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第二十三課:降生在牲口槽(14:1-11)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啟示錄14:1-11,

1我又觀看,見羔羊站在錫安山,同他又有十四萬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寫在額上。2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像眾水的聲音,和大雷的聲音。並且我所聽見的好像彈琴的所彈的琴聲。3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除了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4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他。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5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

6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7他大聲說,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8又有第二位天使,接著說,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9又有第三位天使,接著他們,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10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11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些拜獸和獸像受他名之印記的,晝夜不得安寧。

為這話語感謝神。在這樣的時代裡,我們還有希望嗎?一方面,「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海)黑暗」,畜類橫行,野獸作王(啟示錄12-13章)。另一方面,雞湯教成為主流,望獸披靡,逢獸必拜:「地滿了行淫的人。因妄自賭咒,地就悲哀。曠野的草場都枯乾了。他們所行的道乃是惡的。他們的勇力使得不正」(耶利米書23:10)。但這是我們所信的神:「起初神創造天地……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啟示錄14-15章)。歡迎大家來到啟示錄14章,進入基督和教會對大紅龍與666的勝利。

首先注意啟示錄第7章與啟示錄第14章的完美平行:十四萬四千人,受印。其次,啟示錄12:1-15:8(4)可以視為一個單元,並進一步將之分成七大異象(and I saw and Behold……)。可以參考。簡而言之,12-13指向東紅龍和六六六對基督和教會的逼迫;而14-15轉向基督和教會的作王與勝利。這兩方面的信息可以與詩篇第2章完全平行。再次,在啟示錄13:10中,神這樣應許教會:「擄掠人的必被擄掠。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這如何可能呢?啟示錄14章開始展開一切的終極答案(注意14:11-12與13:9-10平行)。最後,啟示錄14章可以平行結構:1-5:從天上有聲音;6-11,三位天使的信息。12-13:從天上有聲音;14-20:三位天使的信息。當然,兩組三位天使工作的側重點不同——前三位天使撒種,後三位天使收割;前三位天使面向全地,後三位天使皆出於聖殿或祭壇。

啟示錄14:1-11可平行為二:第一、錫安山上的羔羊和十四萬四千人(1-5);第二、三位天使向萬民宣講審判的信息(6-11)。或者說,第一部分重點講神的家藉十字架勝過六六六(攻克己身);第二部分從至聖所出發,圍繞巴比倫大淫婦展開對六六六的審判(攻擊世界)。「10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11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12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詩篇2:10-12)。阿門。

一、錫安山(1-5)

1我又觀看,見羔羊站在錫安山,同他又有十四萬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寫在額上。

2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像眾水的聲音,和大雷的聲音。並且我所聽見的好像彈琴的所彈的琴聲。3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除了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

4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他。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5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

首先注意這段經文首尾呼應的信息是「羔羊」。而13章中第二個獸「有兩角如同羊羔」;而如今真羔羊出現了,假羔羊要被審判。這個真理可以平行約翰福音12:31,「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其中第1節中的「名」這個概念,也可以參考13章中的「名」——這褻瀆的名與基督和上帝之名的對立。而十四萬四千人顯然是拒絕獸名、只佩戴神名的聖徒。基督徒需要追求聖潔,遠離淫亂,這是4-5以交叉結構的方式強調的事實。這一事實,可以平行我們上個主日講論的所羅門的666——「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與「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列王紀上11:1)形成鮮明對比。這個事實還可以上溯到創世記6:2,「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以及,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中的「離婚運動」等等舊約信息。中間2-3可以視為第七日或聖日,這個777是完勝666的終極保障與高台。另外,2-5還可以合併在一處,連同6位天使的聲音,讓我們認識「新方言」的基本特徵。

1、神的家(1)

1我又觀看,見羔羊站在錫安山,同他又有十四萬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寫在額上。Κα εδον κα δο, ρνον στηκς π τ ρος Σιν κα μετ ατο κατν τεσσαρκοντα τσσαρες χιλιδες χουσαι τ νομα το πατρς ατο γεγραμμνον π τν μετπων ατν;And I looked, and, lo, a Lamb stood on the mount Sion, and with him an hundred forty and four thousand, having his Father』s name written in their foreheads.

