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啟示錄5:1-14,
1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裡外都寫著字,用七印封嚴了。2我又看見一位大力的天使,大聲宣傳說,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呢?3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沒有能展開能觀看那書卷的。4因為沒有配展開,配觀看那書卷的,我就大哭。5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
6我又看見寶座與四活物並長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7這羔羊前來,從坐寶座的右手裡拿了書卷。8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
9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10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
11我又看見,且聽見,寶座與活物並長老的周圍,有許多天使的聲音。他們的數目有千千萬萬。12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13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14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
感謝神的話語。歡迎大家來到啟示錄第五章。我們已經解釋了啟示錄第5章與第4章之間的緊密聯繫;特別是,第五章怎樣解釋第四章四活物以及翅膀、眼睛等概念。而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解釋,對啟示錄第5章作如下結構分析:獅子或君王(1-5);牛犢或祭司(6-8);人臉或造人(9-10);飛鷹或國度(11-14)。這四部分也存在一個平行結構:羔羊與書卷,「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1-5,9-10);活物長老-天使造物,敬拜讚美(6-8,11-17)。其中3與13節是首尾呼應的;6、9、12節則依次展開了這個神學主題:祂曾被殺;5、10與12-13則三次強調了「王權」這個真理。另外注意「羔羊」(羔羊x5也是對獅子x1的深度轉換,羔羊才是獅子或王)、「書卷」(x8)以及「我看見……我又看見」這三個概念,在這章中的結構性作用。
如果說第四章神學焦點在基督及其王位;那麼第五章的神學焦點就在基督及其書卷,或基督和祂的福音——這福音書卷的重點在救贖,更在審判。關於書卷可以參考以賽亞書29章、但以理書7,12章,以西結書1-2章。這是聖靈默示的聖經;注意動詞「寫」(כָּתַב)連同名詞書卷(סֵפֶר,創世記5:1),第一次出現在出埃及記17:14,。可以一併閱讀那場具有末世論意義的重要戰事:
「8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9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10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11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12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13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1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15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16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出埃及記17:8-16)。阿門。
一、獅子-君王(1-5)
1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裡外都寫著字,用七印封嚴了。2我又看見一位大力的天使,大聲宣傳說,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呢?
3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沒有能展開能觀看那書卷的。
4因為沒有配展開,配觀看那書卷的,我就大哭。5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
在某種意義上,啟示錄也是最好講的——因為你有65卷參考書,或者「字典」可以查考。這個邏輯也適用於啟示錄第5章,這裡出現的概念基本上在啟示錄1-4章都出現了,因此我們可以用一個主日講完這一章。第五章特別的概念主要是羔羊、書卷和七印,而後面這兩個概念在1-5節中首尾呼應,使1-5可以交叉結構;首尾呼應的還包括「一位大力的天使」與「長老中有一位」;「有誰配」與「沒有配」;「大聲宣傳說」與「對我說」,「我……我」與「我……我」等等。「我」在這裡的反覆出現是為了強調見證的真實性。中間第3節陳述這樣一個事實:除了基督以外,沒有人「能展開能觀看那書卷的」——這是對所有文化和宗教的否定;「除我以外你不可以有別的神」。不僅如此,「天上地上地底下」所有的受造之物,都將因那展開書卷者而被更新。
1、書卷與七印(1-2)
1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裡外都寫著字,用七印封嚴了。Καὶ εἶδον ἐπὶ τὴν δεξιὰν τοῦ καθημένου ἐπὶ τοῦ θρόνου βιβλίον γεγραμμένον ἔσωθεν καὶ ὄπισθεν κατεσφραγισμένον σφραγῖσιν ἑπτά;And I saw in the right hand of him that sat on the throne a book written within and on the backside, sealed with seven seals.
2我又看見一位大力的天使,大聲宣傳說,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呢?καὶ εἶδον ἄγγελον ἰσχυρὸν κηρύσσοντα φωνῇ μεγάλῃ Τίς ἐστιν ἄξιος ἀνοῖξαι τὸ βιβλίον καὶ λῦσαι τὰς σφραγῖδας αὐτοῦ;And I saw a strong angel proclaiming with a loud voice, Who is worthy to open the book, and to loose the seals thereof?
