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第二十六課:立約西奈山(19:01-15)

      出埃及記第二十六課:立約西奈山(19:01-15)已關閉評論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出埃及記19:1-15,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的曠野。2他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乃的曠野,就在那裡的山下安營。

3摩西到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5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7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8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覆耶和華。9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在密雲中臨到你那裡,叫百姓在我與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也可以永遠信你了。於是,摩西將百姓的話奏告耶和華。

10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11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12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13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無論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到角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

14摩西下山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自潔,他們就洗衣服。15他對百姓說,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不可親近女人。

感謝神的話語。我們終於徹底將大而可畏的曠野拋在身後,到達西奈山仰望基督的降臨。如果說出埃及記18章依次聚焦以色列人中的婚姻家庭關係和社會政治;那麼出埃及記19章完全轉向選民與神的關係。首先,出埃及記19章可以簡單地一分為二:1-15,約會;16-25,相會。而出埃及記19:1-15可以這樣交叉結構:1-2與14-15首尾呼應,強調西奈山與神相會的時間、地點和人物。3-6與10-13前後呼應,分別指向揀選(與人分別)與更新(與神分別)兩大主題:一方面,神揀選以色列人為選民、祭司和國度(3-6);另一方面,即使被神揀選的聖民,仍然需要繼續重生,並與神分別——你永遠不是神(10-13)。中間7-9節,聚焦牧者、僕人的職分,「也可以永遠信你了。特別是摩西在百姓和神之間的中介身份,這個中介可以預表作為神與人中保的耶穌基督。

也可以從「約」的這個角度對出埃及記19:1-15交叉結構。首先,約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在出埃及記中,並可以為視為這段經文的主題。而唯有神的話才可以被稱為約,因為唯有神的話語是信實的,帶著能力的。而約總是包含三個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第一、簽約的時間地點(1-2;14-15)。第二、合約內容或基本條件(3-6;10-13)。這涉及雙重協議:一方面,以色列與人的雙重關係:與萬民分別(出來)但是必須進入世界並面向萬民作神的祭司(進去)。另一方面,以色列與神的雙重關係:不斷更新潔淨接近神(成聖)但始終持守基本界限(界限)。第三、立約的三方:神、以色列與中間人(7-9)。

中間部分的信息至關重要,摩西居間之人仍然指向基督中心論。這些真理另參約翰福音1:17:「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這是啟示錄開篇處平行的信息:「4約翰寫信給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和他寶座前的七靈。5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脫離有古卷作洗去)6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7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8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乃希臘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示錄1:4-8)。阿門。

一、三月(1-2)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的曠野。בַּחֹדֶשׁ הַשְּׁלִישִׁי לְצֵאת בְּנֵי־יִשְׂרָאֵל מֵאֶרֶץ מִצְרָיִם בַּיּוֹם הַזֶּה בָּאוּ מִדְבַּר סִינָֽיIn the third month, when the children of Israel were gone forth out of the land of Egypt, the same day came they into the wilderness of Sinai.

2他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乃的曠野,就在那裡的山下安營。וַיִּסְעוּ מֵרְפִידִים וַיָּבֹאוּ מִדְבַּר סִינַי וַֽיַּחֲנוּ בַּמִּדְבָּר וַיִּֽחַן־שָׁם יִשְׂרָאֵל נֶגֶד הָהָֽרFor they were departed from Rephidim, and were come to the desert of Sinai, and had pitched in the wilderness; and there Israel camped before the mount.

出埃及記19:1這句話,「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就是這卷書的名稱由來;也可以視為是對整卷書兩大部分的承上啟下。這裡有兩個表示時間的概念。第一是「月」:חֹדֶשׁ,the new moon, month。至於是new moon還是month,一直有爭議。另參出埃及記12:18,「從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你們要吃無酵餅」。從春到夏,這是半島上最酷熱的季節。第二是「天」:בַּיּוֹם הַזֶּה,the same day。猶太人有傳統將之翻譯為三月的第一天;這樣計算:第一個月16天,加上第二個月30天,再加上第三個月1天;再加上下文說的3天,正好是50天。這與七七節(收割節)或五旬節平行。這一天神賜下十誡或真理聖道;這一天聖靈降臨(使徒行傳2:1)。