獸行天下,你會以為時與勢都在它們那邊而屁滾尿流嗎?天上打雷了:Καὶ εἶδον καὶ ἰδού,And I looked, and, lo。膽怯和離經叛道是因為雞湯教耳聾眼瞎。但真的住在基督裡的人,必能聽見(11:9)和看見(14:1)。無論畜牲如何猖狂,以掃山如何厚顏無恥世界第一高山,羔羊仍在錫安山站立或降臨在錫安山。或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仍然坐著為王。而這裡強調ἑστηκὸς,是完成時,這首先讓我們回到詩篇2:6,「(神)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注意錫安山在舊約中19次出現,可以考察其中的基本含義:主要指向道成肉身與基督復臨。其次,使徒行傳7:55,「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基督復臨是與教會同在:一方面,這十四萬四千人是耶和華的軍隊,是基督的精兵;另一方面,他們是抵擋撒但之名只信神名的聖徒。換句話說,他們只順服這一位君王,並只順服祂藉著聖經所頒行的律法和誡命(出埃及記13:9,16;28:38;申命記6:8,11:18)。

值得強調的是,1與5之間存在這樣的邏輯關係:那些凡是把獸當作羔羊、把大罪人視為神或基督的世人,實際上在他們口中可以察出謊言來。一方面,他們拜獸、獸像、獸名是自願的;另一方面,他們自己也知道那是假的。這是雙重犯罪。正如含毛萬歲的人,他們明明知道人不可能萬歲,但為了互相利用,還是滿嘴謊言,為得便宜諂媚人。而那些只敬拜神(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寫在額上),才是唯有誠實的人。這就是基督徒與外邦人最重要的區別。但主怎麼說呢:「22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23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24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翰福音4:22-24)。

啟示錄14章的十四萬四千人可以是啟示錄7章的十四萬四千人,但也可以是「另外一支部隊」。還可將啟示錄14:1平行啟示錄9:4,「並且吩咐它們說,不可傷害地上的草,和各樣青物,並一切樹木,惟獨要傷害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正因為他們持守神的名,實際上獸無法真正傷害他們,所以主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馬太福音10:28)。「殺」的原因和表現形式都是「政治」。他們是什麼人呢?以西結書9:4可見一斑:「耶和華對他說,你去走遍耶路撒冷全城,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歎息哀哭的人,畫記號在額上」;他們絕不是非政治的撒但教,更非歲月靜好的雞湯教。而非政治的一切邪教都不能得救,並將與所多瑪或獸國一同滅亡。因為神「7只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8因為那義人住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9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彼得後書2:7-9)。

2、新方言(2-3)

2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像眾水的聲音,和大雷的聲音。並且我所聽見的好像彈琴的所彈的琴聲。κα κουσα φωνν κ το ορανο ς φωνν δτων πολλν κα ς φωνν βροντς μεγλης κα φωνν κουσα κιθαρδν κιθαριζντων ν τας κιθραις ατν;And I heard a voice from heaven, as the voice of many waters, and as the voice of a great thunder: and I heard the voice of harpers harping with their harps:

3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除了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κα δουσιν ς δν καινν νπιον το θρνου κα νπιον τν τεσσρων ζων κα τν πρεσβυτρων κα οδες δνατο μαθεν τν δν ε μ α κατν τεσσαρκοντα τσσαρες χιλιδες ο γορασμνοι π τς γςAnd they sung as it were a new song before the throne, and before the four beasts, and the elders: and no man could learn that song but the hundred and forty and four thousand, which were redeemed from the earth.

現在「看」轉向了聽:καὶ ἤκουσα。聽即聽道。名詞φωνή在第3節重複4次。我們可以藉著啟示錄這段經文進一步理解新方言,馬可福音16:15-20,「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萬民原文作凡受造的)16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17信的人必有神跡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18手能拿蛇。若喝了什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19主耶穌和他們說完了話,後來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20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跡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一方面,「傳福音給萬民聽」與「證實所傳的道」,是新方言的內容;這個內容藉著前三位天使進一步展開。而新方言完全可以平行啟示錄14:3中的新歌,連同14:2-5,我們可以將相關信息理解為新方言的形式特徵。

第一,新方言是是天上的聲音,「從天上有聲音」。這至少意味著兩個事實。一方面,真理是從上面來,不可能來自世界和人心。另一方面,教會必須只傳聖道,棄絕任何蛇言人語。第二、眾水的聲音。啟示錄後文明明說,這眾水就是眾民。因此,雖然是天音,卻必然是人話,為真能拯救人,造就人和審判人。第三是大雷的聲音。這是為了叫人並且所有人都能聽見。基督教不是密宗,基督教是山上之城。這也是主耶穌給雅各約翰命名雷子的原因。說話像蚊子一樣的雞湯教,你們傳的不是福音,只是呻吟和諂媚。第四是彈琴唱新歌。這一事實誇一指向教會生活和公共崇拜,指向同工和主日。教會聚會是圍繞寶座的聚會。「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關於新歌,請回到我們關於啟示錄5:9的講論:「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另參15:2-3)。這裡強調兩個事實。

