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全面查經時間:檢索66卷書中因行受審的相關經文;然後思想這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因信稱義當然有聖經根據——但「唯獨信心」存疑,至少涉嫌「過度解釋」——我們絕不廢棄反要堅守;但是,同樣甚至更多海量經文支持的因行受審,為什麼沒有成為主流的教義?據說基督教都核心認信肉身成道-十字架-末日審判,但其主流躺平宗(各福音派或十字架神學之雞血教)竟以蔑視-離棄行為正統;其末流如雞湯教(修道院與東正教及各種靈恩運動)竟用修行偷換行為為屬靈。但主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翰福音5:17);「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約翰福音14:12)——這些珍珠和聖物都扔給豬狗(馬太福音7:6)或「猾人」(創世記3:1)了嗎?不僅如此,更有一宗奮銳黨人將行為指向革命;但教會的行為在兩個方面:行義與傳道——就傳道人而言,傳道就是行義,行義就是傳道,傳義道。傳義道就是傳真道,這是教會天(聖)職。這是我們關於教會改革的七大結論:
所以弟兄們,我們要知道,我們如此侍奉和傳道給「主流相聲界」帶來了怎樣的壓力和逼仄;而給自己向人和城市文明,積蓄了怎樣的仇恨和殘忍。當我們被獸逼迫、遭遇患難的時候,「以東人」會有多麼快樂和幸災樂禍。他們搬著板凳在等著。因此我們遭遇這樣的指控或看見恨我們的人彼此成了朋友都不要以為稀奇。「你完全了嗎,你看見自己眼中的梁木了嗎——你為什麼批評習國和人家傳道人……」雞湯如此漫灌,廢掉所有先知、使徒和教會的重擔或「武功」及全部聖經。但是當摩西站在法老面前、拿單站在大衛面前、以利亞站在亞哈面前、以賽亞站在希西家面前、約拿站在尼尼微王面前、保羅站在非斯都面前……他們都完全了嗎?不。但他們不看聖經,他們才自以為神。或者說,他們徹底揚棄了啟示錄11章的兩位見證人的見證。人家根本不講啟示錄!這兩個披著麻衣傳道的僕人,顯然是不完全的;而且他們顯然可以彎曲用彼得前書第二章來控告:一方面,「務要尊敬眾人」;但你們攻擊世界,攻擊所有住在地上的人。另一方面,「尊敬君王」;但你們站在世界之主的面前,並且與獸(世界的王)爭戰。三年半四十二個月一千二百六十天,「主流教會」或七千人是何等厭惡這兩個見證人!!而今天,他們是何等歡喜快樂,翻身解放。但是,我們如何面對彼得前書第二章那些經文呢?
感謝主,我們來到了「約翰福音概論」最後一課。約翰福音20-21章的主題是基督的復活,以及復活的基督向門徒三次顯現並差遣門徒往普天下去分享基督的復活。復活是信仰的中心,是福音中的福音(哥林多前書15:1-8)。所有信仰或所謂信仰,歸根結蒂是關於復活的信仰。但復活的事讓很多人「煩惱」、不信、厭惡和仇恨(使徒行傳4:2;17:18;24:21;26:8),這使世俗小學誘導教會不斷偏離這個中心,用神跡和道德取代復活重新定義了基督教(提摩太后書2:8,18)。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約翰福音18-19章。我們被帶到了人類歷史的軸心。十字架是基督教數千年以來的標誌(哥林多前書1:23;2:2;路加福音9:23;14:27)。因為圍繞基督釘十字架,天國和世界連接在一起,死亡和生命連接在一起,過去和未來連接在一起;我們每個人和上帝連接在一起,並因此互相聯繫在一起。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朋友平安。我們今天繼續學習耶穌的最後遺言。上個主日我們重點講論了耶穌和教會的愛情,今天,我們要重點說說基督的愛的具體方面。首先,訂婚之後,新郎要帶領新娘進入新房,這就是約翰福音13:36-14:14要解決的問題。耶穌藉著三個門徒的問題,告訴我們往哪裡去,怎樣去,以及最後的歸宿。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們的三段聖經經文,實際上是三篇「最後遺言」。舊約經文是亞伯拉罕的遺囑(創世記24:1-9),書信經文是保羅的遺囑(使徒行傳20:17-35);而約翰福音13-17章,這縱橫五章的長篇大論,是耶穌基督給門徒、教會或我們的「告別演說」(Farewell Discourse)。舊約的最後遺言無疑是指向約翰福音13-17章的,另外如以撒遺言(創世記27:27-29);雅各祝福(創世記49);摩西遺言(申命記33);約書亞遺言(約書亞記23-24),撒母耳遺言(撒母耳記上12),大衛遺言(歷代志上28-29)。
感謝神的話語。「今天,是蒙特利爾華人基督教會最後一場主日證道」。各位,你先不要希奇。上個主日我們用很短的時間縱覽了約翰福音全書,並特別提到,耶穌傳道第三年的時候,外部攻擊轉向內部逼迫,祂開始直面死亡。今天這段經文進一步講到,從此,還有半年時間,耶穌開始走向十字架,與人的衝突愈演愈烈。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首先歡迎各位來到蒙特利爾華人基督教會建堂三週年特別布道會。每一間教會都有自己建堂的紀念活動或慶典活動,不過我願意大家和我同感一靈:建堂紀念日只是教會反省、懺悔的日子,是我們的「大齋節」。這三年來,我又虧欠了神很多很多,而神的恩典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顯多。讓我們感謝讚美主。
聖經學者們普遍同意,約翰福音是按靈意精心編輯的。如同寶石,從不同的角度都能看見引人入勝的結構和景致。今天我的建議是,可以從猶太人的三大節期的角度來認識約翰福音的基本結構。這三大節期就是逾越節(פֶּסַח,πάσχα,passover,出埃及記12:11)、住棚節(הַסֻּכֹּתחַג,ἡἑορτὴἡ σκηνοπηγία,the feast of tabernacles;利未記23:34)和七七節(שָׁבֻעֹתחַג,the feast of weeks,出埃及記34:22;五旬節,πεντηκοστή,Pentecost;使徒行傳2:1)。
也許你會覺得復活的真理很飄渺。我可以以約伯為例來說明復活的意義。約伯是預表基督的;約伯也預表在基督裡被因信稱義的基督徒和基督的教會;甚至在某種意義上,約伯受苦也是代表人在世上的基本命運,正如上帝審判亞當之時,對人的勞苦和死亡的預告(創世記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