精準的時間概念不斷表明聖經所記載的都是事實。其次是四個表示地點的概念,同樣指向事件的真實性:埃及地、西奈的曠野、利非訂、那裡的山下。其中「西奈的曠野」出現兩次,旨在強調西奈山這個終極目標,西奈山是神的山。另外這兩節經文中有6個動詞,讓我們進一步思想信心與行為的關係,以及與神相會或神與人和好這個偉大事件中,選民這一邊行為責任。第一、出(יָצָא)埃及。第二、來到(בּוֹא)西乃曠野(記住曠野的諸般試探和爭戰)。第三、離(נָסַע)利非訂(在那裡迎戰亞瑪力人)。第四、來到(וַיָּבֹאוּ)西奈的曠野(同一個動詞,未曾改變的目標)。第五、安營(חָנָה)在西奈山下。但是6不是完全的數字——最終或這場救恩得以完成,出於神的行動。

二、選民(3-6)

3摩西到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

5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以色列人之所以能出埃及並進入迦南,都是神的作為。我們可以把這段經文分成兩部分。第一、神與以色列出埃及(3-4)。第二、神與以色列進迦南(5-6)。但這兩方面的神聖作為,最終是為了在人類之中揀選和建造一個祭司的國度,或者建立教會。不僅如此,神的僕人和選民不僅是離開埃及或與世界分別為聖的聖徒;也是進入迦南、萬民、全地或全世界的見證者,即道成肉身真理的見證者,是祭司。這兩個方面共同構成教會的真理。

1、出埃及的選民(3-4)

3摩西到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וּמֹשֶׁה עָלָה אֶל־הָאֱלֹהִים וַיִּקְרָא אֵלָיו יְהוָה מִן־הָהָר לֵאמֹר כֹּה תֹאמַר לְבֵית יַעֲקֹב וְתַגֵּיד לִבְנֵי יִשְׂרָאֵֽלAnd Moses went up unto God, and the LORD called unto him out of the mountain, saying, Thus shalt thou say to the house of Jacob, and tell the children of Israel;

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אַתֶּם רְאִיתֶם אֲשֶׁר עָשִׂיתִי לְמִצְרָיִם וָאֶשָּׂא אֶתְכֶם עַל־כַּנְפֵי נְשָׁרִים וָאָבִא אֶתְכֶם אֵלָֽיYe have seen what I did unto the Egyptians, and how I bare you on eagles』 wings, and brought you unto myself.

摩西或傳道人的行動(עָלָה,上去)可以算是以色列第六個行動,但這些行動都來自聖靈的催逼,正如啟示錄中約翰每次仰望神,都是「在聖靈裡看見或聽見」。此處亦然。摩西在同一個地點經歷過同一位神(出埃及記3:1-5)。這是神的僕人:傾聽神的呼喚(קָרָא),然後向人民或雅各家(בַּיִת)傳道,傳神的話語(אָמַר……נָגַד)。這裡特別提到雅各,乃是因為神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祂也曾與雅各立約。傳道,即傳講並且使之知道、明白。這兩個概念與出埃及記18:16,20中的兩組概念是完全平行的:「16他們有事的時候就到我這裡來,我便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我又叫他們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20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作的事」——一方面,是「審判……使知道」;另一方面是「教訓……指示」。

摩西要傳的道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第4節的信息;第二個方面另見5-6節。第4節是最簡明扼要的「出埃及記」。第一、「我」或神是出埃及運動真正和唯一的主。第二、神是進入世界(埃及)並審判世界的神。第三、審判和救贖都是為了「你們」。第四、「你們」就是這事的見證(「你們都看見了」)。第五、審判埃及人和拯救以色列是神跡,這神跡可以這樣比喻:「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我們在啟示錄的課程中回溯出埃及記相關信息,討論過「鷹」的形象,此不贅言。值得強調的是,地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攔阻神的救恩(羅馬書8:28-39)。第六、救恩屬於耶和華,人不可搶奪神的榮耀。第七、被拯救出來的選民不是歸向自我或成為自己或歸入仙山洞府廟堂丘壇;而是歸向神自己,成為聖徒(קָדוֹשׁ,平行10)。這是什麼意思呢?

