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出埃及記16:1-27,
1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2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3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
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5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6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7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竟向我們發怨言呢?8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你們向耶和華發的怨言,他都聽見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9摩西對亞倫說,你告訴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就近耶和華面前,因為他已經聽見你們的怨言了。10亞倫正對以色列全會眾說話的時候,他們向曠野觀看,不料,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12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13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14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15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
16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17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18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19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20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21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
22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兩俄梅珥。會眾的官長來告訴摩西,23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24他們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裡頭也沒有蟲子。25摩西說,你們今天吃這個吧,因為今天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你們在田野必找不著了。26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沒有了。27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麼也找不著。28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要到幾時呢?29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什麼人出去。30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31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芫荽子,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32摩西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要將一滿俄梅珥嗎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後人可以看見我當日將你們領出埃及地,在曠野所給你們吃的食物。33摩西對亞倫說,你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34耶和華怎麼吩咐摩西,亞倫就怎麼行,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35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36(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
感謝神的話語。我們今天還可以藉著出埃及記16章對出埃及記重新結構分析。先讀使徒行傳24:24-25,「24過了幾天,腓力斯和他夫人猶太的女子土西拉,一同來到,就叫了保羅來,聽他講論信基督耶穌的道。25保羅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腓力斯甚覺恐懼,說,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一方面,我們看見保羅「講論信基督耶穌的道」,其對象是世界的王,或者男人和女人。另一方面,「基督耶穌的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而這三個方面可以成為出埃及記的基本結構。第一、公義:1-15章。一方面,神按公義審判外邦君王和外邦人的罪惡直至他們滅亡;另一方面,完全出於基督的義(逾越節的羔羊)以色列人得救——「8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9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2:8-9)。這主要涉及信心的教義。第二、節制:15-19章。首先是對肉身的節制(吃喝,15,17);其次是面對資源對慾望的節制(安息日,16);最後是對人本身的節制,或對人神的節制(謙卑與主同行;18-19)。節制涉及行為的教義。第三、審判:20-40章。一方面,神的審判是按律法審判(20-24);另一方面,經過審判之後合乎神用的器皿或被測量的聖民,將被建造成主的會幕或聖殿(25-40)。
事實上基督之道的三個基本方面,也可以平行耶和華的指示或善道:「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8)。與神同行最終應驗為道成肉身,撘支帳篷住在我們中間;這是神與我們同行——祂是我們的神,我們是祂的百姓。其中憐憫與節制平行:節制自己的慾望,不僅是對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憐憫,也是對鄰舍的憐憫;而謙卑同時與狂妄自義平行。這節制的真理,可以成為我們今天證道經文的核心信息,並為我們理解安息日和鵪鶉嗎哪開闢了一個新的視域。安息日的真理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重要,更為根本。
以色列人繼續在曠野中前行,從書珥的曠野進入汛的曠野;從對飲水的抱怨轉向對乾糧的抱怨。而對比以色列人這一次發怨言與上一次發怨言的區別,你能看見「叛逆」以及陰謀論在強度和份量上都在「增長」。在新約聖經中,除了哥林多前書10-11章,約翰福音6:30-59也與這場經歷平行;值得強調的是,三段經文都在關切「聖餐的真理」。這次證道經文很長,因此必須努力作結構分析,才能更清晰把握其基本內容:
一、舊以色列人(1-3)
二、六天裡作工(4-5)
三、僕人的講道(6-11)
四、降下的天糧(13-15)
五、會眾的悖道(16-21)
六、第七天安息(22-30)
七、新以色列人(31-36)
這個「新以色列人」只是相對而言;他們需要繼續更新,否則必倒斃在曠野。「5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6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7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8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9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10基督若在你們心裡,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卻因義而活」(羅馬書8:5-10)。阿門。
一、舊以色列人(1-3)
1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2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
3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
可以簡單總結一下以色列人在西奈山前的怨言。【倒敘:第一、17:3百姓在那裡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發怨言,說,你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第二、16:1-3。第三、15:23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24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什麼呢?第四、14:10法老臨近的時候,以色列人舉目看見埃及人趕來,就甚懼怕,向耶和華哀求。11他們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你為什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12我們在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嗎?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第五、5:19以色列人的官長聽說,你們每天作磚的工作一點不可減少,就知道是遭遇禍患了。20他們離了法老出來,正遇見摩西,亞倫站在對面,21就向他們說,願耶和華鑒察你們,施行判斷,因你們使我們在法老和他臣僕面前有了臭名,把刀遞在他們手中殺我們】。這五場控告共享了上個主日我們講的七大特徵;同時,還常常包含著「陰謀論」。這一點值得進一步展開討論。
1、汛的曠野(1-2)
1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וַיִּסְעוּ מֵֽאֵילִם וַיָּבֹאוּ כָּל־עֲדַת בְּנֵֽי־יִשְׂרָאֵל אֶל־מִדְבַּר־סִין אֲשֶׁר בֵּין־אֵילִם וּבֵין סִינָי בַּחֲמִשָּׁה עָשָׂר יוֹם לַחֹדֶשׁ הַשֵּׁנִי לְצֵאתָם מֵאֶרֶץ מִצְרָֽיִם;And they took their journey from Elim, and all the congreg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came unto the wilderness of Sin, which is between Elim and Sinai,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second month after their departing out of the land of Egypt.
