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第四十四課:水面上行走(14:24-33)

基督來作王,或者作王重建天地,審判列國,拯百姓出離困苦(大水淹沒)的基督,使所有的權力和人民都深感不安。其中最不安的是「猶太教」所代表的所有宗教以及主流基督教,因為基督王天下這一政治中的政治信息,完全顛覆了魔鬼利用宗教對世界的巔峰欺騙或淫亂:出世不王,賣王拜鬼。在馬太福音中,首先宣告基督來作王的是東方的博士,最後確認基督是猶太人之王的是彼拉多:「在他頭以上,安一個牌子,寫著他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27:37)。但是猶太人無論如何不能接受基督是王。他們選擇釘祂十字架,與主流基督教的只知道完全一致。水上基督,全地喧囂。

馬太福音第四十三課:教會的使命(28:18-20)

「所以」足以說明基督在地上建立教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彰顯祂的權柄,讓萬國的人無不屈膝。絕不是教會在萬國中要順服外邦君王的權柄;正相反,乃是教導世界眾王和萬民順服基督的權柄:羅馬書1:5,「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ὑπακοή,obedience)真道」;羅馬書15:18,「除了基督藉我作的那些事,我什麼都不敢提。只提他藉我言語作為,用神跡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ὑπακοή)」;羅馬書16:26,「這奧秘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神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ὑπακοή)真道」。以弗所書中的教會論充分證明了這一真理。

馬太福音第四十二課:定於一尊(28:16-19a)

這君王就是基督。這君王不僅是天國君王,也是地上君王。但主流基督教作為撒但一會,為了捍衛世界之王,將世界視為該撒的特區,於是基督就只能住在天上,統治空中樓閣。耶穌是「天國的王」並無聖經根據,聖經明明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2:2);「耶穌站在巡撫面前,巡撫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說,你說的是」(27:11;另參21:5,27:29,37,42)。這就是定主流教會為撒但一會的聖經根據:「1親愛的弟兄阿,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2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從此你們可以認出神的靈來。3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神。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你們從前聽見他要來。現在已經在世上了」(約翰一書4:1-3)。但這是基督或受膏者的基本含義:「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詩篇2:8)。

馬太福音第四十一課:世界的基礎(28:11-15)

馬太福音28章可以這樣分成四個基本單元:第一、基督復活(1-7);第二、重造男女(8-10);第三、魔鬼權勢(11-15);第四、教會使命(16-20)。被稱為弟兄的基督徒或門徒,要起來與復活的基督一起治理這地。這是一條十字架的道路。因為這地已經被魔鬼和撒但「治理」了。這是基督復活之後,建立教會要治理(救贖、管理與審判)或面對的世界(約翰福音9:3-5,39)。這也是馬太福音獨有的一段記載。而根據祭司長和巡撫(「在上掌權的」)的意思,「順服」著的基督,不可以復活;而教導人順服世界眾王的基督教,還應該去見證基督復活嗎?根據今天的證道經文,撒但統治世界主要有五大之柱,或五種基礎:第一、軍隊(11,15);第二、權力(12祭司長與長老,14巡撫);第三、謊言(13);第四、金錢(12,15);第五是人民(15,「猶太人」)。大致而言,可以說魔鬼是靠撒幣、殺人與說謊作王的(約翰福音8:44)。但這是基督的福音:「31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32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翰福音12:31-32)。阿門。

馬太福音第四十課:復活後的顯現(28:8-10)

基督復活首先向女人顯現,或者說先祝福女人;並賦予她們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標;又使她們稱為教會的祝福。如果我們將這3節經文交叉結構,首先看見中心信息:女人全新的生活就是崇拜基督的信仰生活(9)。其次,女人新生活的使命則是向門徒報告基督復活的好消息,並傳信讓他們與去跟隨主(8,10)。女人的新生命與夏娃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女人可以指向以色列和教會:女人的重建即基督教的重建。夏娃的話語向魔鬼開放,但馬利亞迎接的是復活的基督。夏娃的人生目的是食物、情慾和權欲;馬利亞侍奉的是基督。夏娃質疑並彎曲神的話語;馬利亞誠實地傳基督和天使的話。夏娃敗壞了亞當;馬利亞祝福了門徒。