2、進世界的選民(5-6)

5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וְעַתָּה אִם־שָׁמוֹעַ תִּשְׁמְעוּ בְּקֹלִי וּשְׁמַרְתֶּם אֶת־בְּרִיתִי וִהְיִיתֶם לִי סְגֻלָּה מִכָּל־הָעַמִּים כִּי־לִי כָּל־הָאָֽרֶץNow therefore, if ye will obey my voice indeed, and keep my covenant, then ye shall be a peculiar treasure unto me above all people: for all the earth is mine:

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וְאַתֶּם תִּהְיוּ־לִי מַמְלֶכֶת כֹּהֲנִים וְגוֹי קָדוֹשׁ אֵלֶּה הַדְּבָרִים אֲשֶׁר תְּדַבֵּר אֶל־בְּנֵי יִשְׂרָאֵֽלAnd ye shall be unto me a kingdom of priests, and an holy nation. These are the words which thou shalt speak unto the children of Israel.

神拯救我們出離埃及和自己的罪,首先是立約,選民是約民(5);其次是聖職,選民是國民。我們先說第一個方面:這新造的人或約民。新造的以色列人在第5節中至少有2個特點。第一、約民。神的百姓首先是聽道行道之人。當然是「實在(!)聽從我的話」。動詞שָׁמַע在這裡重複三次,真聽,並且遵行。用雅各書的話說就是,不單單聽道,而且行道。不僅如此,神的道是一種約(בְּרִית),而選民是立約的一方。一方面,神的話語是帶著能力的,神的祝福一定應驗;另一方面,違背神的話語是有法律後果的,要面對審判。第二、聖民。首先以色列人是神的產業:סְגֻלָּה,possession, property;treasure。是蒙愛之人,也是屬神之民。其次,以色列與外民或外邦人分別為聖。一方面,與萬民(מִכָּל־הָעַמִּים)不同。但另一方面,要在全地(כָּל־הָאָֽרֶץ)為主做見證——該撒的地不屬於該撒,因為「全地都是我的」(詩篇114:1-2)。與此相關,注意下文「你們要歸我作……」全地都屬於我,同時意味著,神不僅審判全地,而且要將救恩和揀選臨到全地。

值得重複強調的是,「約」這個概念在出埃及記中第一次出現。約的細則部分在下文的十誡;而約這個概念本身,平行這樣的真理:神的話永遠安定在天,是帶著能力的,是有守約和違約的後果的(救贖與審判);祂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聖約能使人成聖,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祂的話就是真理。而約有標的,就是這裡強調的產業(另參申命記7:6,14:2,26:18-19;詩篇16:5-6,28:9等)。神與以色列互為產業,產業指向愛,也指向對愛的「經營」;同時,產業是真實的福分,是真實的國度。與此相關,五旬節是教會歷史的開端,基督治理神的家,並差遣僕人「經營」這份產業,共治這個國度;所以,「祭司」或聖職,是教會首要的真理。

以色列進入世界作什麼呢?第三、祭司的國度(מַמְלֶכֶת כֹּהֲנִים,a kingdom of priests)。名詞מַמְלָכָה不僅指王國,也指作王(啟示錄1:6)。君王是真正的掌權者;而祭司意味著你的基本責任是直面人類的罪及其救贖和審判。這是神的義。第四、聖潔的國民(וְגוֹי קָדוֹשׁ,and an holy nation;利未記19:2)。聖潔(קָדוֹשׁ),你自己要遠離罪。哥林多前書9:27,「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加拉太書6:1,「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但是另一方面,成為聖潔不可以極端到「豬」的地步:「4在墳墓間坐著,在隱密處住宿,吃豬肉,他們器皿中有可憎之物作的湯。5且對人說,你站開吧,不要挨近我,因為我比你聖潔。主說,這些人是我鼻中的煙,是整天燒著的火」(以賽亞書65:4-5)。因為神創造新人的目標不是個人主義的肉體,而是教會,或一個集體概念的國度:גּוֹי,nation, people(馬太福音28:18-20)。

三、中保(7-9)

7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וַיָּבֹא מֹשֶׁה וַיִּקְרָא לְזִקְנֵי הָעָם וַיָּשֶׂם לִפְנֵיהֶם אֵת כָּל־הַדְּבָרִים הָאֵלֶּה אֲשֶׁר צִוָּהוּ יְהוָֽהAnd Moses came and called for the elders of the people, and laid before their faces all these words which the LORD commanded him.8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覆耶和華。וַיַּעֲנוּ כָל־הָעָם יַחְדָּו וַיֹּאמְרוּ כֹּל אֲשֶׁר־דִּבֶּר יְהוָה נַעֲשֶׂה וַיָּשֶׁב מֹשֶׁה אֶת־דִּבְרֵי הָעָם אֶל־יְהוָֽהAnd all the people answered together, and said, All that the LORD hath spoken we will do. And Moses returned the words of the people unto the LORD.