2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וילינו כָּל־עֲדַת בְּנֵי־יִשְׂרָאֵל עַל־מֹשֶׁה וְעַֽל־אַהֲרֹן בַּמִּדְבָּֽר;And the whole congreg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murmured against Moses and Aaron in the wilderness:
從逾越節到汛的曠野,以色列應該是走了6周(12:18);再有一周就是五旬節,所謂「西奈山降律法」的日子(平行使徒行傳2章)。所以這裡強調「以琳和西乃中間」。這兩個地點都指向神的同在;但中間的曠野是管教和更新或「教會時代」。「以色列全會眾」:כָּל־עֲדַת בְּנֵֽי־יִשְׂרָאֵל,all the congreg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教會(עֵדָה)這個概念參見出埃及記12:3,6,19,47。汛:סִין,Sin,thorn or clay(17:1)。而如果thorn(荊棘,創世記3:18) or clay(泥土,創世記2:7)的解釋不錯的話,這一堂課是為了繼續對付老亞當。老亞當又為肉身形成群體暴力,而且是「以色列全會眾」都參加了(比以前的the people更具全局性);並且戰火或熱病不僅要烤摩西,也株連到了亞倫。所以以色列人的罪不僅在程度和廣度上都在強化,這也是一種「成長」:「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各書1:15)。
2、超陰謀論(3)
3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וַיֹּאמְרוּ אֲלֵהֶם בְּנֵי יִשְׂרָאֵל מִֽי־יִתֵּן מוּתֵנוּ בְיַד־יְהוָה בְּאֶרֶץ מִצְרַיִם בְּשִׁבְתֵּנוּ עַל־סִיר הַבָּשָׂר בְּאָכְלֵנוּ לֶחֶם לָשֹׂבַע כִּֽי־הוֹצֵאתֶם אֹתָנוּ אֶל־הַמִּדְבָּר הַזֶּה לְהָמִית אֶת־כָּל־הַקָּהָל הַזֶּה בָּרָעָֽב;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said unto them, Would to God we had died by the hand of the LORD in the land of Egypt, when we sat by the flesh pots, and when we did eat bread to the full; for ye have brought us forth into this wilderness, to kill this whole assembly with hunger.
以色列人在曠野中五場抱怨,其中四次涉及陰謀論的控告:誣告摩西把他們帶出來是要弄死他們。這節經文有兩個「死」(מוּת)字,這是因死亡恐懼而為奴的罪人(希伯來書2:15)。這種精神病或妄想症雖然愚蠢,但是兇惡。而且你無法辯駁,只能「甘拜下風」。兇惡又淫邪,狡猾,撒謊。首先,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而不是「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法老的手下」——到現在為止,他們仍然繞行法老,「順服掌權者」。而且他們公然在譭謗神——神在埃及地從來沒有要他們死;而是救贖了他們。也許這些泛愛主義者對耶和華刑罰埃及人早有不滿。其次,他們重現編造事實,蠓蟲駱駝:「那時我們坐在肉(בָּשָׂר)鍋旁邊,吃(אָכַל)得飽足」(原文中有לֶחֶם,餅;約翰福音6:26);而完全迴避在自己在「中國」被欺壓的悲慘生活;只為抱怨如今在「加拿大」如何不得自由。但這就是魔鬼的謊言。然而控告顯示了他們真正的信仰就是「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豬肉燉粉條可盡糟」。以食為天,以肉為父。對肚腹的侍奉還有一個概念來幫助,就是「餓(רָעָב,創世記12:1等)」。大饑荒下的災民。最後是另外一個全會眾:קָהֵל(12:6)——人子來,找不到有信德的人。
不過這其中確實有一個有值得注意的問題:「又有許多閒雜人,並有羊群牛群,和他們一同上去」(出埃及記12:38;另參民數記11:21-22)。換言之,按中國人的習慣,饑荒之時可以殺牛宰羊,甚至人相食(「兩腳羊」)。但這樣的慘劇在以色列人中並沒有發生。這是為什麼呢?可以仔細讀詩篇78篇。一個可能的答案是:不是他們有好生之德——你看他們饕餮鵪鶉的吃相——而是他們貪婪過甚。因為牛羊是那個時代的財富,他們不會動自己存折上一分錢,但卻會充分表現對任何肉身虧缺以及限制的無厘頭憤怒和抱怨。
絕對多數,這是全過程民主。這是什麼人呢?「因為這樣的人不服事我們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那些老實人的心」(羅馬書16:18)。這是「肚腹肚子美(杜甫杜子美)」們的結局:「食物是為肚腹,肚腹是為食物。但神要叫這兩樣都廢壞。身子不是為淫亂,乃是為主。主也是為身子」(哥林多前書6:13);「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腓立比書3:19)。從以掃到猶大,「肚腹肚子美」一代起來殘害神的僕人,他們也必因此遭報:「這人用他作惡的工價,買了一塊田,以後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腸子都流出來」(使徒行傳1:18)。我們可以從這裡重新思想出埃及記10:8-9,「8古實又生寧錄,他為世上英雄之首。9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所以俗語說,像寧錄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為什麼聖經對獵人整體上吃厭惡的態度,根根原因是,他們為了「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不擇手段,殺戮成性。這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革命者,經濟基礎邪教。他們正在吃肉的時候,你最好別惹;這畜生護食,惹翻了不好辦。
值得強調的是,所有陰謀論都是「奴隸陰謀論」,一方面奴隸沒有取證的能力,這是弱者的恐懼;想像就是奴隸的政治抵抗。另一方面,受欺壓的經驗使奴隸充滿被迫害妄想,這這是第二種本能。但是,我們之所有「小題大做」地得罪他們——無論是疫苗陰謀論,還是共濟會陰謀論——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護教」或為了教會。因為陰謀論乃是末世的結構性邪術,是末世教會面對最大的攪擾或仇敵之一;陰謀論也有能力重建話語中的中心。所謂陰謀論就是聖經說的荒渺無憑的話語與撒但深奧之理。參見提摩太前書1:4「荒渺無憑的話語」;提摩太前書4:7,「老婦荒渺的話」;提摩太后書4:4,「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多書1:14,「猶太人荒渺的言語和離棄真道之人的誡命」;啟示錄2:24,「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傳道人必須在教會用聖靈之劍埋葬一切陰謀論;而一個真正有神論的世界,不可能存在結構性的陰謀集團。
二、六天裡作工(4-5)
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וַיֹּאמֶר יְהוָה אֶל־מֹשֶׁה הִנְנִי מַמְטִיר לָכֶם לֶחֶם מִן־הַשָּׁמָיִם וְיָצָא הָעָם וְלָֽקְטוּ דְּבַר־יוֹם בְּיוֹמוֹ לְמַעַן אֲנַסֶּנּוּ הֲיֵלֵךְ בְּתוֹרָתִי אִם־לֹֽא;Then said the LORD unto Moses, Behold, I will rain bread from heaven for you; and the people shall go out and gather a certain rate every day, that I may prove them, whether they will walk in my law, or no.
5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וְהָיָה בַּיּוֹם הַשִּׁשִּׁי וְהֵכִינוּ אֵת אֲשֶׁר־יָבִיאוּ וְהָיָה מִשְׁנֶה עַל אֲשֶֽׁר־יִלְקְטוּ יוֹם יֽוֹם;And it shall come to pass, that on the sixth day they shall prepare that which they bring in; and it shall be twice as much as they gather daily.