這兩節經文可以平行:每一節經文都用「我看見」(Καὶ εἶδον,)引領。看見一詞意味著,一切陰謀論都被排除了。你若非親眼看見,就不要胡說,甚至與惡人一起作假見證陷害人。啟示錄展開的是基本事實,而不是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編造。第一個看見的對象是書卷。這書卷在基督的右手中(1:16,17,20)。
書卷(βιβλίον;馬太福音19:7等)可以指向三個事實。第一、聖經,包括啟示錄(路加福音4:17;約翰福音20:30;啟示錄1:17,1:11;22:7,9-10,18-19)。第二、律法(加拉太書3:10,希伯來書9:19,10:7等)。第三、生命冊(啟示錄17:8,20:12,21:17,)。這三個事實在這裡可以首先強調這個真理:審判是依法審判,「法無明文不為罪」。這是天國的法治原則,因此說唯有神的審判是公義的。簡而言之,打開書卷是為了按書審判:「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示錄20:12)。動詞寫(γράφω)的主語應該是神(出埃及記31:18;申命記9:10;約翰福音8:6,8;但以理書5:5,24)。
但是,這書卷現在仍然是封閉的,而是是用七印封閉的。但以理書12:4,「但以理阿,你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知識就必增長」。但以理書12:9,「他說,但以理阿,你只管去。因為這話已經隱藏封閉,直到末時」。關於七印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放在下文。動詞κατασφραγίζω的基本含義是to cover with a seal, to close up, close with a seal。名詞σφραγίς所在這裡是複數:a seal(羅馬書4:11,哥林多前書9:2,提摩太后書2:19)。這個名詞指合法的證明,特別是有權柄的「官印」。「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創世記4:15)。那個記號應該就是這裡的印記——神沒有無視該隱的罪,只是宣佈祂是審判該隱排他的主權者。
第二個看見的對象是大力的天使:ἄγγελον ἰσχυρὸν,a strong angel。天使這個概念在第11節重複出現,因而在第五章中起到了交叉結構的作用。大力的:ἰσχυρός,strong, mighty。也許只有這位大力的天使有資格說「誰敢惹我」。大力的天使在啟示錄中出現3次(10:1,18:21)。他們有從神來的大能去審判大城和大淫婦以及壯士(18:8,10;19:18)。換言之,這個大力是針對「龍的傳人」之大力的,是專門為「大大」以及「不好惹的」人量身定做的。我們不知道他是否就是加百利或天使長,當然是有可能的:「15我但以理見了這異象,願意明白其中的意思。忽有一位形狀像人的站在我面前。16我又聽見烏萊河兩岸中有人聲呼叫說,加百列阿,要使此人明白這異象」(但以理書8:15-16);「21我正禱告的時候,先前在異象中所見的那位加百列,奉命迅速飛來,約在獻晚祭的時候,按手在我身上。22他指教我說,但以理阿,現在我出來要使你有智慧,有聰明」(但以理書9:21)。向但以理顯現的加百利,為傳講審判眾王並宣告基督作王的信息(另參但以理書4:13-14)。所以但以理的異象完全可以與約翰的異象平行。這位天使也可能就是在埃及擊殺長子的「死亡天使」:「因為耶和華要巡行擊殺埃及人,他看見血在門楣上和左右的門框上,就必越過那門,不容滅命的進你們的房屋,擊殺你們」(出埃及記12:23)。
此時此刻,或者在大力的天使成為死亡天使之前,「大聲宣傳說,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呢」。「大聲宣傳」是面向所有人類的,使所有人都聽得見。這是真正的傳(κηρύσσω)福音,在福音的對象上,天使手中沒有詭詐的天平。「1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2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3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4他的量帶通遍天下,他的言語傳到地極。神在其間為太陽安設帳幕。5太陽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歡然奔路。6他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沒有一物被隱藏不得他的熱氣。7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8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9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詩篇19:1-9);「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羅馬書10:18)。人無可推諉。
這是啟示錄中神聖的追問:「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呢」?Τίς ἐστιν ἄξιος?很多猴子都自稱是上天派來的;你是誰?你也配。形容詞配得(ἄξιος)參見4:11。這裡有兩個並列的動詞:展開(ἀνοῖξαι)與揭開(λῦσαι)。末世審判是神的行動和作為,正如起初祂的創造之工。
2、沒有別的神(3)
3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沒有能展開能觀看那書卷的。καὶ οὐδεὶς ἠδύνατο ἐν τῷ οὐρανῷ οὐδὲ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 οὐδὲ ὑποκάτω τῆς γῆς ἀνοῖξαι τὸ βιβλίον οὐδὲ βλέπειν αὐτό;And no man in heaven, nor in earth, neither under the earth, was able to open the book, neither to look thereon.
這節經文沒有難解的字詞。需要說明的是,上文的動詞揭開,在這裡更換為觀看(βλέπω)。基本真理就是:基督是唯一的審判主和救贖主,傾覆所有偶像和假神。因此傳道人必須傳講這個常識:信異教不可能得救。多元並包只是魔鬼的謊言,必須像厭惡瘟疫一樣厭惡萬國萬神,為公義,也為愛。而這真理始終如一:「1神吩咐這一切的話說,2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3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20:1-3);「8我的民哪,你當聽。我要勸戒你。以色列阿,甚願你肯聽從我。9在你當中不可有別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10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篇81:8-10);「祭祀別神,不單單祭祀耶和華的,那人必要滅絕」(出埃及記22:20,另參出埃及記23:13,34:14;申命記4:35,39;6:14,7:4,8:19,11:16,11:28等);「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翰福音1:18);「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4:12);「耶穌說,你們要謹慎,不要受迷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又說,時候近了,你們不要跟從他們」(路加福音21:8)。
不僅如此,「天上,地上,地底下」所有造物被否定之後,只能等候基督的救贖或更新。所以保羅說:「19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20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21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享原文作入)22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23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馬書8:19-23)。但是,重建新天新地,前提是首先要除滅惡人和一切爬蟲,棄絕所有標榜可以揭開書卷的。而所謂「揭開書卷」在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應用,就是標榜革命的,無論是暴力革命,還是爆料革命,都屬於揭開革命——罪人向神一樣指著「律法」審判罪人。人類歷史的罪惡就在這裡,「爆料革命」應該是大洪水前地上滿了強暴的根本原因:偉人審判偉人,人民審判個人取代神的審判。關於書卷的內容或打開書卷的後果,可平行閱讀以西結書2:9-10,「9我觀看,見有一隻手向我伸出來,手中有一書卷。10他將書卷在我面前展開,內外都寫著字,其上所寫的有哀號,歎息,悲痛的話」;但以理書7:10,「從他面前有火,像河發出。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萬萬。他坐著要行審判,案卷都展開了」。然而唯有基督有權柄有公義,唯有那被殺的羔羊才可能「解決」或「打開」審判的封印。
3、書卷與七印(4-5)
4因為沒有配展開,配觀看那書卷的,我就大哭。καὶ ἐγὼ ἔκλαιον πολλὰ, ὅτι οὐδεὶς ἄξιος εὑρέθη ἀνοῖξαι καὶ ἀναγνῶναι τὸ βιβλίον οὔτε βλέπειν αὐτό;And I wept much, because no man was found worthy to open and to read the book, neither to look thereon.
