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二十三課:塗抹亞瑪力(17:08-16)

      出埃及記第二十三課:塗抹亞瑪力(17:08-16)已關閉評論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出埃及記17:8-16,

8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9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10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

11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12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13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

1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15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16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

感謝主的話語。出埃及記15:22-17:7,以色列經歷的是肉身的試探,而摩西面對的是人民的叛亂與圍攻;那麼出埃及記17:8-16,神的僕人和百姓面對的則是外部的仇敵;但這仇敵與希伯來人可能有一部分血緣關係。前者涉及攻克己身的功課,後者涉及攻擊世界的使命。這是妥拉中平行的經文:申命記25:17-19,「17你要記念你們出埃及的時候,亞瑪力人在路上怎樣待你。18他們在路上遇見你,趁你疲乏睏倦擊殺你盡後邊軟弱的人,並不敬畏神。19所以耶和華你神使你不被四圍一切的仇敵擾亂,在耶和華你神賜你為業的地上得享平安。那時,你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了,不可忘記」。出埃及記17:8-18這9節經文,可以清楚地三三結構:每三節經文形成一個單元,並進而形成交叉結構。8-9,預備迎敵;11-13,勝過仇敵;14-16,記念聖道。

關於亞瑪力人,可以參見創世記14:7他們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殺敗了亞瑪力(עֲמָלֵקִי)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遜他瑪的亞摩利人;創世記36:12亭納是以掃兒子以利法的妾。她給以利法生了亞瑪力(עֲמָלֵק)。這是以掃的妻子亞大的子孫;創世記36:16可拉族長,迦坦族長,亞瑪力(עֲמָלֵק)族長。這是在以東地從以利法所出的族長,都是亞大的子孫。有學者認為這孫子(亞瑪力是以掃的孫子)他媽亭納是何利人(創世記14:6),就是西珥山上的穴居者,窯洞中人;而亭納可能是以利法的妾。這命運類似「國奶」。עֲמָלֵק的基本含義可能是住在山谷中的人,或包圍者等(民數記13:29)。亞瑪力人可能是被以東其他部族驅趕到了西奈半島和利非訂一帶,「輸不起」加上窯洞傳承,造就了一個埋伏殺人的遊民部落。但主我的神與我們同在,阿門。

一、備戰(8-9)

8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

9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

10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

在晚期猶太文學中,不僅哈曼被視為亞瑪力人的後裔,羅馬人也是;其實希律王更是。而這一周我們又將如何經歷出埃及記17:8-16呢?亞瑪力人首先是經歷過大失敗的「大選災民」,其次與一掃的後裔,就是與以色列人曾經出於同一位父以撒。這群流寇很像曾經和我們同行一些日子的「反苗族人」,如今繼埃及人或習國人之後,成了savagely attack,惟妙惟肖。但主幫助了我們,摩西的手不至下垂,反而更加高舉;又讓他看見亞倫、戶珥和約書亞,直到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繼續前往西奈山。

1、仇敵(8)

8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וַיָּבֹא עֲמָלֵק וַיִּלָּחֶם עִם־יִשְׂרָאֵל בִּרְפִידִֽםThen came Amalek, and fought with Israel in Rephidim

創世記14:7將這兩個概念放在了一起:加低斯與亞瑪力——這進一步幫助我們思想出埃及記17與民數記20章的「張力」,因為亞瑪力人的緣故,利非訂和加迪斯在時空中或神學視域,被吸收合併了。值得強調的是,為什麼亞瑪力人突然襲擊或爭戰(לָחַם,1:10,14:14,14:25)以色列,就是攻打安營在利非訂的以色列?因為他們看見了以色列內部危機,看見了全會眾對摩西的圍攻,甚至看見了摩西得罪了神。這就是惡人,這就是流氓,落井下石,火中取栗,且以孫子兵法為美。換言之,他們看見摩西「人設崩塌」了,這是進攻教會的良機,而機不可失。當然更清楚的理由參見申命記25:18,「他們在路上遇見你,趁你疲乏睏倦擊殺你盡後邊軟弱的人,並不敬畏神」。這讓我們想起歷次風波在真理上不堅定的「落後分子」的命運,這也是羅得之妻俄珥巴們的悲劇所在。當然,你還可以想想那個憂憂愁愁的少年人(馬太福音19:22)。僅僅勝過埃及人是不夠的,亞瑪力人讓你禍不單行,正如在龍國人之後,還有反苗族人。另外,這裡也讓我們再一次警告生命神學的假先知:亞瑪力人首先不是你的肉體,他就是亞瑪力人,就是這世界中真實存在的外邦仇敵。而且他們實際上是在與神爭戰(14:14,14:25)。

