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二十五課:政府與人民(18:13-27)

      出埃及記第二十五課:政府與人民(18:13-27)已關閉評論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出埃及記18:13-27

13第二天,摩西坐著審判百姓,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14摩西的岳父看見他向百姓所作的一切事,就說,你向百姓作的是什麼事呢?你為什麼獨自坐著,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15摩西對岳父說,這是因百姓到我這裡來求問神。16他們有事的時候就到我這裡來,我便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我又叫他們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

17摩西的岳父說,你這作的不好。18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19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願神與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將案件奏告神,20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作的事,21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22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裡,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23你若這樣行,神也這樣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處。

24於是,摩西聽從他岳父的話,按著他所說的去行。25摩西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有才能的人,立他們為百姓的首領,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26他們隨時審判百姓,有難斷的案件就呈到摩西那裡,但各樣小事他們自己審判。27此後,摩西讓他的岳父去,他就往本地去了。

感謝主的話語。出埃及記18章讓我們看見什麼是新造的人,什麼是以色列人的新生活;這新人與新生活,與身後的埃及人、路上的亞瑪力人、前面的迦南人都不同。一方面是家庭生活的不同(18:1-12);另一方面是社會生活或政治生活的不同(13-14)。出埃及記18:13-27可以這樣交叉結構:13-16聚焦摩西用神的律法和法度審判百姓,而這一事實與道成肉身的真理平行,與出世修心的異教對立。與之呼應的是24-27,我們看見摩西完全按照葉忒羅的建議去行,就是按道理去行;這涉及信心與行為的關係,與唯獨信心的主流教義對立。而中間17-23節,聖靈藉著葉忒羅的口,讓我們看見以色列人或基督教世界全新的政治文明:一方面與所有非政治邪教分別;另一方面,也與所有世俗政治文明對立。

以色列人「法治」秩序的建立,集中體現了「公義」這一真理在信仰生活中的核心地位。為此可以平行閱讀申命記1:9-18,「9那時,我對你們說,管理你們的重任,我獨自擔當不起。10耶和華你們的神使你們多起來。看哪,你們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樣多。11惟願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使你們比如今更多千倍,照他所應許你們的話賜福與你們。12但你們的麻煩,和管理你們的重任,並你們的爭訟,我獨自一人怎能擔當得起呢?13你們要按著各支派選舉有智慧,有見識,為眾人所認識的,我立他們為你們的首領。14你們回答我說,照你所說的行了為妙。15我便將你們各支派的首領,有智慧,為眾人所認識的,照你們的支派,立他們為官長,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你們。16當時,我囑咐你們的審判官說,你們聽訟,無論是弟兄彼此爭訟,是與同居的外人爭訟,都要按公義判斷。17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不可分貴賤,不可懼怕人,因為審判是屬乎神的。若有難斷的案件,可以呈到我這裡,我就判斷。18那時,我將你們所當行的事都吩咐你們了」。特別注意三個概念:「神使你們多起來」、「各支派選舉」以及「都要按公義判斷」、「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不可分貴賤」等。相關的教導,還可以平行閱讀歷代志下19章,重建法治是約沙法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

總之,藉著新政治,神進一步將自己的百姓歸正為基督的形象和樣式:「26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27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28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6-28);「15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16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17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2:15-17);「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路加福音12:44)。阿門。

一、反對異教(13-16)

13第二天,摩西坐著審判百姓,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

14摩西的岳父看見他向百姓所作的一切事,就說,你向百姓作的是什麼事呢?你為什麼獨自坐著,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

15摩西對岳父說,這是因百姓到我這裡來求問神。16他們有事的時候就到我這裡來,我便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我又叫他們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

人是罪人,必然存在撕裂、衝突、糾紛和訴訟。所以需要審判。和睦不是和稀泥,需要建立在以審判為基本制度的公義和真理基礎之上。只是異教迴避人間特別是百姓之間的紛爭(約翰一書4:1-6);但神的僕人要順服主的差遣,直到地極去見證那道成肉身的真理。但是僕人畢竟不是基督,若不按著真理去審判,管理這地的事工乃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值得強調的是,婚姻家庭神學智慧在出埃及記18:1-12那裡無限乖僻,卻不會進入出埃及記18:13-27。換言之,雞湯教只有第一天,沒有第二天。

1、第二天(13)

13第二天,摩西坐著審判百姓,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וַיְהִי מִֽמָּחֳרָת וַיֵּשֶׁב מֹשֶׁה לִשְׁפֹּט אֶת־הָעָם וַיַּעֲמֹד הָעָם עַל־מֹשֶׁה מִן־הַבֹּקֶר עַד־הָעָֽרֶבAnd it came to pass on the morrow, that Moses sat to judge the people: and the people stood by Moses from the morning unto the evening.