9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在密雲中臨到你那裡,叫百姓在我與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也可以永遠信你了。於是,摩西將百姓的話奏告耶和華。וַיֹּאמֶר יְהוָה אֶל־מֹשֶׁה הִנֵּה אָנֹכִי בָּא אֵלֶיךָ בְּעַב הֶֽעָנָן בַּעֲבוּר יִשְׁמַע הָעָם בְּדַבְּרִי עִמָּךְ וְגַם־בְּךָ יַאֲמִינוּ לְעוֹלָם וַיַּגֵּד מֹשֶׁה אֶת־דִּבְרֵי הָעָם אֶל־יְהוָֽהAnd the LORD said unto Moses, Lo, I come unto thee in a thick cloud, that the people may hear when I speak with thee, and believe thee for ever. And Moses told the words of the people unto the LORD.

我們可以將這段經文平行結構如上。沒有特別的釋經難題,重點是摩西在人與神之間這個中介或信使的角色。其中7-8節重點在摩西站在人民面前傳講神的話,以及百姓的回應。這可以視為「立約」的見證。摩西是這場立約行動的中保(申命記5:5)。而第9節的重點是摩西在面前,而神要使百姓相信和順服摩西這個權柄。

其中的真理可以平行馬太福音17:5,「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注意「密雲」與「雲彩」兩處的平行。另參約翰福音3:34-36,「34神所差來的,就說神的話。因為神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35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裡。36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原文作不得見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10:29,「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另參約翰福音5:19-27);以弗所書2:13-16,「13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14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15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16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

當然摩西不是基督,摩西只是預表基督。這是CSMP一再強調的基督中心論:「25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26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27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路加福音24:25-27)。

四、分別(10-13)

10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

11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

12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13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無論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到角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

在交叉結構中,10-13與3-6的前後呼應令人震撼,或者感動。神的選民不可以自以為神,你永遠不是神,唯有神是神;而選民同樣永遠是罪人,永遠需要繼續潔淨和更新;但成聖絕不是成神。真正的基督徒不可能成為偉光正村騙暴君,或屬靈表演藝術家,或動輒無端指控僕人演神。可以將這段經文進一步交叉結構:10強調選民繼續潔淨更新;12-13這強調:無論怎樣「完全」或成聖,你都必須將神分別為聖,與祂保持距離或界限。中間11聚焦「基督降臨」和「基督復臨」——廢掉一切假神假基督。

1、自潔更新

10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וַיֹּאמֶר יְהוָה אֶל־מֹשֶׁה לֵךְ אֶל־הָעָם וְקִדַּשְׁתָּם הַיּוֹם וּמָחָר וְכִבְּסוּ שִׂמְלֹתָֽםAnd the LORD said unto Moses, Go unto the people, and sanctify them to day and to morrow, and let them wash their clothes,

可以將出埃及記3:5視為平行的信息:「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另參利未記11:44,「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你們也不可在地上的爬物污穢自己」;利未記11:45,「我是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耶和華,要作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1: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而聖潔和潔淨,大致上可以指基督徒要繼續更新,停止犯罪,別世歸主,並且努力行義。首先,這是傳道人要不斷教導基督徒的基本信息:「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因此在這個意義上,一直鼓吹一次永遠的加爾文主義者一概都是假師傅。事實上包括加爾文本人在內,「清教徒」們大多根本沒有神的差遣。

