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第一課:基督作王治理這地(1:1-3)

      希伯來書第一課:基督作王治理這地(1:1-3)已關閉評論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希伯來書1:1-3,

1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2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

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3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

感謝主的話語。希伯來書開宗明義,論述神在基督裡與所造世界的治理關係;而這段經文因此可以分成兩大部分:第一|論聖經:神藉先知曉瑜列祖與神藉聖子曉瑜我們;第二,論基督:舊約新約共同主題是立基督作王治理這地。基督與受造世界的關係進一步表現為七個基本方面(參見希伯來書1:1-3引論),可以仔細查考希伯來書1:2b-3中的七個動詞:承受、創造、是、是、托住、洗淨、坐。

因此希伯來書1:1-3的主題就是聖經論(參提摩太后書3:15)和基督論,或者何為基督,基督是誰。第一段也可以視為「序言」,讓我們看見神是說話的神,既藉著先知向古人說話;也藉著聖子向今天的我們說話。注意其中眾先知與他兒子之間的對比。其他信息可以形成交叉結構。其中中間兩句話強調耶穌基督就是神;首尾呼應的兩部分信息論述基督與萬有、世界和人類的關係。但是,信經塑造的主流基督教,用聖經並未結構性呈現的神性論(三位一體和基督受生受造及神人二性)挪移了基督與世界及世界之王、世上眾王之間的關係;同時將「聖經教導人學義」的核心教導,彎曲為「我信」或唯獨信心,同時將神本主義的啟示真理,異化為人本主義的心學。不僅如此,尼西亞信經恰恰是世界之王強加給教會的「獸印」。馬太福音22:21,「他們說,是該撒的。耶穌說,這樣,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尼西亞信經是對主流的莫大諷刺。按他們的理解,信經絕對是歸給神的物;但該撒狄奧多西偏讓這物也姓習:我的不是你的,但你的必須是我的。二千年沒有一位基督徒說不=呸。基督徒皇帝也不能主持教會教義的制定:「他們就阻擋烏西雅王,對他說,烏西雅阿,給耶和華燒香不是你的事,乃是亞倫子孫承接聖職祭司的事。你出聖殿吧。因為你犯了罪。你行這事,耶和華神必不使你得榮耀」(代下26:18)。狄奧多西果然如是。何況主流一直演政教分離。神立基督作王治理全地,是聖經始終如一的啟示(參見引論)。該撒和基督教二元論,是基督教非政治化教義的根本目標戶互為表裡。這是在該撒主導之下建立的教義,並藉著假師傅對馬太福音22:21、約翰福音8:38、羅馬書13:1及彼得後書2:13的彎曲逐漸完善的撒但之理。

大逼迫中的教會,要回歸和信靠在全地作王、在天上掌權的基督。而基督教重建旨在返回這個根本性的啟示。但基督教所信所傳的,到底是不是這位基督?第一、只經派所傳的,不是今天仍然對這世代說話的基督;第二、靈修派所傳的,不是創造並治理諸世界的基督。「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啟示錄2:5)。阿門。

一、說話之神

1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

2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

這段經文可以簡單分成兩部分:古時的神與末世的神——祂是一直向人類特別是教會說話的神。因此這也是希伯來書前後呼應的信息:希伯來書13:7-8,「7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傚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8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神一直在說話,而這一直並正在說話的神,就構成了講道和講章的根基和內容。而這裡的「我們」是正在遭遇逼迫的教會,需要從聖經中汲取力量。因此,宗教改革高舉「唯獨聖經」這面大旗,從開始就是不誠實的——他們只是「唯獨我們喜悅的聖經」並迴避現實針對性。這是非常嚴肅的鏡鑒,提醒基督教重建運動常常禱告警醒,免得重蹈覆轍。「唯獨聖經」若等於「只查考聖經」,必須轉向「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提摩太后書3:15)。只經派比雞湯教更壞更雞。

1、古時

1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Πολυμερῶς καὶ πολυτρόπως πάλαι ὁ θεὸς λαλήσας τοῖς πατράσιν ἐν τοῖς προφήταις;God, who at sundry times and in divers manners spake in time past unto the fathers by the prophets,