5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καὶ εἷς ἐκ τῶν πρεσβυτέρων λέγει μοι Μὴ κλαῖε ἰδού, ἐνίκησεν ὁ λέων ὁ ὢν ἐκ τῆς φυλῆς Ἰούδα ἡ ῥίζα Δαβίδ, ἀνοῖξαι τὸ βιβλίον καὶ λῦσαι τὰς ἑπτὰ σφραγῖδας αὐτοῦ;And one of the elders saith unto me, Weep not: behold, the Lion of the tribe of Juda, the Root of David, hath prevailed to open the book, and to loose the seven seals thereof.
這兩節經文也可以平行,平行的概念是「哭」。κλαίω:to mourn, weep, lament。這個動詞在新約聖經出現了40次,第一次在馬太福音2:18,「在拉瑪聽見號啕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約翰哭拉結之哭,與哀哭的人一起哀哭。這也是彼得的哀哭,指向罪人的憂傷痛悔:「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
這裡特別強調,約翰是大哭:πολύς,many, much, large。而動詞的用法是Imperfect,開始並且持續地大哭。這也是耶利米的哀歌。約翰大哭的原因至少有兩個:第一,打不開書卷就不可能審判惡人,這就意味著所有惡人都會逍遙法外,「一死百了」;而所有被虐殺和傷害的義人都徒然死了。第二、所有信徒都不能得救,進入新天新地;而我們真的就比不信的更可憐(哥林多前書15:19)。換言之,如果沒有人能打開書卷,就意味著伯利恆的嬰孩都徒然死了,希律們可以更瘋狂地殺人屠嬰;而彼得的悔改也毫無意義,實際上沒有人有指望。一切宗教和文學最終實際上都走向悲劇和虛無,原因就在這裡:沒有希望。
但是感謝神,祂要來擦乾我們一切的眼淚,並唯有基督是我們所有的盼望。這大哭與眼淚在啟示錄中首位呼應:啟示錄7:17,「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示錄21:4,「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路加福音6:21使用了這個概念:「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另參路加福音6:25)。在主安慰我們的話語中,與「不要怕」平行的,就是「不要哭」:「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路加福音7:13,另參路加福音8:52)。這是新約聖經第四次說「不要哭」,Μὴ κλαῖε。這裡的安慰者是「長老中有一位」。這位長老與天使都是神僕。拿什麼來安慰哭泣的約翰呢?「在拉瑪聽見號啕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馬太福音2:18)。在基督之外,任何對拉結的安慰都是偽善或徒勞的。
真正的安慰只能使出福音,並是以復活和復臨為中心信息的真福音:「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我們可以將這「純正的福音」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看哪,ἰδού。這是什麼意思呢?「13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14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15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10:13-15)。第二、耶穌是基督,是王,是萬王之王。任何迴避這個「政治信息」的基督教都是雞湯教和撒旦一會。而我們已經強調,第四章那個獅子的形象,在這裡有最為周延的解釋了(創世記49:9;何西阿書5:14)。大衛首先是大衛王。大衛的根為平行有相關預言:「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尋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榮耀」(以賽亞書11:10;另參羅馬書15:12,啟示錄22:16)。而根(ῥίζα)如同說「人子」,人子如同說「人種」,如同「拿撒勒人」。第三、「他已得勝」,這可以指向基督的復活,勝過死亡、罪、魔鬼和世界。這指向十字架,指向聖殿。第四、「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這指向基督的復臨和模式審判;並復歸「王位」、「王宮」的真理。
這個福音真理需要反覆強調:基督是王。如果基督不作王,我們所有的盼望都是虛空,都是精神勝利,都是自欺欺人,都是甘願成為世界之主的妓女孌童。簡而言之,唯有傳講並見證基督是王的福音才是真福音。這是福音-政治真理。
二、牛犢-祭司(6-8)
6我又看見寶座與四活物並長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
7這羔羊前來,從坐寶座的右手裡拿了書卷。
8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
啟示錄5:6-8實際上是講耶穌是誰,或祂何以配得。這裡重點強調的是祂是羔羊,是逾越節的羔羊,指向基督的受難與復活。換言之,指向祂大祭司的職分。而這個羔羊的概念,可以平行第四章牛犢或祭牲的概念。這3節經文也可以交叉結構。首尾呼應的信息是四活物眾長開老;而中間聚焦羔羊拿起書卷這個動作。當然,「羔羊」一詞貫穿始終,這是「羔羊中心論」。順便在這裡補充一個信息,四活物的第五種解釋:它們可能是現代化武器,如戰機或飛行器;翅膀就是機翼,眼睛是各種照明設備……不過這個解釋只能是一種假說,立此存照。我們應該記住的是這組概念:「被殺過的」(6);「你曾被殺」(9);「曾被殺的」(12)。這是基督事件(6),也是基督徒事件——聖徒是殉道者(8,6:10)。我們今天站在這裡,為此作見證(使徒行傳5:30-32)。
1、三七(6)
6我又看見寶座與四活物並長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Καὶ εἶδον καὶ ἰδού, ἐν μέσῳ τοῦ θρόνου καὶ τῶν τεσσάρων ζῴων καὶ ἐν μέσῳ τῶν πρεσβυτέρων ἀρνίον ἑστηκὸς ὡς ἐσφαγμένον ἔχον κέρατα ἑπτὰ καὶ ὀφθαλμοὺς ἑπτά οἵ εἰσιν τὰ ἑπτὰ τοῦ θεοῦ πνεύματα τὰ ἀπεσταλμένα εἰς πᾶσαν τὴν γῆν;And I beheld, and, lo, in the midst of the throne and of the four beasts, and in the midst of the elders, stood a Lamb as it had been slain, having seven horns and seven eyes, which are the seven Spirits of God sent forth into all the earth.
