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第八課:瘟疫終結後的一場婚禮(3:6-11)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雅歌3:6-11,

6那從曠野上來,形狀如煙柱,以沒藥和乳香並商人各樣香粉薰的是誰呢?

7看哪,是所羅門的轎。四圍有六十個勇士,都是以色列中的勇士。8手都持刀,善於爭戰,腰間佩刀,防備夜間有驚慌。9所羅門王用利巴嫩木,為自己製造一乘華轎。10轎柱是用銀做的,轎底是用金做的。坐墊是紫色的,其中所鋪的乃耶路撒冷眾女子的愛情。

11錫安的眾女子阿,你們出去觀看所羅門王,頭戴冠冕,就是在他婚筵的日子,心中喜樂的時候,他母親給他戴上的。

感謝神的話語。可以將這段經文交叉結構。首先6與11首尾呼應,可以分別指向基督兩次復臨的場面,前者有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景象;後者歸結到羔羊的婚筵。比如第6節經文平行出埃及記13:22,「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以及啟示錄11:8,「他們的屍首就倒在大城裡的街上。這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同時將11節平行啟示錄14:4,「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他。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啟示錄19:7,「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啟示錄19:9,「天使吩咐我說,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對我說,這是神真實的話」;啟示錄21:9,「拿著七個金碗,盛滿末後七災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要將新婦,就是羔羊的妻,指給你看」;馬太福音25:1,「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馬可福音2:20,「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約翰福音3:29,「娶新婦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著聽見新郎的聲音就甚喜樂。故此我這喜樂滿足了」。事實上,羔羊的異象出於逾越節的羔羊,因此首尾兩部分信息都關切都出埃及的真理。而出埃及記的目的是進入曠野,建造會幕。在殿中侍奉神;或藉著教會勝過陰間的門。

上個主日我們藉著雅歌3:1-5呼喊一場離開,就是出埃及記。因此雅歌6:1-11中間的7-10,指著所所羅門的轎子且極盡鋪張之能事。這一切鋪張是在聚焦教會的真理。教會就是「所羅門的轎」,就是啟示錄中的新婦,或如從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1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2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4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5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又說,你要寫上。因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6他又對我說,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7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兒子。8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9拿著七個金碗,盛滿末後七災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要將新婦,就是羔羊的妻,指給你看。10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就帶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將那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示我」(啟示錄21:1-10)。

值得強調的是,雅歌3章與詩篇45篇,有著奇妙的平行關係, 可拉後裔與蘇拉密女同感一靈:「1(可拉後裔的訓誨詩,又是愛慕歌,交與伶長,調用百合花。)我心裡湧出美辭。我論到我為王作的事。我的舌頭是快手筆。2你比世人更美,在你嘴裡滿有恩惠。所以神賜福給你,直到永遠。3大能者阿,願你腰間佩刀,大有榮耀和威嚴。4為真理,謙卑,公義,赫然坐車前往,無不得勝。你的右手必顯明可畏的事。5你的箭鋒快,射中王敵之心。萬民仆倒在你以下。6神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7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8你的衣服,都有沒藥沉香肉桂的香氣。象牙宮中有絲絃樂器的聲音,使你歡喜。9有君王的女兒,在你尊貴婦女之中。王后佩戴俄斐金飾,站在你右邊。10女子阿,你要聽,要想,要側耳而聽。不要記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11王就羨慕你的美貌。因為他是你的主。你當敬拜他。12推羅的民,(民原文作女子),必來送禮。民中的富足人,也必向你求恩。13王女在宮裡,極其榮華。他的衣服是用金線繡的。14他要穿錦繡的衣服,被引到王前。隨從他的陪伴童女,也要被帶到你面前。15他們要歡喜快樂被引導。他們要進入王宮。16你的子孫要接續你的列祖。你要立他們在全地作王。17我必叫你的名被萬代記念。所以萬民要永永遠遠稱謝你」(詩篇45:1-17)。阿門。

一、他是誰呢(6)

6那從曠野上來,形狀如煙柱,

以沒藥和乳香並商人各樣香粉薰的是誰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基督的兩次降臨,在先知的視域中常常是重合的。換言之,律法先知和詩篇中關於基督第一次到來和末世復臨的預言,常常是同時進行的。其次,基督兩次降臨都是為了拯救教會出埃及。這節經文可以分成兩部分,即用兩大異象來仰望「細羅」。第一是煙柱;而與之搭配的概念是曠野。第二是各種香料,與之並存的概念是商人。這些概念當然都是別有深意的。前者可以指向基督降臨對教會的拯救,而後者指向祂以獻祭的方式進行救贖,或「祂曾被殺」,祂是曾經獻祭過的逾越節的羔羊。值得強調的的是,雅歌3:6中的זֹאת指的是女性,是新婦。因此,6與11可以視為首尾呼應在分別聚焦新婦和新郎。但是儘管如此,新婦的出現仍然與基督第一次降臨的呼召和救贖有關。

1、煙柱

6那從曠野上來,形狀如煙柱,מִי זֹאת עֹלָה מִן־הַמִּדְבָּר כְּתִֽימֲרֹות עָשָׁןWho is this that cometh out of the wilderness like pillars of smoke