「第一天」是家庭聚會(1-12),第二天是社會組織(13-27),這是新的一天(מָחֳרָת,the morrow, the day after)。一天一天更新,而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功課。連同這裡的「從早到晚」(מִן־הַבֹּקֶר עַד־הָעָֽרֶב)這組概念,第13節可以平行神起初的創造(創世記1:1-8)。另外我們注意兩個動詞概念。第一是「坐著」(יָשַׁב):「摩西坐著審判百姓」。這是顯示摩西的權柄。一方面,這個權柄才是羅馬書13章等處的權柄;另一方面,並非所有對權柄的抗拒都是符合聖經定義的「自由」真理。另外一個動詞「審判」(שָׁפַט)就是新約中的「論斷」。第二是與坐著對立的「站著」(עָמַד)這個動詞顯示了百姓對摩西權柄的順服。同樣,不是所有造反都是符合公義或神的旨意的。

這個畫面首先將以色列人的信仰與外邦人出世修心的異教區別出來,可以預表道成肉身。而「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表明人,或神的選民同樣是罪人,有無數的紛爭、謊言和撕裂。最後,這幅畫面擁有末世論的意義:「11我又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從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12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示錄20:11-12);「31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32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馬太福音25:31-32)。

2、第三者(14)

14摩西的岳父看見他向百姓所作的一切事,就說,你向百姓作的是什麼事呢?你為什麼獨自坐著,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וַיַּרְא חֹתֵן מֹשֶׁה אֵת כָּל־אֲשֶׁר־הוּא עֹשֶׂה לָעָם וַיֹּאמֶר מָֽה־ הַדָּבָר הַזֶּה אֲשֶׁר אַתָּה עֹשֶׂה לָעָם מַדּוּעַ אַתָּה יוֹשֵׁב לְבַדֶּךָ וְכָל־הָעָם נִצָּב עָלֶיךָ מִן־בֹּקֶר עַד־עָֽרֶבAnd when Moses』 father in law saw all that he did to the people, he said, What is this thing that thou doest to the people? why sittest thou thyself alone, and all the people stand by thee from morning unto even?

上一場家庭聚會有神諸多美意,這在「第二天」進一步顯明出來:神常常藉著第三者的聲音,更新自己的僕人和百姓。可以說是聖靈差遣葉忒羅,介入了正在扁平為二元結構的以色列社會。神愛自己的僕人,神憐憫自己的百姓;為此要藉著葉忒羅叫醒摩西和以色列。這道理是一致的:「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2)。葉忒羅的兩個問題是在激動摩西思想他現在所作的是「嗎哪」(מָה……מַדּוּעַ);而若沒有這外來的提問,人很難分辨自己在哪裡。摩西和百姓,政府和人民,這兩者構成了無神論世界基本的二元結構,但葉忒羅的逼問讓我們看見,這個二元結構的任何一方都不代表真理。此時此刻,葉忒羅代表教會的地理方位。

所以加拿大無論總理還是司機,無論左派還是右派,當他們撕逼混戰之際,需要從第三個方向來的聲音才可能使之重建和平。換言之,這個問題類似創世記3:9,「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裡」。亞當和夏娃這個「陰陽二元論」不能在內部解決危機。另參路加福音23:34,「當下耶穌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兵丁就拈鬮分他的衣服」——當事人往往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他們需要傾聽上面來的聲音。其中לְבַדֶּךָ有責備的含義:thou thyself alone,你獨自。摩西可能忘記了山上的一幕,對待外敵需要同工,而處理內政同樣需要。當最近一周有弟兄不斷起來在網絡上同仇敵愾的時候,我聽見了從上面來的責備。感謝主,我們需要教會生活,需要神的教導。

