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第四十三課:這是我的信仰(22:18-21)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啟示錄22:18-21,

18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什麼,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19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什麼,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

20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阿,我願你來。

21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們。

感謝主的話語。靠著愛我們的主,我們終於到了啟示錄最後一課。整整一年,風雨兼程,一路恩典。從教會關閉到教會重開,從中國病毒肆虐到希律王大逼迫,從假弟兄背叛到主流的聯合攻擊,我們一直在堅持,我們一直走在十字架的路上。2014到2021,七年,十四卷書。雅各看這七年如同幾天。國度權柄榮耀都是祂的。阿門。

我們首先對這段經文作結構分析。第一是聖經(18-19):這是對啟示錄和聖經真實可信行的宣告,而且附帶咒詛(18-19)。我們之所以將這樣的宣告不僅指向啟示錄,而且同時指向66卷聖經,邏輯是:所有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書3:16),所有聖靈的作品當然適用於同一個原則。另參下文申命記,課件這一原則貫穿聖經始終。我們唯獨聖經,我們相信聖經無誤。我們棄絕任何彎曲聖經的異教和邪教;我們將任何增減視為異端和邪教。第二是基督(20),這是啟示錄和聖經真理的全部中心。不僅指向基督就是「我是」或「自有永有」(出埃及記3:14);而且這裡更強調道成肉身的真理:祂的降臨與復臨。只有基督在臨,所以只有基督是神。第三是教會(21)。這是聖經啟示的第二個中心:以色列與教會,或者新婦。

三重真理也可以這樣表述:「18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20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8-20)。阿門。

一、聖經(18-19)

18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什麼,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Συμμαρτυρομαι γρ παντ κοοντι τος λγους τς προφητεας το βιβλου τοτου, ἐάν τις πιτιθ πρς τατα, πιθσει θες π ατν τς πληγς τς γεγραμμνας ν βιβλίῳ τοτ; For I testify unto every man that heareth the words of the prophecy of this book, If any man shall add unto these things, God shall add unto him the plagues that are written in this book:

19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什麼,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κα ἐάν τις φαιρ π τν λγων ββλου τς προφητεας τατης φαιρσει θες τ μρος ατο π ββλου τς ζως κα κ τς πλεως τς γας κα τν γεγραμμνων ν βιβλίῳ τοτ; And if any man shall take away from the words of the book of this prophecy, God shall take away his part out of the book of life, and out of the holy city, and from the things which are written in this book.

申命記是這兩節經文的舊約語境——那時以色列人出了埃及,經過曠野或主流,即將前往應許之地;如今我們即將前往新天新地。申命記4:1-2,「1以色列人哪,現在我所教訓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從遵行,好叫你們存活,得以進入耶和華你們列祖之神所賜給你們的地,承受為業。2所吩咐你們的話,你們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好叫你們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華你們神的命令」;申命記12:28-32:「28你要謹守聽從我所吩咐的一切話,行耶和華你神眼中看為善,看為正的事。這樣,你和你的子孫就可以永遠享福。29耶和華你神將你要去趕出的國民從你面前剪除,你得了他們的地居住,30那時就要謹慎,不可在他們除滅之後隨從他們的惡俗,陷入網羅,也不可訪問他們的神說,這些國民怎樣事奉他們的神,我也要照樣行。31你不可向耶和華你的神這樣行,因為他們向他們的神行了耶和華所憎嫌所恨惡的一切事,甚至將自己的兒女用火焚燒,獻與他們的神。32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申命記29:19-21,「19聽見這咒詛的話,心裡仍是自誇說,我雖然行事心裡頑梗,連累眾人,卻還是平安。20耶和華必不饒恕他。耶和華的怒氣與憤恨要向他發作,如煙冒出,將這書上所寫的一切咒詛都加在他身上。耶和華又要從天下塗抹他的名,21也必照著寫在律法書上,約中的一切咒詛將他從以色列眾支派中分別出來,使他受禍」。