第三次「我看見」的語氣有所加強(Καὶ εἶδον καὶ ἰδού)。羔羊(ἀρνίον)這個概念在啟示錄中第一次出現,並在啟示錄中出現了28次。另參約翰福音21:15,「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另外一個翻作羔羊的希臘文是ἀμνός(約翰福音1:29,36;使徒行傳8:32,彼得前書1:19)。羔羊這個概念要一方面指向代罪羔羊或耶穌基督;另一方指向基督徒。當然,這裡的羔羊在救贖和審判的意義上,唯獨基督。不僅如此,羔羊這個形象也讓我們看見這個真理:「24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25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哥林多前書1:24-25)。
作家看中國的歷史,只有兩個字:吃人。聖靈看見人類的歷史,也許可以用另外兩個字:殺人,或者羔羊被殺。人分兩類,殺人的和被殺的;勉強有第三類,無視殺人和被殺的,於是有歲月靜好和雞湯邪教。然而這個罪惡的世界就是偉人強暴羔羊的世界,也許再沒有羔羊被殺的一幕,更能濃縮這個事實了:「5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11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12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創世記6:5-12);「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或作他受欺壓卻自卑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以賽亞書53:7)。出聲也沒有用,因為偉人或流氓的原則是「誰敢惹我」,「該我們贏了」。他們人類為什麼一定要殺(σφάζω)呢?因為他們有病:to slay, slaughter, butcher;to put to death by violence;mortally wounded。約翰一書3:12使用的就是這個概念,現在亞伯回來了:「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什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這個動詞在新約中出現10次,9次在啟示錄(5:6,5:9,5:12,6:4,6:9,13:3,13:8,18:24)。
但這世界還有另外一個更大的事實:這個屠戮羔羊的世界最終必被羔羊審判。這是站立(ἵστημι)的羔羊,祂的靈魂並沒有俯伏在罪人面前。生命之主是殺不死的。或者,羔羊如今站立在天上寶座那裡,審判即將開始。「七眼」可以視為上文「滿了眼睛」最完美的解釋,並與撒迦利亞書4:10平行,「誰藐視這日的事為小呢?這七眼乃是耶和華的眼睛,遍察全地,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所有殺人者都在掩蓋犯罪事實,但七眼之下,藏無可藏。七靈平行啟示錄1:4,3:1,4:5——火的審判即將開始。這裡特別提到的是七角。κέρας(a horn)在新約中出現了11次,10次在啟示錄(5:6,9:13,12:3,13:1,13:11,17:3,17:7,17:12,17:16)。角指向王權,因此。角是對眾王之角的審判。路加福音1:69,「在他僕人大衛家中,為我們興起了拯救的角」(另參申命記33:17等)。往普天下去,εἰς πᾶσαν τὴν γῆν;基督和祂的教會不是「避世只講聖經」,而是「進入世界宣講聖經和審判」。這是兩種福音派。
2、羔羊(7)
7這羔羊前來,從坐寶座的右手裡拿了書卷。καὶ ἦλθεν καὶ εἴληφεν τὸ βιβλίον ἐκ τῆς δεξιᾶς τοῦ καθημένου ἐπὶ τοῦ θρόνου;And he came and took the book out of the right hand of him that sat upon the throne。
一般來說,羔羊指向基督,坐寶座的那位指向父神。但我們未必要這樣作「理性」的解釋,不如將整個畫面看成是三位一體上帝的臨在。右手這個概念再次重複。這裡有兩個並列的動詞:「前來」(ἦλθεν)與「拿」(εἴληφεν);連同上文的站立,可以將約翰的異象與司提反的異象平行:「54眾人聽見這話,就極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齒。55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56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使徒行傳7:54-56)。這些動作可以是慢鏡頭,顯示約翰看見的一切都是真實的。而所有的動作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的,因此審判預備必有一個過程。但願所有的惡人此時此刻能看見這個動作正在發生:基督一起起身,基督已經前來,基督已經或正在「從坐寶座的右手裡拿了書卷」。歷史是祂的故事,不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但是,「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約翰福3:12)。而所有患難中的弟兄姐妹,「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羅西書3:2)。
這是地上的歷史,神在天上看著:「1掃羅仍然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去見大祭司,2求文書給大馬色的各會堂,若是找著信奉這道的人,無論男女,都准他捆綁帶到耶路撒冷。3掃羅行路,將到大馬色,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4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使徒行傳9:1-2)。這是天上的歷史因而也必將成為地上的歷史:「這羔羊前來,從坐寶座的右手裡拿了書卷」。
不僅如此,這一幕可以平行約翰福音3:31-35,「31從天上來的,是在萬有之上。從地上來的,是屬乎地,他所說的,也是屬乎地從天上來的,是在萬有之上。32他將所見所聞的見證出來,只是沒有人領受他的見證。33那領受他見證的,就印上印,證明神是真的。34神所差來的,就說神的話。因為神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35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裡。36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原文作不得見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5:20,「20父愛子,將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給他看。還要將比這更大的事指給他看,叫你們希奇。21父怎樣叫死人起來,使他們活著,子也照樣隨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22父不審判什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這是使徒約翰見證的「登山顯容」:「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馬太福音17:5)。換言之,上帝只是把審判的權柄交給了羔羊,而沒有交給任何異教領袖。只有羔羊被殺,而殺人者不配審判殺人者。你要悔改。
3、香爐(8)
