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雅各書5:7-11
7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8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
9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
10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11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
感謝神的話語。我們可以將這段經文交叉如上,三次「弟兄們」成為每一部分的「導言」。首先,7-8與10-11首尾呼應,相關概念是「忍耐」(1-8中有3個忍耐;10-11中也有三個忍耐);其次是「主來的日子」與「主給他的結局」或「主的結局」。中間9節論及基督的復臨和末世審判。雅各書5:7-11貫穿始終的主題是末世論:基督徒要在忍耐中等候基督的復臨,或者說,因為基督的復臨,教會才有忍耐的必要和盼望。值得強調的是,「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這也是聖誕節和降臨節大好的消息。一方面,基督降臨同時指向基督的兩次降臨,或聖誕與復臨;另一方面,復臨的基督已站在門口,就意味著:審判事實上已經漸漸開始了,已經在世上發生了;末世論並不僅僅指向遙遠的未來,而是從現在開始,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而其常常表現為某些政治事變。
值得強調的是,雅各書5:6-11與5:1-5之間的邏輯關係。首先,「4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這工錢有聲音呼叫。並且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那裡的「工人」相當於這裡的「農夫」。其次,「6你們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他也不抵擋你們」——那裡的屠殺構成了這裡忍耐和受苦的基本背景。2019年從歲首到年初,我們一直在倡導基督教的改革,就是要脫離那沒有「義道-苦難-忍耐」基本見證的雞湯教。若沒有因義道深受政治苦害,忍耐和末世論毫無意義。事實上,2019年充滿了各種末世論或末世審判的信息,2020年將會更加如此。其中審判的對象之一,就是雅各書針對的信而不行的雞湯教和欺壓窮人殺害義人的富足人。在某種意義上,上帝的末世審判正從東方或中國開始,正如主耶穌自己的宣告:「25看哪,我預先告訴你們了。26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曠野裡。你們不要出去。或說,看哪,基督在內屋中。你們不要信。27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28屍首在哪裡,鷹也必聚在哪裡。29那些日子的災難一過去,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30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31他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他的選民,從四方,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招聚了來(方原文作風)。32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33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馬太福音24:25-33)。忍耐只能是背對政治逼迫和面向末世的忍耐,「3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4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3-4)。
使徒彼得和保羅的末世論見證與此平行:「8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9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10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11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12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13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14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慇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15並且要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照著所賜給他的智慧,寫了信給你們」(彼得後書3:8-15)。阿門。
