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大書第六課:在末世災變中的教會(17-23)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猶大書17-23

17親愛的弟兄阿,你們要記念我們主耶穌基督之使徒從前所說的話。18他們曾對你們說過,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19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

20親愛的弟兄阿,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21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

22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23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

感謝神的話語。如果說猶大書4-16基本上是對不敬虔的外邦人、暴君和假基督徒的審判;那麼猶大書17-25則轉向對基督徒或教會的教導與保守。其中14-16與17-23可以視為這兩方面信息的對立或平行。上帝審判不敬虔的人,是為了公義,也為保護敬虔人,同時呼喊所有人歸入教會。其中17-19是兩部分信息的過渡——依靠主耶穌基督的話語,將他們和我們或你們分別出來,並讓我們靠主分別為聖。猶大書17-23可以交叉結構。首先,17-19是讓我們藉著主的真理認識不敬虔的人;而22-23與之呼應:在認識他們之後分別對待。中間20-21正面強調我們何謂「在基督裡」。「17因耶和華我們的神曾將我們和我們列祖從埃及地的為奴之家領出來,在我們眼前行了那些大神跡,在我們所行的道上,所經過的諸國,都保護了我們。18耶和華又把住此地的亞摩利人都從我們面前趕出去。所以,我們必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我們的神」(約書亞記24:17-18)。

這個分別為聖的真理,類似曠野中臨到以色列人的真理:「1耶和華對摩西說,2你曉諭以色列人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3你們從前住的埃及地,那裡人的行為,你們不可傚法,我要領你們到的迦南地,那裡人的行為也不可傚法,也不可照他們的惡俗行。4你們要遵我的典章,守我的律例,按此而行。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5所以,你們要守我的律例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我是耶和華」(利未記8:1-5)。我們必須依靠主的誡命,將教會與身後的埃及人和前面的迦南人分別出來。如同與瘟疫隔離。但是這種隔離不是隔絕,不是自以為義,不是躲進異教的丘壇。而是堅持教會的生活,彼此相愛,並向世人廣傳福音。這正如主耶穌對教會的禱告:

「13現在我往你那裡去。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裡充滿我的喜樂。14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5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或作脫離罪惡)16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7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18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19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20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21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22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23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翰福音17:13-23)。阿門。

一、教會與撒但(17-19)

17親愛的弟兄阿,你們要記念我們主耶穌基督之使徒從前所說的話。

18他們曾對你們說過,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

19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

首先注意17-23中5個「你們」,這是與上文中的「他們」或「那些人」是對立的——猶大書的教導現在轉向的教會或神的百姓。其次,在猶大書17-23中,也存在「私慾」(18)與「情慾」(23)之間的首尾呼應。最後,猶大書17-18也可以如此分為三部分,其中17節帶領教會返回主的話語或聖經——任何一場真正的回歸或宗教改革,都是不斷地進一步返回聖經。18節具體聚焦主藉使徒所教導的內容,就是警戒教會在這末世防備上文多次論及的不敬虔的人。而第19節補充說明這些不敬虔之人的本質特點——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他們是屬鬼魔的,是撒但的差役。與此相關,我們要看見,教會藉著聖道,對罪人和惡黨的批評是一種珍貴的「言論自由」。另外眾使徒(ἀποστόλων)這個概念顯示,猶大書應該是在所有使徒書信之後完成的。

1、主的教導(17)

17親愛的弟兄阿,你們要記念我們主耶穌基督之使徒從前所說的話。

猶大書如此嚴厲的責罵,特別是針對不敬虔的人,都是為了愛,為了愛自己的百姓。只有那些無知的婦人或雞湯教,才會在這個時候起來用泛愛主義的高調,站在被責罵的不敬虔的人一邊,反而攻擊講道台。Ὑμεῖς δέ ἀγαπητοί μνήσθητε τῶν ῥημάτων τῶν προειρημένων ὑπὸ τῶν ἀποστόλων τοῦ κυρίου ἡμῶν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But, beloved, remember ye the words which were spoken before of the apostles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需要補充的是,像第3節一樣,「親愛的弟兄阿」在原文中沒有「弟兄」這個詞,但這裡的形容詞ἀγαπητοί是複數,陽性——因此和合本將之翻作「親愛的弟兄們」是有一定的根據的;這也符合新約聖經的基本話語習慣。另外注意這節經文中的以下幾個概念:

第一、記念。μνάομαι,to remind。基督徒需要教會,靠聖道和聖禮以便不斷記念主和祂的真理。這一教導也與第3節平行:「親愛的弟兄阿,我想盡心寫信給你們,論我們同得救恩的時候,就不得不寫信勸你們,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這裡的主語是你們(ὑμεῖς)。第二、教會傳講的中心是「我們主耶穌基督之使徒從前所說的話」。所謂只傳基督,首先就是傳教神所默示的聖經。話語:ῥῆμα,that which is or has been uttered by the living voice, thing spoken, word。所以主說:「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翰福音6:63)。而眾使徒所寫的那些文字就是神的話語,就是聖經。第三、這裡再一次強調耶穌基督是主(κυρίου);這等於進一步解釋了上文所說的「主宰」(4)和「主治」(8),就是主基督。

2、末世罪人(18)

18他們曾對你們說過,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

聖經的教導是全面的,不過猶大書在這裡強調的是一項特別的教訓:ὅτι ἔλεγον ὑμῖν· ὅτι ἐν ἐσχάτῳ χρόνῳ ἔσονται ἐμπαῖκται κατὰ τὰς ἑαυτῶν ἐπιθυμίας πορευόμενοι τῶν ἀσεβειῶν,How that they told you there should be mockers in the last time, who should walk after their own ungodly lusts。注意以下概念:

第一,這裡出現了第二個「你們」(ὑμῖν)。唉,祂是何等地愛「你們」。這些話語是專門對「你們」說的,如同情書只是送給「你們」的。這也是傳道人的責任:務要傳道。「19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20論到你所看見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個金燈台的奧秘。那七星就是七個教會的使者。七燈台就是七個教會」(啟示錄1:19-20)。那「你們」的責任是什麼呢?「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啟示錄2:11)。

第二,這裡的動詞「說」(ἔλεγον)與上文的以諾「說」是同一個動詞——先知和使徒的教導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一致的;而世人聽道成仇也是一貫的。另外17節中的「從前說」(προειρημένων)是完成時被動語態(Perfect,passive),連同這裡的「曾說」(ἔλεγον)是Imperfect(continual or repeated action),都表明神對教會從始至終是設防的。藥別停。

第三、系動詞ἔσομαι用作將來時態,將要有,甚至一定會有。這樣的人,就是淫亂和逼迫教會的那些仇敵,是一定會有的。這個預告讓我們可以在末世有平安。這一點也正如主曾經教導的:「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另參提摩太前書3:1-17)。成熟的基督徒不會遇到一點風波就窯洞,而一點面酵不能在成熟的教會發面。但哪裡有成熟的教會呢?就是靠聖道不斷設防的教會。

第四、這是怎樣的人呢?「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一方面,這是末世的人類(ἐν ἐσχάτῳ)。一般來說,末世可以指基督復活到復臨這段歷史時期。聖經對將來人類的看見與進化論不同——人心會越來越敗壞,至少越來越進入普遍無神論的不敬虔的狀態。另一方面,這些不敬虔的人主要表現為譏誚者,就是譏誚基督和祂的道的人。ἐμπαίκτης,a mocker, a scoffer。他們主要譏誚什麼呢?彼得後書3:3-9,「3第一要緊的,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4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5他們故意忘記,從太古憑神的命有了天,並從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6故此,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7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用火焚燒。8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9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值得強調的是,動詞ἐμπαίζω(to play with, trifle with;to mock,to delude, deceive)更多出現在福音書記載的十字架現場(馬太福音2:16,20:19,27:29,27:31,27:41;馬可福音10:34,15:20,15:31;路加福音14:29,18:32,22:63,23:11,23:36)——這種嘲笑出於希律王、士兵和猶太領袖;而譏誚會導致暴力行動和國家逼迫。

第五、這些人真正跟隨的不是耶穌,而是他們自己的情慾。一方面,「不敬虔」(ἀσέβεια)這個核心概念再一次出現在這裡;這是在呼應上文。另一方面,翻作「私慾」的ἐπιθυμία(用在複數ἐπιθυμίας)就是猶大書16節的「情慾」。我們在一次看見這個事實:這場戰爭的本質就是情慾與聖靈相爭。

3、撒但一會(19)