原文中第一句話是:她是誰呢?(מִי זֹאת;Who is this)認識耶穌是誰,這是一個核心問題;認識教會是誰同樣重要。「13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有古卷無我字)14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15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16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馬太福音16:13-16)。耶穌是誰,這是聖經真理的一個基本方面。而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我們是誰或教會是誰。因此,必須將這段經文看完:「17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18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權柄原文作門)19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馬太福音16:17-19)——完全應該將主耶穌這段教導視為教會最基本的定義。第一、教會是蒙福的,是蒙恩的罪人組成的團契。第二、教會一直在真理的聖靈的引導之下。第三、沒有偉人式聖徒,只有爛石頭漸漸更新為磐石。第四、教會的使命就是勝過陰間的門和世界之主。第五、教會得勝靠的是基督授予的鑰匙權,而捆綁的對象是「人」而非空氣。

現在我們看教會是如何降生的,或從那裡以及怎樣降生的。一方面,經過曠野;另一方面,狀如煙柱。動詞עָלָה顯示,她是從曠野上來(to go up, ascend, climb)的那些以色列人,是從曠野歸來的浪子。不僅如此,上來的目的地應該是提比利亞加利利或耶路撒冷猶大。或者說,教會來要站在一切自高者或大山小山的面前,就是「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以弗所書6:12);或者「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以弗所書1:21);或者,「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以弗所書3:10);或者「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神」(哥林多前書15:24);或者「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歌羅西書1:16);或者,「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歌羅西書2:15)。值得強調的是,這個「升高」與第11節中的「王」是首尾呼應的。在某種意義上,基督-教會事件是對所有希律的顛覆,因此必然如此:「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馬太福音2:3)。

曠野(מִדְבָּר,創世記14:6,16:7等)在這裡首先是對應上文的「城中,在街市上,在寬闊處」的。在聖經中,曠野歸來至少涉及四大歷史事件。第一、摩西從米甸曠野歸來,進入埃及要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一代人在曠野倒斃,另一代人曠野重生。第二、施洗約翰在曠野傳道,作基督的先鋒。施洗約翰也是我們的榜樣。第三、耶穌在曠野勝過魔鬼的試探,歸來後開始傳道: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這是教會應該見證的勝利。第四、使徒保羅從阿拉伯曠野歸來,進入大馬色和耶路撒冷見證基督,傳揚福音。

基督從曠野進入埃及、大城和耶路撒冷,有兩個基本目的。第一是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第二是審判世界。這兩方面實際上是同時進行的,二者都可以用「煙柱」這個概念來形容。名詞תִּימָרָה(字根是תָּמָר,palm tree, date palm;榮入聖城?)。關於出埃及記,可以參考雲柱與火柱以及西奈山「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耶和華在雲柱中降臨」等概念(出埃及記13:21-22,14:14,14:19-20,14:24,19:18,33:9-10;民數記12:5,14:14;申命記1:33;申命記31:15;尼希米記9:12,9:19;詩篇99:7)。煙:עָשָׁן,smoke。與「煙柱」類似的概念還可以參考以賽亞書9:18,「邪惡像火焚燒,燒滅荊棘和蒺藜。在稠密的樹林中著起來,就成為煙柱,旋轉上騰」;那時候「他的手仍伸不縮」。

關於審判世界,首先是所多瑪蛾摩拉的焚燒:「27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28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不料,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29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記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創世記19:27-29)。其次是新約聖經關於聖靈的火、火湖的末世審判等。除了啟示錄,還可以參考馬太福音13:40,「37他回答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38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39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40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41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42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彼得後書3:7,10,「7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用火焚燒……10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

值得強調的是,煙柱所展示的審判也如一台戲,為給世人和世上的君王看。啟示錄10:1,「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從天降下,披著雲彩,頭上有虹。臉面像日頭,兩腳像火柱」。嚴格來說,地上的君王或偽裝=掌權者不是用來「順服」的,而是被神利用並最終要被火審判和顛覆的。末世審判一場基本喜喜劇就是燒淫婦給嫖客,燒大淫婦給君王看。啟示錄18:9,「地上的君王,素來與她行淫一同奢華的,看見燒她的煙,就必為她哭泣哀號」。為什麼基督必須審判世上的眾王呢(哥林多前書6:2;馬太福音19:28)?一方面,假基督都是基督的仇敵。啟示錄19:19,「我看見那獸,和地上的君王,並他們的眾軍,都聚集,要與騎白馬的並他的軍兵爭戰」;詩篇2:2,「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另一方面,世上的君王都與大淫婦行淫,敗壞世界,逼迫教會。啟示錄17:2,「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啟示錄18:3,「因為列國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地上的客商,因她奢華太過就發了財」;啟示錄18:23b-24,「23b你的客商原來是地上的尊貴人。萬國也被你的邪術迷惑了。24先知和聖徒,並地上一切被殺之人的血,都在這城裡看見了」。這是世界的結局:「地上的君王,臣宰,將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裡」(啟示錄6:15);詩篇76:12,「他要挫折王子的驕氣。他向地上的君王,顯威可畏」;啟示錄21:24,「列國要在城的光裡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將自己的榮耀歸與那城」。

但是,神的審判總是從神的家起首。約珥書2:30,「29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30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31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32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因為照耶和華所說的,在錫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脫的人,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華所召的」。以賽亞書4:3-6,「主以公義的靈,和焚燒的靈,將錫安女子的污穢洗去,又將耶路撒冷中殺人的血除淨,那時,剩在錫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冊上記名的,必稱為聖。4、5耶和華也必在錫安全山,並各會眾以上,使白日有煙雲,黑夜有火焰的光。因為在全榮耀之上必有遮蔽。6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蔭避暑,也可以作為藏身之處,躲避狂風暴雨」。至少基督徒的重生是經歷了「第一次審判」。總而言之,新婦離開故國,是一場充滿硝煙的戰爭。撒拉利百加拉結路得如是,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更如是。教會是在血與火中誕生的。

2、香料

以沒藥和乳香並商人各樣香粉薰的是誰呢?מְקֻטֶּרֶת מֹור וּלְבֹונָה מִכֹּל אַבְקַת רֹוכֵֽל,perfumed with myrrh and frankincense, with all powders of the merchant?