一、忍耐與主的日子(7-8)
7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
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8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
我們還可以將雅各書5:7-11這樣分為三個部分:傳道人的忍耐(7-8);會眾之間的忍耐(9);雙方對苦難的忍耐(10-11)。但是三重忍耐都根植於這個基本事實:基督復臨。沒有末世論的盼望,基督徒必然與外邦人一樣只能忍無可忍,在揭竿而起中輪迴。外邦人忍無可忍,但基督徒忍有可忍。關於傳道人的忍耐,可以參考新約如下經文:提摩太后書4:1-5,希伯來書6:10-15,羅馬書8:24-26,哥林多後書6:1-18,哥林多後書11:19-20,哥林多後書12:12;帖撒羅尼迦前書5:14,提摩太后書2:24;提摩太后書3:10-12,提多書2:2,啟示錄2:2等。特別注意亞伯拉罕的忍耐和摩西的忍耐,可以與這裡約伯的忍耐平行:希伯來書6:15,「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希伯來書11: 24-27,「24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25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26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27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不過值得反覆重複的兩個事實是:第一、聖經說的忍耐絕不是指忍氣吞聲和無視罪惡,而是在忍耐中剛強壯膽地見證基督。第二、不要以忍耐或埋怨攻擊牧者的教訓和責備,或者那正是一種真正的忍耐。
1、主來
7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
這兩節經文也可以交叉如上,三次提及忍耐,而首尾呼應的概念更包括「直到主來」和「主來的日子近了」,中間的農夫可以指向每一位基督徒,但也可以指向傳道人或撒種的人。第7節首先出現的是動詞「要忍耐」:Μακροθυμήσατε,to be of a long spirit, not to lose heart。這個動詞指忍耐人,也指忍耐苦難:to persevere patiently and bravely in enduring misfortunes and troubles;to be patient in bearing the offenses and injuries of others。寬容一個邪惡的世代(馬太福音18:26,29;彼得後書3:9),忍耐煩擾(路加福音18:7,帖撒羅尼迦前書5:14;希伯來書6:15),恆久忍耐的愛(哥林多前書13:4)。這個動詞在雅各書5:7-8重複出現3次。忍耐的理由是富足人的逼迫;而忍耐的盼望是「直到主來」:ἕως τῆς παρουσίας τοῦ κυρίου,unto the coming of the Lord。諸位首先要記住這個有神學意義的專有名詞:παρουσία,presence,the coming, arrival, advent;the future visible return from heaven of Jesus, to raise the dead, hold the last judgment, and set up formally and gloriously the kingdom of God。這個名詞常常專指基督的復臨和末世的到來,如馬太福音24:3,27,37,39;哥林多前書15:23;帖撒羅尼迦前書2:19,3:13,4:15,5:23;帖撒羅尼迦後書2:1,8;彼得後書1:16,3:4,3:12;約翰一書2:28等。這個名詞在雅各書5:7-8也重複兩次。
2、農夫
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雅各呼喊教會注意接下來這個關於忍耐也需成功的比喻:ἰδού, ὁ γεωργὸς ἐκδέχεται τὸν τίμιον καρπὸν τῆς γῆς μακροθυμῶν ἐπ᾽ αὐτῷ ἕως ἂν λάβῃ ὑετὸν πρώϊμον καὶ ὄψιμον,Behold, the husbandman waiteth for the precious fruit of the earth, and hath long patience for it, until he receive the early and latter rain。我們先看農夫這個概念:γεωργός是陽性名詞,這也應該排除了「女傳道」這個流俗。其基本含義是a husbandman, tiller of the soil, a vine dresser。園戶(馬太福音21:33-41),栽培的人(約翰福音15:1),農夫(提摩太后書2:6)。農夫這個比喻首先可以指向天父;但同時也可以指向傳道人。如提摩太后書2:4-6,「4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5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6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另參詩篇126:5,「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以賽亞書32:20,「你們在各水邊撒種牧放牛驢的有福了」;撒迦利亞8:12,「因為他們必平安撒種。葡萄樹必結果子,地土必有出產,天也必降甘露。我要使這余剩的民,享受這一切的福」;馬可福音4:14,「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約翰福音4:36,「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可以重點平行馬可福音4:26-29。
