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出埃及記25:1-9,
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2你告訴以色列人當為我送禮物來,凡甘心樂意的,你們就可以收下歸我。
3所要收的禮物,就是金,銀,銅,4藍色,紫色,朱紅色線,細麻,山羊毛,5染紅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莢木,6點燈的油並作膏油和香的香料,7紅瑪瑙與別樣的寶石,可以鑲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
8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9製造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樣式。
感謝神的話語。我們在復活節進入了聖經中至為獨特的單元:會幕。出埃及記25:1-9更是最好的復活節證道經文之一,因為這段經文的主題就是奉獻、捨己、犧牲。從錢財、榮耀到生命。復活並且唯有相信復活之後才能建立會幕或教會,因為教會就是一場殉道;唯有見證復活之後的彼得才會發生驚天巨變(約翰福音13:36-38;使徒行傳5:26-32)。換言之,唯有復活可以帶領教會勝過陰間的門,被建立在磐石之上。這磐石就是基督:「14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15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希伯來書2:14-15)。阿門。
導論一:復活的教會
所以約翰福音2:13-21就這樣將復活與重建會幕鏈接在一起:「13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14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15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16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17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18因此,猶太人問他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什麼神跡給我們看呢?19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20猶太人便說,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21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22所以到他從死裡復活以後,門徒就想起他說過這話,便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
所以弟兄們,求神使用我們建立教會,作基督復活的見證,主語以弗所書1:17-23中「復活」與「教會」兩個概念之間的關聯:「17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18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19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20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裡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21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22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23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求主賜給我們勇敢的心。因為如果相信復活的基督徒都不能勇敢,就根本沒有真正的教會;就只剩猾人雞湯教。「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哥林多前書15:19)。不僅如此,實際上主流教會和外邦暴政的醜惡及其根源,不過都是因為怕貪和假。一切主義和教義,一切下三濫、三姓家奴和背叛拆毀,不過都是亞當遮蓋「我就害怕」的葉裙(創世記3:10)。正因為如此,馬太福音28章是復活節的篇章,可以重新這樣交叉結構:不要害怕(1-10),不怕他們(11-15),建立教會(16-20)——而且基督也是在山上指示門徒建立教會。而害怕的結局我們是知道的:「惟有膽怯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啟示錄21:8)。這是主的話語:「不要害怕」(馬太福音28:5,10)。阿門。
導論二:結構與意義
人有理由害怕,一方面,因為怕死而害怕法老和埃及人。這是出埃及記1-20章要醫治的疾病。另一方面,因為怕死而貪愛或崇拜金牛犢,或者不肯奉獻、犧牲和捨己,這是出埃及記20-40章要埋葬的舊人。不僅如此,出埃及記1-20章的主題是復活,出埃及記20-40的主題是會幕。因此出埃及記本身就是基督復活與基督教會雙重主題的緊密結合,就是新郎與新婦的婚筵。沒有基督就沒有復活,沒有教會就沒有復活的見證。所以會幕至關重要,因為教會至關重要。因此這也是出埃及記春季課程的期末作業:每個學員繪製會幕結構示意圖,並參考Mabum M.Sarna專著P156-157。