3、當事者(15-16)

15摩西對岳父說,這是因百姓到我這裡來求問神。וַיֹּאמֶר מֹשֶׁה לְחֹתְנוֹ כִּֽי־יָבֹא אֵלַי הָעָם לִדְרֹשׁ אֱלֹהִֽיםAnd Moses said unto his father in law, Because the people come unto me to enquire of God。16他們有事的時候就到我這裡來,我便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我又叫他們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כִּֽי־יִהְיֶה לָהֶם דָּבָר בָּא אֵלַי וְשָׁפַטְתִּי בֵּין אִישׁ וּבֵין רֵעֵהוּ וְהוֹדַעְתִּי אֶת־חֻקֵּי הָאֱלֹהִים וְאֶת־תּוֹרֹתָֽיוWhen they have a matter, they come unto me; and I judge between one and another, and I do make them know the statutes of God, and his laws.

摩西的回答與亞當一樣答非所問:「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創世記3:8)。所以亞當需要進一步的帶領:「耶和華說,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摩西同樣需要葉忒羅進一步的指教。正所謂當局者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然,借此我們進一步看見漸漸更新的真理具有普遍性:摩西和葉忒羅都需要漸漸更新。摩西迴避了我沒有意識到葉忒羅問題所在:「你為什麼獨自坐著,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他也算進入了「無我」狀態。人或我基本上缺乏關於自我及其局限甚至有罪的認知,在這個意義上,「我無我」以及「我悟」,完全是魔鬼謊言在異教人論上充分的體現。

但摩西不是無神論者,他敬畏神。所以這兩節經文兩次提到神。不僅如此,以色列人或基督教世界的審判,不是按人的律法,而是按神的律法。這是最高的審判,這是最高的政治;這是聖經定義的自由與公義。當然摩西的有限性也是明顯的:他沒有意思到「定於一尊」這個政治習慣巨大的局限性,甚至罪。實際上這位埃及王子完全是按照法老的政治傳統或東方專制主義的遺傳在治理以色列,儘管他在侍奉神。換言之,摩西現在處於一種本色化的神學階段:將聖經真理與埃及文化結合在一起。他不知道需要一場真正的深刻的「政治改革」或基督教的重建。儘管摩西和法老還是不同,讓我們再重複一次:法老按著法老的律例和法度治理埃及人,而摩西這是按神的律例和法度治理以色列人。

二、回歸正教(17-24)

17摩西的岳父說,你這作的不好。18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

19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願神與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將案件奏告神,20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作的事,

21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22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裡,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

23你若這樣行,神也這樣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處。

感謝神藉著葉忒羅教導並更新了摩西。我們可以將這段經文交叉結構:17-18與23首尾呼應,顯示葉忒羅的建議是同時為了摩西和百姓的益處;也同時正視了摩西和百姓在能力和肉身上的有限性。19-20與21-22前後呼應,一方面肯定摩西審判百姓,在真理上是對的,是符合神的心意的(19-20);但另一方面,方法不對,需要重建(21-22)。值得強調的是,這段經文也可以依次對應以下三大論題,讓我們看見聖經不僅就是政治的,而且以色列人的政治或基督教的政治與異教三大政治文化或政治教義完全不同。第一、反對專制主義。摩西和人民都不是神,不是偉光正,都是有限的受造之人(17-18,23)。第二、反對民粹主義。人民需要審判和教訓(19-20)。第三、反對保守主義。一方面要監督政府和限制權力;但另一方面,必須尊重和順服神所立君王和神的用人、神的差役「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21-22;另參羅馬書13,彼得前書2)。

1、棄絕專制主義(17-18,23)

17摩西的岳父說,你這作的不好。וַיֹּאמֶר חֹתֵן מֹשֶׁה אֵלָיו לֹא־טוֹב הַדָּבָר אֲשֶׁר אַתָּה עֹשֶֽׂהAnd Moses』 father in law said unto him, The thing that thou doest is not good。18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נָבֹל תִּבֹּל גַּם־אַתָּה גַּם־הָעָם הַזֶּה אֲשֶׁר עִמָּךְ כִּֽי־כָבֵד מִמְּךָ הַדָּבָר לֹא־תוּכַל עֲשֹׂהוּ לְבַדֶּֽךָThou wilt surely wear away, both thou, and this people that is with thee: for this thing is too heavy for thee; thou art not able to perform it thyself alone.