起初亞當就是農夫,是耕地的人(創世記2:5;3:23);而農夫的責任就是修理看守樂園(創世記2:15)。本來該隱繼承了種地的職分,這可能是最早的長子繼承製(創世記4:2);但是他爭競嫉妒殺害剛硬,就淪為「世外高人」,隱居在山城(創世記4:17)。而挪亞也是農夫,這位農夫首先是一位在世界上建壇獻祭的人,是在世上傳義道的人(創世記9:20)。猶大國的烏西雅是神喜悅的好王:「9烏西雅在耶路撒冷的角門和谷門,並城牆轉彎之處,建築城樓,且甚堅固。10又在曠野與高原和平原,建築望樓,挖了許多井,因他的牲畜甚多。又在山地和佳美之地,有農夫和修理葡萄園的人,因為他喜悅農事」(歷代志下 26:9-10)。傳道人首先是耕地的農夫,是道成肉身的見證者(提摩太后書2:6;;哥林多前書3:9,9:9-11;希伯來書6:7-8)。以掃山上的人都是獵人或獵人的後裔,傳道無能,內戰有癮,控告有術。他們是真正的犬儒主義者,埋伏,見獵心喜,無病呻吟,喪盡天良,逃之夭夭。農夫不僅在地裡耕種,更因在地裡耕種而必然遭遇「那地之主」或「世界的主」的逼迫。
注意這裡「地裡」或「這地」(τῆς γῆς)這個概念:這地就是道成肉身進入的世界(約翰福音1:9-11)。正因為在這地耕種和行公義,所以約伯遭遇魔鬼的攻擊:「8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14有報信的來見約伯,說,牛正耕地,驢在旁邊吃草。15示巴人忽然闖來,把牲畜擄去,並用刀殺了僕人。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約伯記1:8-15)。這也是拿伯的葡萄園故事的本質:「1這事以後,又有一事。耶斯列人拿伯在耶斯列有一個葡萄園,靠近撒瑪利亞王亞哈的宮。2亞哈對拿伯說,你將你的葡萄園給我作菜園,因為是靠近我的宮。我就把更好的葡萄園換給你,或是你要銀子,我就按著價值給你。3拿伯對亞哈說,我敬畏耶和華,萬不敢將我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你」(列王記上21:1-3)。這也是挪亞在地上耕種或傳義道的故事:「28拉麥活到一百八十二歲,生了一個兒子,29給他起名叫挪亞,說,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創世記5:28-29)。底拿受辱正因為以色列人站在「那地的主」面前:「那地的主(נְשִׂיא הָאָרֶץ)希未人,哈抹的兒子示劍看見她,就拉住她,與她行淫,玷辱她」(創世記34:2)。נְשִׂיא הָאָרֶץ應該與啟示錄11:4中「世界之主」是完全一樣的概念:「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台,立在世界之主(τοῦ Θεοῦ τῆς γῆς)面前的」。另參哥林多後書4:4中「這世界的神」,「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ὁ θεὸς τοῦ αἰῶνος τούτου)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地主」就是世界的王(約翰福音12:31,14:30,16:11)。
可以這樣區分真假牧師或真假師傅:農夫,還是以東獵人或埃及術士。中國教會的幾位「先祖」並不是農夫,不是在這世界撒種的農夫,他們不僅是雞湯教的教父,而且他們帶人不是出埃及,而是進入以掃山的洞穴和隱秘處;並在那裡高高在上,屬靈高調;同時對人間的苦難冷血麻木,視而不見,甚至幸災樂禍,落井下石。這是王宋倪基本的異教道統:1非政治化的生命神學(王宋倪);2反聖禮型教會的異教(倪柝聲);3下三濫公開羞辱人的爆料黨(王明道);4妄求靈異的極端靈恩派(宋尚節);5反對嬰孩洗禮的儒釋道(王宋倪)。正是王宋倪使華人教會整體上根本就不再是進入世界與地主比鄰而居的基督教會,或者與地主行淫,或者成為山頂洞人,在哪裡穴居而裝X。他們同時只是白左教會具有東方風俗的模仿者。同時,他們極力迎合中國人血脈裡的這種道統和劣根性:政治恐懼、權力崇拜、不勞而獲、作秀自嗨(作假自害)和肉身成道。然而迴避政治就是迴避世界、魔鬼和醫病趕鬼,使基督教必然淪為無病呻吟的裝X黨(對不起,找不出更貼切的名詞)。他們講論的所有「道」,唱的所有「歌」,都是與「耕地受逼」毫無關係的表演,都是假的令人髮指的強吻基督。你們自己去走遍所有的華人教會,那裡每一場聚會,每一種表情和每一派神學,不就是一種裝X嗎?你若不在地裡艱苦地耕種並遭遇那地主人的政治逼迫,你忍耐什麼?你盼望什麼?你們相咬相吞引起的互相逼迫與真理何干,豈不是活該嗎?唐崇榮的布道會不是宋尚節的傳銷大會的繼承者嗎?遠志明的生命神學不是倪柝聲的衣缽嗎?王峙軍等十八牧以及更多教會流氓不是王明道以及保羅華許的傳人嗎?剩下大衛鮑森津津有味的心靈雞湯,與基督何干——去看他怎樣講雅各書5:7-12吧,道骨仙風你忍耐什麼,拈花微笑你憑什麼假裝盼望基督復臨?