其次:自潔,וְקִדַּשְׁתָּם,使他們潔淨或成聖。動詞קָדַשׁ的基本含義就是to consecrate, sanctify, prepare, dedicate, be hallowed, be holy, be sanctified, be separate(出埃及記13:2;19:6,קָדוֹשׁ)。自潔首先廢棄了加爾文主義:「1以色列人哪,你們全家是我從埃及地領上來的,當聽耶和華攻擊你們的話。2在地上萬族中,我只認識你們。因此,我必追討你們的一切罪孽」(阿摩司書3:1-2)。其次,成聖既不是異教的修身養性,也不是靈恩派的裝神弄鬼。這是主的話語:「17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18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19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約翰福音17:17-19)。一方面,怒出處離開世界而是進入世界;另一方面,唯有用真理才能成聖,並用真理見證基督。所以使徒行傳20:32講的是同樣的真理:「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使徒行傳26:18,「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最後,這個自潔絕非心理體操,需要有外在的行為。「又叫他們洗衣服」(וְכִבְּסוּ שִׂמְלֹתָֽם)。這同時是比喻或預表,標準答案參見啟示錄3:4-5,「4然而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5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另參啟示錄22:14,「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裡,也能從門進城」;啟示錄19:8,「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所以洗衣服涉及行為和行義。「我因你們肉體的軟弱,就照人的常話對你們說,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羅馬書6:19)。

2、道成肉身(11)

11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וְהָיוּ נְכֹנִים לַיּוֹם הַשְּׁלִישִׁי כִּי בַּיּוֹם הַשְּׁלִישִׁי יֵרֵד יְהוָה לְעֵינֵי כָל־הָעָם עַל־הַר סִינָֽיAnd be ready against the third day: for the third day the LORD will come down in the sight of all the people upon mount Sinai.

第三天這個概念在這裡反覆出現,可以預表基督三天後死裡復活。可以平行閱讀馬太福音28:16,「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約翰福音20:19,「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約翰福音20:26,「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乃山上」,可以預表道成肉身的真理:「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14)。

這裡有三個重要的概念。第一、耶和華降臨:יֵרֵד יְהוָה,主降臨,可以同時指基督的兩次降臨。第二、在眾百姓眼前:לְעֵינֵי כָל־הָעָם,有眾人作見證。聖誕、十字架與復活、升天以及再來,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大家可以自己檢索相關經文。第三、時間與地點:第三天與西奈山——這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值得強調的是,如果西奈(סִינַי)的基本含義是荊棘的意思,那麼既可以回溯焚而不毀之荊棘神跡,也可以展望頭戴荊棘冠冕的基督。不僅如此,神在西奈山上與以色列同在,這一幕基本平行了神在會幕中與以色列同在:大家可以自己將聖所、會幕或聖殿的三重結構依次與西奈山的三重結構平行。

3、分別為聖(12-13)

12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וְהִגְבַּלְתָּ אֶת־הָעָם סָבִיב לֵאמֹר הִשָּׁמְרוּ לָכֶם עֲלוֹת בָּהָר וּנְגֹעַ בְּקָצֵהוּ כָּל־הַנֹּגֵעַ בָּהָר מוֹת יוּמָֽתAnd thou shalt set bounds unto the people round about, saying, Take heed to yourselves, that ye go not up into the mount, or touch the border of it: whosoever toucheth the mount shall be surely put to death:

13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無論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到角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לֹא־תִגַּע בּוֹ יָד כִּֽי־סָקוֹל יִסָּקֵל אוֹ־יָרֹה יִיָּרֶה אִם־ בְּהֵמָה אִם־אִישׁ לֹא יִחְיֶה בִּמְשֹׁךְ הַיֹּבֵל הֵמָּה יַעֲלוּ בָהָֽרThere shall not an hand touch it, but he shall surely be stoned, or shot through; whether it be beast or man, it shall not live: when the trumpet soundeth long, they shall come up to the mount.

「你」就是摩西。首先,傳道人要不斷教導基督徒,永遠與神保持基本的「界限」(גָּבַל,to bound, border;סָבִיב,places round about, circuit, round about);你在任何方向、任何方面都不可以跨越這個界限。其次,講道台要告訴會眾,僭越和悖逆這條邊界(קָצֶה,end, extremity)的唯一結果就是死(מוֹת יוּמָֽת,創世記2:17)。動詞「摸」(נָגַע)出現了3次(第13節中的「他」應該指西乃山),往前平行創世記創世記3:3,「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向後平行約翰福音20:17,「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同時需要思想烏撒的手與猶大的吻,這些悲劇都是後世的前「車」之鑒。神在這裡對「越界」的警告如此嚴重,這的確令人極度震撼。其中的道理,還可以進一步參見十誡第一塊法版,人演神或拜偶像,茲事體大,攸關人類的核心命運(創世記3:5)。