摩西確實惹他們了,於是有了群毆。神一直是摩西的神,也一直註釋著以色列;而且在摩西呼求之前,神已經開始對摩西說話。用下文的話說:祂已經聽見了以色列人的怨言,祂起來安慰摩西,並回應以色列人。當然,神也是對這惡會眾一忍再忍的神,並且繼續指著生存危機教導以色列人基本常識。出埃及記16:4-5可以視為神的百姓、教會以及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基本法則。
第一、「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神是供應人類基本需要的神;而所有的食物都是神供應的,不是某個無恥的邪教解決了人民的溫飽;更不是「天賜豐饒」。
第二、「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神的供應——日用飲食——是足夠的,但你必須作工。一方面,六天之中每個人每天努力工作(the people shall go out and gather),沒有人有資格過寄生的生活。使徒也這樣教導:不做工不不要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3:10-12)。另一方面,不可貪婪、囤積居奇或窮奢極欲;收成的目的限於「日用的飲食」(a certain rate)。
第三、這節經文首尾呼應的是「神說」(וַיֹּאמֶר יְהוָה)與「法度」(תּוֹרָה,12:49,13:9),這個真理可以覆蓋所有人類文明;出現危機、匱乏、饑荒;只因人不遵守上述兩條法度。按真理認識食物經濟學,這是真正的啟蒙功課,這是埃及奴隸更新為基督門徒的蒙學或基礎教育。另參申命記8:2-3,「2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3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第5節引導第六天的功課——這一天加倍努力工作和加倍收割,是為了第七天敬拜神,並使地得安息(這是安息日真理的兩個基本方面)。所以在交叉結構中,安息日的真理成為「大學」。聖經不否認食物,但神創造人不僅僅是為了使我們成為食物採集者和消費者。安息日的真理是讓我們成為新造的人,有信仰的人,義人;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魔鬼要將人類攔阻在第六天,它的數目字是六六六。「3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4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3-4)。
三、僕人的講道(6-11)
6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7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竟向我們發怨言呢?
8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你們向耶和華發的怨言,他都聽見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
9摩西對亞倫說,你告訴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就近耶和華面前,因為他已經聽見你們的怨言了。
10亞倫正對以色列全會眾說話的時候,他們向曠野觀看,不料,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12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這裡有四次「耶和華聽見了以色列人向他發怨言」,怨婦後果嚴重。相應的這段經文也可以分成4個部分;依次是:摩西亞倫對以色列人說(6-7);摩西對以色列人說(8);摩西對亞倫說(9);耶和華對摩西說(10-12)——在交叉結構中,神印證了摩西所傳的,就是「神說」。另外,對「秋季作業」仍有難處的弟兄姐妹,可以參考或使用出埃及記16:4-18,這是特別典型的三重結構:耶和華對摩西說;摩西對以色列人說;以色列人就這樣行了。簡單評述即可。這些信息平行聖道、傳道和聽道等「基要真理」。不過值得強調的是,摩西和亞倫這次「布道」沒有提及這個信息:「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正因為如此才有這一幕:「22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兩俄梅珥。會眾的官長來告訴摩西」——官長不知道下一步當如何。
1、摩西亞倫(6-7)
6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וַיֹּאמֶר מֹשֶׁה וְאַהֲרֹן אֶֽל־כָּל־בְּנֵי יִשְׂרָאֵל עֶרֶב וִֽידַעְתֶּם כִּי יְהוָה הוֹצִיא אֶתְכֶם מֵאֶרֶץ מִצְרָֽיִם;And Moses and Aaron said unto all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t even, then ye shall know that the LORD hath brought you out from the land of Egypt:
7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竟向我們發怨言呢?וּבֹקֶר וּרְאִיתֶם אֶת־כְּבוֹד יְהוָה בְּשָׁמְעוֹ אֶת־תְּלֻנֹּתֵיכֶם עַל־יְהוָה וְנַחְנוּ מָה כִּי תלונו עָלֵֽינוּ;And in the morning, then ye shall see the glory of the LORD; for that he heareth your murmurings against the LORD: and what are we, that ye murmur against us?
亞倫再次出現。我一直很詫異:上次以色列人攻擊摩西的時候,亞倫在哪裡呢?他是否也站在了惡會眾那邊,就像民數記12章所顯明的?但現在亞倫與摩西同工。這兩節經文不僅將上文的每天、六天進一步分解為晚上和早上,而且這兩方面的信息在這裡不斷重複(8,12,13),都可以平行創世記第1章的相關信息:神正在重造世界和人類,並從以色列人開始。按下文,晚上和早晨的信息是:「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8)。問題是,「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與「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之間有什麼關聯呢?這應該涉及「吃喝耶穌」(鵪鶉,道成肉身,逾越節的羔羊)這個救贖真理。而「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與「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有什麼關聯呢?這可能涉及基督復活、裂天復臨的真理(嗎哪)。在啟示錄中,嗎哪與最後審判相關:啟示錄2:17,「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另參啟示錄11:19)。
「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不可討好眾人,你要責備他們。這是傳道人的天職:「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使徒行傳9:15)。真正的傳道人必須同時站在這三種勢力面前。摩西是站在法老面前的摩西,也是站在人民面前的摩西。你要按牧嗎》首先要記得,你不是順服世俗掌權者的爬蟲,也不是諂媚人民的騙子。但很多人即使不怕權力也會怕人民。因為「人民是我的衣食父母」。這是基督教重建的兩個基本方面:第一、批判「非政治邪教」,站在權力面前。第二、批判「反疫苗騙子」,成了人民公敵。你若按牧,必須將權力視為狗使,人民更視為豬使;這兩位就是世界之主的駐網大使。大使在聖經上叫糞土,保羅說要視若糞土。將大使翻成糞土這是大德的傳統。大德不一定都出於惡意,但大德的靈比田野裡一切的山雀都狡猾。「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不要怕,只管講。
第6節的動詞是「知道」(יָדַע);第7節的動詞是「看見」(רָאָה)。知道:我們藉著道成肉身的基督知道神,知道真理。看見:「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啟示錄1:7)。「耶和華的榮耀」(כְּבוֹד יְהוָה)可以平行:馬太福音25:31「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我們大致上可以將鵪鶉指向基督的第一次降臨,而將嗎哪指向基督復活到復臨之間新歷史,其中涉及聖靈降臨和聖子降臨兩大事實。正因為聖靈和聖子降臨都涉及審判的信息(約翰福音16:8),所以我們才能明白「耶和華的榮耀」與「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之間的關係——神必然審判曠野怨婦。「我們算什麼,你們竟向我們發怨言呢」——亞倫這次也被攻擊了。反擊或責備——摩西亞倫沒有順服多數人形成的「政治權柄」;而且他們指責怨婦的罪惡實際上是攻擊耶和華:אֶת־תְּלֻנֹּתֵיכֶם עַל־יְהוָה,your murmurings against the LORD。因此,神必審判,甚至如同在法老和他的軍隊身上得榮耀,一代人倒斃於野。
2、摩西(8-9)
88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你們向耶和華發的怨言,他都聽見了。
我們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
וַיֹּאמֶר מֹשֶׁה בְּתֵת יְהוָה לָכֶם בָּעֶרֶב בָּשָׂר לֶאֱכֹל וְלֶחֶם בַּבֹּקֶר לִשְׂבֹּעַ בִּשְׁמֹעַ יְהוָה אֶת־תְּלֻנֹּתֵיכֶם אֲשֶׁר־אַתֶּם מַלִּינִם עָלָיו וְנַחְנוּ מָה לֹא־עָלֵינוּ תְלֻנֹּתֵיכֶם כִּי עַל־יְהוָֽה;And Moses said, This shall be, when the LORD shall give you in the evening flesh to eat, and in the morning bread to the full; for that the LORD heareth your murmurings which ye murmur against him: and what are we? your murmurings are not against us, but against the LORD.