2、揀選(9)

9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וַיֹּאמֶר מֹשֶׁה אֶל־יְהוֹשֻׁעַ בְּחַר־לָנוּ אֲנָשִׁים וְצֵא הִלָּחֵם בַּעֲמָלֵק מָחָר אָנֹכִי נִצָּב עַל־רֹאשׁ הַגִּבְעָה וּמַטֵּה הָאֱלֹהִים בְּיָדִֽיAnd Moses said unto Joshua, Choose us out men, and go out, fight with Amalek: to morrow I will stand on the top of the hill with the rod of God in mine hand.

按雞湯教左翼的邏輯,現在他們要愛仇敵,為逼迫你們的禱告;「務要尊敬眾人」。按雞湯教左翼的邏輯,「理他們幹嘛,我們之查考聖經」;「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和職分」。但是感謝主,摩西不是主流教會的牧者,也不是異教的大德。他要按神的旨意率眾迎戰。但不是每一個以色列人都值得信任,要「揀選」那些真正的大丈夫(אִישׁ)。首先是約書亞,其次是約書亞再一次「揀選」可以打戰的義人。這裡出去爭戰的人都是真男人(אִישׁ)。而摩西必須率先垂范,他要站在山頂山,讓仇敵和以色列人都看得見,自然也更成為攻擊的目標。這才是真正的「山上之城」。所以神與摩西同在:「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這杖首先是在法老面前行神跡的杖,然後是在以色列人面前行神跡的杖,現在是在亞瑪力人面前領軍爭戰的杖——在君王、外邦人和以色列人面前。

約書亞(יְהוֹשׁוּעַ:יְהֹוָה יָשַׁע,Joshua or Jehoshua,Jehovah is salvation)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聖經中,這個名字與「耶穌」是同名(耶和華拯救)。是在以色列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約書亞站在了破口之中。是的,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除了基督;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比如約書亞。關於約書亞,另參出埃及記24:13,「摩西和他的幫手約書亞起來,上了神的山」;民數記13:16,「這就是摩西所打發,窺探那地之人的名字。摩西就稱嫩的兒子何西阿為約書亞」;民數記27:18,「耶和華對摩西說,嫩的兒子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你將他領來按手在他頭上」;約書亞記24:29,「這些事以後,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而約書亞屬以法蓮支派(歷代志上7:20-29;另參創世記48:19-20,以賽亞書7:8-9)。注意何西阿書中的以法蓮。

3、迎敵(10)

10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וַיַּעַשׂ יְהוֹשֻׁעַ כַּאֲשֶׁר אָֽמַר־לוֹ מֹשֶׁה לְהִלָּחֵם בַּעֲמָלֵק וּמֹשֶׁה אַהֲרֹן וְחוּר עָלוּ רֹאשׁ הַגִּבְעָֽהSo Joshua did as Moses had said to him, and fought with Amalek: and Moses, Aaron, and Hur went up to the top of the hill.

約書亞是順服摩西權柄的義人。這是羅馬書13章與彼得前書2章講的順服。וַיַּעַשׂ יְהוֹשֻׁעַ כַּאֲשֶׁר אָֽמַר־לוֹ:So Joshua did as Moses had said to him。同樣,不僅有信心,而且有行為(עָשָׂה)。約書亞也沒有為亞瑪力人禱告,反而「和亞瑪力人爭戰」。然後我們看見了這場戰爭中的領袖及其同工的重要性:「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這不是一個人的戰爭,這不是摩西一個人的戰爭。聖經中的正義戰爭不是個人英雄注主義的秀場,而是彼此相愛的見證。山上寶訓中的愛仇敵,為逼迫你的人禱告等等天國憲章,是用於「摩西,亞倫,與戶珥」之間,而不是用於以色列人和亞瑪力人之間,這不是常識嗎?在以色列人「全會眾」攻擊摩西的時候,其中不正有也應該包括亞倫與戶珥,至少有時候包括。亞倫在民數記12章中成了下三濫的控告者,做過摩西的仇敵:「摩西娶了古實女子為妻。米利暗和亞倫因他所娶的古實女子就譭謗他」(民數記12:1)。