我們曾經討論過啟示錄中「祂曾被殺」這個概念,此不贅言。這裡我們只是強調,這句話中的「沒藥」(מֹר)、「乳香」(לְבוֹנָה)、「香粉」(אֲבָקָה,aromatic powders, powder)等概念,都可以平行耶穌降生和受難的相關信息。最後一句的意思應該是:所有或各樣香粉中的乳香。換言之,這裡並列的概念是沒藥和乳香;而他們都來自「商人」。動詞「熏」(קָטַר,to sacrifice, burn incense, burn sacrifices, make sacrifices smoke)在舊約中首先指「燒在壇上」、「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出埃及記29:13,18,25等)。值得強調的是,第6節中的兩個動詞עָלָה與קָטַר用法都是:feminine singular participle;而且兩個動詞都與煙有關;或者可以這樣說:會幕中的獻祭,解釋了曠野中煙柱的由來。而我們可以這樣應用:我們是因為基督獻祭的香氣與神和好,蒙恩得救;基督的香氣在教會身上,我們常帶著基督的香氣,基督徒也要將身體獻上作為活祭(利未記2:1-2,15-16;6:1;24:7;尼希米記15:5,9;出埃及記30:23-25,34-38等)。基督徒的獻祭不是邪教的「打生樁」。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焚燒,所多瑪的焚燒與獻祭的焚燒。或者說,基督徒的焚燒與索多瑪的焚燒完全不同:

「33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34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35有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苟且得釋放,(釋放原文作贖)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36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37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38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39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40因為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希伯來書11:33-40)。教會被比喻為女人,於是基督教就真的很女人了;然而這女人乃是基督的新婦,基督吩咐每一位基督徒要做大丈夫。教會要向基督作女人;而向魔鬼和世界作男人。現代基督教搞反了。我們所倡導的基督教改革,就是將魔鬼面前的女人更新為魔鬼面前的男人;將基督面前的偉人,更新為基督面前的新婦。

這裡比較特殊的概念是「商人」。動詞רָכַל在這裡用作動詞分詞רֹוכֵֽל:to go about ;(Qal) trafficker, trader (participle) (subst)。作為「商人」這個概念,可以參考列王紀上10:15,「另外還有商人和雜族的諸王,與國中的省長,所進的金子。(雜族在歷代下九章十四節作亞拉伯)」(另參尼希米記3:31-32,3:20;以西結書17:4;27:3,13,15,17,20,22-24,27:3,20,23;那鴻書3:16)。在先知書中,商人主要指向推羅人和巴比倫人,而他們是魔鬼的化身。商人可以同時指向「米甸的商人」(創世記37:28,36)和加略人猶大等。同樣重要的是,最終列國的敗壞是因為與大淫婦作買賣,是因為全球貿易(啟示錄17-18)。罪人起來作王是為了錢或好做食物;賣人子(馬太福音26:24)是為了錢;與大淫婦淫亂是為了錢;最終審判或被或焚燒,也是因為貪財。而就教會而言,基督徒殉道從根本上說都是死於商人之首,暴君是地地道道的商人:沒有任何信仰,只信錢。商人揭穿了所有政治的本質——政治及異教更是經濟或交易,而以政治作買賣是人類墮落的巔峰。這種重商主義必然是基督教會的仇敵。「耶穌進了殿,趕出裡頭作買賣的人」(路加福音19:45)。那麼結果只有一個:你會成為他們教會和他們國家的「祭牲」。

二、一乘華轎(7-10)

7看哪,是所羅門的轎。四圍有六十個勇士,都是以色列中的勇士。8手都持刀,善於爭戰,腰間佩刀,防備夜間有驚慌。

9所羅門王用利巴嫩木,為自己製造一乘華轎。10轎柱是用銀做的,轎底是用金做的。坐墊是紫色的,其中所鋪的乃耶路撒冷眾女子的愛情。

一些學者們認為雅歌3:6-11是眾女子關於婚禮的歌唱,這些觀點只備一說。這是我們應該關切的:神的百姓怎樣從埃及進入應許之地,或者怎樣從城市文明,進入基督教會?我們看見的是神本主義的安排,而非人本主義的天路。換言之,不是我們跑向神愛子的國,而是我們被移民、被遷到湖的那一邊(歌羅西書1:13)。於是有挪亞的方舟,有曠野的會幕;於是有這裡的華轎——新婦是被新郎用華轎接走進入新房的,一路護持。所謂「8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9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10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8-10)。又所謂「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出埃及記19:4)。聖靈如何鋪張方舟和會幕,就在這裡如何鋪張華轎。而這是教會的兩個真理:這是一場戰爭(7-8);這是一場愛情(9-10)——唯有經歷戰爭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1、這是一場戰爭(7-8)

7看哪,是所羅門的轎。四圍有六十個勇士,都是以色列中的勇士。הִנֵּה מִטָּתֹו שֶׁלִּשְׁלֹמֹה שִׁשִּׁים גִּבֹּרִים סָבִיב לָהּ מִגִּבֹּרֵי יִשְׂרָאֵֽלBehold his bed, which is Solomon』s; threescore valiant men are about it, of the valiant of Israel。8手都持刀,善於爭戰,腰間佩刀,防備夜間有驚慌。כֻּלָּם אֲחֻזֵי חֶרֶב מְלֻמְּדֵי מִלְחָמָה אִישׁ חַרְבֹּו עַל־יְרֵכֹו מִפַּחַד בַּלֵּילֹֽותThey all hold swords, being expert in war: every man hath his sword upon his thigh because of fear in the night.