9摩西對亞倫說,你告訴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就近耶和華面前,因為他已經聽見你們的怨言了。
וַיֹּאמֶר מֹשֶׁה אֶֽל־אַהֲרֹן אֱמֹר אֶֽל־כָּל־עֲדַת בְּנֵי יִשְׂרָאֵל קִרְבוּ לִפְנֵי יְהוָה כִּי שָׁמַע אֵת תְּלֻנֹּתֵיכֶֽם;And Moses spake unto Aaron, Say unto all the congreg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Come near before the LORD: for he hath heard your murmurings.
「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這是對上文信息的進一步展開。神首先當然是憐憫人的神;但是,神也是審判主,這句話同時也包含審判的信息。第8-9節以上述交叉結構的方式在重複和加強兩個概念:第一、耶和華聽見了以色列人發怨言攻擊祂。這是對所有怨婦極為嚴厲的警告。馬太福音10:28,「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所以我們必須敬畏神,勒住口舌不可凡事抱怨苦毒:「28人干犯摩西的律法,憑兩三個見證人,尚且不得憐恤而死。29何況人踐踏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你們想,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30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31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希伯來書10:28-31)。「你告訴以色列全會眾說」——這惡會眾最終滅亡,無可推諉。
沒有靈性的畜類,就是攻擊牧者的畜類,有禍了:
第二、對神僕人的攻擊會被神視為對祂自己的攻擊。使徒行傳5:38,「38現在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39若是出於神,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約翰福音7:7,「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約翰福音15:18,「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或作該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正因為如此,猶大書說這些攻擊神僕人的人,就是沒有靈性的畜牲,是等候宰殺和滅亡的可拉叛黨。神必為自己的僕人伸冤報仇:「9揭開第五印的時候,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10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阿,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11於是有白衣賜給他們各人。又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等著一同作僕人的,和他們的弟兄,也像他們被殺,滿足了數目」(啟示錄6:9-11)。
3、耶和華說(10-11)
10亞倫正對以色列全會眾說話的時候,他們向曠野觀看,不料,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וַיְהִי כְּדַבֵּר אַהֲרֹן אֶל־כָּל־עֲדַת בְּנֵֽי־יִשְׂרָאֵל וַיִּפְנוּ אֶל־הַמִּדְבָּר וְהִנֵּה כְּבוֹד יְהוָה נִרְאָה בֶּעָנָֽן;And it came to pass, as Aaron spake unto the whole congreg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that they looked toward the wilderness, and, behold, the glory of the LORD appeared in the cloud.
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וַיְדַבֵּר יְהוָה אֶל־מֹשֶׁה לֵּאמֹֽר;And the LORD spake unto Moses, saying,
12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שָׁמַעְתִּי אֶת־תְּלוּנֹּת בְּנֵי יִשְׂרָאֵל דַּבֵּר אֲלֵהֶם לֵאמֹר בֵּין הָֽעַרְבַּיִם תֹּאכְלוּ בָשָׂר וּבַבֹּקֶר תִּשְׂבְּעוּ־לָחֶם וִֽידַעְתֶּם כִּי אֲנִי יְהוָה אֱלֹהֵיכֶֽם;I have heard the murmurings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speak unto them, saying, At even ye shall eat flesh, and in the morning ye shall be filled with bread; and ye shall know that I am the LORD your God.
在交叉結構中,你就能看見第11節的重要性:在遭遇流氓圍攻的時候,神的話語反而加倍地臨到摩西。一方面,讓摩西深刻經歷神的話;另一方面,傳道人恰恰在這個時候能從胸中湧出活水的江河來。而且神藉著顯現來印證摩西和亞倫所傳的道。「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可以平行祂駕雲降臨;或者「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使徒行傳1:11b)。當然,這「雲」也可以指向一種危機或「風雲突變」。12節是神的話語,也正是摩西所傳的。「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救主也是審判主。
四、降下的天糧(13-15)
13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וַיְהִי בָעֶרֶב וַתַּעַל הַשְּׂלָו וַתְּכַס אֶת־הַֽמַּחֲנֶה וּבַבֹּקֶר הָֽיְתָה שִׁכְבַת הַטַּל סָבִיב לַֽמַּחֲנֶֽה;And it came to pass, that at even the quails came up, and covered the camp: and in the morning the dew lay round about the host. 14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וַתַּעַל שִׁכְבַת הַטָּל וְהִנֵּה עַל־פְּנֵי הַמִּדְבָּר דַּק מְחֻסְפָּס דַּק כַּכְּפֹר עַל־הָאָֽרֶץ;And when the dew that lay was gone up, behold, upon the face of the wilderness there lay a small round thing, as small as the hoar frost on the ground.