23你若這樣行,神也這樣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處。אִם אֶת־הַדָּבָר הַזֶּה תַּעֲשֶׂה וְצִוְּךָ אֱלֹהִים וְיָֽכָלְתָּ עֲמֹד וְגַם כָּל־הָעָם הַזֶּה עַל־מְקֹמוֹ יָבֹא בְשָׁלֽוֹםIf thou shalt do this thing, and God command thee so, then thou shalt be able to endure, and all this people shall also go to their place in peace。

更新和「基督教的改革」是從葉忒羅對摩西「說不」(לֹא־טוֹב)開始的。首先,這是基督的教導: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裡要點贊葉忒羅,他是同時站在在君王(摩西)和人民(百姓)的面前,都是責備兩造的有限性。這是傳道人或祭司的勇氣與忠誠。其次,注意18節中的「疲憊」(נָבֹל תִּבֹּל,Thou wilt surely wear away)與23節中的「平安」(בְשָׁלֽוֹם)兩個概念的平行。動詞נָבֵל的含義是雙重的:to be senseless, be foolish;to sink or drop down, languish, wither and fall, fade(詩篇1:3等)。另外注意18節中兩個概念:「太重」(כָּבֵד)與「不能」(לֹא־תוּכַל;23有平行的「就能」:וְיָֽכָלְתָּ)。這是神對所有假基督或偉人最誠實的判斷。

誰誰震怒了,或者中央震怒,高層震怒,這一方面是專制主義或奴隸制埃及中奴隸的意淫;或者偶然是真的,不過只是表面一種深刻的「專制疲憊」。事實上,「這事太重」也可以指向人命關天,勉力為之也等於邊想殺人害命。暴君不能承受之重,最終總是以「震怒」來粉飾自己的無能為力,但卻仍然不肯放棄超綱獨斷,事無鉅細。這震怒是複雜而多面的:對人民的騷動和地方官員的無能而大大發怒,更為自己深刻的無能卻面臨分權責備的惱羞成怒。這是處方:「耶和華說,惡人必不得平安」(以賽亞書48:22);「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哈巴谷書2:4)。

「累得跟孫子(兵法)似的」,這是專制主義的基本形象。聖靈責備一切偉人或定於一尊的妄人,自以為神的假基督,包括各種閔彩爾。領袖往往是妄自行割的犬類,而人民常常是沒有靈性的畜牲。這兩節經文讓我們正視人的兩大有限性:摩西和百姓在道德、能力和肉身上都是有限的。而一旦超越人自身這個限度,人就會進入「疲憊」狀態,並失去真正的平安。在某種意義上,威權主義、專制主義、極權主義的一切罪惡,根源於有限者向有限者演神而必然有的疲憊和不安——罪人最終只能用加倍的犯罪,殺人說謊和逃之夭夭,來掩蓋或表達自己的疲憊與不安。與此相關,這兩節信息也可以成為聯邦制政治文明的真理根基,中央集權制或大一統邪教,是徹底的愚昧與邪惡。

2、批判民粹主義(19-20)

19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願神與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將案件奏告神,עַתָּה שְׁמַע בְּקֹלִי אִיעָצְךָ וִיהִי אֱלֹהִים עִמָּךְ הֱיֵה אַתָּה לָעָם מוּל הָֽאֱלֹהִים וְהֵבֵאתָ אַתָּה אֶת־הַדְּבָרִים אֶל־הָאֱלֹהִֽיםHearken now unto my voice, I will give thee counsel, and God shall be with thee: Be thou for the people to God-ward, that thou mayest bring the causes unto God:。20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作的事,וְהִזְהַרְתָּה אֶתְהֶם אֶת־הַחֻקִּים וְאֶת־הַתּוֹרֹת וְהוֹדַעְתָּ לָהֶם אֶת־הַדֶּרֶךְ יֵלְכוּ בָהּ וְאֶת־הַֽמַּעֲשֶׂה אֲשֶׁר יַעֲשֽׂוּןAnd thou shalt teach them ordinances and laws, and shalt shew them the way wherein they must walk, and the work that they must do.