基督教反教會的傳統,出於魔鬼。因為教會是聖經中極為重要的真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馬可福音10:9)。雞湯教和一切半吊子的清高,就是面對教會肉身缺陷的清高,所謂「不喜歡教會但喜歡耶穌」,這些清高的大山小山,就是「挑撥」基督離婚的邪教徒。正因為教會重要,所以這裡第一個字就是呼喊(הִנֵּה)人類特別是以色列人要關切教會。上帝自己關切教會,於是我們首先看見了耶和華軍隊在保護祂的教會,如保護眼中的瞳仁。因此教會這必是得勝的教會。而關於教會,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概念。

第一、轎子。和合本轎子這個概念在這段經文中出現兩次;但第二次即第9節稱為華轎的名詞是אַפִּרְיוֹן。因此有學者認為這裡有兩種轎子。第一個轎子是給新婦的,第二個轎子是新郎的(參考馬太福音25:1-13)。或者前者指轎子,後者指洞房。但這些概念一方面預表教會,另一方面指向神本主義的救贖。當然,מִטָּה也表明這是愛到底而且成功的愛情。מִטָּה的基本含義是:couch,bed,bier。在創世記中,它3次指向「垂死的」雅各或以色列的床(創世記47:31,48:2,49:33)。另參撒母耳記下3:31,「大衛吩咐約押和跟隨他的眾人說,你們當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大衛王也跟在棺後」(另參列王紀下1:4,6;撒母耳記上19:15-16等)。一方面,基督以嬰孩的方式(馬槽)進入世界;另一方面,祂是進入死地,把「病床」上的罪人醫治拯救出來。這也意味著,上了所羅門的華轎,從此開始經歷死亡。這是向生而死的十字架道路。因為這種重生意義上的死亡,最終在神的保護、保守之下;必出死入生。所以有人說:基督呼召我們,是呼召我們去死。但我認為更準確的表述是:祂是要帶領我們一起面對或經歷死亡與永生。

因為那「床」更是死而復活的見證:「19以利亞對她說,把你兒子交給我。以利亞就從婦人懷中將孩子接過來,抱到他所住的樓中,放在自己的床上,20就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阿,我寄居在這寡婦的家裡,你就降禍與她,使她的兒子死了嗎?21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阿,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22耶和華應允以利亞的話,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他就活了。23以利亞將孩子從樓上抱下來,進屋子交給他母親,說,看哪,你的兒子活了。24婦人對以利亞說,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列王紀上17:19-24)。מִטָּה也指「神人」 以利沙所居住的地方,使人復活的地方(列王紀下4:10,21,32)。מִטָּה也是約阿施的避難所(列王紀下11:1-3)。但約阿施最終因為自己的罪,仍然死在床上(歷代之下24:25)。這裡也是哈曼犯罪被捕之地(以斯帖記7:8)。床是人認罪悔改之地(詩篇6:6);也可能成為陰間的入口——對始終褻瀆聖靈之人而言。

第二、勇士。這裡對勇士的描述甚至超過床。גִּבּוֹר,strong, mighty;strong man, brave man, mighty man。這個概念似乎與耶路撒冷的女子以及錫安的女子形成對比。他們是大丈夫,是真男人。是與偉人和寧錄們匹敵的勇士(創世記6:4,10:8-9)。這個概念也指向公義的神性:「17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他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賄賂。18他為孤兒寡婦伸冤,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19所以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申命記10:17)。勇士有別於女人和孩子,他們必須參加攻佔迦南諸城的戰爭:「你們的妻子,孩子,和牲畜都可以留在約旦河東,摩西所給你們的地。但你們中間一切大能的勇士都要帶著兵器在你們的弟兄前面過去,幫助他們」(約書亞記1:14);去勝過世上的王和他的勇士:「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看哪,我已經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並大能的勇士,都交在你手中」(約書亞記6:2;另參約書亞記8:3,10:2,10:7等)。

基督教連連敗退甚至潰不成軍,原因之一是雞湯教的男女人和基督教的女牧者,在帶領一群以敬虔為得利門路的男女男女,同時面對迦南的一切偉人,如耶利哥艾城基遍吉甲摩押非利士人。我反覆重申:CSMP不需要立即起來作勇士,因為都還是嬰孩兒。越演清高、越非政治保守秀,越像被爭戰嚇尿的小孩子。或者說一段時間之內,CSMP對勇士的標準很低:不指望你勇士,你不以「屬靈」的名義棄絕勇士、攪擾教會,就算勇士了。

