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第三屆CSMP

出埃及記第八課:摩西手裡的是鐵杖(4:1-17)

什麼是新教改革?「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是什麼?他說,是杖」(2);「你手裡要拿這杖,好行神跡」(17);「摩西手裡拿著神的杖」(20)。摩西手裡拿著杖返回埃及,這就是新教改革的基本異象。埃及,摩西回來了;世界,我們回來了。我們手裡拿著神的杖——要把權杖返回教會。這才是真正的至聖所:「有金香爐,(爐或作壇)有包金的約櫃,櫃裡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希伯來書9:4)。但是,可悲且可恥的是,基督教主流已經整體上放下權杖,繳械投降。不再有兒子組成的教會,只有孫子們豬聯幣合。且不再有義人,只有賤人。他們放下武器,淪為繳械投降的巨嬰和埃及人的奴婢,公共領域的邊緣人和主流社會的按摩師與洗腳妹。在主流教會中,沒有權杖,只有雞湯和洗腳水,還有齊刷刷的白左真心假意地向埃及奴隸一樣跪倒一片:順服掌權者,為仇敵禱告,整整400年。但我們拿著杖回來了,走向耶路撒冷而非邊緣。而一切放下權杖的基督教,將首先被權杖所測量(啟示錄11:1)。

出埃及記第七課:舊約的山上寶訓(3:11-22)

龍的傳人的最高智慧是「無我」;這是魔鬼的謊言。希臘人的最高智慧是「我是誰」,但希臘文化本身不能給出答案。摩西提出的問題類似斯芬克斯之謎:מִי אָנֹכִי,我是誰。這個問題訴諸兩個語境(כִּי ……וְכִי)。第一、「竟能去見法老」。法老比我高。第二、「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最多我和以色列人是一樣的人,或者他們憑什麼聽我的。實際上摩西的問題是:「你是誰」。在交叉結構中,13與11前後呼應,就是「你(神)是誰」與「我(人)是誰」的平行。主流之所以跑偏了,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傳講的神根本不是聖經啟示的神,他們信的基督不是基督。實際上他們的神是巴力,或者他們自己的肚腹。

出埃及記第六課:神對摩西的呼召(3:1-10)

首先我們要知道,摩西在出埃及記第2章所作的一切事,「神都在天上看著」。我們並非說人可以因行義配得神的顯現,但神向什麼人顯現,必有緣由。而真理的的確確是:「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詩篇34:15);「這是耶和華的門,義人要進去」(詩篇118:20);「義人的道,是正直的,你為正直的主,必修平義人的路」(以賽亞書26:7)。神向人顯現,也為差遣合適的人去完成使命。這也是復活的基督不斷向門徒顯現的理由之一。這段經文可以進一步交叉結構:1-5記載神在荊棘中向摩西顯現;與之呼應的7-10,記載了神進入世界的使命及對摩西的差遣或摩西的使命。中間6節是神的自我啟示。應該是又40年過去了,為了預備另外一個40年。這40年至少完成了三重預備:米甸的摩西,迦南各族人,埃及的埃及人和以色列人。不僅如此,到底如何解釋荊棘異象,我們最好還是返回聖經本身:7-10就是對1-5最完美的解釋:神-摩西-以色列,在七族人(埃及人+迦南六族)中焚而不毀,分別為聖。

出埃及記第五課:在東方見證公義(2:16-25)

米甸祭司、牧羊人和摩西,可以代表三種宗教:「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耶和華喜愛義人」(詩篇146:8)。而出埃及記2:16-22藉著摩西在米甸的經歷,為這真理做了生動的見證:「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哈巴谷書2:4):「你們要論義人說,他必享福樂。因為要吃自己行為所結的果子」(以賽亞書3:10);「義人的道,是正直的,你為正直的主,必修平義人的路」(以賽亞書26:7);「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詩篇34:19 );「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詩篇37:23);「義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詩篇37:29);「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詩篇72:7);「在義人的帳棚裡,有歡呼拯救的聲音。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詩篇118:15);「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守義人的路」(箴言2:20);「但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言4:18)……阿門,阿門。

出埃及記第四課:女人的愛男人的義(2:1-15)

新教改革聚焦公義,而摩西是一個義人,行公義之人。一直有人問何為公義,以摩西為證。第一、公義就是愛。而我們愛,乃是因為神先愛了我們(約翰一書4:19;約翰一書2:29)。摩西愛(11-15),是因為先蒙愛(1-10)。公義見證為愛與憐憫(彌迦書6:8)。第二、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13)。因此這最大誡命(馬太福音22:36-40)超過「順服掌權者」和「政治恐懼」;為公義之愛可以聽從神不聽從人(使徒行傳5:29),並且不怕王命(希伯來書11:3)、不怕王怒(希伯來書11:27)。第三、公與私對立。公義超越私人恩怨和名利報復。摩西作為埃及王子,為受欺壓的弟兄伸冤,本與他自己的利害毫無關係,而且行公義只能捨己(馬太福音16:24;詩篇82:3)。第四、信心加行為(以弗所書2:8-10,希伯來書11:1-40,雅各書2:13-26;約翰一書3:7)。公義的真理棄絕「唯獨信心」宗派教義。第五、公義者得救。這是清楚的經文根據:約翰福音5:29,詩篇106:3,箴言11;19,以賽亞書56:1,哈巴谷書2:4,羅馬書2:10,啟示錄22:11等。出埃及記2:1-15廓清了羅馬書3:1-2的應用邊界。

出埃及記第三課:收生婆的不順服(1:15-22)

這段經文可以清晰地交叉結構。15-16首尾呼應,相同的概念如:法老說、男孩、女孩、存命等;這些信息見證法老和埃及人如希律,乃是屠嬰甚至殺神(基督)的鬼魔。17與20前後呼應,共同的概念是收生婆敬畏神,及埃及王與神這兩個概念的對立。18-19聚焦收生婆與埃及王之間面對面的「屬靈戰爭」。可以視為一種神學隱喻:教會站在世界之王的面前。當然,這段經文還可以分成三個較大的單元:15-17:埃及王屠嬰惡謀及抵制。18-19:收生婆與埃及王的爭戰。20-22,神的保守及埃及王的剛硬——其中的邏輯可以平行出埃及記1:12-14,恨人恨神,作死必死。

出埃及記第二課:以色列眾子遭逼迫(1:8-14)

這裡有兩個重要的神學問題:神為什麼任憑暴君崛起、以色列人遭遇400年逼迫和奴役?以及魔鬼是神所造的嗎?後者我們講過了:魔鬼和人犯罪出於他們自己(約翰福音8:44)。關於前者,答案至少是:為了試煉和管教百姓,為了催逼選民出埃及、為了刑罰埃及人。這是「標準答案」:「因為經上有話向法老說,我將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羅馬書9:17)。

出埃及記第一課:以色列眾子在埃及(1:1-7)

實際上出埃及記第一個概念是וְ,創世記50:26最後一個詞בְּמִצְרָֽיִם(在埃及)並非歷史的結局。歷史是祂的故事,歷史仍在繼續。正如曠野黑門山以琳吐谷渾不是教會歷史的終點,「你要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在某種意義上,整個基督教都淪陷在埃及或被擄掠於巴比倫、以順服法老尼布甲尼撒、泛愛埃及人巴比倫人作為苟且和行淫的「確據」。他們習慣了在埃及大街賞販賣雞湯的生意,遠看分不清以色列與埃及人。該法勒(分)了。但聖靈讓我們看見黑暗中閃亮的星辰,正如創世記中神一再向先祖應許說:你的兒女將如繁星滿天。這些是閃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