何為神,或聖經啟示的神?僅就這節經文而言,神有三個特徵。第一、祂是說話的神(主體)。第二、祂是向列祖說話的神(對像)。不僅如此,神說在這裡被定義「曉喻」。這同樣重要。第三、祂是曾藉著眾先知說話的神(中介)。這是神對人說話的主要方式。

英譯本將God置於希伯來書第一句和的第一個字,或許是為了顯示神本主義這個高言大智。不過在希臘文中,ὁ θεὸς位於這個句子的中心。首先出現的是一個並列詞組:Πολυμερῶς καὶ πολυτρόπως。第一個詞是副詞πολυμερῶς,基本含義是by many portions, by many times and in many ways;有「多次多方」的含義。這個副詞在新約中只出現這一次。第二個並列的副詞πολυτρόπως加強了「多方」這個概念(in many manners),這個副詞在新約中也只出現一次。然後就是第三個副詞πάλαι,of old, former,long ago(馬太福音11:21等);「古時」,很久以前。這個概念大約相當於創世記1:1的「起初」。與此相關,緊接著ὁ θεὸς之後的就是創世記1章中反覆出現的「神說」: λαλέω。我們的神是說話的神,不是偶像。而且祂說有就有。「多次多方」的原因至少有三:第一、列祖反覆的遺忘和悖逆;因為這種「神說」不是人願意領受的;第二、但這是神的旨意,無論怎樣攔阻,最終仍要「道成肉身」。第三、釋經講道不可斷章取義,必須「前後書」一以貫之。

那麼祂對誰說話呢?「列祖」: τοῖς πατράσιν,the fathers。首先,祖宗不是崇拜的對象,而是神啟之有限的人。其次,神的啟示只是給了以色列人的祖宗,並沒有托付給外邦人,無論是老子還是孫子。所以羅馬前書3:1-2說,「1這樣說來,猶太人有什麼長處?割禮有什麼益處呢?2凡事大有好處。第一是神的聖言交託他們」。最後, 神對列祖說話的方式被定義為「曉喻」: λαλέω,公開講論,使之聽見,並且明白。所以這個動詞也出現在約翰福音18:20-21,「20耶穌回答說,我從來是明明地對世人說話。我常在會堂和殿裡,就是猶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訓人。我在暗地裡,並沒有說什麼。21你為什麼問我呢?可以問那聽見的人,我對他們說的是什麼。我所說的,他們都知道」。希律的差役「多次多方」包括警察請人喝茶,要掃聽我們在講什麼。我們所講的一切都是公開的。

不僅如此,神對列祖所說的話重點在什麼地方呢?以色列公認的祖宗當然是亞伯拉罕:神要將萬國交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而這一應許經過摩西、大衛開始成為在路上的事實。「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2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3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1-3);「4我與你立約,你要作多國的父。5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6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7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8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9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和你的後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約」(創世記17:4-9)。簡而言之,神就是要亞伯拉罕的後裔治理這地(創世記1:26-28)。而希伯來書1:1與 1:2-3是完全平行的——耶穌就是亞伯拉罕那位後裔,所以要作王治理萬國:「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加拉太書3:16;馬太福音1:1)。

最後,問題是,神是如何說話或向人類說話或說人話而非方言的呢?就是「藉著眾先知」。這意味著什麼呢?第一,舊約或先知書都是神的話語。第二、人不都是先知,所以神的僕人及相關的聖職是絕對必要的,是神所設立的。第三、先知也是人,他們講得是人話,為要讓人能聽明白。這一點無需「悟道」,更否定靈恩派的「方言」。在原文中,ἐν τοῖς προφήταις位於這個句子的末尾;而這個句子更準確的翻譯就是「在眾先知中」,相當於說,神在聖經中說話。那何為聖經呢?「15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17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后書3:15-17);「你們查考聖經。(或作應當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 約翰福音5:39)。只經派在這兩方面都是敗壞人的。

2、末世

2a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π σχτων τν μερν τοτων λλησεν μν ν υἱῷHath in these last days spoken unto us by his Son