8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καὶ ὅτε ἔλαβεν τὸ βιβλίον τὰ τέσσαρα ζῷα καὶ οἱ εἴκοσιτέσσαρες πρεσβύτεροι ἔπεσον ἐνώπιον τοῦ ἀρνίου ἔχοντες ἕκαστος κιθάρας, καὶ φιάλας χρυσᾶς γεμούσας θυμιαμάτων αἵ εἰσιν αἱ προσευχαὶ τῶν ἁγίων;And when he had taken the book, the four beasts and four and twenty elders fell down before the Lamb, having every one of them harps, and golden vials full of odours, which are the prayers of saints.
在羔羊取得書卷之後,四活物與二十四位長老一同「俯伏在羔羊面前」。「俯伏」這個概念可以參考上文的相關解釋。我們敬拜的這位神,不僅是救贖主,也是審判主。至少此時此刻,我們因祂即將審判世界而敬拜讚美祂。這裡描述了敬拜者的兩個行動。
第一是「各拿著琴」:ἔχοντες ἕκαστος κιθάρας,having every one of them harps。名詞κιθάρα的基本含義是:a harp to which praises of God are sung in heaven(哥林多前書14:7;啟示錄14:2,15:2)。啟示錄15:2稱之為「神的琴」。不過這一幕讓我想起比拉迦谷:「26第四日眾人聚集在比拉迦(就是稱頌的意思)谷,在那裡稱頌耶和華。因此那地方名叫比拉迦谷,直到今日。27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歡歡喜喜地回耶路撒冷,約沙法率領他們。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戰勝仇敵,就歡喜快樂。28他們彈琴,鼓瑟,吹號來到耶路撒冷,進了耶和華的殿。29列邦諸國聽見耶和華戰敗以色列的仇敵,就甚懼怕」(歷代志下20:26-29)。琴誕生於大洪水前偉人和強暴的世代:「雅八的兄弟名叫猶八。他是一切彈琴吹簫之人的祖師」。偉人的琴最終會被神的琴替代。
第二是「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香(θυμίαμα,路加福音1:10-11;啟示錄8:3-4,18:13)和金爐(φιάλας χρυσᾶς)將我們帶向會幕和聖殿,也讓我們明白聖禮型教會的一些基本方面。這祈禱(προσευχή)的基本內容,可以參見啟示錄6:9-10:「9揭開第五印的時候,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10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阿,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他們也曾被殺。聖徒的祈禱與泛愛主義的雞湯完全不同。另參啟示錄8:3-5,「3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4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神面前。5天使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倒在地上。隨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
這樣看來,大衛的「咒詛詩」就不必按雞湯的邏輯強解了,「愛仇敵」的宣示也被設置了邊界。泛愛主義者不是聖徒(ἅγιος);不恨惡罪惡的必是骯髒的爬物。
三、人子-造人(9-10)
9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
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
10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
首先注意9-10與1-5之間的平行關係。特別是以下平行的概念:「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國民、王權」,與猶大支派及大衛(5:5)。藉此可以再論猶太共濟會陰謀論是撒但深奧之理。猶太共濟會陰謀論,不僅將自己的罪、祖宗惡貫及龍大淫婦中國病毒,甩鍋給虛構的「雜族」特務;而且在最安全的地方偽勇敢,為秀便如神有智慧。陰謀論者不可能悔改,因為「都是猶奸共特該隱他妹惹的禍」。以色列人和外邦基督徒的關係,清楚而充分論述在羅馬書11:17-29中。這個陰謀論的本質是「向舊枝子誇口」;結局是「你也要被砍下來」。你們要遠離一切陰謀論,如遠避偶像。這兩節經文可以分成三個論題:新歌、新造的人與新國家。中間一句話,著進一步強調了羔羊被殺的歷史事實;而那一切更新的開始。基督流血之於教會,如亞當流血之於夏娃。
1、新歌(9a)
9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καὶ ᾄδουσιν ᾠδὴν καινὴν λέγοντες Ἄξιος εἶ λαβεῖν τὸ βιβλίον καὶ ἀνοῖξαι τὰς σφραγῖδας αὐτοῦ;And they sung a new song, saying, Thou art worthy to take the book, and to open the seals thereof。
這裡需要解釋的概念是「唱新歌」。動詞ᾄδω的基本含義是to the praise of anyone, to sing。以弗所書5:19,「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歌羅西書3:16,「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或作當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以各樣的智慧)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這個動詞在啟示錄出現3次,另參啟示錄14:3-5,「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除了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4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他。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5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啟示錄15:3-4,「3唱神僕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說,主神,全能者阿,你的作為大哉,奇哉。萬世之王阿,(世或作國)你的道途義哉,誠哉。4主阿,誰敢不敬畏你,不將榮耀歸與你的名呢?因為獨有你是聖的。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因你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
新歌:ᾠδὴν καινὴν。新(2:12,3:17)在哪裡呢?這是舊約的平行經文:
詩篇33:1-5,「1義人哪,你們應當靠耶和華歡樂。正直人的讚美是合宜的。2你們應當彈琴稱謝耶和華,用十弦瑟歌頌他。3應當向他唱新歌,彈得巧妙,聲音洪亮。4因為耶和華的言語正直。凡他所作的,盡都誠實。5他喜愛仁義公平。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