19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

第19節應該是猶大書自己補充的信息;當然也不排除他是在引用「眾使徒」的教導。Οὗτοί εἰσιν οἱ ἀποδιορίζοντες ψυχικοί πνεῦμα μὴ ἔχοντες,These be they who separate themselves, sensual, having not the Spirit。猶大書在這裡實際上強調了譏誚者三個特徵。

第一、引人結黨。ἀποδιορίζοντες是動詞分詞。動詞ἀποδιορίζω的基本含義是,to disjoin, part, separate from another;making divisions or separations。這個合成詞在新約中只出現這一次。這個「結黨」或「黨爭」運動不是那些真正回歸聖經而出現的宗派現象;而是回歸自我(ἑαυτοῦ,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而出現的「現代政黨」——馬克思主義實際上就是順著情慾從基督教現代主義潮流中分裂出去的。新約聖經(和合本)另外翻作「黨」的概念可以參考使徒行傳14:4及23:7,「分了黨」(σχίζω);一般指分裂為兩黨。其次解釋「結黨」(ἐριθεία,羅馬書2:8,哥林多後書12:20;加拉太書5:20;腓立比書1:17,2:3;雅各書3:14,16)——這是以權力、情慾和資本為目標,以嫉妒或陰間般殘忍為動力的分類;但這些分裂會裹挾「三分之一的天使」,在他們之間重建「友誼」或淫合。另外則是「分黨」(σχίσμα,哥林多前書1:10,11:19,12:25)。另參提多書3:10,「分門結黨的人(αἱρετικός),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αἱρετικός這個形容詞有如下含義:fitted or able to take or choose a thing;schismatic, factious, a follower of a false doctrine;heretic。不過這個分黨的現象還可以平行以賽亞書65:3-5,「3這百姓時常當面惹我發怒,在園中獻祭,在壇(原文作磚)上燒香。4在墳墓間坐著,在隱密處住宿,吃豬肉,他們器皿中有可憎之物作的湯。5且對人說,你站開吧,不要挨近我,因為我比你聖潔。主說,這些人是我鼻中的煙,是整天燒著的火」。豬文化或犬儒主義是對摩西律法拙劣的模仿,或藉著模仿進行深刻顛覆。

第二、屬乎血氣。形容詞ψυχικός的基本含義是of or belonging to breath;引申為governed by breath,the sensuous nature with its subjection to appetite and passion——被食色等肉身慾望控制的人。字根ψυχή的意思是「氣息」或「靈魂」。因此這個形容詞也可能指「貪生」之人或「重生哲學」以及「生命神學」。這是ψυχικός在新約中的使用:哥林多前書2:14,「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另參哥林多前書15:44,46);雅各書3:15,「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因此在雅各書的意義上,可以說這些末世的人,實際上應該就是近代-現代-後現代的人類, 更普遍了是魔鬼附著的人;或者說,魔鬼常常使用「血氣」捆綁他們,使之成為基督教信仰的譏誚者和逼迫者。而因此同時,他們建立了蛇的宗教:或資本主義(好作食物)、或社會主義(能使人有智慧或專制或權力壟斷),或東方風俗(悅人的眼目,肉身成道)。這都是血氣的宗教,出於血氣,侍奉血氣,以血氣為榮耀。

第三、沒有聖靈的人。πνεῦμα μὴ ἔχοντες,having not the Spirit。這組概念可以直接平行猶大書10:「但這些人譭謗他們所不知道的。他們本性所知道的事與那沒有靈性的(ἄλογος)畜類一樣,在這事上竟敗壞了自己」。沒有聖靈,特別是離開20節強調的聖靈之真理,現代人類就是一群畜生或「高等動物」。這個過程是藉著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進化論完成的。高等畜生於是這樣嘲笑中世紀,今天有看見這些公共廁所(公知)指著瘟疫帝國羞辱中世紀。這恰恰證明他們就是沒有聖靈的人。

二、教會與基督(20-21)