與古時平行的概念就是末世:ἐπ᾽ ἐσχάτων τῶν ἡμερῶν τούτων,n these last days。而這個概念讓我們看見,從耶穌時代到今天,都是新約定義的末世。這就足以表明,教會已經出生,需要在這末世作見證,預備基督的復臨。這就意味著,以過去十字架為中心的神學結構是瘸腿的。不僅如此,在舊約中,第一次聚焦末世論真理的是被神利用的巴蘭(更早的觀念參見創世記49:1),而他的預言與基督徒遭遇革老丟密切相關(另參但以理書2:28):

「14現在我要回本族去。你來,我告訴你這民日後(בְּאַחֲרִית הַיָּמִֽים,in the last days)要怎樣待你的民。15他就題起詩歌說,比珥的兒子巴蘭說,眼目閉住(閉住或作睜開)的人說,16得聽神的言語,明白至高者的意旨,看見全能者的異象,眼目睜開而仆倒的人說,17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毀壞擾亂之子。18他必得以東為基業,又得仇敵之地西珥為產業。以色列必行事勇敢。19有一位出於雅各的,必掌大權。他要除滅城中的余民。20巴蘭觀看亞瑪力,就題起詩歌說,亞瑪力原為諸國之首,但他終必沉淪。21巴蘭觀看基尼人,就題起詩歌說,你的住處本是堅固。你的窩巢作在巖穴中。22然而基尼必至衰微,直到亞述把你擄去。23巴蘭又題起詩歌說,哀哉。神行這事,誰能得活,24必有人乘船從基提界而來,苦害亞述,苦害希伯。他也必至沉淪」(民數記24:14-24)。

末世至少有四大特點:撕裂、逼迫、審判結合復興(重建)。「末世審判」不僅臨到逼迫教會的外邦暴君,也臨到終日「平安了平安了」的仙姑和主流假先知:「16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些先知向你們說預言,你們不要聽他們的話。他們以虛空教訓你們,所說的異象是出於自己的心,不是出於耶和華的口。17他們常對藐視我的人說,耶和華說,你們必享平安。又對一切按自己頑梗之心而行的人說,必沒有災禍臨到你們。18有誰站在耶和華的會中得以聽見並會悟他的話呢?有誰留心聽他的話呢?19看哪。耶和華的忿怒好像暴風,已經發出。是暴烈的旋風,必轉到惡人的頭上。20耶和華的怒氣必不轉消,直到他心中所擬定的成就了。末後的日子你們要全然明白」(耶利米書23:16-20;另參耶利米書30:24);「38我要在以攔設立我的寶座,從那裡除滅君王和首領。這是耶和華說的。39到末後,我還要使被擄的以攔人歸回。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49:38-39,另參但以理書10:14,以西結書38:16,何西阿書3:5,瑪拉基書4:1-3)。

在新約聖經中,形容詞ἔσχατος與單數的ἡμέρα結合,翻作「末日」(如約翰福音6:44等)。與複數的ἡμέρα結合,翻作末世。如使徒行傳2:17-18,「17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18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提摩太后書3:1,「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雅各書5:3,「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彼得前書1:5,「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彼得前書1;20,「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彼得後書3:3-4,「3第一要緊的,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4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約翰一書2:18-19,「18小子們哪,如今是末時了。你們曾聽見說,那敵基督的要來現在已經有好些敵基督的出來了。從此我們就知道如今是末時了。19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去,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

「曉諭」( λαλέω)這個動詞平行。末世神藉著「兒子」(ν υἱῷ)說話;兒子與眾先知平行。神藉著祂的兒子說話,這是什麼意思呢?約翰福音3:11,「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我們所見證的,是我們見過的。你們卻不領受我們的見證」; 約翰福音7:18,「人憑著自己說,是求自己的榮耀。惟有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這人是真的,在他心裡沒有不義」;約翰福音8:38,「我所說的,是在我父那裡看見的。你們所行的,是在你們的父那裡聽見的」;約翰福音12:48-50,「 48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49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什麼,講什麼。50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約翰福音14:9-17,「9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10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11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作的事信我。12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13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14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15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16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或作訓慰師下同)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17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約翰福音14:25-26,「25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26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神在基督裡,已經將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切真理都講完了,聖靈在教會中的全部使命,就是回想或解釋基督說過的話。因此,基督以後不再有聖經作者意義上的「先知」了,更沒有所謂「最大的先知」(啟示錄22:18-19)。另參約翰福音15:22,「我若沒有來教訓他們,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他們的罪無可推諉了」。末世傳道必須傳審判的信息。