詩篇40:1-4,「1(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他垂聽我的呼求。2他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3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神的話。許多人必看見而懼怕,並要倚靠耶和華。4那倚靠耶和華,不理會狂傲和偏向虛假之輩的,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96:1-13,「1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10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他要按公正審判眾民……13因為他來了。他來要審判全地。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他的信實審判萬民」;
詩篇98:1-9,「1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因為他行過奇妙的事。他的右手和聖臂,施行救恩。2耶和華發明了他的救恩,在列邦人眼前顯出公義……9因為他來,要審判遍地。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公正審判萬民」;
詩篇144:1-10,「1耶和華我的磐石,是應當稱頌的。他教導我的手爭戰,教導我的指頭打仗……9神阿,我要向你唱新歌,用十弦瑟向你歌頌。10你是那拯救君王的。你是那救僕人大衛脫離害命之刀的」;
詩篇149:1-9,「1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向耶和華唱新歌,在聖民的會中讚美他……6願他們口中稱讚神為高,手裡有兩刃的刀。7為要報復列邦,刑罰萬民。8要用鏈子捆他們的君王,用鐵鐐鎖他們的大臣。9要在他們身上施行所記錄的審判。他的聖民都有這榮耀。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以賽亞書42:10-13,「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他……13耶和華必像勇士出去,必像戰士激動熱心,要喊叫,大聲吶喊,要用大力攻擊仇敵」。
根據上述經文,特別是啟示錄的相關經文,新歌至少指棄絕一切謊言的讚美詩。更重要的 是,新歌乃是公義之歌。為什麼說讚美之泉這類教會詩歌更像淫詞艷曲和無病呻吟呢?因為其中沒有「義哉,誠哉」和「你公義的作為」;基督教從不這樣歌唱:「報復列邦,刑罰萬民。要用鏈子捆他們的君王,用鐵鐐鎖他們的大臣。要在他們身上施行所記錄的審判。他的聖民都有這榮耀」……而這一切概念都包括在「聖」之中了。所以弟兄姐妹,我沒有辦法為你推薦什麼讚美詩,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基督教歌曲整體上都是「舊歌」,基本上都應該拋棄和焚燒的;因為「基督教歌曲」整體上與公義無關。這個新歌,也就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新教改革的「新」。猶八是樂器之祖,拿瑪據說是女歌唱家,但歌唱的內容,若非「我的祖國」和「真的好想你」,就是拉麥之歌「中國人民不好惹」。華人教會尤其如此,因為自古以來,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民歌,一切是這樣的貧窮和乏善可陳,無歌可選。新教改革任重道遠。
另外,啟示錄每次提到歌頌唱詩,也都鏈接著「各拿著琴」(8)等場面。所以不必過高評價「聖詠」。而且這個琴的在場,也顯示敬拜讚美一定是有秩序有合作的,而不是靈恩派的狂歡亂舞。我們這樣說當然有聖經的根據,因為這種傳統深深植根與聖殿的崇拜秩序(歷代志上25,歷代志下5:12等)。
2、救贖(9b)
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ὅτι ἐσφάγης καὶ ἠγόρασας τῷ θεῷ ἡμᾶς ἐν τῷ αἵματί σου ἐκ πάσης φυλῆς καὶ γλώσσης καὶ λαοῦ καὶ ἔθνους;for thou wast slain, and hast redeemed us to God by thy blood out of every kindred, and tongue, and people, and nation。
被殺與配得之間是因果關係(ὅτι)。首先參考約翰福音16:-11,「7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8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9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10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11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神在基督死難和復活中已經將救恩傳遍天下,仍然剛硬棄絕,「活該」被審判,並「活該」被基督審判。其次注意「買」和「血」等概念。買:ἀγοράζω,to be in the market place, to attend it;to do business there, buy or sell;of idle people: to haunt the market place, lounge there(馬太福音13:44等)。基督付出了血(αἷμα)的代價;因此為聖民的緣故,祂要讓教會的仇敵付出代價。
在9-10中,有兩個平行的「歸於神」(τῷ θεῷ)。我們在雅歌的課程中,講論過同樣的真理:「我屬良人良人屬我」。一方面,基督徒不屬於任何人和任何宗派,更不屬於任何外邦君王和外邦流氓、騙子。另一方面,這個歸於神更讓傳道人遠離權欲得以自由。我們永遠不建造權力主義的教區和宗派;我們的合一出甩甩共同的信仰和使命。不僅如此,既然你們都歸於神,所以在「裝備」之外,各自自由。勸勉所有年輕的名利之徒和權欲教痞,節制、管理和醫治你的權癮,你對任何弟兄姐妹沒有「屬於」的權柄。
啟示錄5:9-10,基本上是平行啟示錄1:5-6,「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脫離有古卷作洗去)6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但區別是,那裡強調救贖的對象是「我們」;而這裡強調救贖的對象來自「各族各方,各民各國」:πάσης φυλῆς καὶ γλώσσης καὶ λαοῦ καὶ ἔθνους,every kindred, and tongue, and people, and nation。和合本這個翻譯精準。值得一提的是,γλῶσσα就是靈恩派熱衷的「方言」(啟示錄16:10)。這組概念另參啟示錄7:9,10:11,11:9,13:7,14:6,17:15(x7)。是的,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福音派:閉門進洞「只講聖經」,或,往普天下去只講聖經。
3、王權(10)
10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καὶ ἐποίησας ἡμᾶς τῷ θεῷ ἡμῶν βασιλεῖς καὶ ἱερεῖς καὶ βασιλεύσομεν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And hast made us unto our God kings and priests: and we shall reign on the earth.