20親愛的弟兄阿,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

21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

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

猶大書20-21應該是一個句子;其中主動詞是「保守」(τηρήσατε),前後呼應了三個動詞分詞——前兩個動詞分詞在20節中:「造就」(ἐποικοδομοῦντες)與「禱告」(προσευχόμενοι);第三個動詞分詞是21節的「仰望」(προσδεχόμενοι)。這其中的邏輯關係可以這樣理解。第一、這三句話分別指向了基督徒與三位一體上帝的關係:聖靈(20)、聖父(21a)、聖子(21b)。第二、三句話還可以分別指向真理、愛(道路)與生命三大信息。第三、基督徒和教會的的責任也可以相應地分為三個基本方面:真理的建造、愛的保守和永生的盼望——這就是保羅所說的:「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1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原文作是說預言下同)」(哥林多前書13:13-14:1)。在這個瘟疫橫行的世代,基督徒就是依靠信望愛來見證基督,勝過魔鬼、世界和死亡的。

1、聖靈與真理

20親愛的弟兄阿,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

這是猶大書第三次呼喊「親愛的弟兄啊」(ἀγαπητοί);也是這段經文中第三次和第四次指向「你們」(ὑμεῖς,ὑμῶν)。這個「愛」 (ἀγαπητοί)也與21a中的「愛」(ἀγάπῃ)前後連接。ὑμεῖς δέ ἀγαπητοί τῇ ἁγιωτάτῃ ὑμῶν πίστει ἐποικοδομοῦντες ἑαυτοὺς ἐν πνεύματι ἁγίῳ προσευχόμενοι,But ye, beloved, building up yourselves on your most holy faith, praying in the Holy Ghost。因為愛,神教導教會不要在亂世慌張,而是要保守自己過屬神的生活;這是我們真正的平安。我不敢嘲笑嚇破膽的基督徒,因為人人自危。但我責備那些既然驚慌卻不願意順服真道的人。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所信的神,補充平靜風和海並殺海中大魚的神嗎?不是與我們在空中相遇的神嗎?

首先,動詞ἐποικοδομέω的基本含義是to build upon, build up。這個動詞常指聖靈使用牧者通過傳道建立教會(使徒行傳20:32;哥林多前書3:10,12,14;以弗所書2:20;歌羅西書2:)。風暴時節也是建造的工期。而建造我們的只有真道: τῇ ἁγιωτάτῃ ὑμῶν πίστει,your most holy faith,你們至聖的信心(3)。這句話可以平行使徒行傳20:32,「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這也是初信之時的功課,一方面藉著真理與不信的世界分開或者出埃及進入教會;另一方面,藉著真理繼續建造基督徒新的生命。不僅如此,剛入教的人盡可能節制真理的爭辯,特別是教會內部的爭辯以及與牧者的爭辯;因為這段時期重點是建造「自己」(ἑαυτοὺς)。這個道理是相通的:「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罰裡」(提摩太前書3:6)。我在這裡勸勉CSMP的每一位學員,在建造之初,至少從CSMP的內部爭論中退出來。既然我們承認自己還是吃奶的嬰孩兒;既然承認大家都還沒有到站在君王和外邦人面前的時候;那麼彼此站在對方面前義薄雲天的「義」,基本上就是一種熱病了,就是埃及的韭菜和大蔥。這種醜聞本來是「他們教會」的人的「見證」,為什麼要返回埃及去呢。這種「見證」總是給魔鬼和淫婦留地步。我們這小群不要相咬相吞。當然可以有正常的、有節制的學習討論,只是有些爭辯, 基本上是言辭爭辯。所有亞當要盡修理看守之責,包括修理看守自己。

其次,我們是靠聖靈(ἐν πνεύματι ἁγίῳ)入門的(加拉太書3:3),而聖靈總是真理的聖靈(約翰福音)。這裡特別談到禱告(προσεύχομαι),因為重生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人與人封閉式的淫亂關係轉向了人與神的對話關係。這也意味著,真正重生的基督徒,更多的交通是你與神的交通,不是你與人的交通。聖經確實談到彼此交接,但全面的真理乃是這樣:「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掰餅,祈禱」(使徒行傳2:42)。我再說一遍,如果一個基督徒吧主要時間用於微信群或什麼私信中人與人之間的爭吵、長舌和共享,這只是一種淫亂。必須減少罪人之間結構性的粘連,而唯有禱告才能將我們從東方人噁心的、封閉的、地獄一般的陰陽八卦中解放出來。與此相關,初信者容易陷入禱告的爭論並且可能誤用禱告。因此這裡進一步強調禱告必須是在聖靈裡的禱告。這就意味著要按聖靈所啟示的真理禱告。在這方面,必須順服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六章關於禱告的全面教導。其他問題,根本不屬於禱告方面的功課,無論是在汾陽禱告還是為誰禱告;而指關乎審判和救贖的基本真理。