最後是「我們」與「列祖」平行。這個「我們」首先應該包括希伯來書的作者。另參哥林多前書11:23,「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哥林多前書15:8,「末了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加拉太書1:11-12,「11弟兄們,我告訴你們,我素來所傳的福音,不是出於人的意思。12因為我不是從人領受的,也不是人教導我的,乃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使徒行傳9:5-6,「5他說,主阿,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6起來,進城去,你所當作的事,必有人告訴你」;使徒行傳18:9-10,「9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10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哥林多後書12:8-9,「8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9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希伯來書的作者只能是保羅)。其次,「我們」指向眾使徒及使徒時代的人。因此值得強調的是,這是只經派的第三個致命騙術:只查考聖經,但迴避現實針對性。

二、治世之王

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

3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

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

這個交叉結構至少要顯明基督論兩個方面的基本真理。第一、祂與神的關係:「3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第二、祂與世界或人類的關係:「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 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兩者可以平行希伯來書7:1-3,「1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本是長遠為祭司的。他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就迎接他,給他祝福。2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取十分之一給他。他頭一個名翻出來,就是仁義王,他又名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3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不僅如此,後者在希伯來書開篇,徹底顛覆了從米蘭赦令以來,該撒主導下「該撒基督二元論」的邪教教義。而事實上,今日西方基督教國家,實質上仍然是「西羅馬帝國」。

1、萬王之王

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ν θηκεν κληρονμον πντων δι ο κα τος αἰῶνας· ποησεν;whom he hath appointed heir of all things, by whom also he made the worlds;

耶穌是神的兒子,神子的基本含義都啟示在這裡了:神立(τίθημι,詩篇2:6)兒子承受(κληρονόμος,6:17,11:7;提多書3:7,雅各書2:5)產業(創世紀21:10;馬太福音21:38;加拉太書3:29,4:30)。基督作為神的兒子,承受的產業是「萬有」( πᾶς)。基本含義就是詩篇89:27,「我也要立他為長子,為世上最高的君王」;詩篇2:7-8,「7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8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全世界都是基督的,全地都屬耶和華。動詞κληρονόμος還可以平行利未記16:8,「為那兩隻羊拈鬮,一鬮歸與耶和華,一鬮歸與阿撒瀉勒(עֲזָאזֵל)」(另參約書亞記18:6-10,希伯來書6:12,17;11:7-11)。這組概念相當於啟示錄中的「神與羔羊」。另外注意亞倫二子的教訓。在某種意義上,世界眾王和假先知就是亞倫的兩個逆子。

約翰福音3:35,「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裡」。保羅在腓立比書2:10-11與歌羅西書1:9-20傳講的是同一個道理;這這進一步證明希伯來書作者是保羅,特別注意歌羅西書1:1,1:11,1:14-16與希伯來書1:1-3中平行的概念。其中歌羅西書解釋了「萬有」或「一切」是什麼意思:

「15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16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17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18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19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住。20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

簡而言之,神子承受萬有首先是純粹政治的概念,就是以前權力都歸基督,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這也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24-28強調的真理:「24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神。25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敵,放在他的腳下。26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27因為經上說,神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既說萬物都服了他,明顯那叫萬物服他的不在其內了。28萬物既服了他,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神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另參哥林多前書8:4-6)。保羅在以弗所書中更是反覆強調了這個政治常識:

「17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18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19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20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裡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21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22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23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以弗所書1:17-23)。