這裡與忍耐平行的動詞是等候:ἐκδέχομαι,to receive, accept;to look for, expect, wait for, await(約翰福音5:3,使徒行傳17:16;哥林多前書11:33,16:11;希伯來書10:13,11:10;彼得前書3:20)。忍耐和等候兩種真理缺一不可。首先,唯有因義道受難,才有資格談論忍耐(5:6)。生命神學因為修行肉體,或爆料別人肉體被人復仇,那不叫忍耐。換言之,蛇傷我們的腳跟(因為我們進入蛇的道場在它的地盤耕種行走)我們需要忍耐。但是,蛇被傷頭那不叫忍耐,那叫活該。其次,唯有真正忍耐的人才會真正的等候神,等候基督的復臨,好為他們伸冤,帶領我們進入祂的安息。那些與世界之主和諧相處的人,那些躲進華人教會坐下吃喝起來玩耍,天天唱基督教卡拉OK和流行歌曲的天後們,根本不需要等候神。他們只是在等候人的掌聲及賞錢。整體上這是一個根本不再等候基督復臨的基督教,他們只是假裝把臉弄得很難看,假裝在等候基督。實際上不是。實際上他們害怕基督復臨,影響和中斷他們的氣功瑜伽方言醫治成功福音大會和順服掌權者。這是雞湯教的真實信仰:主啊,我不要你來。
與上下文等候主來平行的是,這裡等候的對象是「地裡寶貴的出產」。形容詞τίμιος的基本含義是as of great price, precious;held in honour, esteemed, especially dear。「所敬重的」(使徒行傳5:34);比性命更寶貴的(使徒行傳20:24);寶(石)(哥林多前書3:12;啟示錄17:4,18:12,18:16,21:11,21:19);當尊重的(希伯來書13:4);比金子更寶貴的(彼得前書1:7);寶(血)(彼得前書1:19);寶貴的(應許)(彼得後書1:4)。「秋雨春雨」原文是早雨晚雨,舊約中指神對應許之地的澆灌,免得以色列人在「旱季」敬拜別神。這一點可以參考參申命記11:14;「14我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使你們可以收藏五穀,新酒,和油」;耶利米書5:23-25,「23但這百姓有背叛忤逆的心。他們叛我而去,24心內也不說,我們應當敬畏耶和華我們的神。他按時賜雨,就是秋雨春雨,又為我們定收割的節令,永存不廢。25你們的罪孽使這些事轉離你們。你們的罪惡使你們不能得福」(另參何西阿書6:3;約珥書2:3;撒加利亞書10:1等)。還可以參靠以賽亞書55:10,「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詩篇143:6,「我向你舉手。我的心渴想你,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以賽亞書35:1,「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另參以賽亞書44:3,58:11等)。
3、堅固
8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
這裡的「忍耐」和「主來」,都是重複上文的相關概念,此不贅言。這裡需要特別強調是是兩個概念。第一是「堅固你們的心」:στηρίξατε τὰς καρδίας ὑμῶν,stablish your hearts。動詞στηρίζω的意思是:to make stable, place firmly, set fast, fix;to strengthen, make firm;to render constant, confirm, one』s mind(路加福音9:51,16:26,22:32;羅馬書1:11,16:25;帖撒羅尼迦前書3:2,3:13;帖撒羅尼迦後書2:17,3:3;彼得前書5:10;彼得後書1:12;啟示錄3:2)。在雅各書中,這個概念與前文存在密切的呼應關係:「6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7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8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1:6-8)。在遇到挑戰和試煉的時候,基督徒不要作三姓家奴。另參希伯來書10:35,「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這個動詞在新約中第一次是這樣出現的:「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另外的含義是「限定」(路加福音9:51)。第二、近了:ἐγγίζω,to bring near, to join one thing to another;to draw or come near to, to approach。「近了」對即將枯竭和崩潰的人,是極大的鼓勵和安慰。這是我們熟悉的相關經文:馬太福音3:2,「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4:17,「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10:7,「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另參馬太福音26:45-46,「45於是來到門徒那裡,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吧或作嗎)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46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
二、忍耐與審判的主(9)
9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
弟兄之間的忍耐,首先參考哥林多前書13:4-8a,「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愛是永不止息」。其次,羅馬書12:1-17與以弗所書4: 1-3都談到了教會之內彼此忍耐和相愛的真理;因為我們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另外,雅各書5:9也與以下信息平行:雅各書3:9-10,「9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10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雅各書4:11-12,「11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12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 2:4,「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嗎?」;4:11,「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