正因為如此,第13節進一步明確違背這條誡命的嚴重後果和死刑的基本方法:「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不僅如此,大罪彌天,刑罰同時覆蓋人和牲畜:「無論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牲畜」可能指人的產業,或偶像。或者啟示錄中的「獸」(בְּהֵמָה)。但是人與神的隔絕不是永遠的,或者只是有條件的。人與神親近或和好需要一個條件:「到角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這個「角聲拖長」可以指按神的話語親近神;或預表在基督裡神與人和好。或者在基督復臨時,主與我們同在:「16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17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 4:16-17)。實際上,出埃及記以及摩西律法中的「角聲」,都可以平行啟示錄中的「七號」——「角聲拖長」。

不僅如此,這裡的「角聲拖長」還可以平行「禧年」的真理:利未記25:8-13,「8你要計算七個安息年,就是七七年。這便為你成了七個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9當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發角聲,這日就是贖罪日,要在遍地發出角聲。10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11第五十年要作為你們的禧年。這年不可耕種,地中自長的,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12因為這是禧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吃地中自出的土產。13這禧年,你們各人要歸自己的地業」。當然,這禧年預表耶穌為我們贖罪,而我們因此與神和好:希伯來書10:19-22,「19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20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21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22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另參馬太福音27:51)。

五、三天(14)

14摩西下山往百姓那裡去,叫他們自潔,他們就洗衣服。וַיֵּרֶד מֹשֶׁה מִן־הָהָר אֶל־הָעָם וַיְקַדֵּשׁ אֶת־הָעָם וַֽיְכַבְּסוּ שִׂמְלֹתָֽםAnd Moses went down from the mount unto the people, and sanctified the people; and they washed their clothes

15他對百姓說,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不可親近女人。וַיֹּאמֶר אֶל־הָעָם הֱיוּ נְכֹנִים לִשְׁלֹשֶׁת יָמִים אַֽל־תִּגְּשׁוּ אֶל־ אִשָּֽׁהAnd he said unto the people, Be ready against the third day: come not at your wives.

摩西是順命的僕人,神怎樣說,他就怎樣行。這兩節經文再一次回到「出埃及記中的三重重複」那個主題。正因為重複,所以沒有釋經難題。只是注意14與2「山下」這個空間概念的首尾呼應。然後是「三個月」與「第三天」這個時間概念的首尾呼應——與神相會,以色列人要忍耐三個月之後,再加三天。這首先是忍耐的功課。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全新的概念:「不可親近女人」:אַֽל־תִּגְּשׁוּ אֶל־ אִשָּֽׁה,come not at a woman。KJV這個翻譯不是很準確,所謂come not at your wives。一方面,אִשָּׁה主要指女人,雖然有時候可以指妻子;另一方面,אִשָּׁה在這裡也可視為單數名詞。NIV則完全是意譯:Abstain from sexual relations。無論如何,我們不知道這是神對摩西的吩咐而上文省略了,還是摩西自己根據神的心意作了發揮。但可以說這個解釋應該不違背神的旨意。當然這與禁慾的誇張無關,主要指人在神面前應該刻苦己心,全面預備。或許這節經文應該表明,最終侍立在神面前的應該是男人,女牧師在這裡再一次被否決。同時,婚姻家庭神學永遠不可放在神學之上。不僅如此,神要差遣男人組織的軍隊,征服迦南。

首先,「29耶穌回答說,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神的大能。30當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31論到死人復活,神在經上向你們所說的,你們沒有念過嗎?32他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馬太福音22:29-32)。與此同時,神呼召男人到他面前來,更是為了吩咐他們往普天下去,見證基督,因信行義,這是一場戰爭,這是耶和華的軍隊,這是殉道之旅。二者真實摩西進入埃及和曠野而打發妻子回去的原因之一;同時參見啟示錄14:1-5,「1我又觀看,見羔羊站在錫安山,同他又有十四萬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寫在額上。2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像眾水的聲音,和大雷的聲音。並且我所聽見的好像彈琴的所彈的琴聲。3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除了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4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他。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5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阿門。

任不寐,2022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