1、不可加添

這裡的「我」應該是約翰,原因在這裡:「1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他就差遣使者,曉諭他的僕人約翰。2約翰便將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3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啟示錄1:1-3)。動詞「作見證」(συμμαρτυρέω)可以參見羅馬書2:15,8:16,9:1。約翰的見證或啟示錄是面向所有聽道(λόγους)之人的。注意這個句子:τοὺς λόγους τῆς προφητείας τοῦ βιβλίου τούτου:the words of the prophecy of this book。「有人」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時候(τις)。從約翰最後對教會的囑托看,那時候藉著增減聖經轉向異教偶像的苗頭已經抬頭;面對國家增減、作家剽竊和宗派彎曲,約翰是勇敢的。而同時,我們也看見一個傳道人對聖經的愛。這也是對教會的愛,是真愛——增減聖經最終必然導致基督教的異教化。增減聖經是基督教敗壞的基本軌跡。

申命記的相關教導都在反對「偶像崇拜」或跪拜別神——增減聖經必造假神。另參箴言30:5-6,「5神的言語,句句都是煉淨的,投靠他的,他便作他們的盾牌。6他的言語,你不可加添。恐怕他責備你,你就顯為說謊言的」。瑪拉基書4:4-6,「4你們當記念我僕人摩西的律法,就是我在何烈山,為以色列眾人所吩咐他的律例典章。5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6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

約翰首先論及加添:ἐπιτίθημι,to put or lay upon,to add to(1:17)。如馬太福音9:18,「耶穌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管會堂的來拜他說,我女兒剛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這讓我們想起烏撒的手,拿手如同各種宗派教義:「6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或作驚跳),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7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撒母耳記下6:6-7)。這個動詞在這節經文中重複兩次。後者等於報應,神也是降災(πληγή)的神。聖經以外加聖經的異教,東正教們聖經之外加聖傳,極端新教聖經之外加教義,你們有禍了:「6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7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8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9我們已經說了,現在又說,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拉太書1:6-9)。

2、不可刪減

第19節與18節顯然是平行的關係,「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與「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兩方面的咒詛並沒有輕重之別。一方面,「東正教」是被咒詛了;另一方面,而從不講啟示錄的基督教,特別是將行為從信心中刪減出去的基督教,是不可能得救的。最後值得強調的是,摩西五經的結局(申命記),舊約的結尾(瑪拉基書),啟示錄和新約的結尾,都是咒詛。這是真愛。與蛇的試探或對人類的諂媚形成鮮明對比。

刪去:ἀφαιρέω,to take from, take away, remove, carry off;to cut off。馬太福音26:51,「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這是主流基督教的核心問題:他們只有一個耳朵,一隻眼;並在刪減的經文基礎之上,建立了他們所有的教義。但是他們起勁仍不知道羞恥;但願有一天主流雞湯可以經歷以利沙伯:「24這些日子以後,他的妻子以利沙伯懷了孕,就隱藏了五個月,25說,主在眷顧我的日子,這樣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間的羞恥除掉」(路加福音1:24-25;另參羅馬書11:27,希伯來書10:4)。而且他們刪減掉的是恰恰是聖經最重要的部分,公義與聖潔。「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馬太福音10:42)。另參馬太福音23:23,「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如不悔改,必被開除:「那管家心裡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將來作什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路加福音16:3)——「主人辭我」的意思就是:「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摩西五經的結局(申命記),舊約的結尾(瑪拉基書),啟示錄和新約的結尾,都是咒詛。這是真愛。與蛇的試探或對人類的諂媚形成鮮明對比。但蛇的攻擊不會停止。這就成了我的重擔:「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箴言26:5)。