15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וַיִּרְאוּ בְנֵֽי־יִשְׂרָאֵל וַיֹּאמְרוּ אִישׁ אֶל־אָחִיו מָן הוּא כִּי לֹא יָדְעוּ מַה־הוּא וַיֹּאמֶר מֹשֶׁה אֲלֵהֶם הוּא הַלֶּחֶם אֲשֶׁר נָתַן יְהוָה לָכֶם לְאָכְלָֽה;And when the children of Israel saw it, they said one to another, It is manna: for they wist not what it was. And Moses said unto them, This is the bread which the LORD hath given you to eat.
出埃及記16章中,這3節經文是核心,以最為簡約的形式記述了曠野兩大食物供應的神跡,正如上文傳道人和耶和華所宣告的。鵪鶉:שְׂלַו,quail。另參民數記11:31-34,「31有風從耶和華那裡刮起,把鵪鶉由海面刮來,飛散在營邊和營的四圍。這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那邊約有一天的路程,離地面約有二肘。32百姓起來,終日終夜,並次日一整天,捕取鵪鶉。至少的也取了十賀梅珥,為自己擺列在營的四圍。33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34那地方便叫作基博羅哈他瓦(就是貪慾之人的墳墓),因為他們在那裡葬埋那起貪慾之心的人」(另參詩篇105:40)。鵪鶉是被交在人手中了,「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馬太福音23:37b)。正因為如此,鵪鶉的神跡同時是審判的信息。當你發達的時候,胖起來的時候,大碗吃肉而不知羞恥不知節制的時候,審判也就到了。惡人不能承受的富足。但是諸位,鵪鶉何辜?
鵪鶉是巡迴在歐非大陸的候鳥,這是春天,他們正從南向北飛越地中海。他們惹誰了?卻被神強行差遣甚至扭送到了人間,到了曠野,到了以色列人面前。就像起初,摩西千方百計拒絕「出使埃及」或「希伯來人」。他實際上害怕淪為埃及人或希伯來人的「食物」。摩西就是把神用大風從海那邊刮來飛到以色列營地的鵪鶉。基督以前被吞噬的眾先知,從亞伯到約翰(路加福音11:51),都是鵪鶉。這一切的鵪鶉最終指向基督。你若願意,可以同時把鵪鶉和鴿子連接在一起:「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海面)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馬太福音3:16)。神預備好了,你們這些吃貨可以動筷子和刀叉了。總而言之,神不是「自願」供給以色列人鵪鶉;祂是「被逼」的。但以色列人因為饕餮這天上居民的時候,神的憤怒就臨到了。
我們現在來看嗎哪。露水:טַל,dew, night mist。創世記27:28,「願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以撒都雅各的祝福現在應驗了(另參創世記27:39)。這是民數記11:9的相關記載:「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著降下」。天露可以指向聖道:「我的教訓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語要滴落如露,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申命記32:2)。小:דַּק,thin, small, fine, gaunt;貧瘠、細弱(創世記41:3等)。圓物:חַסְפַּס,(Pual) to peel, flake off (only in the participle);scale-like, flake-like, scaled-off,剝皮,去殼。白霜:כְּפוֹר,bowl, basin;hoar frost, frost。約伯記38:29,「冰出於誰的胎?天上的霜是誰生的呢」;詩篇147:16,「他降雪如羊毛,撒霜如爐灰」。人不認識祂(約翰福音1:10-11)。兩個「什麼」(מָן),音譯嗎哪。猶太人問:你是誰。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לֶחֶם)」——讀約翰福音第6 章,耶穌說:我是天上降下的糧,我的肉是可吃的。
五、會眾的悖道(16-21)
16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17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18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
19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20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21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
我們可以將這段經文平行結構:摩西繼續教導以色列人(16);以色列人順服遵行(17-18)。摩西繼續教導以色列人(19);以色列人悖逆並被責備(20-21)。以色列人這次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不節制,因而貪得無厭。這是從發怨言到貪婪的「躍進」;這也顯示,怨婦並非是貧窮的女兒,而是貪婪的私子。
1、遵行(16-18)
16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זֶה הַדָּבָר אֲשֶׁר צִוָּה יְהוָה לִקְטוּ מִמֶּנּוּ אִישׁ לְפִי אָכְלוֹ עֹמֶר לַגֻּלְגֹּלֶת מִסְפַּר נַפְשֹׁתֵיכֶם אִישׁ לַאֲשֶׁר בְּאָהֳלוֹ תִּקָּֽחוּ;This is the thing which the LORD hath commanded, Gather of it every man according to his eating, an omer for every man,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your persons; take ye every man for them which are in his tents.
17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וַיַּעֲשׂוּ־כֵן בְּנֵי יִשְׂרָאֵל וַֽיִּלְקְטוּ הַמַּרְבֶּה וְהַמַּמְעִֽיט,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did so, and gathered, some more, some less.。18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וַיָּמֹדּוּ בָעֹמֶר וְלֹא הֶעְדִּיף הַמַּרְבֶּה וְהַמַּמְעִיט לֹא הֶחְסִיר אִישׁ לְפִֽי־אָכְלוֹ לָקָֽטוּ;And when they did mete it with an omer, he that gathered much had nothing over, and he that gathered little had no lack; they gathered every man according to his eating.
摩西不是傳自己,他在傳「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首先是節制:「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אָכְלוֹ)」。這是自助餐。其次是愛和憐憫或責任:「為帳棚裡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最後是公義或公平:「各拿一俄梅珥(about 2 litres)」。17節表明,神供應充足,也是公義的。這裡的多少不是因為貪婪,而是因為每一家的人口多少不同。起初,以色列人是順服的。但是,貪慾會隨著時間入侵罪人的靈魂。
2、忤逆(19-21)
19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וַיֹּאמֶר מֹשֶׁה אֲלֵהֶם אִישׁ אַל־יוֹתֵר מִמֶּנּוּ עַד־בֹּֽקֶר;And Moses said, Let no man leave of it till the morning
20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וְלֹא־שָׁמְעוּ אֶל־מֹשֶׁה וַיּוֹתִרוּ אֲנָשִׁים מִמֶּנּוּ עַד־בֹּקֶר וַיָּרֻם תּוֹלָעִים וַיִּבְאַשׁ וַיִּקְצֹף עֲלֵהֶם מֹשֶֽׁה,Notwithstanding they hearkened not unto Moses; but some of them left of it until the morning, and it bred worms, and stank: and Moses was wroth with them.。21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וַיִּלְקְטוּ אֹתוֹ בַּבֹּקֶר בַּבֹּקֶר אִישׁ כְּפִי אָכְלוֹ וְחַם הַשֶּׁמֶשׁ וְנָמָֽס;And they gathered it every morning, every man according to his eating: and when the sun waxed hot, it melted.