另外注意這節經文中兩個ἅγιος(聖)的平行,大致指向聖靈與聖道。但這個「聖」本身就有向「人」(!)分別的意思。必須在彼此相愛與保持人際距離(巴別的教訓)之間保持平衡——實際上真正的彼此相愛恰恰包括尊重對方的自由、獨立、隱私和不同。彼此相愛補充彼此糾纏和彼此消滅。因此要區分人的愛與神的愛。人的愛就出地獄,而神的愛才是天國。當基督徒的「群」越來越像相咬相吞的地獄,立即悔改吧。

2、聖父與真愛

21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

受洗僅僅是天路歷程的開端,必須繼續住在教會中,才能「活出」神的愛來。這裡的核心概念就是神的愛。ἑαυτοὺς ἐν ἀγάπῃ θεοῦ,Keep yourselves in the love of God。動詞τηρέω有看守、保守、遵守等含義。這個命令從起初就交給亞當了(修理看守)。在某種意義上,亞當沒有守住神的愛,反而認為魔鬼比神更愛,因此犯罪墮落,痛失樂園。因為他把情慾之愛放在了真理之愛之上,把世界放在了上帝之上。關於「神的愛」,首先可以參考約翰福音5:42,「但我知道你們心裡,沒有神的愛」。這意味著我們需要聖靈帶領我們領受、經歷和學習神的愛。所以羅馬書5:5,「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沒有聖靈的人不會認識神和神的愛,只是否定神,甚至認為神祇是恨;並且演神恨人。其次,神的愛最核心的見證是什麼呢?羅馬書5: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瞭」(另參約翰福音3:16)。最後,警惕魔鬼藉著控告奪去我們對神的愛的信心,這顯然需要我們一直堅持住在神的道中(羅馬書8:39;約翰福音8:31-32)。

神的愛大致可以包括三個基本方面。第一、神愛我們,因此我們要不斷經歷神對我們的愛;這與記念十字架的恩典有關,也反對忘恩負義。第二、彼此相愛,愛人如己,我們要將神的愛見證給弟兄姐妹。第三,我們要愛主,要盡心盡意盡力盡性愛主我們的神。這三個方面密不可分:「21我保羅親筆問安。22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主必要來。23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眾人同在。24我在基督耶穌裡的愛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哥林多前書16:21-24)。使徒書信大部分關於「生命」與「愛」的勸勉,都是指向真教會內部真弟兄之間的關係。而這一常識,顯然被雞湯教和半吊子濫用了,簡單武裝一下用來攻擊講道台。至於對外邦人的愛,必須以真理為前提:帶領他們悔改進入神的國。絕不可以泛愛,不可以無原則地「祝福」正在罪孽中拒絕悔改的外邦惡人。如果你比神還要愛,你只能是假冒偽善的,不過是撒旦也裝作光明的天使。關於神愛我們和我們彼此相愛,約翰一書4:9-21論述的比較充分,值得基督徒反覆歸正:

「9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瞭。10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11親愛的弟兄阿,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12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13神將他的靈賜給我們,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我們裡面。14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15凡認耶穌為神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神裡面。16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17這樣愛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因為他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18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19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20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有古卷作怎能愛沒有看見的神呢)。21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

3、聖子與盼望

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

我們蒙愛不是我們配得,只是出於父神在基督裡對我們的憐憫(ἔλεος),因此這裡用憐憫深化了愛的真理。同樣,我們蒙了憐憫,也要憐憫別人。因此,22-23進一步將憐憫人的真理展開來教導教會。這一點與雅各書也是平行的:「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各書2:13)。同時,這裡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永生或生命。一方面,愛與憐憫就是基督徒生命的基本見證;另一方面,這生命乃是永遠的生命,是與基督復臨的盼望聯繫在一起的。τηρήσατε προσδεχόμενοι τὸ ἔλεος τοῦ κυρίου ἡμῶν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εἰς ζωὴν αἰώνιον,looking for the mercy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unto eternal life。首先再一次注意「主」(κυρίου)這個概念,怎樣再一次解釋了「主宰」的歸指。其次關於「憐憫」的真理,我們在雅各書課程中有過較為詳細的討論,因此這裡我們轉向對動詞「仰望」的考查。