將行為從信心中刪減出去的主流,最近夥同「版權兵法」的孫子一起瘋狂攻擊我們上個主日證道。這是他們引證的經文之一:「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約翰福音6:47)。第一、這裡的信是永生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否則,如何理解約翰福音6:54,「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塔防之引證支持他們唯獨信心雞犬升天的經文,這本身就是一種刪減。出啟示錄,另參馬太福音19:29,「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有古卷添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馬太福音25:46,「這些人要往永刑裡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裡去」;路加福音10:28,「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約翰福音4:36,「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約翰福音12:25,「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羅馬書2:7,「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提摩太前書6:12,「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猶大書1:21,「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

第二、這信本身就包含行為。否則啟示錄以及其他使徒書信都無法理解。第三,除非你將這信理解為持續相信。他們又狡辯說:那聖經只能翻作「持續相信」嘍。這是我的回答:第一、對正派人正經人正常人而言,不需要翻作持續相信;因為信就是將起初的信堅持到底,這是常識。只有騙子才一次永遠。第二、都你若真傻,我就只能勉強將持續相信和信心必然內含行為兩大常識再解釋給你,並勉強將生命解釋為重生和永生兩個階段把行為找回來給你。第三、你若真傻,我就不會再亂丟聖物了,求主赦免我的泛愛。

二、基督(20)

20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阿,我願你來。Λγει μαρτυρν τατα, Να ρχομαι ταχ. μν, να, ρχου, κριε ησο; He which testifieth these things saith, Surely I come quickly. Amen. Even so, come, Lord Jesus.

我們可以將出埃及記視為這節經文的舊約語境:出埃及記3:13-15,「13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14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15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萬代」,另參創世記49:9-10,「9猶大是個小獅子。我兒阿,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臥如公獅,蹲如母獅,誰敢惹你。10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馬太福音11:3,「問他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另參瑪拉基書3:1-6,「1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2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他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3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4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必蒙耶和華悅納,彷彿古時之日,上古之年。5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臨近你們,施行審判。我必速速作見證,警戒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6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所以你們雅各之子沒有滅亡」。

1、我必快來

教會是從五旬節啟程的,基督升天之後,基督教的核心信仰就是基督復臨,這是信望愛的共同根基。而我們之所以這樣相信,乃是因為基督自己的應許:「10當他往上去,他們定睛望天的時候,忽然有兩個人,身穿白衣,站在旁邊,說,11加利利人哪,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使徒行傳1:10-11)。「我必快來」在啟示錄中出現了4次:啟示錄3:11,「我必快來,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啟示錄22:7,「看哪,我必快來。凡遵守這書上預言的有福了」;啟示錄22:12,「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啟示錄22:20,「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阿,我願你來」。如果一次相信已經得了永生,基督復臨和末世審判都不需要了。

「證明這事的」應該指基督,參見啟示錄22:16,「我耶穌差遣我的使者為眾教會將這些事向你們證明。我是大衛的根,又是他的後裔。我是明亮的晨星」;兩節經文共享的概念包括「證明」(μαρτυρέω)與「這些事」(ταῦτα,另參22:8)。而這是20節與18節的關係:約翰證明,而耶穌證明約翰的證明;如同耶和華神為摩西作見證,那是摩西真面臨亞倫米利暗、250及眾多以色列人的控告。這裡有一個小品詞ναί出現兩次,用來加強語氣:yea, verily, truly, assuredly, even so。而ναί與Ἀμήν連用,平行啟示錄1:7,「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另參啟示錄14:13,16:7)。不僅如此,ναί與Ἀμήν連用可以平行「自有永有」這個概念:祂是那個祂是。又是出埃及的歲月。