叛逆是因為傳道人開始宣告節制的道理:「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這裡的早晨應該指第二天早晨。人追求無限制的自由,特別是肉身和收取食物的自由,所有工作自由。這是主耶穌的相關教導:「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11);「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4)。但是全世界所有的奴隸都是「高儲蓄」的災民;他們餓瘋過,所以對未來、對上帝都沒有信心。搶購風潮出現在曠野。「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不服,硬駁,強辯,攻擊,甚至殺害。生蟲:וַיָּרֻם תּוֹלָעִים,膨脹如蟲子,蒼蠅(蛆)要演天使。תּוֹלָע:worm, scarlet stuff, crimson。臭(בָּאַשׁ)不可聞,這是埃及的味道或人渣的味道(出埃及記7:18等)。「摩西便向他們發怒(קָצַף)」,好吧,摩西又「血氣」了。摩西的怒火是有效果的,以色列人開始學習節制。繼續貪求的也不再有機會,因為「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這樣,以色列家中不再有蛆和惡臭。
六、第七天安息(22-30)
22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兩俄梅珥。會眾的官長來告訴摩西,23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24他們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裡頭也沒有蟲子。
25摩西說,你們今天吃這個吧,因為今天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你們在田野必找不著了。26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沒有了。27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麼也找不著。28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要到幾時呢?29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什麼人出去。30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在交叉結構中,與4-5節關於六天的信息前後呼應,22-30節用更為充分的信息教導安息日的真理。而這兩方面的教導,向上追溯創觸及1-2章的相關信息;向下鋪墊了出埃及記20:8-11,「8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9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10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11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人類解決溫飽甚至「富起來」之後不是出來向人類或鄰舍「豪橫」(六天);而是去敬拜神(第七天),讓地安息。不能把食物當信仰,而信仰才是我們的食物;不要把飲食當基督,而基督才是我們的飲食。可以將19-30視為一個單元,其中存在這樣的平行關係:關於六天的教導(19);對六天教導的悖逆,經過責備順服(22-24)。關於第七天的教導(25-26);對七天教導的悖逆,經過責備順服(27-30)——我們每一天都需要神的話語,漸漸更新。另外注意「安息」這個概念在22-30出現了6次,每一段落2次;安息日是這段信息的核心話題。
1、順服(22-24)
22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兩俄梅珥。會眾的官長來告訴摩西,וַיְהִי בַּיּוֹם הַשִּׁשִּׁי לָֽקְטוּ לֶחֶם מִשְׁנֶה שְׁנֵי הָעֹמֶר לָאֶחָד וַיָּבֹאוּ כָּל־נְשִׂיאֵי הָֽעֵדָה וַיַּגִּידוּ לְמֹשֶֽׁה;And it came to pass, that on the sixth day they gathered twice as much bread, two omers for one man: and all the rulers of the congregation came and told Moses.
23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וַיֹּאמֶר אֲלֵהֶם הוּא אֲשֶׁר דִּבֶּר יְהוָה שַׁבָּתוֹן שַׁבַּת־קֹדֶשׁ לַֽיהוָה מָחָר אֵת אֲשֶׁר־תֹּאפוּ אֵפוּ וְאֵת אֲשֶֽׁר־תְּבַשְּׁלוּ בַּשֵּׁלוּ וְאֵת כָּל־הָעֹדֵף הַנִּיחוּ לָכֶם לְמִשְׁמֶרֶת עַד־הַבֹּֽקֶר׃;And he said unto them, This is that which the LORD hath said, To morrow is the rest of the holy sabbath unto the LORD: bake that which ye will bake to day, and seethe that ye will seethe; and that which remaineth over lay up for you to be kept until the morning.
24他們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裡頭也沒有蟲子。וַיַּנִּיחוּ אֹתוֹ עַד־הַבֹּקֶר כַּאֲשֶׁר צִוָּה מֹשֶׁה וְלֹא הִבְאִישׁ וְרִמָּה לֹא־הָיְתָה בּֽוֹ;And they laid it up till the morning, as Moses bade: and it did not stink, neither was there any worm therein.
第19-21節是這段經文的前提或背景,以色列人不順服摩西關於六天的教導,經過責備開始更新。因此有了第22-24節的順服。所有的官長都來了,而這個官長(נָשִׂיא,創世記17:20,23:6等)才是羅馬書和彼得前書中說的「做官的」和「臣宰」。他們來告訴(נָגַד)摩西的目的是什麼呢?匯報並等候下一步的指示;是否也是看有沒有不遵守這誡命的機會,不得而知。無論如何,這是摩西繼續教導他們安息日真理的時候了。
烤與煮,顯示以色列人正在向中餐文化突飛猛進。他們苦心孤詣研究食文化,要千變萬化地烹調嗎哪。想必其中湧現出很多傑出的食療專家。雨神如今變成了食神。放點兒埃及的蔥花可能更美味了:「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中,又作成餅,滋味好像新油」(民數記11:8)。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這一切都可以容忍,也算尊重個人自由。神沒有說禁止;但你若將這些手藝堅持到安息日或教會,就過了。「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也為避免在安息日生火造飯。
第23節是「預備安息日」的教導。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שַׁבָּתוֹן שַׁבַּת־קֹדֶשׁ לַֽיהוָה,the rest of the holy sabbath unto the LORD。首先是名詞שַׁבָּתוֹן,Sabbath observance, sabbatism。這個名詞在聖經中第一次出現,「守安息日」、「安息日制」。這個名詞在舊約中出現了11次。其次是名詞שַׁבָּת,Sabbath,安息日。這個名詞在舊約中出現了108次;也是第一次出現。24節以色列人順服;順服可以除臭,消滅蒼蠅他媽。
2、悖逆(25-30)
25摩西說,你們今天吃這個吧,因為今天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你們在田野必找不著了。וַיֹּאמֶר מֹשֶׁה אִכְלֻהוּ הַיּוֹם כִּֽי־שַׁבָּת הַיּוֹם לַיהוָה הַיּוֹם לֹא תִמְצָאֻהוּ בַּשָּׂדֶֽה;And Moses said, Eat that to day; for to day is a sabbath unto the LORD: to day ye shall not find it in the field。26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沒有了。שֵׁשֶׁת יָמִים תִּלְקְטֻהוּ וּבַיּוֹם הַשְּׁבִיעִי שַׁבָּת לֹא יִֽהְיֶה־בּֽוֹ;Six days ye shall gather it; but on the seventh day, which is the sabbath, in it there shall be none.