一切政治權力和所有國度必須順服基督或教會之首,這一核心真理最初可以上溯到創世記1:26-28——首造之人有神的形象和樣式(基督本是神的像),就是指管理這治理這地的權力和責任。而這一核心真理在啟示錄中總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這一核心真理在福音書中四度表達為「祂來作王」,並且在主禱文中,首尾呼應地解釋為「願祂的國降臨……國度權柄榮耀都是你的」。與此相關,聖經66卷書貫穿始終的「神說」不是神三位一體內在屬性的關係,也不是基督神性與人性的關係,更不是該撒與基督的二元論;而是一切該撒必須順服基督,否則,必被審判(詩篇2,110)。詩篇47:2,「因為耶和華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另參以賽亞書6:5,撒加利亞14:16-17;瑪拉基書1:14)。而這就是教會在末世首先要傳講的福音和必須交付的見證(啟示錄11)。

2、長存的國

不僅如此,基督的國,並唯有基督的國是長存的國,祂的國沒有窮盡。一方面,基督為萬有之主,根本原因是,萬有或諸世界都是神為基督造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 萬有都是神藉著基督、為基督造的:約翰福音1:1-2,「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2這道太初與神同在。3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但另一方面,名詞αἰών不僅指世界、更指永遠、今生、末世和來世(這裡用作複數),「諸世代」。這是希伯來書貫穿始終的概念:1:8,5:6,6:5,6:20,7:17,7:21,7:28,9:26,11:3,13:8,13:21。這兩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萬有都是基督的;今生末世來世也都為基督所掌管——祂在所有空間和時間裡作王。

這一真理保羅藉著路加福音已經作了見證:「30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31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32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33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路加福音1:30-33)。

可以檢索詩篇中「永遠長存」這個概念。其中與希伯來書相關概念平行的信息至少包括:詩篇72:7,「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詩篇81:15,「恨耶和華的人必來投降,但他的百姓,必永久長存」;詩篇102:26,「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漸漸舊了。你要將天地如裡衣更換,天地就改變了」;詩篇102:28,「你僕人的子孫要長存。他們的後裔,要堅立在你面前」 ;詩篇136:2,「你們要稱謝萬神之神,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36:3,「你們要稱謝萬主之主,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36:10,「稱謝那擊殺埃及人之長子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詩篇136:15,「卻把法老和他的軍兵推翻在紅海裡,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36:17-23,「17稱謝那擊殺大君王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18他殺戮有名的君王,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19就是殺戮亞摩利王西宏,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20又殺巴珊王噩,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21他將他們的地賜他的百姓為業,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22就是賜他的僕人以色列為業,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另參以賽亞書66:22,「耶和華說,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樣在我面前長存,你們的後裔和你們的名字,也必照樣長存」; 但以理書6:26,「現在我降旨曉諭我所統轄的全國人民,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戰兢恐懼。因為他是永遠長存的活神,他的國永不敗壞。他的權柄永存無極」; 希伯來書1:11,「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 希伯來書10:34,「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 希伯來書7:24,「這位既是永遠常存的,他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希伯來書12:27,「這再一次的話,是指明被震動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希伯來書13:14,「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所以,「(以東人多益來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亞希米勒家。那時,大衛作這訓誨詩,交與伶長)勇士阿,你為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常存的」(詩篇52:1)。

3、光明的國

3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ς ν παγασμα τς δξης κα χαρακτρ τς ποστσεως ατο;Who being the brightness of his glory, and the express image of his person

唯神的國長存,唯神的國是光明的國度:「1起初神創造天地。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3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4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創世記1:1-3)。

神就是光;基督就是世界的光。名詞ἀπαύγασμα(reflected brightness;effulgence)在新約中也只出現一次。但其字根αὐγάζω參見哥林多後書4:4,「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另參約翰福音1:9-11,「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10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11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詩篇50:2,「從全美的錫安中,神已經發光了」;詩篇80:3,「神阿,求你使我們回轉(回轉或作復興),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詩篇80:7,「萬軍之神阿,求你使我們回轉,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詩篇80:19,「耶和華萬軍之神阿,求你使我們回轉,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以西結書43:2,「以色列神的榮光從東而來。他的聲音如同多水的聲音。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但以理書12:3,「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馬太福音13:43,「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民數記6:25)。

就發光這個概念而言,只在強調光與暗的衝突(創世紀1:1-3)。光指向公義。只有基督的國是光明的國度,但埃及遍地都黑暗了。而基督徒要在這黑暗的時代,作光作鹽:

箴言9:6你們愚蒙人,要捨棄愚蒙,就得存活。並要走光明的道。箴言13:9義人的光明亮。(明亮原文作歡喜)惡人的燈要熄滅。以賽亞書2:5雅各家阿,來吧,我們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以賽亞書59:9因此公平離我們遠,公義追不上我們。我們指望光亮,卻是黑暗。指望光明,卻行幽暗。耶利米書13:16耶和華你們的神未使黑暗來到,你們的腳未在昏暗山上絆跌之先,當將榮耀歸給他。免得你們盼望光明,他使光明變為死蔭,成為幽暗。耶利米哀歌3:2他引導我,使我行在黑暗中,不行在光明裡。彌迦書7:9我要忍受耶和華的惱怒,因我得罪了他。直等他為我辨屈,為我伸冤。他必領我到光明中,我必得見他的公義。

約翰福音12:36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使徒行傳26:18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使徒行傳26:23就是基督必須受害,並且因從死裡復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傳給百姓和外邦人。羅馬書13:12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哥林多後書6: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以弗所書5:8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以弗所書5:9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帖撒羅尼迦前書5:5你們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晝之子,我們不是屬黑夜的,也不是屬幽暗的。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約翰一書1:7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啟示錄19:8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這是大逼迫中的呼召:馬太福音5:14,「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6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7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8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9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10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12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13但我們既有信心,正如經上記著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們也信,所以也說話。14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並且叫我們與你們一同站在他面前。15凡事都是為你們,好叫恩惠因人多越發加增,感謝格外顯多,以致榮耀歸與神。16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17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18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6-18)。

神就是光。這是這節經文上下的邏輯關係(子與父):「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14)。正因為如此,下文說基督「是神本體的真像」。值得注意的是,希伯來文開篇幾章都沒有提及耶穌的名字,這或許與作者匿名出於同樣的考量。

4、神的作為

這光明的國度,從根本上說就是神的國度。神的國語人的國涇渭分明。換句話說,基督的國就是天國,因為基督乃是神的像。可以將這兩句話視為關於聖父和聖子關係的論述,但其語言是非常希伯來的或文學的。特別是這句話:「本體的真相」: χαρακτὴρ τῆς ὑποστάσεως αὐτοῦ。基督完全而精確地啟示了神的實質。論神必基督。

不僅如此,「本體」這個字根ἵστημι,在舊約聖經中主要指站立。因此基督就出神的行動,神的作為。名詞χαρακτήρ也只出現一次,基本含義是the instrument used for engraving or carving;the mark stamped upon that instrument or wrought out on it。理解其含義可以參考約翰福音1: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而名詞ὑπόστασις的基本含義更為抽像,可以參見希伯來書3:14,「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希伯來書1: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另參哥林多後書9:4,「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見你們沒有預備,就叫我們所確信的,反成了羞愧。你們羞愧,更不用說了」;哥林多後書11:17,「我說的話,不是奉主命說的,乃是像愚妄人放膽自誇」。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可以是:基督是神真確信實存在和行動的見證。正如約翰福音10:30所說:「我與父原為一」;另參約翰福音14:9-11,「9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10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11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作的事信我」; 約翰福音5:17,「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

可以將耶穌基督視為「求你起來」的完全應驗:歷代志下6:41耶和華神阿,求你起來,和你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耶和華神阿,願你的祭司披上救恩。願你的聖民蒙福歡樂。詩篇3:7耶和華阿,求你起來。我的神阿,求你救我。因為你打了我一切仇敵的腮骨,敲碎了惡人的牙齒。詩篇9:19耶和華阿,求你起來,不容人得勝。願外邦人在你面前受審判。詩篇10:12耶和華阿,求你起來。神阿,求你舉手。不要忘記困苦人。詩篇17:13耶和華阿,求你起來,前去迎敵,將他打倒。用你的刀救護我命脫離惡人。詩篇44:26求你起來幫助我們,憑你的慈愛救贖我們。詩篇74:22神阿,求你起來,為自己伸訴。要記念愚頑人怎樣終日辱罵你。詩篇82:8神阿,求你起來,審判世界。因為你要得萬邦為業。