這兩個正方形,可以粉筆指向兩大核心真理。第一、外院:人和人子的責任。或只知道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或人藉著基督的獻祭並跟隨基督捨己,與神和好。這是基督徒的祭壇:行公義,好憐憫,謙卑地與神同行。第二、聖所:耶穌基督兩次降臨,但涉及至少單個方面的神聖作為:救贖、供應與審判。教會同時傳講這兩個正方形的真理。不僅如此,這個長方形指向神的創造,一切都出於神,而我們的神道成肉身,祂的帳幕在人間。所謂「我的國不在這世界上」(我的國不出於這世界),乃是因為這是從天上降臨的會幕;但神的會幕在人間,「願祂的國降臨」。而讓我們特別震驚的不僅僅是聖經啟示的神藉著會幕與以色列同在,而且也讓我們看見,創造萬有的神如何節制自己的「殿宇」。聖所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豪宅,「大教堂」和一切該隱大城,只是出於人的狂妄和恐懼。
建議大家重讀一遍出埃及記25-40章,將之交叉結構:會幕的教導(25-31),金牛犢事件(32-34),會幕的建造(35-40)。教會的建立從來「一波三折」,從而勝過陰間的門。實際上這個一波三折的結構,也是約伯記的基本結構;更是基督兩次降臨的基本結構:第一次降臨-教會歷史-第二次降臨。而出埃及記25-31這個單元,至少有三者結構方式。這是第一種簡單的平鋪直敘的敘事結構:
一、預備
01、奉獻:25:1-9
二、聖所
02、約櫃:25:1-22
03、桌子:25:23-30
04、燈台:25:31-40
05、帳幕:26:1-37
06、祭壇:27:1-8
07、院子:27:9-19
08、燃燈:27:20-21
三、祭司
08、燃燈:27:20-21
09、聖服:28:1-43
10、祭司:29:1-37
11、獻祭:29:38-46
12、香壇:30:1-10
四、維護
13、贖價:30:11-16
五、祭司
14、銅盆:30:17-21
15、香膏:30:22-38
六、技工
16、技工:31:1-11
七、開工
17、31:12-18(注意圍繞金牛犢事件,安息日信息的前後回應:35:1-3)
與之平行的結構方式,回應了「七天創造」這個基本主題;就是有七次「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將會幕的建造分成七個部分(25:1,30:11,30:17,30:22,30:34,31:1,31:12);這七部分以依次平行七天的創造。另參出埃及記40:17,「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帳幕就立起來」。實際上還可以將出埃及記25-31章分成三大部分:聖所(25-27)、祭司(28-30)與技工(31)。這也是教會的三個基本方面:教堂、牧師和同工。
因此我們依次用四個主日講完出埃及記25-31章,也只能是「概論」。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出埃及記325-31的導論部分,出埃及記25:1-9還可以進一步這樣交叉結構:一、神吩咐獻禮物(1-2);二、以色列人所要奉獻的禮物包括七大類(金屬、印染、紡織、木材、油料、香料、寶石),或細分為十五種禮物(3-7);三、神吩咐造聖所(8-9)。一切奉獻、捨己和犧牲,最終都是為了建立聖所、會幕或教會。
一、一顆新心(1-2)
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וַיְדַבֵּר יְהוָה אֶל־מֹשֶׁה לֵּאמֹֽר;And the LORD spake unto Moses, saying,
2你告訴以色列人當為我送禮物來,凡甘心樂意的,你們就可以收下歸我。דַּבֵּר אֶל־בְּנֵי יִשְׂרָאֵל וְיִקְחוּ־לִי תְּרוּמָה מֵאֵת כָּל־אִישׁ אֲשֶׁר יִדְּבֶנּוּ לִבּוֹ תִּקְחוּ אֶת־תְּרוּמָתִֽי;Speak unto the children of Israel, that they bring me an offering: of every man that giveth it willingly with his heart ye shall take my offering.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一方面,這是神說。這個神說就是創世記第一章中的神說,也是約翰福音第一章中的道。神要在神說和基督裡重造天地,而在這裡,這個創造之功指向會幕或教會。另一方面,出埃及記25:1平行出埃及記24:1和24:1,神說指向聖約,也指向會幕;而在這裡,我們可以聚焦山上的指示。把這些經文連起來讀:出埃及記6:10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7:19a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8:5a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13: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14:1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16: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25: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30: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30:17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30:22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3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31:12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出埃及記40: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不僅如此,神也藉著僕人摩西向所有以色列人說話,「你告訴以色列人」(另參出埃及記33:5)。這句話指向傳道人的權柄和責任,也表明以色列人或人類,需要接受真理的教導,並靠真理成聖。罪人要在聖道中重生。