第三個動詞分詞是προσδεχόμενοι,動詞προσδέχομαι的基本含義是to receive to one』s self, to admit, to give access to one』s self;to expect: the fulfilment of promises。這個動詞實際上有雙重含義。第一是接受或領受。我們一生要一直領受神在基督裡的憐憫,這一個基本的事實永遠廢除了我們的自義,一方面我們永遠需要神和教會;另一方面,我們任何討神喜悅的見證都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永遠是無用的僕人。保羅用同樣的概念教導基督徒:「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哥林多前書4:7)。第二才是仰望或盼望,我們因此需要在忍耐中等候神的國(馬可福音15:43;路加福音2:25,23:51等)。既然說到仰望,就明確了當下的不堪與黑暗。在這至暗時刻,我們比他們更有平安,主要是因為我們有這個盼望。

我們盼望什麼呢?我們盼望永生(εἰς ζωὴν αἰώνιον)。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更不要失去了永生的盼望,反而更要仰望永生的真理。「8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9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10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12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13但我們既有信心,正如經上記著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們也信,所以也說話。14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並且叫我們與你們一同站在他面前。15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惠因人多越發加增,感謝格外顯多,以致榮耀歸與神。16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7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8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8-18)。

三、教會與世人(22-23)

22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

23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

和合本聖經中猶大書21-23先後出現了3個「憐憫」;而22-23中的兩個「憐憫」可以視為是對21節中「憐憫」的進一步解釋。不過Textus Receptus版本中(我這裡不討論其他版本),猶大書22-23只有一個「憐憫」(ἐλεεῖτε)。這兩節經文各有一個主動詞。第22節中的主動詞是「憐憫」(ἐλεεῖτε);第23節中的主動詞是「搭救」或「拯救」(σῴζετε)——「搶出」(ἁρπάζοντες)和「厭惡」(μισοῦντες)是兩個動詞分詞,是用來修飾主動詞「拯救」的。這兩方面實在非常重要。而在猶大書17-23中,內部的邏輯結構可以這樣分析。第一、17-19指向沒有聖靈的人;而與之呼應的是22-23——教會應該怎樣面對這些沒有聖靈的人。第二、20-21重點在於強調基督徒自己和神的關係以及教會的內部關係;而22-23轉向了基督徒與外邦人的關係。另外,注意22-23中憐憫與搭救、厭惡之間的平行和平衡。

1、憐憫(22)

22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

我們既然蒙了憐憫,就要憐憫人。這是主清清楚楚的教導:「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5:7)。猶大書的教導和主的教導是一致的:καὶ οὓς μὲν ἐλεεῖτε διακρινομένοι,And of some have compassion, making a difference。只是有些人要憐憫,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憐憫。馬太福音23章與馬太福音5章之間的真理是均衡的,耶穌用咒詛而不是憐憫臨到文士和法利賽人。我們當然不是耶穌,但摩西最終沒有辦法也不敢憐憫剛硬到底的法老。不僅如此,這裡特別強調憐憫的對象只是存疑心的人。動詞διακρίνω在這裡用作分詞,已經出現在1:9,翻作爭辯——他們沒有完全棄絕福音,只是不明白,只是懷疑;或因無知,或因驕傲,甚至起來與傳道人爭辯。他們沒有堅持逼迫教會殺害先知,他們的動機也不是要拆毀教會。這些人是憐憫的對象。教會不要棄絕他們。求神讓我們繼續忍耐。換言之,「群」中的爭辯——除了那些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或毒蛇的種類——要彼此憐憫。對毒蛇憐憫卻對弟兄熱病,這與雞湯教的人有什麼不同呢?這與向牧者淫威向凱撒屈膝的淫婦有什麼不同呢?