戶珥(חוּר,white cloth, white stuff)屬猶大支派,也首次出現,他可以預表啟示錄中傳白衣的那些僕人。聖經中不止一位戶珥,約瑟夫等學者認為他是米利暗的丈夫,只備一說。戶珥應一直是摩西重要的同工之一。民數記24:13-14,「13摩西和他的幫手約書亞起來,上了神的山。14摩西對長老說,你們在這裡等著,等到我們再回來,有亞倫,戶珥與你們同在。凡有爭訟的,都可以就近他們去」;出埃及記31:2-3,「2看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我已經提他的名召他。3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作各樣的工」。戶珥的孫子比撒列在會幕中的事工,一直被神紀念,出埃及記36-39竟然用了整整四章的內容描述比撒列的事工。說句題外話,常有一些弟兄姐妹請我給新生嬰孩起名,其實生子莫過於約書亞和比撒列(בְּצַלְאֵל,Bezaleel,in the shadow (i.e. protection) of God)。

二、得勝(11-13)

11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

12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

13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

我們必須相信,整卷聖經出於同一位靈,因此聖經不可以矛盾。僅就第13節而言,其中提到的「君王」和「眾人」或他的百姓,必須與新約聖經的相關概念相協調:「13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14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17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得前書2:13-17)。換言之,你不能將兩者互相對立、互相否定;或者讓其教導「並行」,或者訴諸「時代論」的世俗小學。你必須從語境中尋找出路:彼得書信中的君王和眾人,不是出埃及記中的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這是唯一正確的釋經範式。而出埃及記中的這個外邦之王,在啟示錄中有這更為充分的表現(世界眾王)。聖經沒有矛盾,矛盾的是主流自己。

1、勝負(11)

11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וְהָיָה כַּאֲשֶׁר יָרִים מֹשֶׁה יָדוֹ וְגָבַר יִשְׂרָאֵל וְכַאֲשֶׁר יָנִיחַ יָדוֹ וְגָבַר עֲמָלֵֽקAnd it came to pass, when Moses held up his hand, that Israel prevailed: and when he let down his hand, Amalek prevailed.

摩西的手和杖是聯繫在一起的,這一點在過紅海中我們有過討論。但摩西的堅強和信心,影響以色列人的勝敗。在任何殘酷的爭戰中,傳道人不可以因恐懼或清高退卻,也不要被老婦縹緲「屬靈」的話所搖動。不僅如此,這節經文也讓我們看見,在以色列與仇敵的爭戰中,有時候各有勝負。也算「勝敗兵家常事」,不可灰心喪志。但很多時候,失敗源出「聖職」的缺位或搖動。而這正是基督教在現代社會節節敗退的根源:不斷弱化聖職,甚至使之平民化、民粹化和女牧化,就意味著山上的「手」和「杖」都不復存在了,徹底「垂手」。事實上魔鬼非常狡猾也在這個地方:它先捆綁以色列人進而製造摩西「人設坍塌」的假象,隨後激動亞瑪力人趁機圍攻以色列。這個計謀兩約都談到了: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我們在這裡必須為摩西感謝神,因為若沒有神的同在,在內外人民聯合圍攻之下,沒有人此時此刻還能站在山上,伸手舉杖。我完全理解有時候摩西會「垂手」。不僅心累,也會灰心。利非訂山上的摩西,灼灼其輝。

2、同工(12)

12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וִידֵי מֹשֶׁה כְּבֵדִים וַיִּקְחוּ־אֶבֶן וַיָּשִׂימוּ תַחְתָּיו וַיֵּשֶׁב עָלֶיהָ וְאַהֲרֹן וְחוּר תָּֽמְכוּ בְיָדָיו מִזֶּה אֶחָד וּמִזֶּה אֶחָד וַיְהִי יָדָיו אֱמוּנָה עַד־בֹּא הַשָּֽׁמֶשׁBut Moses』 hands were heavy; and they took a stone, and put it under him, and he sat thereon; and Aaron and Hur stayed up his hands, the one on the one side, and the other on the other side; and his hands were steady until the going down of the sun.