第一、「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實際上14:3-4節兩次論及「買來」(ἀγοράζω)。一方面,這個「買來」與上文的「買賣」形成對立:獸國的買賣是用錢財贖買別人的靈魂;而基督用自己的生命和血做了我們的贖價。另一方面,這個「買」指向了十字架及獻祭歸向錫安山的救恩事實(啟示錄5:9;詩篇74:2)。另參使徒行傳20:28,「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或作救贖的)」;哥林多前書 6:20,「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哥林多前書7:23,「你們是重價買來的。不要作人的奴僕」。第二、「沒有人能學這歌」。動詞μανθάνω的基本含義是to learn, be apprised(馬太福音9:13);不僅指學習,也只揣摩、明白。這邏輯很簡單:你若根本不承認、或從未經歷十字架的救恩真理,或承認自己真的是需要救恩的罪魁,你聽聖詩只是參加音樂會,你與這道是無關無分的。

這歌也代表勝利的喜樂,或為神拯救我們並必將在仇敵身上復仇而感恩讚美。在這個畜牲專政的世代,教會怎樣生活?絕望膽怯嗎?離經叛道嗎?不,堅持聚會歌唱和傳道。會有裸奔的,但更有十四萬四千人堅持歌唱。至少這是平行的信息:「20次日清早,眾人起來往提哥亞的曠野去。出去的時候,約沙法站著說,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要聽我說,信耶和華你們的神就必立穩。信他的先知就必亨通。21約沙法既與民商議了,就設立歌唱的人,頌讚耶和華,使他們穿上聖潔的禮服,走在軍前讚美耶和華說,當稱謝耶和華,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22眾人方唱歌讚美的時候,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人的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們就被打敗了。23因為亞捫人和摩押人起來,擊殺住西珥山的人,將他們滅盡。滅盡住西珥山的人之後,他們又彼此自相擊殺……26第四日眾人聚集在比拉迦(就是稱頌的意思)谷,在那裡稱頌耶和華。因此那地方名叫比拉迦谷,直到今日。27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歡歡喜喜地回耶路撒冷,約沙法率領他們。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戰勝仇敵,就歡喜快樂。28他們彈琴,鼓瑟,吹號來到耶路撒冷,進了耶和華的殿」(歷代志下20:20-28)。

獸國黑暗,這漫漫長夜,我們如何度過:「25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神,眾囚犯也側耳而聽。26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鬆開了」(使徒行傳16:25-26)。我們黑夜至暗時刻出生,並從那裡堅強向神成長(露酒福音1:76-80)。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都是馬槽嬰孩,雖然唯有主是「聖嬰」。或者說,我們在獸或畜牲的食槽中降生並且靠教會長大。不是我們自己生長,我們必須也只能依靠教會成長。只有明白這兩方面的事實(生在畜槽與因信得生或教會生活),才能明白這話:「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希伯來書10:25)。但是,在獸國生存,無論是面對無畏獨尊還是平等法案我們堅持夜間歌唱;這只是聖徒生活的一部分。僅僅聚會歌唱是不夠的:教會造就的是跟隨者和使者,要以錫安山和聖所為家,用福音向世界展開光復戰爭。戰爭開始了,啟示錄14:6-11就這樣拉開了聖戰的序幕。

3、神的家(4-5)

4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他。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οτο εσιν ο μετ γυναικν οκ μολνθησαν παρθνοι γρ εσιν οτοι εσιν ο κολουθοντες τ ρνίῳ που ν πγ οτοι γορσθησαν π τν νθρπων παρχ τ θε κα τ ρνίῳThese are they which were not defiled with women; for they are virgins. These are they which follow the Lamb whithersoever he goeth. These were redeemed from among men, being the firstfruits unto God and to the Lamb.

5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κα ν τ στματι ατν οχ ερθη δλος· μωμο γρ εσιν νπιον το θρνου το θεοAnd in their mouth was found no guile: for they are without fault before the throne of God.

然而,十字架只是真理的第一個方面,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至聖所或移動的帳幕。或者說,基督徒不僅僅聚會崇拜歌唱禱告,但這是基礎,是前提,要在教會重生並重新站住;但是,崇拜僅僅是教會真理的一部分。更重要或同樣重要的是,我們要行動,要跟隨約櫃進入迦南,要跟隨基督直搗耶路撒冷。仗劍直行,這劍就是神的道。所以在這裡我們看見十四萬四千人怎樣跟搜羔羊前行。教會不可以一直停在各各他,或復活節的黎明,或以琳或曠野或黑門山;而是要往普天下去,站在獸國獸王獸民面前宣告福音和審判。如果說第3節強調的是新歌,那麼第4節則轉向新人。他們是怎樣的新人呢?