2、搭救(23)

23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

但問題是,我們怎樣憐憫人,絕非要祝福他們繼續在罪中享受平安,而是要靠主帶領他們出埃及,進入完全的真理。但是同樣也不要存著所有人都能出埃及或願意被搭救的奢望;最終得救的只能是少數人或一部分人。特別值得強調的是,他們正在火中,你不可以用雞湯教泛愛主義的偽善說「願你們平安」。很多時候,火中的人是「基督徒」或初信者,他們正在發熱病,需要醫治(使徒行傳8:18-23;馬太福音8:14;使徒行傳28:8)。οὓς δὲ ἐν φόβῳ σῴζετε ἐκ τοῦ πυρὸς ἁρπάζοντες μισοῦντες καὶ τὸν ἀπὸ τῆς σαρκὸς ἐσπιλωμένον χιτῶνα,And others save with fear, pulling them out of the fire; hating even the garment spotted by the flesh。我們重點強調三個概念。

第一、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搭救他們:οὓς δὲ ἐν φόβῳ σῴζετε,And others save with fear。動詞σῴζω的基本含義就是拯救和救贖,to save, keep safe and sound, to rescue from danger or destruction。當然歸根結底不是我們拯救,而是基督拯救;教會只是與主同工的。難題是為什麼要存懼怕的心呢?至少有以下原因,第一就是火中救人可能也被火吞滅,這需要加倍的小心。我們進入世界如同羊進入狼群,必然面臨逼迫與殺害。加拉太書6:1,「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馬太福音,10:16,「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第二,我們出去傳道,特別是向君王和外邦人傳道,根本不願意;但因為畏懼上帝的緣故,不得不前行。這方面有約拿的見證,也有以西結書的相關教導:你不去傳,罪就歸你了。不僅如此,保羅因此也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哥林多前書9:16)。第三、要謹慎自己的教訓,免得傳錯了被神問責。提摩太前書4:16,「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求神阻擋女牧師以及一切好為人師的愚昧人。

第二、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ἐκ τοῦ πυρὸς ἁρπάζοντες,pulling them out of the fire。這或可以指向火湖或地獄中的火;當然也可以與熱病相連。動詞ἁρπάζω的基本含義是to seize, carry off by force;to seize on, claim for one』s self eagerly;to snatch out or away。這不指向暴力傳教,但的確指向福音的緊急狀態,以及人得救完全出於神,不是出於自己。這個動詞徹底否定了「決志神學」。你從火裡被搶出來完全是被動的(馬太福音11:12,13:19;約翰福音6:15;10:12,28-29;哥林多後書12:2,4;帖撒羅尼迦後書4:17,啟示錄12:5等)。這是一場爭奪靈魂的戰爭。

第三、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μισοῦντες καὶ τὸν ἀπὸ τῆς σαρκὸς ἐσπιλωμένον χιτῶνα,hating even the garment spotted by the flesh。教會救人不是要把那個舊人全部帶進教會中,而是要他們和我們一樣,向罪死,向基督復活。所謂「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翰福音3:6)。因此,真愛必須真恨,就是恨罪人身上的罪,如同恨以色列人後面的埃及人和前面的迦南人(撒迦利亞14:21)。動詞μισέω的基本含義是to hate, pursue with hatred, detest;to be hated, detested(馬太福音5:43等)。這裡的「情慾」原文就是肉體(σάρξ)。猶大書7-8兩次使用了這個概念:「7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也照他們一味地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就受永火的刑罰,作為鑒戒。8這些作夢的人,也像他們污穢身體,輕慢主治的,譭謗在尊位的」——我們必須厭惡那攻擊基督和自己牧師的畜類。動詞沾染σπιλόω參見雅各書3:6。

而衣服(χιτῶνα)這個概念可以讓我們平行這些經文:出埃及記3:5,「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利未記13:52-59,「52那染了災病的衣服,或是經上,緯上,羊毛上,麻衣上,或是皮子作的什麼物件上,他都要焚燒,因為這是蠶食的大麻瘋,必在火中焚燒……58所洗的衣服,或是經,或是緯,或是皮子作的什麼物件,若災病離開了,要再洗,就潔淨了。59這就是大麻瘋災病的條例,無論是在羊毛衣服上,麻布衣服上,經上,緯上,和皮子作的什麼物件上,可以定為潔淨或是不潔淨」(另參利未記15章);約書亞記5:15,「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對約書亞說,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的。約書亞就照著行了」;撒迦利亞3:4,「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又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羅馬書13:12,「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啟示錄3:4-5,「4然而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5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另參以弗所書4:22-24;歌羅西書2:11,3:9;希伯來書12:1;雅各書1:21;彼得前書1:18等)。

讓我們總結一下基督救恩的真理:拯救同時包括搶出和厭惡兩個方面的功課,而這一切都出於真正的憐憫。也出於這樣的誠實:「11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12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13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14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15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以弗所書2:11-15)。阿門。

任不寐,2020年2月16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