葉忒羅完全沒有否定摩西按神的旨意審判百姓的作為,相反,進一步肯定了摩西的職分和事工。第一、「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將案件奏告神」,這個聖職是不可廢棄的,摩西要將之堅持到底。因為聖職是神所設立的,「願神與你同在」。這也是對摩西權柄的承認。注意葉忒羅使用的名詞是「主意」,而是不是「教訓」:יָעַץ,to advise, consult, give counsel, counsel, purpose, devise, plan(民數記24:14等)。實際上就是建議,不是居高臨下的教導。換言之,即使葉忒羅是摩西的岳父或長輩,但在聖職面前,他仍然是尊重摩西的。第二、「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作的事」。簡而言之,人民需要教訓和指示,就是傳道人援用聖經的帶領。教訓:זָהַר,to admonish, warn, teach, shine, send out light, be light, be shining(列王紀下6:10等)。指示:יָדַע,to know。聖經完全否定民粹主義對人民的諂媚和嫖淫。

因為這才是人民的真相:他們常常為自私和肉身犯罪,並且撒謊成性,所以審判或分辨人民的抗議與紛爭,需要重生而來的智慧。人民的謊言在2022年與主後100年沒有什麼區別:「51你們這硬著頸項,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常時抗拒聖靈。你們的祖宗怎樣,你們也怎樣。52那一個先知,不是你們祖宗逼迫呢?他們也把預先傳說那義者要來的人殺了。如今你們又把那義者賣了,殺了。53你們受了天使所傳的律法,竟不遵守」(使徒行傳7:51-53)。第一、人民是沒有聖靈的罪人,常常為肉體的緣故抗拒聖靈和真理。第二、人民和他們的祖宗都是殺害先知並用石頭圍毆使徒的兇手。第三、人民只是有選擇地利用聖經,並非真的順服聖經,特別是當聖經與他們的情慾對立的時候。正所謂「你們受了天使所傳的律法,竟不遵守」。僅以2022年一個普遍現象為例:女人在渥太華和網絡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領袖地位,但這完全是違背哥林多書信和提摩太書信明確的教導的。這是夏娃的謊言:罪責全都歸蛇或法老或特魯多,「我完全無辜」。

人民需要審判,而審判的核心目的就是分辨人民的謊言,如所羅門怎樣分辨那個母親為爭奪嬰孩而編造的謊言。再以2022年早春為例,「荒渺無憑的老婦」在這場風波中作了王,而撒謊成性的人民在此基礎之上繁殖並氾濫著兩大謊言,而這兩大謊言按箴言和詩篇,都為耶和華所憎惡。第一就是乖僻的口。大致相當於片面陳述事實。比如全力以赴鼓吹疫苗的副作用,完全迴避疫苗的作用或正作用。我們使用任何藥物和疫苗都有某種副作用或對某人有某種副作用;但誠實的人不會迴避相反的報道或事實。第二就是誇大的舌。如特魯多是希特勒,皇家騎警是戒嚴部隊。這不是真的。乖僻與誇大,都屬於作假見證陷害人。羅馬書3:10-18就是對人或人民罪惡的描述。按箴言5-7章,乖僻與誇大的謊言出於妓女、淫婦、外女、惡婦以及爭吵的婦人。所以何西阿書特別是以西結書將人民喻為妓女,箴言書多次多方教導少年人避之如瘟疫。值得強調的是,保守主義原是法國大革命的反題,如今徹底淪為民粹主義網絡流氓。顯而易見,人民和主義都需要管教。

聖經棄絕民粹主義及各色保守主義旗袍下面的民粹主義。毛主義與保守主義在人民萬歲、人民正義這個卡車謊言中彼此成了朋友。2022年冬天,人民在「眾子」身上作了王。事實上,人民萬歲是撒但為作王而炮製的春藥:「必有一個卑鄙的人興起接續為王,人未曾將國的尊榮給他,他卻趁人坦然無備的時候,用諂媚的話得國」(但以理書11:21);「這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為得便宜諂媚人」(猶大書1:16);「因為他們的口中沒有誠實。他們的心裡滿有邪惡。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諂媚人」(詩篇5:9)。諂媚卡車司機的都是淫婦,而大淫婦首先是靠諂媚人民掌權。人民都是對的,反抗政府就是正義,這是現代社會的魔鬼謊言。正相反,聖經同時權力和人民都放在了審判之下,君王和百姓都是罪人,都要站在審判台前,都需要神藉著教會持續教導和更新。審判首先是分辨人民的謊言。