不過雅各書5:9特別在這裡談到「你們不要彼此埋怨」,而「彼此埋怨」會導致審判。ὴ στενάζετε κατ᾽ ἀλλήλων ἀδελφοί ἵνα μὴ κατακριθῆτε· ἰδού, κριτὴς πρὸ τῶν θυρῶν ἕστηκεν,Grudge not one against another, brethren, lest ye be condemned: behold, the judge standeth before the door。動詞στενάζω的基本含義是:to sigh, to groan。這個動詞首先有深深歎息的含義(馬可福音7:34,羅馬書8:23,哥林多後書5:2,4);有時候也翻作憂愁(希伯來書13:17)。聖經禁止弟兄之間對方表示「痛心疾首」;你若「報怨」就報怨自己好了。有趣不要在弟兄之間應用「情慾聖靈二元論」——你情慾,我聖靈。有些基督徒特別是律法主義者,總願意對弟兄搖頭翻臉,但卻對自己的罪惡視而不見。這種報怨有時候表現在政治逼迫中,假弟兄不會支持傳道人,而是報怨他們的勇敢和不怕。不要彼此埋怨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到夫妻關係或男女關係中:「19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20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約瑟的良善讓我感動不已,因為公開羞辱私仇是每一座以掃山的立國之基和執政資源。抱怨對方的罪錯,會使約瑟成為殺人兇手和借刀殺人。但約瑟秉公行義而善良,持守的義人的基本底線。他與公開羞辱別人的人和國不同。那時他還沒有天使的啟示,就已經放棄了個人報復和羞辱人的權柄。那時馬利亞還是個少女,可能小於15歲。天使向義人顯現。這時代不再有天使了嗎?因為這時代邪惡淫亂,充滿惡人。彼此埋怨必然導致互相棄絕和公開羞辱。
但是以掃山都要被審判。第一個翻作審判的動詞是κατακρίνω,to give judgment against, to judge worthy of punishment(馬太福音12:41等)。其核心感念就是「論斷」或定罪。第二個翻作「審判」或「審判的主」的名詞是κριτὴς,one who passes or arrogates to himself, judgment on anything;常翻作審判官(馬太福音5:25,12:27;雅各書2:4,11等)。這個名詞應該相當於舊約聖經中的「士師」。不過κριτὴς也用來專指復臨的基督:「42他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證明他是神所立定的,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43眾先知也為他作見證,說,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傳10:42-43;另參提摩太后書4:8,希伯來書12:23)。動詞ἵστημι(站立)在這裡是完成時,就是審判主已經站立在門前了,這就意味著祂對教會內部的「埋怨」瞭如指掌,必然審判。甚至已經開始了審判。既然主已經在場,弟兄之間更應該禁止論斷,也要禁止論斷牧師。西拉若因為入獄而抱怨保羅,約翰若因入監而抱怨彼得傳道太勇敢,那誰能傳道呢?遇到難處就向同工和傳道人發怨言的人都倒斃曠野了。
三、忍耐與主的結局(10-11)
10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
11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
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
我們可以按「忍耐」這個概念將這兩節經文分成上述三個部分:眾先知是忍耐的榜樣;他們是有福的;他們的結局(約伯與眾先知首尾呼應)。這兩節經文重點講論的是傳道人和基督徒對苦難的忍耐。神的兒女為主受苦或為福音忍受苦難,可以參考如下經文:如馬太福音24:9-14,「9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10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11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12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13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1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羅馬書5:1-5,「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2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3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4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5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另參路加福音21:19,「你們常存忍耐,就必保全靈魂。或作必得生命」;帖撒羅尼迦前書1:3,「在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地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撒羅尼迦後書1:4,「甚至我們在神的各教會裡為你們誇口,都因你們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彼得後書1:6,「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1、先知書
10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
聖經所教導的忍耐首先是先知的忍耐,不是一般的忍耐。先知的忍耐至少有兩個特點。第一,一定是為義受苦而忍耐;絕不是為罪受苦而忍耐。所以彼得前書2:20說:「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其次,忍耐是為了更加勇敢地發聲和傳道,不是忍氣吞聲,而是忍氣不吞聲。如希伯來書10:32-39,「32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33一面被譭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34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35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36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37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38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義人有古卷作我的義人)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39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換言之,忍耐就是堅持在患難中放膽傳道。檢索「放膽」這個詞吧,免得基督教都淪為借口忍耐而恐懼戰兢的鬼魔:「所以我向王放膽直言」(使徒行傳26:26;另參,馬可福音15:43;使徒行傳4:29,使徒行傳4:31,9:27,9:29,13:46,14:3,18:26,19:8,28:31;以弗所書6:19-20;腓立比書1:14,1:20)也包括傳道人要向會眾放膽(羅馬書10:20,15:15;哥林多後書7:4,11:17;以弗所書3:12;腓利門書1:8;希伯來書13:6等)。忍耐政治罪惡卻向弟兄動刀兵,雞湯教的忍耐與忍耐無關。