這裡對勇士有幾重定義。首先是60位勇士。六十(שִׁשִּׁים)這個概念可能是指出埃及之時的男丁(出埃及記12:37,38:26);或指雙倍的保護(撒母耳記下23:8,13,23-24;24:1;歷代志上11:10,15,25,42);或平行60個王后(雅歌6:800)。其次,這是保護或圍繞轎子(סָבִיב לָהּ)的勇士。再次,這是以色列(יִשְׂרָאֵל,God prevails)的勇士。最後,這是全副武裝的勇士:「手都持刀,善於爭戰,腰間佩刀,防備夜間有驚慌」。刀(חֶרֶב)這個概念在這裡重複兩次,第一次是複數,第二次是單數。翻作「善於」的動詞לָמַד有這些含義:to learn. teach, exercise in。教會或講道台要講戰事。爭戰:מִלְחָמָה,battle, war(創世記14:2,出埃及記1:10,13:17等)。這是男人(אִישׁ)的事。驚慌:פַּחַד,terror, dread。夜間(בַּלֵּילֹֽות)首先讓我們想起出埃及記的戰爭:「這夜是耶和華的夜,因耶和華領他們出了埃及地」(出埃及記12:42a)。最後最終歸結為耶穌受難之夜(路加福音22:35-38,馬太福音26:52,約翰福音18:11)。第一場是勇士的失敗:「法老容百姓去的時候,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神卻不領他們從那裡走,因為神說,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就回埃及去」(出埃及記13:17);是第二場是懦夫的裸奔。但感謝神,教會歷史上仍然有勇士的勝利,就是重建聖殿聖城的夜晚(尼希米記4:1-23)。如今正是。

勇士既可以指耶和華的軍隊(創世記32:2;出埃及記12:41);也可指天使天軍或12營的天使(路加福音2:13;馬太福音26:53)。不僅如此,這裡的裝備完全平行了以弗所書6:11-20,「11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12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兩爭戰原文都作摔跤)13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14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15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16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17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18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19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20(我為這福音的奧秘,作了帶鎖鏈的使者)並使我照著當盡的本分,放膽講論」。

可悲的是,這段經文被雞湯的慘不忍睹。我們會進一步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正如主說,「24你躺下,必不懼怕。你躺臥,睡得香甜。25忽然來的驚恐,不要害怕。惡人遭毀滅,也不要恐懼。26因為耶和華是你所倚靠的。他必保守你的腳不陷入網羅。27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24-26)。是什麼廢掉了基督教的武功,使之放下武器、太監化了呢?「11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12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13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14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馬書13:11-14)。

2、這是一場婚筵(9-10)

9所羅門王用利巴嫩木,為自己製造一乘華轎。אַפִּרְיֹון עָשָׂה לֹו הַמֶּלֶךְ שְׁלֹמֹה מֵעֲצֵי הַלְּבָנֹֽוKing Solomon made himself a chariot of the wood of Lebanon。10轎柱是用銀做的,轎底是用金做的。坐墊是紫色的,其中所鋪的乃耶路撒冷眾女子的愛情。עַמּוּדָיו עָשָׂה כֶסֶף רְפִידָתֹו זָהָב מֶרְכָּבֹו אַרְגָּמָן תֹּוכֹו רָצוּף אַהֲבָה מִבְּנֹות יְרוּשָׁלִָֽםHe made the pillars thereof of silver, the bottom thereof of gold, the covering of it of purple, the midst thereof being paved with love, for the daughters of Jerusalem.

教會需要建造(עָשָׂה;類比創世記2:18,22;馬太福音16:18)。名詞אַפִּרְיוֹן有如下含義: sedan, litter, palanquin;(CLBL) chariot。這個名詞在舊約中只出現這一次,Probably of Egyptian derivation。從邏輯上看,「轎子」應該是運送新娘到達「華轎」的運輸工具。這一點可以參考創世記50:9,「又有車輛馬兵,和他一同上去。那一幫人甚多」。當然,也許僅僅是必須,實際上只新房。而這裡金銀等概念,一同平行出埃及記12:35-37,「35以色列人照著摩西的話行,向埃及人要金器,銀器,和衣裳。36耶和華叫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以致埃及人給他們所要的。他們就把埃及人的財物奪去了。37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往疏割去,除了婦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約有六十萬」;出埃及記13:18-19,「18所以神領百姓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帶著兵器上去。19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因為約瑟曾叫以色列人嚴嚴地起誓,對他們說,神必眷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一同帶上去」。這是羅門華轎的幾種建築材料——顯而易見不是一般的轎子,而是指向會幕和聖殿:

第一、利巴嫩木。מֵעֲצֵי הַלְּבָנֹֽון,the wood of Lebanon。利巴嫩在雅歌中出現了7次(4:8,11,15;5:15,7:4)。利巴嫩木是所羅門建造聖殿使用的基本材料之一(列王紀上4:33,5:6,9,14;7:2;10:17,21等;另參雅歌1:17)。值得強調的是,利巴嫩本是異教之地或外邦的高山,或者是到了應許之地的邊界(申命記1:7,11:24;約書亞記1:4,9:1,11:17,12:7,13:5-6;士師記3:3,9:15;列王紀下14:9,19:23;以斯拉記3:7;詩篇29:5-6,72:16,92:12,104:16;以賽亞書2:13,10:34,14:8,29:17,33:9,35:2,37:24,40:16,60:13;耶利米書18:14,22:6,22:20,22:23;以西結書17:3,27:5,31:3,31:15-16;何西阿書14:5-7;那鴻書1:4;哈巴谷書2:17;撒加利亞10:10,11;1)。偉岸的建材如埃及的王子,是從「大小山地」經殘酷的戰爭「砍伐」而來的。我們可以想像使徒保羅的歸正——他已經墮落到大馬士革了,到了底線了,在哪裡卻被找回來。而這其中的神學邏輯類似捕獲五十三條大魚。