3、分別保守主義

21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וְאַתָּה תֶחֱזֶה מִכָּל־הָעָם אַנְשֵׁי־חַיִל יִרְאֵי אֱלֹהִים אַנְשֵׁי אֱמֶת שֹׂנְאֵי בָצַע וְשַׂמְתָּ עֲלֵהֶם שָׂרֵי אֲלָפִים שָׂרֵי מֵאוֹת שָׂרֵי חֲמִשִּׁים וְשָׂרֵי עֲשָׂרֹֽתMoreover thou shalt provide out of all the people able men, such as fear God, men of truth, hating covetousness; and place such over them, to be rulers of thousands, and rulers of hundreds, rulers of fifties, and rulers of tens:

22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裡,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וְשָׁפְטוּ אֶת־הָעָם בְּכָל־עֵת וְהָיָה כָּל־הַדָּבָר הַגָּדֹל יָבִיאוּ אֵלֶיךָ וְכָל־הַדָּבָר הַקָּטֹן יִשְׁפְּטוּ־הֵם וְהָקֵל מֵֽעָלֶיךָ וְנָשְׂאוּ אִתָּֽךְAnd let them judge the people at all seasons: and it shall be, that every great matter they shall bring unto thee, but every small matter they shall judge: so shall it be easier for thyself, and they shall bear the burden with thee.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看聖經與保守主義的區別,或者聖經對保守主義的否定。第一、不是所有的權柄都是邪惡的,有的權柄出於神。同時,所有的權柄都需要繼續在基督裡持續更新,並接受監督。這是21節讓我們看見的。第二、個人和人民不是權柄的審判者;個人和人民可以抵抗邪惡政權,但應順服出於神的權柄,並接受教導。這是第22節讓我們看見的。保守主義的愚妄在兩個方面:第一、將所有權柄視為惡,以無條件限制政府和抵抗政府為榮。第二、因此即使表面上警惕多數暴政,但是每一次遭遇風波,世俗保守主義必與民粹主義行淫。清教徒不過是同樣需要教導的人民。保守主義是一種人本主義,而聖經認為人本是就是罪人,政府和人民一樣。保守主義實際上是在罪人之中建立了二元論,就是在清教徒-人民-個人,與政府之間編造二元論謊言;但「華盛頓」同時就是「清教徒」和「總統」——這只是比方,權力和人民都必須接受神的審判和救贖。

當民主發展為人民是主的時候,人民就是敵基督;因為唯有基督是主。當個人主義發展為個人至上的時候,個人之上和國家之上以及無政府主義都是魔鬼的謊言,因為只有神是至高者。實際上,政府不過就是穿著權力馬甲的人民。而這是我們的信仰,這是基督教的信仰:「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加福音2:14)。

權力中同樣有義人,至少不比清教徒更不義。根據21節,符合神心意的官員,至少有四個特徵。第一、有才能的男人:אַנְשֵׁי־חַיִל,able men。第二、敬畏神的,יִרְאֵי אֱלֹהִים,fear God。這兩個方面可以合併為一個句子:敬畏神的有才能的人,缺一不可。第三、誠實無妄的男人:אַנְשֵׁי אֱמֶת,men of truth。誠實的男人,有真理的男人。第四、恨不義之財的:שֹׂנְאֵי בָצַע,hating covetousness。第三與第四也可以合併為一句話:恨不義之財的有真理的男人。第一與第二可以指向官員與神的關係;第三第四指向他與魔鬼的關係——要棄絕魔鬼的謊言和第一試探。然後注意「管理」這個概念:עֲלֵהֶם שָׂרֵי,over them, to be rulers。שַׂר在21節出現4次,就是羅馬書13章中「在上掌權的」。值得強調的是,22節不僅強調人民需要管教的基本事實,也進一步闡述了「分權」的原則。不僅摩西是有限的,各級權柄都是有限的,因此分權、分工與同工,是非常重要的。

三、反對主流(25-27)

24於是,摩西聽從他岳父的話,按著他所說的去行。וַיִּשְׁמַע מֹשֶׁה לְקוֹל חֹתְנוֹ וַיַּעַשׂ כֹּל אֲשֶׁר אָמָֽרSo Moses hearkened to the voice of his father in law, and did all that he had said.