因此,所謂基督是神本體的真相,這話應該還有更豐富的含義:祂就是神起來行動的見證:天國近了。對大患難、大逼迫中的教會而言,這樣的真理有什麼安慰呢?換言之,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中一再教導的「天國」,在這裡有了完全的答案:天國就是基督的國。這話是真真可佩服的:「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馬可福音9:1)。曹傑安息。

5、神就是愛

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                                                       φρων τε τ πντα τ ῥήματι τς δυνμεως ατο δι εαυτο καθαρισμν ποιησμενος τν μαρτιν ημν, κθισεν ν δεξι τς μεγαλωσνης ν ψηλος;and upholding all things by the word of his power, when he had by himself purged our sins, sat down on the right hand of the Majesty on high;

可以將這裡的話視為對光與像的進一步解釋——我們要從基督第一次降臨所經歷或見證的一切,認識神。這裡有三個相關的概念用來定義基督事件;而這樣的基督帶領我們跟隨祂勝過世界和逼迫。第一、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萬有」( πᾶς)與上文呼應。動詞托住(φέρω)基本含義應該是「靠近」、「帶進」等(6:1,9:16,12:20,13:13;馬太福音14:11等)。箴言8:30-32,「30那時,我在他那裡為工師,日日為他所喜愛,常常在他面前踴躍,31踴躍在他為人預備可住之地,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32眾子阿,現在要聽從我。因為謹守我道的,便為有福」。

因此這裡可能指基督進入世界、面對世界一切患難並勝過世界:「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基督不是避世的基督。這也意味著天塌不下來。「8海水沖出,如出胎胞,那時誰將它關閉呢?9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10為它定界限,又安門和閂,11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約伯記38:8-11);約翰福音10:18,「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希伯來書12:4,「你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

不僅如此,這裡特別強調權柄的問題:τῷ ῥήματι τῆς δυνάμεως,by the word of his power。即使在基督第一次降臨到十字架期間,祂仍然是「在上掌權的」;或者說,只有基督才是羅馬書13章所說的在上掌權的。而基督掌管、治理和勝過諸世界,統治方略是話語:ῥῆμα,that which is or has been uttered by the living voice, thing spoken, word;subject matter of speech, thing spoken of。該詞的基本含義參見希伯來書6:5:「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希伯來書11:3,「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 希伯來書12:19,「角聲與說話的聲音。那些聽見這聲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們說話」。另參馬太福音4:4,「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至於話語於是能力之間的關係,另參路加福音1:37,「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

在黑暗的年代,神的話語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名詞δύναμις有三重含義:力量、權柄和能力(馬太福音6:13等)。這是我們的平安:

「26所以不要怕他們。因為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27我在暗中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你們耳中所聽的,要在房上宣揚出來。28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29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30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31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馬太福音10:26-31);「14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15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16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希伯來書2:14-16)。

6、救贖之主

他(εαυτοῦ,himself)洗淨(καθαρισμός)了人的罪(ἁμαρτιῶν,複數)。這是基督第一次降臨的核心事件——十字架。只在救贖人類。這裡的賓語不是「我們的罪」,而只有「罪」。加爾文主義羽翼之下的宗派一半使用「我們」版本(KJV);但普遍接受的版本並沒有「我們的」(參見NIV)。換言之,正確的版本應該是καθαρισμὸντῶν ἁμαρτιῶν ποιησάμενος;而不是καθαρισμὸν ποιησάμενος τῶν ἁμαρτιῶν ημῶν。因此和合本的翻譯是更準確的。

限定的救贖是沒有聖經根據的。參見伯來書9:27-28,「27按著定命,人人(ἄνθρωπος)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28像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πολύς)罪,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這裡談的正是基督的獻祭和贖罪。換言之,希伯來書有時論「我們」,不過是「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的人;並非說基督為之獻祭的人,限於這個「我們」。這是「羅馬前書」所教導的真理:「23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24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25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26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羅馬書3:23-26)。

而就大患難中的教會而言,這救贖的真理有什麼安慰呢?我們已經死過了,所以死不能在我們身上作王:

羅馬書6:3-14,「3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4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5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6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7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8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9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10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11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12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13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14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

羅馬書8:28-39,「28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29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傚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30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31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32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33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或作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34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有基督云云或作是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的基督耶穌嗎)35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36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37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38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39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這也是十字架的呼召:「12所以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也就在城門外受苦。13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14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15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希伯來書13:12-15)。

警察正在敲門的時候,「23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24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25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26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翰福音12:23-26)。流氓國家用槍釘住也是死前額的時候,「4耶穌知道將要臨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來,對他們說,你們找誰?5他們回答說,找拿撒勒人耶穌。耶穌說,我就是。賣他的猶大也同他們站在那裡。6耶穌一說我就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7他又問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說,找拿撒勒人耶穌。8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吧」(約翰福音18:4-8)。

7、審判之神

「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另參1:13)。檢索聖經中「右手」和「右邊」這兩個概念:神的能力、神的公義、神的審判,神的救恩。如出埃及記15:6,「耶和華阿,你的右手施展能力,顯出榮耀,耶和華阿,你的右手摔碎仇敵」;出埃及記15:12,「你伸出右手,地便吞滅他們」; 詩篇110:1,「(大衛的詩。)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詩篇110:5,「在你右邊的主,當他發怒的日子,必打傷列王」……這對大逼迫中的教會有什麼安慰呢?首先,我們要傚法基督,經過為義受苦甚至殉道而被神升高。彼得前書5:6,「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另參腓立比書2:5-11)。其次,基督已經復活,在天上為我們掌權。最後,將來必要降臨,按公義審判個人——所有逼迫者都將被審判,先是大筵席,後是火湖;先是世界眾王,後是魔鬼及其差役(啟示錄19-20)。

這是基督論的七言,終於拼湊的十字架七言;更高於人造的三位一體和神人二性的主流教義。基督論七言如神座前的七靈(七大真理),是「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啟示錄5:6;另參啟示錄1:4,3:1,4:5)。何等安慰,何等平安。

詩篇2:1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2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3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4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5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6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7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8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9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10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11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12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詩篇110:1(大衛的詩。)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2耶和華必使你從錫安伸出能力的杖來。你要在你仇敵中掌權。3當你掌權的日子(或作行軍的日子),你的民要以聖潔的妝飾為衣(或作以聖潔為妝飾),甘心犧牲自己。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或作你少年時光耀如清晨的甘露)。4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5在你右邊的主,當他發怒的日子,必打傷列王。6他要在列邦中刑罰惡人,屍首就遍滿各處。他要在許多國中打破仇敵的頭7他要喝路旁的河水,因此必抬起頭來。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只查考聖經」卻講聖經拘留在古時,棄絕聖經的現實針對性(在這末世也曉諭我們),使福音派比靈恩派更狡猾,更雞湯。而基督教雞湯化是從該撒造信經統領聖經開始的。以信經為基礎的基督教,實際上徹底更改了以希伯來書1:1-3為代表的核心信仰或基督論。這一切到底是怎樣發生的,以及基督教為什麼要重建;事實上這一切,都一字一句地寫在保羅另外一封書信之中了——這些教導不僅充分「註釋」了希伯來書1:1-3,也讓我們看見用「我信三位」均分基督中心,是所有信經的共同病灶——聖父的創造離開基督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被信仰(約翰福音1:18);更不存在離開基督而被信的聖靈,因為聖靈乃是為基督作見證(約翰福音15:26)。一切都是基督:

「1我願意你們曉得我為你們和老底嘉人,並一切沒有與我親自見面的人,是何等的盡心竭力。2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們真知神的奧秘,就是基督。3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4我說這話,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語迷惑你們。5我身子雖與你們相離,心卻與你們同在,見你們循規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堅固,我就歡喜了。6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他而行。7在他裡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8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9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10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他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11你們在他裡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12你們既受洗與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他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他從死裡復活神的功用。13你們從前在過犯,和未受割禮的肉體中死了,神赦免了我們一切過犯,便叫你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14又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有礙於我們的字據,把它撤去,釘在十字架上。15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歌羅西書2:1-15)。阿門。

任不寐,2023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