山上光輝不是摩西一個人的。「1(大衛上行之詩。)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2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3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詩篇133:1-3);「11城中有神的榮耀。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12有高大的牆。有十二個門,門上有十二位天使。門上又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啟示錄21:11-12)。摩西、亞倫、戶珥加上約書亞。分別來自利未支派、猶大支派和以法蓮支派,這是山上之城,這是教會的柱石,可與加拉太書2:9平行,「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裡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裡去」。

每當摩西「軟弱」或「手發沉」(כָּבֵד,heavy, great;真不是人能承受的重擔)的時候,不是真弟兄趁機秀清高、我只查考聖經、我要轉去到真正的教會,甚至打橫炮、報私仇而落井下石的時候。這時候摩西需要援助,需要援軍。十萬火急,刻不容緩。但這樣真是魔鬼拆毀摩西同工,阻擋馳援的時候。所以有時候會有這樣的醜事或大失敗:勝利的時候有人同在,一但看見亞瑪力人那面人多勢眾或得勝了,就「沉默是金」,「唯獨聖經」了。但這時候需要同工;而神正是藉著同工與摩西同在。我們要讚美耶和華。

亞倫與戶珥不是搬石頭砸摩西,正所謂落井下石;而是「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這裡的「他們」應該就是下文的亞倫和戶珥。「坐在上面」也是為了休息,摩西也是人。這是真以色列人:「亞倫與戶珥扶(תָּמַךְ,to grasp, hold, support, attain, lay hold of, hold fast;創世記48:17)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注意,不僅二人與摩西的同工很重要,兩個人之間的分工也很重要。所以這才這是教會:「各(或作全)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以弗所書2:21)。穩住:אֱמוּנָה,firmness, fidelity, steadfastness, steadiness(申命記32:4等)。這個概念常常表示信心和忠心。「直到日落的時候」,這場惡仗打了整整一天,「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太福音10:22,24:13)。

3、完勝(13)

13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וַיַּחֲלֹשׁ יְהוֹשֻׁעַ אֶת־עֲמָלֵק וְאֶת־עַמּוֹ לְפִי־חָֽרֶבAnd Joshua discomfited Amalek and his people with the edge of the sword.

這一天是對以色列人的功課,也是亞瑪力人的功課——整整一天,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沒有悔改,他們是不會悔改的;他們連續進攻。所以,他們全然滅亡,這符合神的公義。這裡將焦點轉到山下,「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這當然不是約書亞一個人的戰績,但他是「前軍元帥」。原文中沒有「王」這個概念,但這裡的亞瑪力應該指亞瑪力王本人。刀:לְפִי־חָֽרֶ,with the mouth of the sword。他們被刀劍吞噬,所謂吃人者被人吃,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這刀是有形的,應該也包括無形的。動詞חָלַשׁ的基本含義是:to be weak, be prostrate,discomfit;使仆倒,使瓦解;征服,挫敗。倒在地上仍然破口大罵,只是חָלַשׁ的的習國氣象。也算紫氣東來,氣象萬千。如約伯記14:10,「但人死亡而消滅。他氣絕,竟在何處呢」;以賽亞書14:12,「明亮之星,早晨之子阿,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亞瑪力王和巴比倫王,都可以指向世界之王;而出埃及記17:13,可以與啟示錄19:11-21平行,「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21其餘的被騎白馬者口中出來的劍殺了。飛鳥都吃飽了他們的肉」。

三、記念(14-16)

1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

15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

16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

摩西及其同工和以色列人對亞瑪力人的爭戰,完全出於神的旨意,是討神喜悅的。所以最後這3節經文,聖靈來印證這場勝利,並要將這樣的爭戰,建造成屬靈戰爭永久的範例。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亞瑪力人是神的仇敵,而神永遠不會將仇敵視為憐憫的對象。這也意味著,亞瑪力人不是馬太福音第五章的「仇敵」,而只能是馬太福音第七章中的「豬狗」和「殘暴的狼」。這3節經文可以這樣交叉結構:15節的壇是中心;14與16首尾呼應,分別談耶和華刑罰亞瑪力人在空間上的寬度(天下),與時間上的深度(世世代代)。也正因為如此,亞瑪力人才可以預表世界的王或世界眾王。

1、神說(14)

14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וַיֹּאמֶר יְהוָה אֶל־מֹשֶׁה כְּתֹב זֹאת זִכָּרוֹן בַּסֵּפֶר וְשִׂים בְּאָזְנֵי יְהוֹשֻׁעַ כִּֽי־מָחֹה אֶמְחֶה אֶת־זֵכֶר עֲמָלֵק מִתַּחַת הַשָּׁמָֽיִםAnd the LORD said unto Moses, Write this for a memorial in a book, and rehearse it in the ears of Joshua: for I will utterly put out the remembrance of Amalek from under heaven.