27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麼也找不著。 וַֽיְהִי בַּיּוֹם הַשְּׁבִיעִי יָצְאוּ מִן־הָעָם לִלְקֹט וְלֹא מָצָֽאוּ;And it came to pass, that there went out some of the people on the seventh day for to gather, and they found none.
28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要到幾時呢?וַיֹּאמֶר יְהוָה אֶל־מֹשֶׁה עַד־אָנָה מֵֽאַנְתֶּם לִשְׁמֹר מִצְוֺתַי וְתוֹרֹתָֽי;And the LORD said unto Moses, How long refuse ye to keep my commandments and my laws?。29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什麼人出去。רְאוּ כִּֽי־יְהוָה נָתַן לָכֶם הַשַּׁבָּת עַל־כֵּן הוּא נֹתֵן לָכֶם בַּיּוֹם הַשִּׁשִּׁי לֶחֶם יוֹמָיִם שְׁבוּ אִישׁ תַּחְתָּיו אַל־יֵצֵא אִישׁ מִמְּקֹמוֹ בַּיּוֹם הַשְּׁבִיעִֽי;See, for that the LORD hath given you the sabbath, therefore he giveth you on the sixth day the bread of two days; abide ye every man in his place, let no man go out of his place on the seventh day.
30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וַיִּשְׁבְּתוּ הָעָם בַּיּוֹם הַשְּׁבִעִֽי;So the people rested on the seventh day.
第25節是到了第七天(今天)的早晨。摩西繼續教導,他實在瞭解以色列人或人性。而且摩西明確告訴以色列人,「你們在田野必找不著了」。正因為如此,第27節中的行為才是極其愚蠢的叛逆。原文中看不出有多少人出去「星期六義務勞動」,可能很多人,但應該不是全體會眾(מִן־הָעָם,from the people)。也算是一種長進。安息日堅持「勤勞勇敢」的人,或因不信(不相信明天神還會供應食物);或因貪婪,「沒夠」(以西結書20:13)。28節是神對摩西說的話;而29節應該是摩西教訓以色列人說的話。「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這個恩賜是大的,這是真正的恩典。而鵪鶉、嗎哪和安息日三重恩賜,可以指向基督:第一次來、第二次來、新天新地。
第29節摩西向以色列同時重申了第六天和第七天的誡命。其中特別提到:「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什麼人出去」,教導要針對隨時發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導;同時更要有充分的聖經根據。這條命令相當於「宵禁」,在埃及做慣了奴隸、以為曠野可以有充分自由的人,有理由懷疑摩西要暴政他們或對他們有什麼「陰謀」。這是禁足,這是限制;或者你願意,這就是「強制」。但是感謝神,這次百姓終於順服了——「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שָׁבַת,創世記2:2-3)了」。四十年曠野生活:從埃及「移民」出來,不是到了一個可以為所欲為的自由世界,而是到了一個有安息日、負責任、敬畏神的新天新地:根據創世記第二章,第七天是聖安息日,然後是樂園。
七、新以色列人(31-36)
31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芫荽子,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
32摩西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要將一滿俄梅珥嗎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後人可以看見我當日將你們領出埃及地,在曠野所給你們吃的食物。33摩西對亞倫說,你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34耶和華怎麼吩咐摩西,亞倫就怎麼行,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
35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36(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
這場功課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總結。除了安息日,這裡將焦點回歸在嗎哪身上,同時展望了未來40年的生活(約書亞記5:12)。值得強調的是,以色列人實際上並不喜悅這食物。民數記11:6,「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這與人長期聽道的反應是一樣的,他們會覺得乏味,於是才有靈恩運動和異教化。但嗎哪才是天上降下的糧,神使用嗎哪有至高的美意:申命記8:3,「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另參申命記8:16,尼希米記9:20;詩篇78:24)。嗎哪也同時有末世論的含義:啟示錄11:19,「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約櫃中有嗎哪(另參啟示錄2:17)。
1、嗎哪(31)
31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芫荽子,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וַיִּקְרְאוּ בֵֽית־יִשְׂרָאֵל אֶת־שְׁמוֹ מָן וְהוּא כְּזֶרַע גַּד לָבָן וְטַעְמוֹ כְּצַפִּיחִת בִּדְבָֽשׁ;And the house of Israel called the name thereof Manna: and it was like coriander seed, white; and the taste of it was like wafers made with honey.