正因為如此,大部分先知是殉道者。首先,他們是「奉主名」(為義受苦);其次,他們「說話」,在患難和逼迫中繼續傳義道——不是革命,而是傳道。為此,我們要傚法先知。雞湯教教導我們說,舊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使徒的教導完全相反。儘管不再有預言基督誕生的先知了,但傳道的先知仍然活著。而這是主耶穌自己清清楚楚的教導:「29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建造先知的墳,修飾義人的墓,說,30若是我們在我們祖宗的時候,必不和他們同流先知的血。31這就是你們自己證明,是殺害先知者的子孫了。32你們去充滿你們祖宗的惡貫吧。33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阿,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34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裡來。有的你們要殺害,要釘十字架。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裡鞭打,從這城追逼到那城。35叫世上所流義人的血,都歸到你們身上。從義人亞伯的血起,直到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為止。36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了。37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38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39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馬太福音23:29-29)。另參馬太福音5:10-12,「10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11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12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什麼是先知與人類的關係呢?「(我們)沒有聽從你僕人眾先知奉你名向我們君王,首領,列祖,和國中一切百姓所說的話」(但以理書9:6)。雞湯教啊,你這瞎眼的狗:先知順服你們的君王和祖宗嗎?
眾先知是我們的榜樣。ὑπόδειγμα λάβετε τῆς κακοπαθείας ἀδελφοί μου, καὶ τῆς μακροθυμίας τοὺς προφήτας οἳ ἐλάλησαν τῷ ὀνόματι κυρίου,Take, my brethren, the prophets, who have spoken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for an example of suffering affliction, and of patience。首先,基督徒要以先知為榜樣,要俄巴底亞,不要龍的傳人。我們不傚法世上的英雄,不傚法希律和以掃。動詞λάβετε也有向誰學習的意思,所以我們將小先知書作為少年人的聖經教材,這就是我們的聖經根據了。這也是保羅的教導(以弗所書2:20,3:5)。其次,忍耐的對象首先是受苦:κακοπαθείας,the suffering of evil, i.e. trouble, distress, afflicted。這個名詞在新約中只出現這一次。這是一個合成詞,From a compound of κακός and πάθος;大意是經歷各種邪惡與狠毒。雞湯教是沒有資格談論忍耐的,因為他們從不為義受苦,從不因行公義而受苦。最後,這段經文第二次出現了「主」這個概念(共3次),τῷ ὀνόματι κυρίου,in the name of the Lord。可以平行以下經文:馬太福音10:33,「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馬太福音26:34,「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提摩太后書2:12,「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我們若不認他,他也必不認我們」。這裡的「人」,首先指向君王和外邦人:「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使徒行傳9:15)。
2、有福的
11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
聖靈藉著教會對禍福和是非善惡的判斷,與魔鬼藉著世人分辨善惡的標準完全不同。外邦人顯然都會認為耶穌以及先知使徒都是「倒霉者」,但基督教稱之為有福的。ἰδού, μακαρίζομεν τοὺς ὑπομένοντας· τὴν ὑπομονὴν,Behold, we count them happy which endure。動詞μακαρίζω的意思是:to pronounce blessed。這個動詞在新約中也只出現這兩次,指宣告為有福,宣告……被祝福。另參路加福音1:48,「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這是聖誕的故事,這是聖誕的祝福。「馬利亞頌歌」宣告了什麼是幸福。