2、我願你來

我們相信基督復臨。這裡的阿門應該是約翰的話,連同第二個ναί。「主耶穌阿,我願你來」。主耶穌阿,這是對耶穌的認信,祂是主(κύριε),是救主,也是審判主。無論從那個方面理解,約翰都渴望基督復臨。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約翰在拔摩島,教會真在於逼迫;而暫時「時與勢」都在惡人那邊。所以這種渴望真實反應了教會遭遇逼迫和患難的現狀,以及惡人根本失去了悔改的可能和機會。與此相關,當教會呼喊基督快來的時候,我們傳講的信息中三不再有任何雞湯和泛愛主義的高調以及謙卑屬靈的表演。我們就是起到基督復臨救拔我們到新天新地,我們就就是起到基督復臨在仇敵身上復仇。正是「主耶穌阿,我願你來」這最後的宣告和誠實的祈禱,將我們與「喪盡天良的基督教」,以及「那一場裝x」主流們,分別出來了。

唯有聖徒有誠實的末世論信仰:「9揭開第五印的時候,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10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阿,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啟示錄6:9-10)。

而基督教主流的現狀是:第一、實際上不再將基督復臨視為信仰的核心,他們貪愛這個世界。大衛鮑森一個婚前性行為的所謂講道,吸引了數十萬人圍觀,可見一斑。但你若講基督的使者駕著黑雲降臨河南,你會成為外邦人和基督教共同的仇敵。第二、正因為與世界同流合污,主流教會沒有逼迫,也因此根本不需要基督復臨。事實上他們厭惡和低檔末世論的信息。那些靠泛愛主義與世界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基督徒」,實際上比任何外邦人更不希望基督復臨。我深信,經歷一場大逼迫,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相信基督復臨的真實性,並且以所未有的迫切期待基督復臨。這一點類似約伯的遭遇,而這更是約翰的遭遇:「我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裡一同有分。為神的道,並為給耶穌作的見證,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島上」(啟示錄1:9)。

三、教會(21)

21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們。 χρις το κυρου μν ησο Χριστο μετ πντων μν. μν; The grace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be with you all. Amen.

關於主的同在,可平行閱讀以賽亞書7:13-15,「13以賽亞說,大衛家阿,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神厭煩嗎?14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15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以賽亞書8:5-10,「5耶和華又曉諭我說,6這百姓既厭棄西羅亞緩流的水,喜悅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7因此,主必使大河翻騰的水猛然衝來,就是亞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勢。必漫過一切的水道,漲過兩岸。8必衝入猶大。漲溢氾濫,直到頸項。以馬內利阿,他展開翅膀,遍滿你的地。9列國的人民哪,任憑你們喧嚷,終必破壞。遠方的眾人哪,當側耳而聽。任憑你們束起腰來,終必破壞。你們束起腰來,終必破壞。10任憑你們同謀,終歸無有。任憑你們言定,終不成立。因為神與我們同在」。關於主內問安,至少可以平行閱讀希伯來書13:20-25——這是患難中指著恩典問安:「20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神,21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行他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22弟兄們,我略略寫信給你們,望你們聽我勸勉的話。23你們該知道我們的兄弟提摩太已經釋放了。他若快來,我必同他去見你們。24請你們問引導你們的諸位和眾聖徒安。從義大利來的人也問你們安。25願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羅馬書16:20,「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

1、主愛教會

教會真理主要表現為兩個基本方面,第一、基督愛教會;第二,弟兄彼此相愛。而這兩方面的真理,都濃縮在這一節經文之中了:「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們」。首先,神愛教會,這份愛更準確地還原為恩典。而恩典的真理至少包括三個基本方面:

第一、揀選的真理:「6因為你歸耶和華你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你神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7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8只因耶和華愛你們,又因要守他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領你們出來,從為奴之家救贖你們脫離埃及王法老的手」(申命記7:6-8)。另參馬太福音9:13,「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靠信心就配得永生而且已經永生,不過與行為稱義一樣是另外一種忘恩負義和自以為義而已。另參羅馬書11:5-6,「5如今也是這樣,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6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第二、救恩的真理:羅馬書5:7-8,「7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瞭」。另參以弗所書5:25-30,「25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26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27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28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29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30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有古卷在此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哥林多後書8:9,「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提摩太后書1:9,「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提多書2:11,「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第三、同在的真理。同在(μετὰ πάντων ὑμῶν)。一方面,真愛就不會清高厭棄,而是同在。另一方面,這是同在意味著繼續施恩憐憫基督徒。我們需要教會,我們需要基督持續的恩典;因為我們這些蒙恩的人也常常軟弱甚至跌倒,我們需要神繼續以恩典保守我們。「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16)。我們不能住在一次永遠的邪教教義中,自欺欺人地宣告自己一信得永生,因此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喪盡天良,惟余吃人自義。但這是我們的見證:「從他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約翰福音1:16);「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12:9);「我兒阿,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提摩太后書2:1)。「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得前書5:10);「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彼得後書3:18)。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羅馬書11:6需要重返原文——原文根本沒有「不在乎」這個概念:εἰ δὲ χάριτι οὐκέτι ἐξ ἔργων ἐπεὶ ἡ χάρις οὐκέτι γίνεται χάρις εἰ δὲ ἐξ ἔργων· οὐκέτι ἐστὶν χάρις ἐπεὶ τὸ ἔργον οὐκέτι ἐστίν ἔργον:And if by grace, then is it no more of works: otherwise grace is no more grace. But if it be of works, then is it no more grace: otherwise work is no more work。這是KJV的譯本——如果說神根本「不在乎行為」,末世審判還有什麼意義呢?揀選和恩典逼視出於行為,這是最多最終準確的解釋,「唯獨式教義」不是一種加添和刪減嗎?但「我們與神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徒受他的恩典」(哥林多後書6:1)。

2、彼此相愛

如何從這節經文中讀出彼此相愛的真理呢?因為這樣的禱告出於約翰,為了七間教會。身在拔摩島,遠隔太平洋。何等心疼,唯有求主,唯求恩典!這是約翰與眾聖徒(πάντων)之間的彼此相愛,而且是大患難中的彼此相愛。注意這裡有兩個複數代詞,這才是「愛的結晶」。我們,唯有我們仍然相信愛情,並住在愛情之中:

第一是「我們」(ἡμῶν),我們的主耶穌:「1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2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3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4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5一主,一信,一洗,6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以弗所書4:1-6);哥林多前書10:16-17,「16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掰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17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關於彼此相愛的新命令,另參約翰書信和約翰福音14-17章。事實上,約翰福音14-17與馬太福音5-7是平行的,兩處長篇大論有一個共同的主體,就是主內的彼此相愛。正因為如此,登山寶訓中的不可論斷、愛仇敵,首先或主要是指向主內和教會的。

第二是你們(ὑμῶν)。牽掛你們才是真愛,教會是彼此牽掛彼此代禱的天家。一人受苦,沒有誰在逍遙。「20假若有人強你們作奴僕,或侵吞你們,或擄掠你們,或悔慢你們,或打你們的臉,你們都能忍耐他。21我說這話,是羞辱自己。好像我們從前是軟弱的。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說句愚妄話)我也勇敢。22他們是希伯來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嗎?我也是。23他們是基督的僕人嗎?(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24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25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26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27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饑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28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29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

這是患難中的「我們」和「你們」。真愛不是出於利益上的捆綁,也不是出於情慾上的吸引,僅僅出於愛。所以教會之愛才是真愛,或者說真教會才有真愛。這真愛是在真遭遇患難中見證出來的真愛。真教會一直是遭遇逼迫卻更加相愛的教會,因為這愛不再是表演,只是愛本身。唯有經歷患難而沒有拆毀和撕裂的愛才是真愛。唯教會住在信望愛之中。「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一書4:18)。

這才是基督徒:「13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14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15(天上地上的各(或作全)家,都是從他得名)16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17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18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19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20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21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以弗所書3:13-21)。

當然,「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19)。在這邪惡淫亂的時代,更求神將祂的愛充滿我們的教會,並不斷將我們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直到祂再來,使我們成為得勝的教會:「33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或作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34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有基督云云或作是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的基督耶穌嗎)35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36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37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38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39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