第二、金(זָהָב)與銀(כֶּסֶף)。這裡的柱子(עַמּוּד)是複數(加拉太書2:9,啟示錄3:21);轎底(רְפִידָה)是單數。金銀這些概念除了平行出埃及記12:35,44;37;38:17,27-28等,還可以參考出埃及記25:1-8,「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2你告訴以色列人當為我送禮物來,凡甘心樂意的,你們就可以收下歸我。3所要收的禮物,就是金,銀,銅,4藍色,紫色,朱紅色線,細麻,山羊毛,5染紅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莢木,6點燈的油並作膏油和香的香料,7紅瑪瑙與別樣的寶石,可以鑲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8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另參列王紀上7:51,10:21;歷代志下5:1)。另參雅歌1:11,「我們要為你編上金辮,鑲上銀釘」。

第三、紫色坐墊。翻作坐墊的名詞מֶרְכָּב有這樣的含義:chariot, place to ride, riding seat(利未記15:9,列王紀上4:26)。紫色:אַרְגָּמָן,purple, red-purple。「紫色」是帳幕以及聖衣的基本材料(出埃及記25:4;26:1,31,36;27:16;28:5-6,8,15,33;35:6,23,25,35;36:8,35,37;38:18,23;39:1-3,5,8,24,29等)。這些概念旨在強調聖禮、聖會、聖職等。另參以斯帖記8:15-17,「15末底改穿著藍色白色的朝服,頭戴大金冠冕,又穿紫色細麻布的外袍,從王面前出來。書珊城的人民都歡呼快樂。16猶大人有光榮,歡喜快樂而得尊貴。17王的諭旨所到的各省各城,猶大人都歡喜快樂,設擺筵宴,以那日為吉日。那國的人民,有許多因懼怕猶大人,就入了猶大籍」;箴言31:22,「她為自己製作繡花毯子,她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作的」。這紫色可能被濫用,罪人演基督(另參耶利米書10:9,以西結書7:7;路加福音16:19;使徒行傳16:14;啟示錄18:12,16)。假基督對紫色的追逐會激動很多商人與之交易。不是所有披戴紫袍的都是基督和教會。大淫婦從紫色過度到了紅色:「那女人穿著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用金子寶石珍珠為妝飾。手拿金盃,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亂的污穢」(啟示錄17:4)。

第四、女子的愛情。上述一切奉獻或侍奉應該都出於愛(אַהֲבָה),或甘心樂意(哥林多後書8:3)。其中:תָּוֶךְ,midst, middle。中間的,最重要的。「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13);「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10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馬書13:8-10)。鋪:רָצַף,to fit together, fit out, pattern。可能指將一切連接在一起:「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歌羅西書3:14);「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摩太前書1:5)。新約聖經有一處經文,正是在呼喚「耶路撒冷眾女子的愛情」:「太太阿,我現在勸你,我們大家要彼此相愛。這並不是我寫一條新命令給你,乃是我們從起初所受的命令」(約翰二書1:5)。因為教會是建立在「新命令」的根基之上的:「34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35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

值得強調的是,教會的愛絕不是泛愛主義。教會的愛也是為勝過世界的恨;而那恨是真實存在的。約翰福音3:20,「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你可以用傳道的方式、在向豬狗跺去腳下塵土之前去「愛仇敵」;但你不能愛罪惡。「你們愛耶和華的,都當恨惡罪惡」(詩篇97:10)。基督徒越是在病毒和瘟疫的圍剿與仇恨中,以及在政治恐怖中,越應該彼此相愛;而不是趁機彼此棄絕,相咬相吞。這是主說的:「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約翰福音7:7);「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翰福音15:19)。我們若傳主所傳的,世人一定恨我們。所以「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約翰一書3:13);「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路加福音6:26)。因此,一方面我們面對仇恨要有平常心;但另一方面,教會內部越是面臨希律黨的仇恨,越應該彼此相愛;否則你這攪擾者,不是淫婦嗎,不是叛徒猶大嗎?

三、和平的君(11)

11錫安的眾女子阿,你們出去觀看所羅門王,頭戴冠冕,

就是在他婚筵的日子,心中喜樂的時候,他母親給他戴上的。

這場婚筵應該是指向基督復臨、羔羊娶妻的日子。基督福臨不僅僅是為了審判世界和終結歷史,更是為了與新婦完婚。審判並且完婚,這才是真正的福音。一方面,沒有審判就沒有新婚或新天新地,這一點我們必須告別雞湯教和蠓蟲教;但另一方面,基督復仇並不是最終目的,仇恨是為了真愛,為妻子報仇才是真愛;真愛是愛到底的愛——必有永生和永福為教會存留。在這方面必須超越政治基督徒。我們是末世論的信仰者,我們相信只有在基督復臨中,人類進入新天新地才是完全可能的。雅歌3:11也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句話重點講論基督或耶穌是王;第二句話聚焦教會。基督和教會,這是神聖歷史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神「所預定的美意」,是「他旨意的奧秘」(以弗所書1:8-23)。

1、君王或基督

11錫安的眾女子阿,你們出去觀看所羅門王,頭戴冠冕,צְאֶינָה וּֽרְאֶינָה בְּנֹות צִיֹּון בַּמֶּלֶךְ שְׁלֹמֹה בָּעֲטָרָהGo forth, O ye daughters of Zion, and behold king Solomon with the crown

