Goshen, centre of sun-worship。安城位於今天開羅西北6英里處,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太陽神伯示麥崇拜中心(耶利米書43:13);而安城祭司的地位舉足輕重。或許整個埃及都進入了「羅斯受浸」的宗教改革時期。
最後這裡四次強調這個事實:「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41)、「約瑟就出去巡行埃及地」(43);「約瑟就出去巡行埃及地」(45);「他從法老面前出去,遍行埃及全地」(46)。約瑟受職,不是享受,而是馬不停蹄地在工作。實際上此時距離約瑟被賣,已經過了整整13年。這個13年看來不是巧合。「46約瑟見埃及王法老的時候年三十歲」。三十歲是一個重要的年齡。撒母耳記下5:4,「大衛登基的時候年三十歲,在位四十年」;歷代志上23:3,「利未人從三十歲以外的都被數點,他們男丁的數目共有三萬八千」;路加福音3:23,「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依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而這13年也是人生重要的13年,一切背叛、出賣、傷害、羞恥、控告、監禁、遺忘,如今都結束了;約瑟有亞西納,更有救恩的事工。也許現在約瑟更加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成就今日的光景。13年!
3、夢的應驗(47-57)
47七個豐年之內,地的出產極豐極盛(原文作一把一把的),48約瑟聚斂埃及地七個豐年一切的糧食,把糧食積存在各城裡。各城周圍田地的糧食都積存在本城裡。49約瑟積蓄五穀甚多,如同海邊的沙,無法計算,因為谷不可勝數。
50荒年未到以前,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約瑟生了兩個兒子。51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52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53埃及地的七個豐年一完,54七個荒年就來了。正如約瑟所說的,各地都有饑荒。惟獨埃及全地有糧食。55及至埃及全地有了饑荒,眾民向法老哀求糧食,法老對他們說,你們往約瑟那裡去,凡他所說的,你們都要作。56當時饑荒遍滿天下,約瑟開了各處的倉,糶糧給埃及人。在埃及地饑荒甚大。57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約瑟那裡糴糧,因為天下的饑荒甚大。
過了13年,又過了7年,這至少是20年的歷史。創世記47-57也可以交叉結構如上。其中47-49與53-57首尾呼應,讓我們看見一切預言都應驗了;而在荒年,約瑟預表的基督成了埃及和普天下的拯救。中間50-52聚焦約瑟兩個兒子的出生,同時藉著他們的名字讓我們看見約瑟的天路歷程,以及以色列人的未來。
瑪拿西:מְנַשֶּׁה,Manasseh,causing to forget。「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כִּֽי־נַשַּׁנִי אֱלֹהִים אֶת־כָּל־עֲמָלִי וְאֵת כָּל־בֵּית אָבִֽי:For God hath made me forget all my toil, and all my father』s house。名詞עָמָל的意思是:toil, trouble, labour。不過民數記23:21這樣使用這個概念:「他未見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見以色列中有奸惡(עָמָל)。耶和華他的神和他同在。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也許約瑟這裡也是在同時承認自己的罪孽;就像詩人祈求神遺忘或掩面不看自己的罪孽。無論我們經歷了怎樣的黑暗,或者潛伏著怎樣的罪惡重擔(心中的復仇與怨恨);唯有在基督裡的赦罪和遺忘才能開始新生活。用新約的話說,就是忘記過去,努力面前的。遺忘很難,遺忘傷口和罪孽很難;就求神賜給我們遺忘的恩典。亞伯拉罕天路起點是離開本地本族本家,這個真理對約瑟也是一樣。值得強調的是,約瑟是在「日理萬機」的事工中,以及新生命的初審中,遺忘過去的。這很重要。一個天天秋窗秋雨夕或報仇雪恨的人,一個百無聊賴的人,不可能遺忘過去,並開始新生活。
以法蓮:אֶפְרַיִם,Ephraim,double ash-heap: I shall be doubly fruitful。這個名字可能有這樣的意思:約瑟遭遇了禍不單行的雙重苦難(以色列人和埃及人先後加諸的苦難);因此也將進入雙重的祝福。「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כִּֽי־הִפְרַנִי אֱלֹהִים בְּאֶרֶץ עָנְיִֽי,for God hath caused me to be fruitful in the land of my affliction。名詞עֳנִי的基本含義是:affliction, poverty, misery(16:11,29:32,31:42)。首先,上帝是查看和憐憫人苦情的上帝。其次,約瑟在這裡也算宣告了苦難神學: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受苦是昌盛的走廊。最後,遺忘之後才能昌盛,只有瑪拿西,才可能以法蓮(參考申命記33:13-17)。這是約瑟的天路歷程。也是基督徒的天路歷程。
不過約瑟給兩個孩子命名的過程也同時顯示了另外一個事實:他沒有辦法真的完全遺忘;因為如真的遺忘了,就沒有必要為孩子這樣取名。約瑟真想遺忘,但「妾身做不到啊」。這是我們存在的悲劇,肉身無法成道。因此約瑟需要道成肉身的基督和聖禮型教會。
應用:站在法老面前