關於奉獻禮物,可以平行閱讀哥林多前書8-9中平行的信息:「1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2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3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24所以你們務要在眾教會面前,顯明你們愛心的憑據,並我所誇獎你們的憑據。1論到供給聖徒的事,我不必寫信給你們。2因為我知道你們樂意的心,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亞該亞人預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5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預備妥當,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6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7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另參使徒行傳20:32-35,「32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33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34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35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另外注意出埃及記30:11-16,再造那裡,奉獻進一步被定義為贖價。
人的重生在第2節經文中中至少表現為四個基本方面。第一、「當為我」(וְיִקְחוּ־לִי)。為神為真理,取代了為自己。這與獻凡火相對立,人終於進入捨己的新生命。第二、「(每一個人)送禮物」(תְּרוּמָה מֵאֵת כָּל־אִישׁ)。תְּרוּמָה的意思是:contribution, offering。這實際上使以色列人可以勝過魔鬼的第一試探,就是好作食物。錢財這座假神,在奉獻行動中被拆毀。所以路德教會樂於把奉獻袋送到習國人面前,就是要釘死或「噁心死」這些貪財又假冒為善的災民。不僅如此,神賜給人類財富的首要目的就是建立聖所,而不是消費和作惡。第三、「甘心樂意」(אֲשֶׁר יִדְּבֶנּוּ לִבּוֹ)。動詞נָדַב的意思是:to incite, impel, make willing。如士師記5:2,「因為以色列中有軍長率領,百姓也甘心犧牲自己,你們應當頌讚耶和華」。教會是自由事業,不勉強任何人;而神要賜給我們一顆新心(出埃及記25:2,35:21,35:29;歷代志下29:31)。第四、「你們就可以收下歸我」(תִּקְחוּ אֶת־תְּרוּמָתִֽי)。תְּרוּמָה重複出現。你們指向教會領袖。一方面,基督徒要順服教會的權柄;另一方面,牧者接受的奉獻除了養生之外,只能用於教會或福音目的。
二、三重見證(3-7)
3所要收的禮物,就是金,銀,銅,וְזֹאת הַתְּרוּמָה אֲשֶׁר תִּקְחוּ מֵאִתָּם זָהָב וָכֶסֶף וּנְחֹֽשֶׁת;And this is the offering which ye shall take of them; gold, and silver, and brass,
4藍色,紫色,朱紅色線,細麻,山羊毛,וּתְכֵלֶת וְאַרְגָּמָן וְתוֹלַעַת שָׁנִי וְשֵׁשׁ וְעִזִּֽים;And blue, and purple, and scarlet, and fine linen, and goats』 hair
5染紅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莢木,וְעֹרֹת אֵילִם מְאָדָּמִים וְעֹרֹת תְּחָשִׁים וַעֲצֵי שִׁטִּֽים;And rams』 skins dyed red, and badgers』 skins, and shittim wood,
6點燈的油並作膏油和香的香料,שֶׁמֶן לַמָּאֹר בְּשָׂמִים לְשֶׁמֶן הַמִּשְׁחָה וְלִקְטֹרֶת הַסַּמִּֽים;Oil for the light, spices for anointing oil, and for sweet incense,
7紅瑪瑙與別樣的寶石,可以鑲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אַבְנֵי־שֹׁהַם וְאַבְנֵי מִלֻּאִים לָאֵפֹד וְלַחֹֽשֶׁן;Onyx stones, and stones to be set in the ephod, and in the breastplate.
1、三重試煉
我們可以將這5節經文交叉結構:3與7首尾呼應指向金銀財寶;這可以對應魔鬼第一重試探:好作食物。這涉及新人類與「物質世界」的關係。以弗得和胸牌可以放在第28章再討論。4與6前後呼應,衣物和香料,可以平行魔鬼的第二重試探:悅人的眼目。這涉及基督徒與人類或他人的關係(「傳揚我們的名」或「人的榮耀」)。當然4可以指「穿上新人」(以弗所書4:24);6指「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哥林多後書2:14-17)。中間第5節,指完全的捨己、獻身或犧牲生命。這可以平行魔鬼的第三重試探: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因為「喜愛」(חָמַד)這個概念本意是貪戀和權欲(出埃及記20:17);這指向基督徒與肉身的關係,「捨命」。
