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證道:感恩的心(路17:11-19)
今天是感恩節,讓我們首先祝賀今天受洗的弟兄姐妹。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在人間再沒有這樣的喜樂更值得我們不顧一切感恩讚美神;而此時此刻,有天上的使者和我們一起歡喜快樂。今天我們所讀的三段經文都與受洗重生有關。路得記1:1-19a的主題是回家,提摩太后書2:1-13的主題是復活(「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而路加福音這段信息的主題可以說是神的醫治。
今天是感恩節,讓我們首先祝賀今天受洗的弟兄姐妹。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在人間再沒有這樣的喜樂更值得我們不顧一切感恩讚美神;而此時此刻,有天上的使者和我們一起歡喜快樂。今天我們所讀的三段經文都與受洗重生有關。路得記1:1-19a的主題是回家,提摩太后書2:1-13的主題是復活(「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而路加福音這段信息的主題可以說是神的醫治。
謝謝您的來信;也期待著您對《災變論》的真知灼見。一直對您的漢學熱情感動。我想這種普世觀念一定是從基督來的。因此更高興地得知您本人果然也在「主內」;這為我們進一步交流提供了可以信賴的自由。
今天這段信息也是耶穌從路加福音14:25開始的布道的結束部分。在這篇講道中,耶穌首先談到了基督徒要捨棄一切走十字架天路,或者說,耶穌在這裡做了一次戰前的動員。然後在15章,耶穌講了祂進入世界尋找失喪的罪人,而門徒也將追隨耶穌的腳蹤進入禾場;16章講到,在這世界,我們遇到最普遍的試探是錢財崇拜,而最大的試探是「自我」。前幾個主日我們在基督裡戰勝了瑪門,今天更進一步,耶穌要我們戰勝自己。捨棄錢財是容易的,但捨棄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周收到了幾封來信和留言,是問同一個問題的:林獻羔牧師在他的著作《火湖》中,談到的關於「樂園」和「陰間」等問題,並作出了一些很有趣的解釋。來信的弟兄姐妹想追問的是,這些解釋有讓他們蒙造就的地方,也有讓他們感到很困惑的地方。由於上周有兩場講道,我一直沒有時間回復,也沒有時間詳細研讀。今天剛剛從教會回來,詳細看了這些問題,覺得很有必要馬上回信。因此也要推遲兩天編發10月3日的主日證道,並推遲刊發啟示錄第一課的講章;我先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寫出來。
這周收到了幾封來信和留言,是問同一個問題的:林獻羔牧師在他的著作《火湖》中,談到的關於「樂園」和「陰間」等問題,並作出了一些很有趣的解釋。來信的弟兄姐妹想追問的是,這些解釋有讓他們蒙造就的地方,也有讓他們感到很困惑的地方。由於上周有兩場講道,我一直沒有時間回復,也沒有時間詳細研讀。今天剛剛從教會回來,詳細看了這些問題,覺得很有必要馬上回信。
啟示錄1:1-8,「1 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他就差遣使者,曉諭他的僕人約翰。2 約翰便將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3 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4 約翰寫信給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和他寶座前的七靈。5 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脫離有古卷作洗去)6 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7 看哪,他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8 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乃希臘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這裡是「不寐之夜」義工編輯夏雨向諸位問安。由於不寐本週末在蒙特利爾有兩場講道,下兩周在新澤西和多倫多有神學會議和布道會,因此本週末的博文由義工們編發。這些「週末貼圖」均選於網絡,正如博主一再強調的,這些圖片並不是專門的神學論文或講章,儘管我們努力想表達特別的神學含義;本博客也是借助於這些圖片向週末的讀者問安。再次感謝神與我們同在。
弟兄平安!謝謝您轉來《從胡、溫新型執政理念看「新中華文化」及中國有十字架的變革》一文,我很同意「不忍卒讀」一評。最近「朱貴」的酒館很熱鬧,連一些基督徒也捲入其中。實在令人歎為觀止。由於瑣事紛紜,我在這裡只能簡單加以評論。願我更直抒胸臆,開門見山,願主的靈讓我們同得自由。近年來,隨著福音在中國的拓展,中國教會中的親政治勢力,包括「我骨頭裡的政治」那種被邊緣化的勢力,和教會裡的辜鴻銘的海外嫡傳,正在帶領基督教重蹈教會在羅馬帝國或歐洲,以及在北美的覆轍。
「上回書」我們說到,耶穌吩咐我們不要既侍奉上帝,又崇拜瑪門。我們知道,不同宗教都有對貪婪的批判,那基督教有何不同?不僅如此,如果我「不聽勸」,堅持侍奉瑪門,你又能把我怎麼樣呢?今天,神要告訴我們祂的真理。聖經主要不是道德教訓,神的話是帶著能力的。需要說明的是,由於耶穌和路加都沒有說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還是比喻,因此在教會傳統中,對此多有紛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秋天。夏天已經過去了,無論我們在落葉繽紛的季節裡怎樣堆砌紀念的情感,怎樣文學或花紅柳綠,我們沒有能力阻止一片落葉,也無力染黑一線白髮。基督教教導人誠實地面對衰老和死亡。但這不是黛玉扛著花鋤用一抔淨土半掩風流的日子。秋天不是一個文學季節,而是一個宗教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