第一、與己的關係:蒙恩的罪人。3與4可以交叉結構,兩次強調他們是基督藉著十字架的救贖拯救的罪人。只是第3節強調我們的來處,我們本是地上的人,是罪人中的罪人;而第4強調我們的歸處:「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初熟的果子一方面指我們將在基督的受難和復活中有份;另一方面指我們一生在漸漸更新及教會新生活;重生和成聖(出埃及記4:22,耶利米書2:2-3,列王紀下19:30-31;羅馬書8:23,16:5,哥林多前書16:15;帖撒羅尼迦後書2:13;哥林多前書15:20,23,雅各書1:18;約翰福音15:1-8)。另外注意果子這個概念與下文收割異象的關聯。

第二、與人的關係:「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γυνή,作複數),他們原是童身」。除了我們上文已經提到的聖經語境,還可以參考箴言如何多次多方地教導信徒和選民遠離妓女、淫婦、外女以及爭吵的婦人。這真理是一貫的。聖經也說,女人是男人的榮耀,因此基督徒與「婦女」關係,可以提喻為與所有人或人類的基本關係。作為基督徒,不僅首先捨己(認罪悔改);而且同時要出埃及,遠避偶像。動詞μολύνω的基本含義是:to pollute, stain, contaminate, defile(3:4)。這個概念常指被偶像崇拜污染(哥林多前書8:7)。名詞παρθένος主要指童女,但也可以指童男(哥林多前書7:36等)。我們講過,這個童身狀況,也可以指向這個事實:他們是年輕的士兵,且是耶和華名下正在戰爭的軍隊。但這裡同時指這些人是尚未被世界和異教污染的「余民」。無論如何,這裡無法得出基督徒必須獨身的結論來。關於處子之身的神學含義,可以參考耶利米書31:4;13,21;申命記23:9-10,撒母耳記上21:5,撒母耳記下11:8-11;出埃及記19:15,利未記15:16-18;哥林多後書11:2等。

但是,如果平行列王紀上10-11與啟示錄13-14章,我們會有更完整的看見:這14400人勝過了666的所羅門。前者棄絕外邦女子和他們的假神,後者成為666的擄物——所羅門很有可能是因為貪財而妻妾成群的。這個童身更是面向巴比倫大淫婦的——他們向巴比倫大淫婦作了童男。這一點非常重要。拒絕被淫,這是屬靈戰爭的一部分。

無論如何,這是一場戰爭。而且不是主基督一個人的戰爭:「11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12他的眼睛如火焰,他頭上戴著許多冠冕。又有寫著的名字,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13他穿著濺了血的衣服。他的名稱為神之道。14在天上的眾軍,騎著白馬,穿著細麻衣,又白又潔,跟隨他。15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轄管原文作牧)並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搾」(啟示錄19:11-15)。你不能把一切都交給神,吃喝玩耍的雞犬不能升天,只能成為野獸的食物。這童身是什麼意思呢?「7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8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示錄19:7-9)。不僅如此,此時遠離房事、或完全棄絕異教污染,在與獸國爭戰的歲月裡,這些戰士或大丈夫因此可以義無反顧。因此這種勇敢不僅出於他們的良心,更出於神的保守。少年財主們會裸奔的。

第三、與主的關係:「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ἀκολουθέω)他」(平行啟示錄19:11-15)。這首先意味著,你必須在基督事件中有份;你必須離開曠野進入迦南戰爭並且取勝,你必須離開黑門山前往耶路撒冷;你必須離開東正教的山頂洞和天主教的修道院,往普天下去甚至站在君王面前。何為跟隨羔羊:「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馬太福音10:18);「37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38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39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馬太福音10:37-39);「21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22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23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24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25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26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27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28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馬太福音16:21-28)。

第四、與鬼的關係:「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魔鬼從起初就是說謊的,也是一切說謊之人的父。見證我們重生或脫離魔鬼權勢最基本的新生命,就是棄絕謊言。一方面自己棄絕謊言,不要表演肉身成道;另一方面,棄絕一切騙子並責備他們。另外注意,基督徒的口(στόμα)與上文的獸、蝗蟲和馬軍的「口」是不同的。名詞δόλος:craft, deceit, guile。這是殺人的謊言和詭詐(馬太福音26:4);而真以色列人沒有這種詭詐(約翰福音1:47)。有這種詭詐的人被使徒保羅稱為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使徒行傳13:10)。他們不僅說謊自害,而且攔阻別人歸信真道。傳道人必須誠實傳道,遠離詭詐和欺哄(哥林多後書12:16;帖撒羅尼迦前書2:3)。而我們的主首先勝過了魔鬼的試探(彼得前書3:10;啟示錄1:5)。基督徒要遠離說謊成性的撒但一會(啟示錄2:9,3:9;西番雅書3:11-14)。我們也可以將沒有謊言視為新方言的第五個方面的特徵。