嗎哪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神學概念;是完全的「超自然現象」,試圖用某種自然物匹配的努力都是徒勞的。猶太教不信基督,因此你不能指望從拉比那裡真正完全瞭解嗎哪的奧秘。而主流基督教基本上輕視舊約,也罕有堅持基督中心論的。所以我們只有藉著禱告,求神光照我們。但我們深知,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而出埃及記不厭其煩地對嗎哪濃墨重彩,必有深意,必與基督相關。
以色列家:בֵֽית־יִשְׂרָאֵל,the house of Israel,這個概念是第一次出現。以色列各家,或以色列整體上是一家。嗎哪:מָן,manna,What is it;這是什麼;或祂是誰。這可能是很輕蔑的含義:這算什麼呀(這是什麼破食物)。也可以同時是非常嚴肅的追問:這到底是什麼,祂到底是誰。約翰福音1:22,「於是他們說,你到底是誰?叫我們好回覆差我們來的人。你自己說,你是誰」(另參約翰福音8:25,約翰福音21:12;使徒行傳9:5, 22:8,26:15;馬太福音16:15)。記得約翰福音中的「七個我是」,特別是「我是天上降下的糧」——「我是嗎哪」。但猶太人從不尊重祂,甚至厭之如嗎哪,這一事實,可以重讀以賽亞書53章,並回放福音書中主耶穌的一生。
那麼祂是誰呢?祂像芫荽子:וְהוּא כְּזֶרַע גַּד,He was like coriander seed。首先,祂是那位後裔:זֶרַע,seed, sowing, offspring。這個名詞就在創世記3: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其次:גַּד,coriander,香菜。這個名詞只出現在這裡和民數記11:7(「又好像珍珠」)。但其動詞是גָּדַד,to penetrate, cut, attack, invade(申命記14:1等)。因此זֶרַע גַּד合起來有「被殺之子」的含義。而白色(לָבָן)可以指向復活,或復活的羔羊,或白色的大寶座,白衣:馬太福音16:21,「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另參馬可福音8:31,9:31;路加福音9:22;羅馬書8:36;哥林多前書5:7等)。另參啟示錄5:6,「我又看見寶座與四活物並長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另參啟示錄5:9,5:12,6:9-11,13:8,18:24,19:8,20:11)。最後是味道:טַעַם,taste, judgment。這個名詞也有審判、知識和命令的意思(約拿書3:7等)。薄餅:צְפִיחִת,flat cake, wafer;或צַפַּחַת,jar, jug (for liquids);因此這個概念可以同時提喻為聖餐(餅與酒)。祂是我們的食物。「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哥林多前書11:26)。蜜:דְּבַשׁ,平行上文談論的「甘甜的書卷」。因此,復活基督賜給教會聖道和聖禮,祂是真理;祂用真理使我們成聖。
不僅如此,馬太福音2:23實際上是一直沒有著落的:「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裡。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他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基督徒在舊約中找不到任何先知說過這句話。當然,一直有人提供不同的的解釋。這是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拿撒勒人:Ναζωραῖος;這個名詞對應的希伯來文可能是נֵצֶר,sprout, shoot, branch。而這是先知關於基督清楚的預言:「從耶西的本(原文作」墩」)必發一條,從他生的枝子必結果實」(以賽亞書11:1)。而「拿撒勒」也有種子或「栽子」的含義:「你的居民都成為義人,永遠得地為業,是我種的栽子,我手的工作,使我得榮耀」(以賽亞書60:21)。因此,「拿撒勒」與「芫荽子」完全是「同義詞」。而נֵצֶר在舊約中出現4次,都與君王有光,祂是來作王的。
另外,摩西是律法,以賽亞是先知。那麼現在我們再讀主的教導,就更為周延了:「25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26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27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路加福音24:25-27)。
2、存留(32-34)
32摩西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要將一滿俄梅珥嗎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後人可以看見我當日將你們領出埃及地,在曠野所給你們吃的食物。וַיֹּאמֶר מֹשֶׁה זֶה הַדָּבָר אֲשֶׁר צִוָּה יְהוָה מְלֹא הָעֹמֶר מִמֶּנּוּ לְמִשְׁמֶרֶת לְדֹרֹתֵיכֶם לְמַעַן יִרְאוּ אֶת־הַלֶּחֶם אֲשֶׁר הֶאֱכַלְתִּי אֶתְכֶם בַּמִּדְבָּר בְּהוֹצִיאִי אֶתְכֶם מֵאֶרֶץ מִצְרָֽיִם;And Moses said, This is the thing which the LORD commandeth, Fill an omer of it to be kept for your generations; that they may see the bread wherewith I have fed you in the wilderness, when I brought you forth from the land of Egypt.
33摩西對亞倫說,你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וַיֹּאמֶר מֹשֶׁה אֶֽל־אַהֲרֹן קַח צִנְצֶנֶת אַחַת וְתֶן־שָׁמָּה מְלֹֽא־הָעֹמֶר מָן וְהַנַּח אֹתוֹ לִפְנֵי יְהוָה לְמִשְׁמֶרֶת לְדֹרֹתֵיכֶֽם;And Moses said unto Aaron, Take a pot, and put an omer full of manna therein, and lay it up before the LORD, to be kept for your generations.
34耶和華怎麼吩咐摩西,亞倫就怎麼行,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כַּאֲשֶׁר צִוָּה יְהוָה אֶל־מֹשֶׁה וַיַּנִּיחֵהוּ אַהֲרֹן לִפְנֵי הָעֵדֻת לְמִשְׁמָֽרֶת;As the LORD commanded Moses, so Aaron laid it up before the Testimony, to be kept.
我們要一直住在基督裡面,從開始直到末了;教會時代,就是基督兩次降臨之間的曠野時代,就是從出埃及(32)到進迦南(35)的曠野時代。曠野的概念前後呼應。一方面,1-3中有3個曠野,而32有1個曠野與之呼應。另一方面,「餓死」與「食物」首尾呼應。曠野指向空間,而兩次的「世世代代」指向時間。「存在耶和華的面前」與「法櫃」,是指後來發生的事(會幕)。不過法櫃這個概念還可以再討論:עֵדוּת,testimony;這個名詞未必此時就是專有名詞。可能恰恰是因為這裡的吩咐,後來才「應驗」在法櫃的相關事工之中。換言之,吃嗎哪的人要為基督作見證,直到地極。
3、數量(35)
35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וּבְנֵי יִשְׂרָאֵל אָֽכְלוּ אֶת־הַמָּן אַרְבָּעִים שָׁנָה עַד־בֹּאָם אֶל־אֶרֶץ נוֹשָׁבֶת אֶת־הַמָּן אָֽכְלוּ עַד־בֹּאָם אֶל־קְצֵה אֶרֶץ כְּנָֽעַן;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did eat manna forty years, until they came to a land inhabited; they did eat manna, until they came unto the borders of the land of Canaan.。36(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וְהָעֹמֶר עֲשִׂרִית הָאֵיפָה הֽוּא;Now an omer is the tenth part of an ephah
這兩節經文聚焦兩個數字或數量(而31節指向「質量」),一個指向時間,一個指向重量。40與10都是表示完全的神學數字。大致而言,俄梅珥(עֹמֶר)是希伯來人的度量衡;而伊法是埃及人的計量單位:אֵיפָה,ephah。現在,福音開始傳給外邦人了。最後,從汛的曠野到迦南的境界;從這代以色列到世世代代,出埃及記16:1-3與31-36,也在交叉結構中首尾呼應。「有人居住之地」,可以翻譯為「安居之地」,安息在基督裡。
曠野時代就是基督徒的天路歷程,也是傳道人的禾場和戰場。你必須靠主奮力奔跑前行,直到安息主懷。「1我在神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2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3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4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5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作傳道的工夫,盡你的職分。6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7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8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后書4:1-8)。阿門。阿門。
任不寐,2022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