25摩西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有才能的人,立他們為百姓的首領,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וַיִּבְחַר מֹשֶׁה אַנְשֵׁי־חַיִל מִכָּל־יִשְׂרָאֵל וַיִּתֵּן אֹתָם רָאשִׁים עַל־הָעָם שָׂרֵי אֲלָפִים שָׂרֵי מֵאוֹת שָׂרֵי חֲמִשִּׁים וְשָׂרֵי עֲשָׂרֹֽתAnd Moses chose able men out of all Israel, and made them heads over the people, rulers of thousands, rulers of hundreds, rulers of fifties, and rulers of tens。26他們隨時審判百姓,有難斷的案件就呈到摩西那裡,但各樣小事他們自己審判。וְשָׁפְטוּ אֶת־הָעָם בְּכָל־עֵת אֶת־הַדָּבָר הַקָּשֶׁה יְבִיאוּן אֶל־מֹשֶׁה וְכָל־הַדָּבָר הַקָּטֹן יִשְׁפּוּטוּ הֵֽםAnd they judged the people at all seasons: the hard causes they brought unto Moses, but every small matter they judged themselves.

27此後,摩西讓他的岳父去,他就往本地去了。וַיְשַׁלַּח מֹשֶׁה אֶת־חֹתְנוֹ וַיֵּלֶךְ לוֹ אֶל־אַרְצֽוֹAnd Moses let his father in law depart; and he went his way into his own land.

葉忒羅怎樣更新,摩西亦然。可以將這段經文交叉如上。24與27首尾呼應強調摩西與葉忒羅的關係;也讓我們明白,管理以色列人的政治智慧不是出於摩西,而是出於葉忒羅,摩西不可掠美。當然,更準確地說,這事出於神。而中間25-26基本上是重複上述的相關概念。值得強調的是,摩西最後揀選的人似乎只有一個標準:אַנְשֵׁי־חַיִל,有才能的人。這有兩種可能性。第一:「有才能的人」同時指向具備其他三項條件的人;第二,僅僅是「有才能的人」,而不具備其他三項品質。如果是後者,情況會很糟。這或許是後來出現們250事變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任人唯賢比任人唯親好,但如果有才能的人缺乏信仰,結果可能更糟。有能力的惡人比平庸的罪人危害更大,他若把犯罪當信仰,他就是魔鬼。魔鬼之子顯然是「有能力的」,務必小心,因為無恥也會成為生產力。「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後書11:14)。

關於摩西和葉忒羅的分別,可以平行閱讀民數記10:29-32,「29摩西對他岳父(或作內兄)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我們要行路,往耶和華所應許之地去。他曾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們。現在求你和我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因為耶和華指著以色列人已經應許給好處。30何巴回答說,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裡去。31摩西說,求你不要離開我們。因為你知道我們要在曠野安營,你可以當作我們的眼目(לְעֵינָֽיִם)。32你若和我們同去,將來耶和華有什麼好處待我們,我們也必以什麼好處待你」。很難對葉忒羅的離開作價值判斷。一方面,他在米甸還有6個女兒,返回去也是天理人情(出埃及記2:16)。另一方面,這位已經認信「耶和華比萬神都大」(出埃及記18:11b)的歸正者,即使返回米甸,也可以向本地本族的人,或「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8b)。

最後注意25-26那些重複的概念連同24節的「按著他所說的去行」,都可以歸結為信心與行為的關係。所以我們說,這段經文可以視為對唯獨信心教以及女牧師們的又一次否定或均衡。這是主的話語:「24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25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26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27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馬太福音7:24-27)。也讓我們再次返回雅各書:「17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18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19你信神祇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20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雅各書2:17-20)。阿門。

任不寐,2022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