第五、與神的關係:「他們是沒有瑕疵的」。形容詞ἄμωμος的基本含義是:without blemish;常指在神面前沒有瑕疵(以弗所書1:4),特別是與祭牲的真理及夫妻忠貞聖潔相關(以弗所書5:27;希伯來書9:14;彼得前書1:19;猶大書1:24)。14:4-5因此可以交叉結構。我喜歡這個版本:ἄμωμοί γάρ εἰσιν ἐνώπιον τοῦ θρόνου τοῦ θεοῦ:or they are without fault before the throne of God.。我的意思是,他們是被神視為沒有瑕疵的,他們是在神的寶座面前沒有瑕疵;神看著甚好,神在基督裡視之為義(歌羅西書1:22)。也可以說情人眼裡出西施,基督的確這樣挨著自己的新婦。當然,靠主做完全人,這是每一個基督徒必勝的使命和責任,也是基本的見證。

那些立志在主裡行善的人,要預備被人辱罵和恨惡和逼迫。而追求被人視為「沒有瑕疵」,根本原因就是從起初到如今「淫性不改」。需要預備不是人認為,也不是自己以為。實際上你越是被神認為沒有瑕疵,你約可能被人認為一無是處。這事是一定要有的,實際上已經有了——畜牲越是666,瘟疫越是作王,,教會越是被視為瘟疫:「1過了五天,大祭司亞拿尼亞,同幾個長老,和一個辯士帖土羅,下來,向巡撫控告保羅。2保羅被提了來,帖土羅就告他說,3腓力斯大人,我們因你得以大享太平,並且這一國的弊病,因著你的先見,得以更正了。我們隨時隨地,滿心感謝不盡。4惟恐多說,你嫌煩絮,只求你寬容聽我們說幾句話。5我們看這個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動普天下眾猶太人生亂的,又是拿撒勒教黨裡的一個頭目。6連聖殿他也想要污穢。我們把他捉住了。(有古卷在此有要按我們的律法審問」(使徒行傳24:1-6)。

不僅如此,當神宣告十四萬四千人沒有瑕疵的時候,同時也是引證了因信稱義的真理,這真理恰恰是面對魔鬼和大紅龍的:「10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11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示錄12:10-11)。換言之,這沒有瑕疵是主自己在魔鬼的控告面前,為信徒所作的辯護和認證。在人看來,摩西沒有瑕疵呢:

「1摩西娶了古實女子為妻。米利暗和亞倫因他所娶的古實女子就譭謗他,2說,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話,不也與我們說話嗎?這話耶和華聽見了。3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4耶和華忽然對摩西,亞倫,米利暗說,你們三個人都出來,到會幕這裡。他們三個人就出來了。5耶和華在雲柱中降臨,站在會幕門口,召亞倫和米利暗,二人就出來了。6耶和華說,你們且聽我的話,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我耶和華必在異象中向他顯現,在夢中與他說話。7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8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像。你們譭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懼怕呢?9耶和華就向他們二人發怒而去」(民數記12:1-9)。當然,摩西也不能依靠自己在神面前的「沒有瑕疵」進入應許之地。我們得救本乎恩。

二、巴比倫(6-11)

6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7他大聲說,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

8又有第二位天使,接著說,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

9又有第三位天使,接著他們,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10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11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些拜獸和獸像受他名之印記的,晝夜不得安寧。

讓我們再說一遍:基督徒僅僅主日崇拜是不夠的,你必須去見證主日所傳的聖道是聖道。而新方言就是這道,是福音。這也是五旬節的中方言最核心的事實。啟示錄14:1-5與14:6-10之間的邏輯關係是雙重的:一方面,前者是「你們來」(買來)或十字架;後者是「你們去」或至聖所。另一方面,前者強調新方言或福音或聖道的主體和形式;後者強調的是新方言或福音或聖道的對象和內容。你們教會傳的福音是這福音嗎?一言以蔽之:「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3:2,4:17)。福音包括三個方面:「保羅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使徒行傳24:25a)。這三個方面與三位天使的信息平行。這福音包括三個方面的對象:「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使徒行傳9:15)。這三方面的對象也與三位天使面對的受眾平行。而這是聽道之後三個方面的經典反應:第一、使徒行傳24:5-6(另參路加福音4:28-30,使徒行傳7:54)。第二、「……腓力斯甚覺恐懼,說,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26腓力斯又指望保羅送他銀錢,所以屢次叫他來,和他談論」(使徒行傳24:25b-26)。第三、「他所說的話,有信的,有不信的」(使徒行傳28:24)——而且往往不信的居多,因為進天國的門是窄的。