我們在講論啟示錄第一章的時候,也強調國民原文就是國王(βασιλεῖς);KJV再次將之直譯為kings;相當於「列王記」中的「列王」。這個王權,平行了啟示錄5:5中的兩個基本概念:「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第一、「猶大支派中的獅子」;第二、「大衛的根,他已得勝」。祭司(ἱερεῖς)的概念也是重複的。我們只是神的祭司,不是任何偶像的祭司。不僅如此,這裡特別強調或首尾呼應地強調基督徒和教會作王的真理:καὶ βασιλεύσομεν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we shall reign on the earth。動詞βασιλεύω的意思是清清楚楚的:to be king, to exercise kingly power, to reign(馬太福音2:22,路加福音1:33等)。而這裡的主語是「我們」或「他們」(不同版本),也是清清楚楚的。是的,「我的國不在這地上」;那就把這地變成「我的國」:「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11:15)。爬在地上,趴在希律、錢財和喜馬拉雅和面前的「基督徒」,你要起來:「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使徒行傳3:6)。
現在你就起來,不要謊稱「等革命成功」。我們使用的版本,將這個動詞不是讀作將來時,而是「現在持續時」。另參啟示錄20:4-6,「4我又看見幾個寶座,也有坐在上面的,並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並為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和那沒有拜過獸與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它印記之人的靈魂,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5這是頭一次的復活。其餘的死人還沒有復活,直等那一千年完了。6在頭一次復活有分的,有福了,聖潔了。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他們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並要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我大致同意這個觀點:基督徒作王應該始於基督復活,直到基督復臨。至於「千禧年」,我們會在相應的經文中詳細討論。當然,這個王是一真理為根基和目的的:「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約翰福音18:37)。根據這節經文,耶穌作王實際上始於基督降臨。另參馬太福音12:28,「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因為魔鬼就是世界的王,基督降臨以及開啟了王位爭奪戰:「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約翰一書3: 8)。
四、飛鷹-國度(11-14)
11我又看見,且聽見,寶座與活物並長老的周圍,有許多天使的聲音。他們的數目有千千萬萬。12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
13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14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
這4節經文清晰地形成平行結構。第一部分,萬千天使讚美神(11-12);第二部分,所有造物讚美神(13-14)。而讚美的內容,擴展了上文的相關信息:啟示錄1:6,「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啟示錄4:8-11,「8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地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9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10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11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注意每一次合唱中使用概念的異同。值得強調是,啟示錄4:8-11,四活物與眾長老讚美的對象是主神;而啟示錄5:11-14,所有造物讚美的對象是基督,並且更為充分——這4節經文足以棄絕否認基督神性的任何異端邪說。
1、天使(11-12)
11我又看見,且聽見,寶座與活物並長老的周圍,有許多天使的聲音。他們的數目有千千萬萬。Καὶ εἶδον καὶ ἤκουσα φωνὴν ἀγγέλων πολλῶν κύκλοθεν τοῦ θρόνου καὶ τῶν ζῴων καὶ τῶν πρεσβυτέρων καὶ χιλιάδες χιλιάδων;And I beheld, and I heard the voice of many angels round about the throne and the beasts and the elders: and the number of them was ten thousand times ten thousand, and thousands of thousands;
12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λέγοντες φωνῇ μεγάλῃ Ἄξιόν ἐστιν τὸ ἀρνίον τὸ ἐσφαγμένον λαβεῖν τὴν δύναμιν καὶ πλοῦτον καὶ σοφίαν καὶ ἰσχὺν καὶ τιμὴν καὶ δόξαν καὶ εὐλογίαν;Saying with a loud voice, Worthy is the Lamb that was slain to receive power, and riches, and wisdom, and strength, and honour, and glory, and blessing.