總而言之,這三重奉獻實際上是在挑戰人的自私,自我;從這裡可以將約伯們從自我中心的世界中拯救出來,勝過魔鬼。讓我們再重複一下復活和教會之間的基本邏輯關係。第一、教會是完全捨己的事業,是全新的創造。第二、人的捨己主要包括勝過錢財、榮耀甚至「生命」(肉身)。第三、但是沒有人按人性可以捨己,所謂「道德」不過是為了悅人眼目或薩滿的商業兵法。第四、只有復活或關涉復活的信仰,才可能將人從世界、罪和死亡中拯救出來,成為新造的人;並為新天新地和永生去奉獻一切。第五、也唯有持續的教會生活,才可能將復活的信仰不斷內化為我們的生活。而復活信仰所勝過的三重試探,平行了主禱文結束這句話:「因為國度、權柄和榮耀都是你的,直到永遠,阿門」。必須強調的是,第6節中的名詞「膏」(מָשְׁחָה),即「彌賽亞」(基督)的音譯;這是這個概念在聖經中第一次出現。
需要強調的是,這5節經文至少指向了15中禮物,而首當其衝就是「金銀銅」;而且3節與7節首尾呼應,可以指向「金銀財寶」。這對愛財如命和GDP至上的人而言,是要發出殺豬般的嚎叫的。但是我們要明白,這金銀財寶本來就屬於神;其他一切禮物都是神創造的。這一事實,可以參見創世記2:11-12,「11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的。在那裡有金子,12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注意兩者之間相關概念的平行。只是人霸佔侵佔了神造的世界,就以為自己是主,也算盜國自肥,習以為常。這也是我們上個主日講約伯記的一個目的:你所獻祭的一切本屬於神;而且神看為寶貴。其他概念容易理解,我們重點解釋第5節這三樣禮物。
2、皮肉之死
這裡談到兩類動物的皮或皮肉,可以指向他們的生命或肉身。約伯記19:23-26,「23惟願我的言語現在寫上,都記錄在書上。24用鐵筆鐫刻,用鉛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遠。25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26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而這三種材料主要是用來建造聖所的遮蓋和框架的。其中道理可以平行以西結書37;5-9,「5主耶和華對這些骸骨如此說,我必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6我必給你們加上筋,使你們長肉,又將皮遮蔽你們,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你們便知道我是耶和華。7於是,我遵命說預言。正說預言的時候,不料,有響聲,有地震。骨與骨互相聯絡。8我觀看,見骸骨上有筋,也長了肉,又有皮遮蔽其上,只是還沒有氣息。9主對我說,人子阿,你要發預言,向風發預言,說主耶和華如此說,氣息阿,要從四方(原文作風)而來,吹在這些被殺的人身上,使他們活了」。
第一、「染紅的公羊皮」,這涉及殺害了——不殺羊無法取皮。這是最初發生的殺羊剝皮事件:「耶和華神為亞當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給他們穿」(創世記3:21)。而這些信息最終指向基督事件。約翰福音19:23-24,「23兵丁既然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裡衣。這件裡衣,原來沒有縫兒,是上下一片織成的。24他們就彼此說,我們不要撕開,只要拈鬮,看誰得著。這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兵丁果然作了這事」。另參加拉太書3:27,「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以弗所書4:24,「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如果以色列人被定義為耶和華草場上的羊,那麼「獻身」的含義就完全周延了。染紅這個動詞就是אָדַם,就是亞當;就是末後的亞當。可以指向流血事件,參見上次主日證道的信息。這是公羊皮的主要用途:帳幕的頂棚,是聖所的「天」:出埃及記26:14,「又要用染紅的公羊皮作罩棚的蓋,再用海狗皮作一層罩棚上的頂蓋」;啟示錄7:15,「所以他們在神寶座前,晝夜在他殿中事奉他。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基督是我們的遮蓋,「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雅各書5:20)。山羊也是悔改的生命,注意馬太福音25章中「左邊的山羊」——按本性是自私剛硬的非政治主流邪教。
第二、海狗皮:וְעֹרֹת תְּחָשִׁים,and badgers』 skins。名詞תַּחַשׁ的意思未能確定,海狗即「毛皮海獅」或「毛皮海豹」。但未必真是海獅或海豹。這是傳統的解釋:perhaps the badger or dugong, dolphin, or sheep or a now extinct animal。這個名詞在舊約中出現了14次。另參以西結書16:10,「我也使你身穿繡花衣服,腳穿海狗皮鞋,並用細麻布給你束腰,用絲綢為衣披在你身上」。這是會幕中海狗皮的用途:出埃及記26:14,「又要用染紅的公羊皮作罩棚的蓋,再用海狗皮作一層罩棚上的頂蓋」;出埃及記39:34,「染紅公羊皮的蓋,海狗皮的頂蓋,和遮掩櫃的幔子」;民數記4:6,「又用海狗皮蓋在上頭,再蒙上純藍色的毯子,把槓穿上」;民數記4:8,「在其上又要蒙朱紅色的毯子,再蒙上海狗皮,把槓穿上」;民數記4:10,「又要把燈台和燈台的一切器具包在海狗皮裡,放在抬架上」;民數記4:11,「在金壇上要鋪藍色毯子,蒙上海狗皮,把槓穿上」;民數記4:12,「又要把聖所用的一切器具包在藍色毯子裡,用海狗皮蒙上,放在抬架上」;民數記4:14,「又要把所用的一切器具,就是火鼎,肉鍤子,鏟子,盤子,一切屬壇的器具都擺在壇上,又蒙上海狗皮,把槓穿上」;民數記4:25,「他們要抬帳幕的幔子和會幕,並會幕的蓋與其上的海狗皮,和會幕的門簾」。如果人類一般將海狗踩在腳下,如今就如此被抬舉為貴重器皿了。海狗也是一種大魚:「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約翰福音21:11)。