1、第一位天使:傳福音給外邦人(6-7)

6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Κα εδον λλον γγελον πετμενον ν μεσουρανματι χοντα εαγγλιον αἰώνιον εαγγελσαι τος κατοικοντας π τς γς κα πν θνος κα φυλν κα γλσσαν κα λαν;And I saw another angel fly in the midst of heaven, having the everlasting gospel to preach unto them that dwell on the earth, and to every nation, and kindred, and tongue, and people,

7他大聲說,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λγοντα ν φων μεγλ, Φοβθητε τν θεν κα δτε ατ δξαν τι λθεν ρα τς κρσεως ατο κα προσκυνσατε τ ποισαντι τν ορανν κα τν γν κα θλασσαν κα πηγς δτων;Saying with a loud voice, Fear God, and give glory to him; for the hour of his judgment is come: and worship him that made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sea, and the fountains of waters.

「你們來跟隨我」(馬太福音4:19;約翰福音1:43)之後,復活的主呼召使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太福音28,馬可福音16,路加福音24,約翰福音20-21)。而這福音從始至終包含著兩個方面的事工:「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馬太福音16:19);「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約翰福音20:23)。而之所以往普天下去,乃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翰一書5:19);「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正因為如此,教會不可能迴避「政治」和任何獸國,所以主這樣定義了教會:「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權柄原文作門)」(馬太福音16:18)。啟示錄13章讓你知道何為陰間的門。福音圍繞者著君王或大淫婦,指向所有的地球人。

啟示錄中約翰領受的使命或看見的異象,與主耶穌兩次在加利利海邊呼喊和建造他們沒有任何區別。「6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一方面,聖道的內容是「永遠的福音」:εὐαγγέλιον αἰώνιο,the everlasting gospel。這也意味著,雞湯教的傳的福音並不是永遠的,只是為了貪愛世界和恐懼世界的王。至少,這永遠的福音一定包含啟示錄基本真理的福音,就是指向永生、末世和新天新地的。另一方面,聖道的對象是「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在這個階段,可以應用馬太福音第5章的相關信息:愛仇敵、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但你必須將14:6-7這份柔情或愛,與9-10那裡的公義與恨平衡,你傳的才是純正的福音或真道。而且注意,「國」(ἔθνος)在首尾,必然包括國王和國民。這些都是教會不可能迴避的政治存在。所謂「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彼得前書4:6)。不僅如此,教會、傳道人和基督徒與天下列國及其君王的關係不是什麼「順服」的關係,而是教訓、責備、警戒、勸勉的關係(提摩太后書4:2),或傳福音(εὐαγγελίσαι)的關係。

這位神的使者所傳的福音就是愛與恨的平衡。第7節經文本身也是交叉結構。第一,「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這首先包含著教訓和責備,因為這話的背景必然是,他們是崇拜世上君王和各種偶像的;世人敬畏各種假神,並將榮耀歸給了各種偶像。其次是勸勉,就是呼喊他們悔改歸向真神。福音首先針對人類的大罪,就是違背第一塊法版的假神崇拜。但這種悔改或重生,首先要克服恐懼或害怕(φοβέω),或者是把對暴君和人民的恐懼,更新為只敬畏真神。其次也意味著戰爭:把世俗的一切榮耀奪回,使之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4-5)。最後是說明理由:因為只有神是「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假神不然。為什麼要崇拜和怕這些「假貨」呢(使徒行傳4:24-31,14:15,17:22-31)。第二、「因他施行審判(κρίσις)的時候已經到了」。傳道必須包含審判的信息:「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約翰福音3:18;另參(馬可福音16:16)。真道與謊言是對立的。你們傳的福音嗎?

2、第二位天使:直面君王大淫婦(8)

8又有第二位天使,接著說,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Κα λλος γγελος κολοθησεν λγων, πεσεν· πεσεν Βαβυλν πλις μεγλη τι κ το ονου το θυμο τς πορνεας ατς πεπτικεν πντα θνη;And there followed another angel, saying, Babylon is fallen, is fallen, that great city, because she made all nations drink of the wine of the wrath of her fornication.