神也藉著法老向埃及人和普天下的萬民或全世界的災民宣佈這個好消息:「法老對他們說,你們往約瑟那裡去,凡他所說的,你們都要作」。這不僅指約瑟那裡有生命的糧,也指約瑟的遺忘昌盛之路也是人類應該跟隨的道路。這是我們的信仰:「32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33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34他們說,主阿,常將這糧賜給我們。35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36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37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38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39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40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翰福音6:32-40)。阿門。「27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29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30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7-30)。阿門。「18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20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8-20)。阿門。
舊約中「王」(מֶלֶךְ)至少出現了2523+348次;而法老(פַּרְעֹה)至少出現了268次。僅僅在創世記41章,57節經文,法老這個詞就出現了33次之多(在創世記40章出現11次;37、39各1次)。而且法老在古代世界,至少在先祖時代,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君王,或最有權勢的人。我們上次主日證道談到,上帝是孤兒寡婦的神;但今天我們看見,上帝也是法老、君王和掌權者的神——一方面,所有世界的權柄都在上帝的權柄之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另一方面,上帝的僕人和基督教的教會,無可推諉地必須站在世界之主的面前。一方面教導他們上帝的真理,另一方面藉著教導掌權者真理,將福音臨到掌權者控制的國家和人民。因為唯有法老更有效率地吩咐普天下的人:「法老對他們說,你們往約瑟那裡去,凡他所說的,你們都要作」。約瑟站在法老面前,是耶穌和使徒、先知站在掌權者面前的生動預表。在這個意義上,那些隱修、非政治或各種清高避世謊言之下的「基督教」根本不是基督教。聖經浩如煙海地面對法老、凱撒和希律;你們為什麼逼迫我迴避習王土共,你為什麼不控告聖經在「講政治」?你們的靈是魔鬼的邪靈。因為我的主這樣說:「15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16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使徒行傳9:15-16);「3我要使我那兩個見證人,穿著毛衣,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4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台,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啟示錄11:3-4)。所有刻意迴避站在法老面前見證基督的人,必然是站在肉身面前裝神弄鬼、妄想肉身成道的騙子,或用石頭自砍或砍人的妖孽,或者吃喝玩耍貪愛世界的吃貨,或者必然是法老的術士博士或走狗,或者是鬼魔也信只是戰兢的膽小鼠。我們指著聖經棄絕這5種撒旦一會的人。不,我不是「政治」講得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求主饒恕。你們是誠實的嗎。那請你們來回答我:已經徹底或全面繞開法老、只是內部撕逼相咬相吞下三濫上三濫的「基督教」,有什麼理由和資格以及靠什麼事實去談論「就不喪膽」、「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四面受敵」、「遭逼迫」、「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們也信所以也說話」、「所以我們不喪膽」?唯有站在法老、膳長以及埃及臣民面前的約瑟才有資格談論殉道、為主受苦,與道成肉身的主同行天路。
所有攻擊我們講政治,或所謂政治講的太多的愚昧人和騙子,今天我在和你們打開創世記40-41章的同時,也和你們重新打開哥林多後書第4章:「1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2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3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4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5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6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7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8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9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10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12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13但我們既有信心,正如經上記著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們也信,所以也說話。14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並且叫我們與你們一同站在他面前。15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惠因人多越發加增,感謝格外顯多,以致榮耀歸與神。16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7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8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阿門。
任不寐,2019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