我們必須藉著兩位婦人的見證重新認識什麼是幸福:「41以利沙伯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裡跳動,以利沙伯且被聖靈充滿。42高聲喊著說,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43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哪裡得的呢?44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45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46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47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48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49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50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51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52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53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54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55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路加福音1:41-55)。以利沙伯和馬利亞眼中的幸福,與夏娃眼中的幸福針鋒相對:「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世記3:6)。這就是兩種基督教,涇渭分明。我們和他們信的不是一位神,我們對幸福的理解和他們針鋒相對。
以利沙伯-馬利亞與夏娃必須分別,正如撒拉和夏甲必須分開(加拉太書4:22-31):因為「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15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16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7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18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哥林多後書6:14-18)。
3、約伯記
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
世人是善惡不分的,這些顛倒幸福與不幸的罪人都是地獄之子:「20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21禍哉,那些自以為有智慧,自看為通達的人。22禍哉,那些勇於飲酒,以能力調濃酒的人。23他們因受賄賂,就稱惡人為義,將義人的義奪去。24火苗怎樣吞滅碎秸,乾草怎樣落在火焰之中,照樣,他們的根必像朽物,他們的花,必像灰塵飛騰。因為他們厭棄萬軍之耶和華的訓誨,藐視以色列聖者的言語。25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向他的百姓發作,他的手伸出攻擊他們,山嶺就震動,他們的屍首在街市上好像糞土。雖然如此,他的怒氣還未轉消,他的手仍伸不縮」(以賽亞書5:20-25)。這世上最可憐的人卻宣告傳道人是可憐人:「8你們已經飽足了,已經豐富了,不用我們,自己就作王了。我願意你們果真作王,叫我們也得與你們一同作王。9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10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你們在基督裡倒是聰明的,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11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饑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12並且勞苦,親手作工,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13被人譭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哥林多前書4:8-13)。
雞湯教和外邦人之所以善惡不分,只以蛇的三大標準分辨善惡,就是因為他們是瞎眼的,只看眼前,看不見最終的結局或真正的結局。雞湯教和外邦人的愚蠢就在於,他們看見的結局根本不是結局,只是魔鬼偽造的假結局,用於讓不信之人喪膽進而喪盡天良。「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哥林多後書4:4);「16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7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8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16)。所以,你們不要以為我們傻,我們也算不得勇敢,我們只是貪圖天上更大的賞賜(馬太福音5:10-12)。傳道書7:8這樣說:「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如何證明為義受苦忍耐就是幸福並最終蒙福呢?雅各書這裡實際上講了兩位見證者:約伯與耶穌:「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Ἰὼβ ἠκούσατε καὶ τὸ τέλος κυρίου εἴδετε ὅτι πολύσπλαγχνός ἐστιν ὁ κύριος καὶ οἰκτίρμων,Ye have heard of the patience of Job, and have seen the end of the Lord; that the Lord is very pitiful, and of tender mercy。
我們先看約伯的故事。我們也曾跟著雞湯教這樣學舌多年:約伯無辜受難。不,約伯也是為義受苦,甚至是為公義受苦。請重新閱讀約伯記25-31章,算是約伯在「朋友」組成的宗教裁判所上的答辯;那份答辯像極了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0-13中向教會的申辯。他們表達的基本觀念不過就是:他們的一生在行公義好憐憫謙卑地與神同行並因此受苦。約伯的朋友就是雞湯教的祖宗:他們完全無視約伯的公義,只是高調慷慨約伯無辜受苦和他們自己怎樣活在廉價的屬靈優越感中。其次,約伯最終的蒙福具有末世論的意義,不僅僅是在世界最終獲得好報。因此在解釋約伯記最後一章的時候,不可淪落到雞湯教、靈恩派和成功神學的貪慾騙局之中,當然我們不排除今生的福氣,只是更應該同時指向天國的永福(馬可福音10:30)。我們對「結局」和永生的理解是從現在直到永遠。再次,在交叉結構中,主對約伯是滿有憐憫(πολύσπλαγχνός,full of pity, very kind)和恩典(οἰκτίρμων,merciful,路加福音6:36),神也必這樣恩待一切為祂受苦的僕人。最後我們看主的結局或耶穌基督的榜樣。按原文,這裡不是指「主給他的結局」,而是「主的結局」:ὸ τέλος κυρίου,the end of the Lord。按雞湯教和外邦人的標準,主耶穌在世上有什麼「幸福」呢,但耶穌及其結局是一切幸福的本體:活著的時候聖潔公義憐憫謙卑,死而復活並且永生(彼得前書2:21;腓立比書3:10-11)。
應用:你相信、並盼望基督復臨嗎?