神首先說,這事要寫在書上,就是記在聖經(בַּסֵּפֶר)中。所以,聖經不能迴避「政治」,這一「政治事件」對以色列-基督教非常重要。כְּתֹב זֹאת זִכָּרוֹן בַּסֵּפֶר:Write this for a memorial in a book。「記念」(זִכָּרוֹן)可以平行聖餐中的「記念」(另參申命記25:17-19)。誠實的基督徒和傳道人,繞不開這「記念」或「政治」。全然塗抹:מָחֹה אֶמְחֶה;מָחָה,to wipe, wipe out(創世記6:7,7:4,7:23)。這是對偉人世代的洪水審判。天下:מִתַּחַת הַשָּׁמָֽיִם,from under heaven。名號:זֵכֶר,與「記念」字根相同:「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創世記11:4)。人本主義烏托邦邪教正是被分散和全然塗抹的原因。

那麼亞瑪力是誰?「巴蘭觀看亞瑪力,就題起詩歌說,亞瑪力原為諸國之首,但他終必沉淪」(民數記24:20)。所以說,亞瑪力王與巴比倫王有相同的神學含義,都可以指向魔鬼。因此神特別吩咐摩西,「又念給約書亞聽」,爭戰亞瑪力人,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使命;而最終的勝利在啟示錄20:7-10,「7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從監牢裡被釋放,8出來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國,(方原文作角)就是歌革和瑪各,叫他們聚集爭戰。他們的人數多如海沙。9他們上來遍滿了全地,圍住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就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10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紅海法老與曠野亞瑪力人殷鑒未遠。

2、築壇(15)

15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וַיִּבֶן מֹשֶׁה מִזְבֵּחַ וַיִּקְרָא שְׁמוֹ יְהוָה נִסִּֽיAnd Moses built an altar, and called the name of it Jehovahnissi:

可以回想創世記中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築壇。而給壇命名的行動,可以平行創世記33:18-20,「18雅各從巴旦亞蘭回來的時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劍城,在城東支搭帳棚,19就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買了支帳棚的那塊地,20在那裡築了一座壇,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就是神,以色列神的意思)」。那也是在「回家」的路上。創世記35:6-7,「6於是雅各和一切與他同在的人到了迦南地的路斯,就是伯特利。7他在那裡築了一座壇,就給那地方起名叫伊勒伯特利(就是伯特利之神的意思),因為他逃避他哥哥的時候,神在那裡向他顯現」(另參創世記28:18-22)——以掃是亞瑪力人的祖宗。士師記6:24,「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這壇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

用磐石建築聖壇可預表教會:「17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18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權柄原文作門)19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馬太福音16;17-19)。摩西築壇宣示的真實教會對陰間權勢的勝利:「26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27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轄管原文作牧),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28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29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示錄2:26-28)。

所以這裡應該有一場「聖會」。耶和華尼西:יְהוָה נִסִּֽי,From יְהֹוָה and נֵס ;Jehovah is my banner。名詞נֵס的基本含義是something lifted up, standard, signal, signal pole, ensign, banner, sign, sail(民數記21:8-9等)。這個概念也可以翻作「標桿」,如腓立比書3:14,「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摩西這個舉動可能有幾方面的含義:感謝神賜予的勝利;要以色列人永遠銘記這場勝利和神的教導;祈禱神繼續帶領以色列人世世代代與亞瑪力人在在普天下的爭戰——「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約翰福音15:5)。重要的功課是:只有順服神才可能得勝。這一點,在所有戰爭中,從舊約到新約,是永恆的標準,是以色列和基督徒得勝唯一的保障。

3、傳道(16)

16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וַיֹּאמֶר כִּֽי־יָד עַל־כֵּס יָהּ מִלְחָמָה לַיהוָה בַּֽעֲמָלֵק מִדֹּר דֹּֽרFor he said, Because the LORD hath sworn that the LORD will have war with Amalek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這應該是摩西這場「主日證道」的核心信息。其中「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可以平行以賽亞書34:9-10,「9以東的河水要變為石油,塵埃要變為硫磺,地土成為燒著的石油。10晝夜總不熄滅,煙氣永遠上騰,必世世代代成為荒廢,永永遠遠無人經過」。這也是先知的聲音,它應驗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直到今天:

民數記14:25亞瑪力人和迦南人住在谷中,明天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43亞瑪力人和迦南人都在你們面前,你們必倒在刀下。因你們退回不跟從耶和華,所以他必不與你們同在。44他們卻擅敢上山頂去,然而耶和華的約櫃和摩西沒有出營。45於是亞瑪力人和住在那山上的迦南人都下來擊打他們,把他們殺退了,直到何珥瑪。

士師記3:13伊磯倫招聚亞捫人和亞瑪力人,去攻打以色列人,佔據棕樹城。

士師記5:14有根本在亞瑪力人的地,從以法蓮下來的。便雅憫在民中跟隨你。有掌權的從瑪吉下來。有持杖檢點民數的從西布倫下來。

士師記6:3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

撒母耳記上14:48掃羅奮勇攻擊亞瑪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脫離搶掠他們之人的手。

撒母耳記上15:2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3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4於是掃羅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數點他們,共有步兵二十萬,另有猶大人一萬。5掃羅到了亞瑪力的京城,在谷中設下埋伏。6掃羅對基尼人說,你們離開亞瑪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將你們和亞瑪力人一同殺滅。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你們曾恩待他們。於是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去了。7掃羅擊打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15:8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

撒母耳記上30:18亞瑪力人所擄去的財物,大衛全都奪回,並救回他的兩個妻來。

應用:三個案例

1、掃羅、撒母耳與亞瑪力人

撒母耳記上15:7掃羅擊打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8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9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10耶和華的話臨到撒母耳說,11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因為他轉去不跟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12撒母耳清早起來,迎接掃羅。有人告訴撒母耳說,掃羅到了迦密,在那裡立了記念碑,又轉身下到吉甲。13撒母耳到了掃羅那裡,掃羅對他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耶和華的命令我已遵守了。14撒母耳說,我耳中聽見有羊叫,牛鳴,是從哪裡來的呢?15掃羅說,這是百姓從亞瑪力人那裡帶來的。因為他們愛惜上好的牛羊,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其餘的,我們都滅盡了。16撒母耳對掃羅說,你住口吧。等我將耶和華昨夜向我所說的話告訴你。掃羅說,請講。17撒母耳對掃羅說,從前你雖然以自己為小,豈不是被立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嗎?耶和華膏你作以色列的王。18耶和華差遣你,吩咐你說,你去擊打那些犯罪的亞瑪力人,將他們滅絕淨盡。19你為何沒有聽從耶和華的命令,急忙擄掠財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呢?20掃羅對撒母耳說,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行了耶和華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亞瑪力王亞甲來,滅盡了亞瑪力人。21百姓卻在所當滅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獻與耶和華你的神。22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23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24掃羅對撒母耳說,我有罪了,我因懼怕百姓,聽從他們的話,就違背了耶和華的命令和你的言語。25現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26撒母耳對掃羅說,我不同你回去。因為你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以色列的王。27撒母耳轉身要走,掃羅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斷了。28撒母耳對他說,如此,今日耶和華使以色列國與你斷絕,將這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29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說謊,也不至後悔。因為他迥非世人,決不後悔。30掃羅說,我有罪了,雖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長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舉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你的神。31於是撒母耳轉身跟隨掃羅回去,掃羅就敬拜耶和華。32撒母耳說,要把亞瑪力王亞甲帶到我這裡來。亞甲就歡歡喜喜地來到他面前,心裡說,死亡的苦難必定過去了。33撒母耳說,你既用刀使婦人喪子,這樣,你母親在婦人中也必喪子。於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華面前將亞甲殺死。34撒母耳回了拉瑪。掃羅上他所住的基比亞,回自己的家去了。35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沒有見掃羅。但撒母耳為掃羅悲傷,是因耶和華後悔立他為以色列的王。