第三,皂莢木。這涉及砍伐或這些樹木的「犧牲」。שִׁטָּה:acacia tree, acacia wood(以賽亞書41:19等),洋槐;刺槐;金合歡樹。acacia是「多刺」的意思;希伯來文שֹׁטֵט也有這樣的含義:scourge,災難;禍患;鞭子;鞭笞;折磨;使痛苦;嚴懲。如約書亞記23:13,「你們要確實知道,耶和華你們的神必不再將他們從你們眼前趕出。他們卻要成為你們的網羅,機檻,肋上的鞭(שֹׁטֵט),眼中的刺,直到你們在耶和華你們神所賜的這美地上滅亡」。這個概念當然指向受鞭傷的基督耶穌,所謂以祂的身體為殿。這是皂莢木的用途:出埃及記25:10,「要用皂莢木作一櫃,長二肘半,寬一肘半,高一肘半」;出埃及記25:13,「要用皂莢木作兩根槓,用金包裹」;出埃及記25:23,「要用皂莢木作一張桌子,長二肘,寬一肘,高一肘半」;出埃及記25:28,「要用皂莢木作兩根槓,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出埃及記26:15,「你要用皂莢木作帳幕的豎板」;出埃及記26:26,「你要用皂莢木作閂,為帳幕這面的板作五閂」;出埃及記26:32,「要把幔子掛在四根包金的皂莢木柱子上,柱子上當有金鉤,柱子安在四個帶卯的銀座上」;出埃及記26:37,「要用皂莢木為簾子作五根柱子,用金子包裹。柱子上當有金鉤,又要為柱子用銅鑄造五個帶卯的座」;出埃及記27:1,「你要用皂莢木作壇。這壇要四方的,長五肘,寬五肘,高三肘」;出埃及記27:6,「又要用皂莢木為壇作槓,用銅包裹」;出埃及記30:1,「你要用皂莢木作一座燒香的壇」;出埃及記30:5,「要用皂莢木作槓,用金包裹」。
三種建材都是會幕的核心材料,指向基督,然後指向基督徒。「19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20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21各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22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以弗所書2;19-22)。不僅如此,公羊和海狗分別是陸地與海洋中的動物,而皂莢木是沙漠或曠野中的植物,也算覆蓋了這世界的所有領域,而且幾乎都是各自區域特別剛硬的人或巨人。基督,唯有基督,可以將這些罪人建造成祂的聖殿。這些渾身長刺的破石頭兒,這些人間的罪魁或萬物中的渣滓,在被建成教會的過程中,必然一直被撒但的使者控告。這是聖靈為他們所作的辯護:「33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34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馬書8:33-34)。
三、以馬內利(8-9)
8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וְעָשׂוּ לִי מִקְדָּשׁ וְשָׁכַנְתִּי בְּתוֹכָֽם;And let them make me a sanctuary; that I may dwell among them.
9製造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樣式。כְּכֹל אֲשֶׁר אֲנִי מַרְאֶה אוֹתְךָ אֵת תַּבְנִית הַמִּשְׁכָּן וְאֵת תַּבְנִית כָּל־כֵּלָיו וְכֵן תַּעֲשֽׂוּ;According to all that I shew thee, after the pattern of the tabernacle, and the pattern of all the instruments thereof, even so shall ye make it.
基督(8)和祂的道(9)是教會的根基。另外注意第8節中的「聖所」與第9節中的「帳幕之」間的平行。再沒有這兩節經文更能對教會真理簡明扼要了。第一、教會是神的聖所(לִי)。她不屬於任何人。正如新婦只屬於新郎。正確的說法是神的教會,基督的教會。我們只是教會的建築材料,個體基督徒既不是新婦,更不是新郎。第二、但我們有建造或被造的責任(וְעָשׂוּ)。第三、教會雖然不是building,但是一個所在;而且是被分別出來的聖所:מִקְדָּשׁ,sacred place, sanctuary, holy place(15:17)。一方面, 我們應該成為義人;另一方面,唯真理能使人成聖。第四、道成肉身,神藉著教會與我們同在。這意味著,神不會與教會之外的人同在。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教會之外無救恩」。第五、建造教會只能根據並遵行神的指示:就是傳道、聽道、信道、行道。
最後研究帳幕:מִשְׁכָּן,dwelling place, tabernacle。這個名詞在舊約中出現了139次,這是第一次。其動詞詞根שָׁכַן的基本含義是to settle down, abide, dwell, tabernacle, reside(創世記3:24,9:27,14:13等)。嚴格來說,基督教不是避世的宗教,既不是回歸山洞,也不是返回內心。但基督教也不是入世的宗教,而是祂的帳幕在人間:分別,但是同在;同在,但是分別。一方面,「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14);另一方面,「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4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3-4)。阿門。
任不寐,202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