萬千天使的景象,除但以理書7:10外,舊約中可以平行列王紀下6:15-17,「15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僕人對神人說,哀哉。我主阿,我們怎樣行才好呢?16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17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阿,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實際上更有雅各的兩次異象:「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創世記28:12);「1雅各仍舊行路,神的使者遇見他。2雅各看見他們就說,這是神的軍兵,於是給那地方起名叫瑪哈念(就是二軍兵的意思)」(創世記32:1-2)。在雅各去和來的路上,都有神的萬千使者在保護。這是我們的福氣,這是教會的平安。所以不要怕世界的王,不要怕主流和主流媒體。
在閱讀天使讚歌之前,可以回到歷代志上29:10-13,「10所以,大衛在會眾面前稱頌耶和華說,耶和華我們的父,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直到永永遠遠的。11耶和華阿,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12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你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裡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13我們的神阿,現在我們稱謝你,讚美你榮耀之名」。另參但以理書2:20,「但以理說,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因為智慧能力都屬乎他」;但以理書2:37,「王阿,你是諸王之王。天上的神已將國度,權柄,能力,尊榮都賜給你」;但以理書4:30,「他說,這大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為京都,要顯我威嚴的榮耀嗎」;約伯記37:23-24,「23論到全能者,我們不能測度。他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義,必不苦待人。24所以,人敬畏他。凡自以為心中有智慧的人,他都不顧念」;約伯記40:10,「你要以榮耀莊嚴為妝飾,以尊榮威嚴為衣服」。
天使的讚美內容顯然是最充分,因為天使比一切受造之物更認識神的本性。這應該也是我們將來的狀況:「25人從死裡復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26論到死人復活,你們沒有念過摩西的書,荊棘篇上所載的嗎?神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27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你們是大錯了」(馬可福音12:25-26)。首先,這裡地3次提到被殺(σφάζω)。其次,需要大家自己進一步考察這7個概念:權柄(δύναμις),豐富(πλοῦτος),智慧(σοφία——這三項平行對三重試探的勝利);能力(ἰσχύς,馬可福音12:30,以弗所書1:19,6:10;帖撒羅尼迦後書1:9;彼得前書4:11,彼得後書2:11等),尊貴(τιμή),榮耀(δόξα),頌讚(εὐλογία,羅馬書15:29,哥林多前書10:16等)。
2、造物(13-14)
13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καὶ πᾶν κτίσμα ὃ ἐστιν ἐν τῷ οὐρανῷ καὶ ἐν τῇ γῇ, καὶ ὑποκάτω τῆς γῆς καὶ ἐπὶ τῆς θαλάσσης ἅ ἐστίν καὶ τὰ ἐν αὐτοῖς πάντα ἤκουσα λέγοντας Τῷ καθημένῳ ἐπὶ τοῦ θρόνοῦ καὶ τῷ ἀρνίῳ ἡ εὐλογία καὶ ἡ τιμὴ καὶ ἡ δόξα καὶ τὸ κράτος εἰς τοὺς αἰῶνας τῶν αἰώνων;And every creature which is in heaven, and on the earth, and under the earth, and such as are in the sea, and all that are in them, heard I saying, Blessing, and honour, and glory, and power, be unto him that sitteth upon the throne, and unto the Lamb for ever and ever.
14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καὶ τὰ τέσσαρα ζῷα ἔλεγον, Ἀμήν, καὶ οἱ εἴκοσιτέσσαρες πρεσβύτεροι ἔπεσαν καὶ προσεκύνησαν ζῶντι εἰς τοὺς αἰωνας τῶν αἰώνων;And the four beasts said, Amen. And the four and twenty elders fell down and worshipped him that liveth for ever and ever.
「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3,13) 與「各族各方各民各國」平行。被造之物:κτίσμα,thing founded;created thing。如提摩太前書4:4,「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雅各書1:18,「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關於「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除參考出埃及記20:11(詩篇146:6,尼希米記9:6)以及腓立比書2:10-11,另參歌羅西書1:15-20,「15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16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17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18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19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住。20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這一切受造之物的讚美包括四個方面:「頌讚」(εὐλογία)取自於天使;「尊貴(τιμή),榮耀(δόξα)」取自與四活物眾長老和眾天使;而「權勢」(κράτος)可以與約翰共享專利(但以理書2:37,7:14)。
名詞κράτος在新約中出現了12次,基本含義是:force, strength;power, might: mighty with great power;dominion。如路加福音1:51,「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使徒行傳19:20,「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就是這樣」;啟示錄1:6,「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正因為這些讚美是四活物和眾長老共享的,所以,「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所有的權力和權力主義者,就是各種形式的眾王,都被廢棄了。「權力鬥爭」最終被結算。「1神的眾子阿,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歸給耶和華。2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以聖潔的妝飾(的或作為)敬拜耶和華」(詩篇29:1-2)。雞湯教把政治定義為權力的事。權欲是一種病,權欲熏心的人是自己的地獄,也是國家的地獄;並最終將於地獄一起被扔在火湖中。不僅如此,啟示錄這場天上的敬拜,實際上徹底棄絕了一切迷信和偶像。基督徒決不可敬拜天使、活物、長老和一切受造之物。而一切受造之物的有限性這個基本常識,的的確確為憲政、言論自由等「管理治理」實踐,提供了基本的真理基礎。如果那個「貨」是受造的,當他掌握一定的權力和資源的時候,就必須接受監督和批評。
這樣的啟示也在教導基督徒去行公義、彼此相愛,並且始終謙卑: 「1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2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3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4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5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6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7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8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9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10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11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12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13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14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15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16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立比書2:1-16)。阿門。
任不寐,2020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