2、大衛與亞瑪力人

撒母耳記下1:1掃羅死後,大衛擊殺亞瑪力人回來,在洗革拉住了兩天。2第三天,有一人從掃羅的營裡出來,衣服撕裂,頭蒙灰塵,到大衛面前伏地叩拜。3大衛問他說,你從哪裡來。他說,我從以色列的營裡逃來。4大衛又問他說,事情怎樣。請你告訴我。他回答說,百姓從陣上逃跑,也有許多人仆倒死亡。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也死了。5大衛問報信的少年人說,你怎麼知道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死了呢?6報信的少年人說,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見掃羅伏在自己槍上,有戰車,馬兵緊緊地追他。7他回頭看見我,就呼叫我。我說,我在這裡。8他問我說,你是什麼人。我說,我是亞瑪力人。9他說,請你來,將我殺死。因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10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將他殺死,把他頭上的冠冕,臂上的鐲子拿到我主這裡。11大衛就撕裂衣服,跟隨他的人也是如此,12而且悲哀哭號,禁食到晚上,是因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耶和華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13大衛問報信的少年人說,你是哪裡的人。他說,我是亞瑪力客人的兒子。14大衛說,你伸手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怎麼不畏懼呢?15大衛叫了一個少年人來,說,你去殺他吧。16大衛對他說,你流人血的罪歸到自己的頭上,因為你親口作見證說,我殺了耶和華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殺了。

3、以斯帖、未底改與亞甲族人哈曼

以斯帖記3:1這事以後,亞哈隨魯王抬舉,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使他高昇,叫他的爵位超過與他同事的一切臣宰。2在朝門的一切臣僕都跪拜哈曼,因為王如此吩咐。惟獨末底改不跪不拜。3在朝門的臣僕問末底改說,你為何違背王的命令呢?4他們天天勸他,他還是不聽,他們就告訴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經告訴他們自己是猶大人。5哈曼見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氣填胸。6他們已將末底改的本族告訴哈曼。他以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滅絕亞哈隨魯王通國所有的猶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7亞哈隨魯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簽,要定何月何日為吉,擇定了十二月,就是亞達月。8哈曼對亞哈隨魯王說,有一種民,散居在王國各省的民中,他們的律例與萬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們與王無益。9王若以為美,請下旨意滅絕他們。我就捐一萬他連得銀子交給掌管國帑的人,納入王的府庫。10於是王從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給猶大人的仇敵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11王對哈曼說,這銀子仍賜給你,這民也交給你,你可以隨意待他們。12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書記來,照著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亞哈隨魯王的名寫旨意,傳與總督和各省的省長,並各族的首領。又用王的戒指蓋印。13交給驛卒傳到王的各省,吩咐將猶大人,無論老少婦女孩子,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殺戮滅絕,並奪他們的財為掠物。14抄錄這旨意,頒行各省,宣告各族,使他們預備等候那日。15驛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傳遍書珊城。王同哈曼坐下飲酒,書珊城的民卻都慌亂。

以斯帖記9:1十二月,乃亞達月十三日,王的諭旨將要舉行,就是猶大人的仇敵盼望轄制他們的日子,猶大人反倒轄制恨他們的人。2猶大人在亞哈隨魯王各省的城裡聚集,下手擊殺那要害他們的人。無人能敵擋他們,因為各族都懼怕他們。3各省的首領,總督,省長,和辦理王事的人,因懼怕末底改,就都幫助猶大人。4末底改在朝中為大,名聲傳遍各省,日漸昌盛。5猶大人用刀擊殺一切仇敵,任意殺滅恨他們的人。6在書珊城,猶大人殺滅了五百人。7又殺巴珊大他,達分,亞斯帕他,8破拉他,亞大利雅,亞利大他,9帕瑪斯他,亞利賽,亞利代,瓦耶撒他。10這十人都是哈米大他的孫子,猶大人仇敵哈曼的兒子。猶大人卻沒有下手奪取財物。11當日,將書珊城被殺的人數呈在王前。12王對王后以斯帖說,猶大人在書珊城殺滅了五百人,又殺了哈曼的十個兒子,在王的各省不知如何呢?現在你要什麼,我必賜給你。你還求什麼,也必為你成就。13以斯帖說,王若以為美,求你准書珊的猶大人,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並將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首掛在木架上。14王便允准如此行。旨意傳在書珊,人就把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首掛起來了。15亞達月十四日書珊的猶大人又聚集在書珊,殺了三百人,卻沒有下手奪取財物。16在王各省其餘的猶大人,也都聚集保護性命,殺了恨他們的人七萬五千,卻沒有下手奪取財物。這樣,就脫離仇敵,得享平安。阿門。

任不寐,2022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