我們在冬天裡忍耐,等候新年和春天。神教導我們忍耐,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神自己就是忍耐的,這是我們忍耐的榜樣。第二、神的忍耐最終是有限度的,這是我們忍耐的理由或盼望。另外檢索「耶和華的日子」這個概念,讓我們知道,我們在基督裡忍耐不是徒然的(以賽亞書13:6,13:9;以西結書13:5,30:3;約珥書1:15,2:1,2:11,3:14;阿摩司書5:18,5:20;西番雅書1:7;撒迦利亞14:1)。在新約聖經中,耶和華的日子可以平行主的日子:帖撒羅尼迦前書5:2,「因為你們自己明明曉得,主的日子來到,好像夜間的賊一樣」;帖撒羅尼迦後書2:2,「我勸你們,無論有靈有言語,有冒我名的書信,說主的日子現在到了,(現在或作就)不要輕易動心,也不要驚慌」;彼得後書3:10,「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好消息是:「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詩篇72:7);「在他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耶利米書23:6)。研讀下列經文,讓我們認識神的忍耐,或神是忍耐的神;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從神學習忍耐,直到基督復臨:彌迦書2:7;羅馬書2:4,3:25,9:22-24,15:4-5;加拉太書5:22;歌羅西書1: 9-12,3:12;帖撒羅尼迦後書3:5;提摩太前書1:16,6:11;提摩太后書2:10-12;彼得前書3:20;希伯來書12:1;啟示錄1:9,2:3,2:19,3:10,13:10,14: 6-13等。
忍耐是面向基督復臨的忍耐。像福音書或整卷新約聖經一樣,雅各書結束的部分也是末世論。那麼我們如何在末世忍耐呢?也許最經典的答案就是哈巴谷書2:3-4,「3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4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包括路德在內,宗教改革整體上彎曲了「惟義人因信得生」這句話。וְצַדִּיק בֶּאֱמוּנָתֹו יִחְיֶֽה,but the just shall live by his faith。義人因信行義,並因信義而得生。義與信是並行的,正如雅各書中信心與行為密不可分一樣。換言之,基督徒只能在信義道、傳義道、行公義中忍耐等候基督的復臨。這是挪亞的見證,也是約伯的見證。值得強調的是,翻作「信」的希伯來文אֱמוּנָה,有如下基本含義:firmness, fidelity, steadfastness, steadiness。如出埃及記17:12,「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אֱמוּנָה),直到日落的時候」。因此,אֱמוּנָה與其說指向信心,不如說指向出於信心的行為,義行,忠信,誠實(申命記32:4;撒母耳記上26:13等)。雞湯教啊,在公義上,在末世盼望上,你是誠實的嗎?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信或真的相信基督復臨嗎?當今時代像初代一樣,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基督復臨的信實。彼得後書第三章的苦口婆心仍然無法說服他們,似乎也無法說服我們自己。保羅華許們咬牙切齒,大衛鮑森們語重心長,實際上這一切的基要主義姿態對基督教的崩潰無濟於事。我們當然對基督復臨堅信不疑;但是,「延遲」不是出在末世的徵兆和基督的應許上。問題出於我們自己,出於教會對真理的聖靈的抗拒,出於教會與世界的淫亂。幸福著的基督教整體上並不呼喊「主啊我願你來」,這種末世論的呼喊香港人比基督徒更強烈而真實。我們必須明白,基督復臨的一個基本歷史前提是:「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馬太福音24:14)。基督復臨的「無限推遲」,只有一個原因,教會所傳的福音根本就不是福音,那些已經到達地極的福音只是以掃的雞湯和猶大的強吻。一個簡單的例證是:基督教與啟示錄11:3-4中的末世教會毫無關係:「3我要使我那兩個見證人,穿著毛衣,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4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台,立在世界之面前的」——按啟示錄,「燈台就是教會」(啟示錄1:20;另參馬太福音25:1)。抱怨和不信基督復臨的基督徒無知而無恥。主並沒有虧欠我們什麼,是我們虧欠了神。一個迴避世界之主偏安以掃山、甚至與世界之主淫亂和諧(以順服掌權者和非政治的謊言)的雞湯教,既沒有受苦,也沒有忍耐,更沒有末世盼望。而基督教這一悖謬的現實,正是我們倡導基督教改革的根本原因和動力。已經開始,而我們已經開始發自內心地呼喊:主啊,我願你來。阿門。
任不寐,2019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