馬太福音第三十九課:復活的黎明(28:1-8)

復活的清晨,馬利亞們報告的好消息對教會和人類意味著什麼呢?「9神阿,你降下大雨。你產業以色列疲乏的時候,你使他堅固。10你的會眾住在其中。神阿,你的恩惠是為困苦人預備的。11主發命令,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群。12統兵的君王逃跑了,逃跑了。在家等候的婦女,分受所奪的。13你們安臥在羊圈的時候,好像鴿子的翅膀鍍白銀,翎毛鍍黃金一般。14全能者在境內趕散列王的時候,勢如飄雪在撒們。15巴珊山是神的山。巴珊山是多峰多嶺的山。16你們多峰多嶺的山哪,為何斜看神所願居住的山。耶和華必住這山。直到永遠。17神的車輦累萬盈千。主在其中,好像在西乃聖山一樣。18你已經升上高天,擄掠仇敵,你在人間,就是在悖逆的人間,受了供獻,叫耶和華神可以與他們同住。19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細拉)20神是為我們施行諸般救恩的神。人能脫離死亡,是在乎主耶和華」(詩篇68:9-20)。阿門。

馬太福音第三十八課:明天的墳墓(27:62-66)

再沒有用軍隊防範或「鎮壓」基督復活更能顯示人類的狂妄和瘋癲了。軍隊可以戒嚴基督及其復活嗎?可以阻擋基督復臨和最後審判嗎?暴政可以攔截和阻斷福音嗎?「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詩篇2:4)。但是罪人總是相信槍桿子的力量。不過準確地說,他們也不完全相信軍隊或任何人,所以在這些犬類之外,又「封了(σφραγίζω,啟示錄7:3-8,10:4,20:3等)石頭」。這石頭可能不是新加的,參見馬太福音27:59-60,「59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60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就去了」。祭司長和羅馬軍隊只是在先前的石頭上加蓋了「政府封條」。這一代表國家權柄的政府封印,主要是為了警告他們所懷疑的「盜屍犯」,就是耶穌的門徒(27:64)。

馬太福音第三十七課:十字架神學(27:45-56)

四福音自然都記載了耶穌之死(馬可福音15:33-41,路加福音23:44-49,約翰福音19:28-30);但馬太福音記載的最為詳細;並且有非常獨特的記載(52-53)。如果將這段經文交叉結構,耶穌之死至少有雙重意義。第一、救贖與審判(45-49,54-56)。十字架下面有兩種人類,又兩種結局(約翰福音3:16-19;羅馬書5:6-8);。第二、復活與審判(50-53)。聖徒復活,要與基督一同作王;神也要為被殺的羔羊和聖徒復仇。

馬太福音第三十六課:本丟彼拉多(27:11-31)

所有刻意貶低耶穌是王,甚至用耶穌只是「道德之王」和「真理之王」而迴避耶穌最終在全地作王的主流基督教,也是撒但一會。因為污鬼邪靈知道耶穌是王,就是要滅世界眾王的聖者:「23在會堂裡有一個人,被污鬼附著。他喊叫說,24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來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馬可福音1:23-24)。侮辱耶穌出於萬王對萬王之王的嫉妒——十字架集中了這種政治深仇大恨——統治世界的羅馬人更憎恨這樣的真理:「24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神。25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26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27因為經上說,神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既說萬物都服了他,明顯那叫萬物服他的不在其內了。28萬物既服了他,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神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哥林多前書15:24-28)。只是軍隊和十字架無法毀滅基督是王。「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的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使徒行傳2:26)。阿門。

馬太福音第三十五課:賣主的猶大(27:3-10)

「眾人所估定美好的價值」是什麼意思呢?神要在殺害祂兒子的人身上得榮耀。起初以色列是神的長子,所以耶和華說:「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他要追趕他們,我便在法老和他全軍身上得榮耀,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於是以色列人這樣行了」(出埃及記14:4)。如今,你們且去重新思想主的話:「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約翰福音12:23);「4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5父阿,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約翰福音17:4-5);「我不求自己的榮耀。有一位為我求榮耀定是非的」(約翰福音8:50)。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