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主日證道

主日證道:耶穌的婚姻家庭神學(可3:31-35)

感謝神的話語。這5節經文仍然可以交叉結構。首尾呼應的信息是,家人同樣上帝對立,這涉及「誰叫誰」或「誰跟誰」的問題(31,35);換言之,世界的王劫持傳統與血親成為基督的攔阻。進一步前後呼應的是「看哪」,「耶穌周圍坐著的人」,以及「母親和弟兄」。這是耶穌道成肉身進入的世界,而祂要從中創造出天家來(32,34)。中間一節經文,是上帝在基督裡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追問人類何為家人(33);而從這裡開始,基督不僅要重建「婚姻家庭神學」,更彰顯了「我是誰」或基督的神性。值得強調的是,主耶穌就是指著當下的「時事」將真理傳給家人和世人,祂是道成肉身的神。

主日證道:在苦難中復活(彼得前書2:19-25)

感謝神的話語。我們今天來講講苦難。宗教的共同課題是苦難,但基督教的答案與眾不同。彼得前書2:19-25可以這樣分成4個部分:一、為神受苦(19)、二、人的苦難(20-21);三、神的苦難(22-24);四、靠神受苦。人生最大的試探是苦難的試探。而以罪面對苦難乃是魔鬼作王的第一兵法:它先製造苦難,然後帶領我們以罪治罪,最終它在交戰雙方之上安設座位。世界之王就是用苦難把人類變成了人妖、太監和潑婦。然而神的意思正相反,祂要藉著苦難將我們建造成祂的兒女,大丈夫;將教會建造成基督的新婦。

主日證道:新世界的移民(彼得前書1:17-25)

感謝神的話語。我們仍在復活節期,而「死而復活」這個核心真理繼續是新生命的根基。彼得前書1:17-25可以交叉結構如上,其中21節為核心經文,基本信息就是我們對復活的信仰。17與24-25前後呼應,我們信靠聖父和聖道度過寄居的此生,這是「寄居」與「永存」之間的對照。18-19與23前後呼應:我們靠聖子的寶血和聖道開始得贖、重生;請注意「能壞」這個概念的結構性作用。基督和祂的道是我們得贖和重生的根據。20與22前後呼應,分別強調神在基督裡先愛了我們,而我們應當彼此相愛。

主日證道:生活在暴君時代(彼得前書1:3-9)

感謝神的話語。在原文中,彼得前書1:3-12實際上是一個句子。因此這裡的結構分析只是概念性的。彼得前書1:3-9可以視為兩個交叉結構。3-4可以視為導言:耶穌復活賜給我們重生,使我們活在天國的盼望中可以勝過苦難。而5-9中,5與9前後呼應,相關概念包括「信」與「救恩」;6-7a與8前後呼應,相關概念包括「大喜樂」、「信」,以及「試煉」與「不得看見」等。中間7b將我們的盼望指向基督的復臨。

主日證道:復活的見證(哥林多前書15:1-10)

感謝神的話語。一年一度的復活節到了。剛剛看到BBC授權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稱四分之一受訪的英國基督教信眾並不篤信耶穌復活的真實性。這不是什麼新事:「18他們偏離了真道,說復活的事已過,就敗壞好些人的信心。19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他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提摩太后書2:18-19)。

主日證道:給敵人留下一粒糧食(利19:9-10)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利未記19:9-10,上帝藉著祂的僕人摩西吩咐還在曠野中的以色列人、也是在吩咐我們說:「9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10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感謝神的話語。

主日證道:人間正道(林前3:18-23)

感謝神的話語。今天我們學習哥林多書信——這封書信的一個核心論題是教會秩序,涉及聖道、聖禮和聖職等非常傳統的教義;旨在建立聖禮型教會。而哥林多書信的收信人主要是具有深刻的希臘文化背景的教會。希臘文化代表著所謂的普世價值,無非人道主義和人本主義以及心靈主義,或看人主義。

主日證道:你們是世上的鹽(太5:13)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今天的證道經文是馬太福音5:13,「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感謝神的話語。這是主耶穌基督關於基督徒在世上應該怎樣生活的重要教導。3卷符類福音都記載了這方面的教導。如馬可福音9:50,「鹽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麼叫它再鹹呢?你們裡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路加福音14:34,「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叫它再鹹呢」,等等。耶穌一方面教導基督徒要作世上的鹽;另一方面則教導基督徒要作世上的光(馬太福音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