我們已經談過,這裡的「君王」與第6節中暗指的世上眾王形成對比。而錫安與第10節中的耶路撒冷,一同解釋了了上文的城市等概念。我們也談過,所羅門王按字義,可以直接翻作「和平的君」,如以賽亞書9:6,「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這裡用錫安(צִיּוֹן,Zion,」parched place)這個概念,可能為了強調大衛的王權(撒母耳記下5:7);這關乎神應許的彌賽亞的降臨。不僅如此,耶路撒冷的女子,錫安的女子,也可以視為一種羞辱:都城裡沒有男人了,住的都是男女人和太監。冠冕:עֲטָרָה,crown, wreath。參見撒母耳記下12:30,「奪了亞捫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王或作瑪勒堪。瑪勒堪即米勒公,又名摩洛,亞捫族之神名),其上的金子重一他連得,又嵌著寶石。人將這冠冕戴在大衛頭上。大衛從城裡奪了許多財物」等。這涉及王位爭奪戰,進一步指向這個事實:神要把罪人、假貴族和君王、假基督褫奪的榮耀奪回,都歸給基督(詩篇2:1-12,89:27,136:18;哥林多後書10:5)。

不僅如此,在新約語境中,這一幕幾乎完全平行了聖誕、榮入聖城、受難和復臨的畫面。馬太福音2:1-2,「1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2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路加福音2:10-11,「10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11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約翰福音1:49,「拿但業說,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馬太福音21:5,「要對錫安的居民(原文作女子)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是溫柔的,又騎著驢,就是騎著驢駒子」;約翰福音12:15,「錫安的民哪,(民原文作女子)不要懼怕,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馬太福音27: 27-29,「27巡撫的兵就把耶穌帶進衙門,叫全營的兵都聚集在他那裡。28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29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拿一根葦子放在他右手裡。跪在他面前戲弄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阿」;約翰福音19:5,「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約翰福音19:14-15,「14那日是預備逾越節的日子,約有午正。彼拉多對猶太人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15他們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祭司長回答說,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除了荊棘的冠冕,這冠冕最終指向基督復活、復臨作王和對仇敵的全然得勝。希伯來書2:7,「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或作你叫他暫時比天使小)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並將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希伯來書2:9,「惟獨見那成為比天使小一點的耶穌,(或作惟獨見耶穌暫時比天使小)因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叫他因著神的恩,為人人嘗了死味」

事實上,耶穌作王這個概念是聖經一直的啟示。如以賽亞書43:15,「我是耶和華你們的聖者,是創造以色列的,是你們的君王」;以賽亞書44:6,「耶和華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贖主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除我以外,再沒有真神」;以賽亞書55:4,「我已立他作萬民的見證,為萬民的君王和司令」;撒迦利亞9:9,「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使徒行傳4:26,「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也聚集,要敵擋主,並主的受膏者(或作基督)」;提摩太前書1:17,「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以賽亞書23:8-9,「8推羅本是賜冠冕的。他的商家是王子,他的買賣人,是世上的尊貴人。遭遇如此,是誰定的呢?9是萬軍之耶和華所定的,為要污辱一切高傲的榮耀,使地上一切的尊貴人被藐視」。

值得強調的是,這冠冕曾經被各種冠狀病毒所褫奪,他們沐猴而冠。啟示錄9:7,「蝗蟲的形狀,好像預備出戰的馬一樣,頭上戴的好像金冠冕,臉面好像男人的臉面」;啟示錄12:3,「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啟示錄13:1,「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有十角七頭,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王冠戰爭的終局是:啟示錄14:14,「我又觀看,見有一片白雲,雲上坐著一位好像人子,頭上戴著金冠冕,手裡拿著快鐮刀」;啟示錄19:11-16,「11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12他的眼睛如火焰,他頭上戴著許多冠冕。又有寫著的名字,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13他穿著濺了血的衣服。他的名稱為神之道。14在天上的眾軍,騎著白馬,穿著細麻衣,又白又潔,跟隨他。15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轄管原文作牧)並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搾。16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寫著說,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然而,這是基督徒應該嚮往的冠冕,而且這些冠冕總與「公義」相關:「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箴言16:31;另參詩篇8:5,21:3,65:1,103:4,132:18;箴言14:18等)。但是,「推羅本是賜冠冕的。他的商家是王子,他的買賣人,是世上的尊貴人。遭遇如此,是誰定的呢」(以賽亞書23:8);「禍哉,以法蓮的酒徒,住在肥美谷的山上,他們心裡高傲,以所誇的為冠冕,猶如將殘之花」(以賽亞書28:1,另參以賽亞書28:2-3;耶利米哀歌5:16)等。但這是我們所盼望的:「我說,要將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他們就把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耶和華的使者在旁邊站立」(撒迦利亞3:5);另參哥林多前書9:25,「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腓立比書4:1,「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另參帖撒羅尼迦前書2:19;提摩太后書4:8;雅各書1:12;彼得前書5:4;啟示錄2:10,3:11,4:4)。

2、婚筵或教會

就是在他婚筵的日子,心中喜樂的時候,他母親給他戴上的。שֶׁעִטְּרָה־לֹּו אִמֹּו בְּיֹום חֲתֻנָּתֹו וּבְיֹום שִׂמְחַת לִבֹּֽוwherewith his mother crowned him in the day of his espousals, and in the day of the gladness of his heart.