在啟示錄中,巴比倫大城或大淫婦第一次登場了,她也可以視為是上文地上獸國的完成或列國之首的精神象徵。而且我們需要注意兩位天使傳道的時間順序。開始並不是審判並傾覆大淫婦,而是先救人,就是呼喊她權勢下的「以色列人」出來,悔改歸向基督。這個歷史過程完全平行摩西站在法老面前的史實。但是在摩西傳福音拯救人的同時,攻擊法老的災禍從未停止,伴隨始終。這個「接著說」(ἠκολούθησεν λέγων),強調這就是這樣的邏輯關係。一方面,你傳道不可只傳一半,看見大淫婦就落荒而逃或「順服掌權者」;你要把神托付給你的話講完。這也是約拿在尼尼微的使命。另一方面,只有同時針對大淫婦的福音才是真道,才與創造天地海之神所差遣的使命相稱。這海和地此時此刻正被大淫婦所敗壞,因此必須敗壞這敗壞世界的世界之王。至少教會必須傳講這信息。

她犯有什麼樣的大罪呢?「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第一、他不僅自己犯罪,而且敗壞了所有的人類或萬民(πάντα ἔθνη);而這一政治事實,無論基於神的愛還是公義,都法迴避。不僅如此,那有能力敗壞天下列國的國家和君王,不可能是以色列和梵蒂岡。現在有誰怕他們呢。第二、用怎樣的手段敗壞萬國萬民呢?一方面是「邪淫」(πορνεία,illicit sexual intercourse;metaph. the worship of idols。馬太福音5:32等);聖經明說,貪財正如拜偶像。另一方面是「大怒」(θυμός,passion, angry, heat;路加福音4:28)。前者可以指撒幣,後者可以指戰狼。前者一帶一路;後者不好惹。前者淫亂中外合資,後者殺人國安惡法平等法案。喝……酒或醉酒:ἐκ τοῦ οἴνου ……πεπότικεν,drink of the wine。這讓我們回想挪亞的跌倒。ποτίζω一方面指巴比倫灌酒給列國;另一方面也指列國主動「自罰一杯」。醉酒意味著沉迷和不能自拔(何西阿書4:1-19)。畜牲藉酒鬼就作了王。

第二、這是她的結局:「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以賽亞書不21:9)。按原文順序,這話起首。「大城文明」(但以理書4:30)或巴別塔工程(創世記10-11)的終結。這是大城的起源:「8古實又生寧錄,他為世上英雄之首。9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所以俗語說,像寧錄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10他國的起頭是巴別,以力,亞甲,甲尼,都在示拿地。11他從那地出來往亞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12和尼尼微,迦拉中間的利鮮,這就是那大城」(創世記10:8-12)。含羞辱挪亞被咒詛,但含的後裔卻加倍「光復」了挪亞醉酒的罪。巴比倫起源與寧錄相關(創世記11:1-12)。人重建了巴比倫,直到最後這666烏托邦永遠被傾覆。而且沒有什麼永遠的崛起,她的結局從起初就定了;而且重複的語氣(Ἔπεσεν· ἔπεσεν)堅固我們的信心:鬼畜必死。

關於巴比倫的神學含義,請詳讀以賽亞書13-14章,耶利米書50-51章、但以理書1-6章及歷史書中猶太人被擄於巴比倫的史實。唉,非政治的雞湯教及拜偶像的撒但教,你們如何眼瞎至此?原因也算簡單:你們喝了那淫邪大怒的酒。「9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嗎?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10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罵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國」(哥林多前書6:9-10)。習國不是獸國嗎?重讀這段經文吧,在心靈和誠實中。「15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16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17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18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19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馬太福音11:15-19)。

3、第三位天使:分別獸民與聖徒(9-11)

9又有第三位天使,接著他們,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Κα τρτος γγελος κολοθησεν ατος λγων ν φων μεγλ, Ε τις τ θηρον προσκυνε κα τν εκνα ατο κα λαμβνει χραγμα π το μετπου ατο π τν χερα ατοAnd the third angel followed them, saying with a loud voice, If any man worship the beast and his image, and receive his mark in his forehead, or in his hand,

10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κα ατς πεται κ το ονου το θυμο το θεο το κεκερασμνου κρτου ν τ ποτηρίῳ τς ργς ατο κα βασανισθσεται ν πυρ κα θείῳ νπιον τν γων γγλων κα νπιον το ρνου;The same shall drink of the wine of the wrath of God, which is poured out without mixture into the cup of his indignation; and he shall be tormented with fire and brimston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holy angels,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Lamb:

11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些拜獸和獸像受他名之印記的,晝夜不得安寧。κα καπνς το βασανισμο ατν ναβανει ες αἰῶνας αἰώνων κα οκ χουσιν νπαυσιν μρας κα νυκτς ο προσκυνοντες τ θηρον κα τν εκνα ατο κα ε τις λαμβνει τ χραγμα το νματος ατοAnd the smoke of their torment ascendeth up for ever and ever: and they have no rest day nor night, who worship the beast and his image, and whosoever receiveth the mark of his name.