但這裡有一個難題:為什麼說著冠冕是「他母親(אִמֹּו)給他戴上的」?我們先看幾個基本概念。第一、戴上:עָטַר,to surround,to crown, give a crown(撒母耳記上23:26;詩篇5:12,8:5,65:11,103:4;以賽亞書23:8)。第二、婚筵,חֲתֻנָּה,wedding, marriage。這個名詞在舊約中只出現這一次。其動詞詞根是חָתַן,to become a son-in-law, make oneself a daughter』s husband(創世記34:9)。這個動詞更可能指向訂婚、婚約而非婚禮。因此這裡應該是兩個並列的時間概念:「他婚筵的日子」,與「心中喜樂的時候」。前者可以指向耶穌第一次來呼召門徒,設立新約;後者指向基督復臨。וּ鏈接了兩個יוֹם。因此KJV將חֲתֻנָּה翻作espousal(複數espousals)是對的。第三、喜樂:שִׂמְחָה,joy, mirth, gladness(創世記31:27等)。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喜樂:לֵב,inner man, mind, will, heart, understanding(創世記6:5等)。另參以賽亞書53:11,「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

現在我們來解釋「他母親」可能有的含義。首先,這是歷史事實。所羅門作王,是他母親拔示巴一手促成的(列王紀上1:1-53)。其次,應驗於耶穌作王。這裡的母親可以平行上文的母家。一方面,耶穌是完全的人,而將祂釘在十字架上賜給祂荊棘冠冕的,都是祂所來自的人類和本族。另一方面,這反諷的一面會被翻轉——人類或人類的代表,會真誠地為基督「加冕」;啟示錄4:10-11,「10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11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最後,我們可以將這一事實,平行耶穌和祂的母親馬利亞——馬利亞給基督作的見證,是最有效的見證,從童女懷孕一直到耶穌死而復活,甚至復臨——她母親都是見證者。

馬太福音1:20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21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22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23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24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25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有古卷作等她生了頭胎的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馬太福音2:13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14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15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路加福音1:26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撒勒。27到一個童女那裡,是已經許配大衛家的一個人,名叫約瑟,童女的名字叫馬利亞。28天使進去,對她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29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覆思想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30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31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32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33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34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35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36況且你的親戚以利沙伯,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37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38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39那時候馬利亞起身,急忙往山地裡去,來到猶大的一座城。40進了撒迦利亞的家,問以利沙伯安。41以利沙伯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裡跳動,以利沙伯且被聖靈充滿。42高聲喊著說,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43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哪裡得的呢?44因為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45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46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47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48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49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50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51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52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53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54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55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

路加福音2:34西面給他們祝福,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譭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約翰福音19:25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吧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26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27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使徒行傳1:12有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當下門徒從那裡回耶路撒冷去。13進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間樓房。在那裡有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或作兄弟)猶大。14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

啟示錄12:1天上現出大異象來。有一個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冠冕。2她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3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4它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5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轄管原文作牧)。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裡去了。6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裡有神給她預備的地方,使她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13龍見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14於是有大鷹的兩個翅膀賜給婦人,叫她能飛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裡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15蛇就在婦人身後,從口中吐出水來像河一樣,要將婦人衝去。16地卻幫助婦人,開口吞了從龍口吐出來的水。(原文作河)17龍向婦人發怒,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這兒女就是那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那時龍就站在海邊的沙上。

路加醫生應該「採訪」過馬利亞,所以他才這麼說:「1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2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3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4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1:1-4)。馬利亞從懷孕之後,也許一生都在思想和見證這個問題:「祂是誰呢」:「48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49耶穌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或作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50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51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路加福音2:48-51)。這是神的應許:「我必賜福給她,也要使你從她得一個兒子。我要賜福給她,她也要作多國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從她而出」(創世記17:16)。這是神從起初就對母親的應許:「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3:15)。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主在十字架上看著他的母親和門徒:「25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吧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26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27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約翰福音19:25-27)。

親愛的弟兄姐妹,在這瘟疫覆蓋的末世,當聖靈藉著雅歌不斷呼喊「錫安的眾女子阿」、「耶路撒冷的眾女子阿」;我們聽見了,而且應該漸漸面紅耳赤。因為這聲音如同呼喊:北京的女子啊,倫敦巴黎羅馬紐約華盛頓的女子啊,蒙特利爾的女子啊——竟無一人是男兒。中南海住的全是女扮男裝的閹人;但「海內外」和仙山洞府網上網下,去哪裡找「耶和華的勇士」呢?聖經一再將教會比作女人,以色列是耶和華的妻子;教會是基督的新婦。但是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靈恩運動以來,蛇說正在彎曲神說。一方面,基督的女人被彎曲為所有人的女人,甚至撒旦的女人;另一方面,教會反過來要在耶穌面前作大丈夫,要利用基督使之作僕牟利取名——他們在耶和華面前個個是英勇的獵戶。所以教會必須改革。一方面,教會只是基督的妻子,這妻子的異象指向順服(特別是只順服神,不順從人)和聖潔。另一方面,教會要在魔鬼、世界和君王面前作大丈夫,不可賣身作他們的女人、妓女和孌童。真女人是在基督面前;大丈夫是在世界面前。

所以弟兄們,「32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33一面被譭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34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35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36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37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38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義人有古卷作我的義人)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39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希伯來書10:32-39)。阿門。

任不寐,2020年4月26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