如果不同時宣告對巴比倫大淫婦審判的信息,教會如何呼喊因恐懼而作奴隸、因貪婪罪沉醉的百姓出來歸向基督呢?所以第二位天使必須向巴比倫大城宣告審判、並且首先是政治審判的信息。所以我們向所有習國人人宣告這兩大事實:第九個前所未有是厚顏無恥;這中國夢必將是南柯一夢而且萬劫不復。不僅如此,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又要緊緊隨著第二位天使的信息,同時返回第一位天使的信息:給百姓一個選擇:與大淫婦一同滅亡,還是悔改歸向基督;兩者的結局有天然之別,福禍判然。換言之,信與不信是有後果的,而且後果嚴重,涇渭分明。啟示錄14:9-11也可以交叉結構:獸民及其結局(9-10a,11),圍繞神、聖徒和羔羊(10)形成交叉結構。我們先看第一個方面的信息。

「9又有第三位天使,接著他們,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首先注意ἠκολούθησεν αὐτοῖς λέγων,接著他們說。這句話簡而言之是針對「不信者」。必有人不信這福音;原因是繼續崇拜獸和獸像。而且我們在這裡再一次看見了這個事實:「中國與中國不可分」。獸之所以能夠作王,原因是「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這不是全然被動的,而是主動的,無論是因為自願、貪婪還是因為恐懼和愚蠢。這是動詞προσκυνεῖ的用法:Tense:  Present(此時此刻繼續進行);Voice: Active(主動語態,沒有誰逼他們);Mood: Indicative(這是基本事實,不是虛構)。教會中含趙量不等的那些攻擊講道台責備習國之人,有誰逼他們嗎?他們與獸一起進入硫磺和火不是活該嗎?然而我們明明知道會有人不信,但還是要向他們傳。這出於神的愛,也為公義——讓他們在同淫婦和畜牲受審判的時候,無可推諉。但你要預備:講道台打擊了獸,獸不好惹,而且小獸或獸性之人必起來咬我們。你的腳會受傷。你要面對沒有靈性的畜類為「捍衛」獸國而對你的傷害。

他們有理由聽道成仇,因為這是我們誠實所傳的福音:「10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們掩耳不聽這真道,「大大發怒變了臉色」。首先我們看神的公義:大淫婦用淫邪大怒的酒敗壞萬國萬民;因此她和所有趙家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詩篇60:3,75:8;耶利米書25:15,27-33等)。所有的概念都是對等的。不過有一點不同:「此酒斟在神忿怒(ὀργή)的杯中純一不雜」。ἄκρατος,unmixed, pure。這可能指兩個事實:第一、完全的憤怒,不再有任何憐憫(耶利米書48:11-12,詩篇75:8)。第二、完全出於公義,與人的憤怒混雜各種邪情私慾不同。值得注意的是「這人」、「他」這些表示第三人稱單數的概念——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過去,每個不信者或獸民都必須單個地、獨立地、無法迴避地被審判。其次,「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βασανίζω)」。這是解釋神的憤怒意味著什麼。基督和祂的使者會完成這個審判,這個審判就是重現所多瑪(創世記19:24)和以東人的遭遇(以賽亞書34:9-10),並指向後文的火湖。動詞βασανίζω的含義很豐富:to test (metals) by the touchstone;;to question by applying torture;to torture;to vex with grievous pains (of body or mind), to torment;to be harassed, distressed(馬太福音8:6等)。習國真像地獄,只是那雙規別人的獸類,將來一定被神雙規。另外注意這個交叉結構:神-聖天使-羔羊。

所謂「論斷人必被論斷」。但必有人在這個時候逃往無神論和佛教和異教:一死百了或輪迴可以逃離神的憤怒與火湖。但是真理完全破碎了這最後的中國夢:「11他受痛苦(βασανισμός)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些拜獸和獸像受他名之印記的,晝夜不得安寧」。這痛苦一方面是「永永遠遠」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晝夜不得安寧」。惟其如此,才是公義的(啟示錄8:4)。注意第11節中的「名」與第1中的「名」之間的平行或對比。安寧:ἀνάπαυσις,intermission, cessation of any motion, business or labour,rest, recreation(馬太福音12:43,路加福音11:24,啟示錄4:8)。一方面,這讓我們思想666如何敗壞777,或第六天的高等動物如何殺害了第七天的聖安息日,而神必會按公義審判這大罪。另一方面,即使到此時,神仍然呼喊我們進入祂的安息,唯有在祂裡面有平安:「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ἀναπαύω)。29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ἀνάπαυσις)」(馬太福音11:28-29)。阿門。

任不寐,2021年3月6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