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小要理問答第二課:使徒信經(創世紀1:1等)
藉著三大公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那修信經the Apostles』Creed,Nicene Creed and the Athanasian Creed),路德教會宣示她是使徒傳統、傳統教會和普世教會的一部分。從初代到中世紀,使徒信經在教會中主要用於洗禮中的認信宣告,表明我們所信的是哪一位,以及我們對上帝的完全依賴。使徒信經的權威性主要不是來自教會傳統,而是因為她的內容直接取自聖經。信不是盲信,信是有對象的,而這對像根植於聖經啟示。
藉著三大公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那修信經the Apostles』Creed,Nicene Creed and the Athanasian Creed),路德教會宣示她是使徒傳統、傳統教會和普世教會的一部分。從初代到中世紀,使徒信經在教會中主要用於洗禮中的認信宣告,表明我們所信的是哪一位,以及我們對上帝的完全依賴。使徒信經的權威性主要不是來自教會傳統,而是因為她的內容直接取自聖經。信不是盲信,信是有對象的,而這對像根植於聖經啟示。
今天是蒙特利爾華人基督教會第四個聖誕崇拜之夜,歡迎你來到耶穌基督的教會。我們每一次聚集在這裡,都是因為耶穌這個名的緣故。我們從哪裡知道和認識耶穌基督呢?從聖經。今天的布道會是一場讀書會,我們來討論怎樣讀聖經。
雖然聖經從未定義一個洗禮的時間,但復活節期間洗禮常常是教會的一個傳統。這當然有真理上的引申:洗禮就是一場復活——與基督同死,與基督同活(羅馬書6:1-11)。因此,在初期教會和一些傳統教會裡面,Easter vigil中常常有洗禮儀式。
這段經文是創世記中寓意豐富的信息之一。要明白這段信息,首先要瞭解這段經文的背景:人類由於惡貫滿盈,經歷了一場大洪水的審判。因神的恩典蒙恩得救的一家人,「重生」之後,繼續被罪追趕。一方面挪亞醉酒,顯出人肉身的軟弱;另一方面,魔鬼仍然在含的身上控告人。當然,神繼續開始祂的拯救工作,一方面,在閃和雅弗的身上遮蓋挪亞的罪;這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對人類一切罪的遮蓋;另一方面,藉著挪亞的咒詛和祝福,從律法和福音兩個方面,將人類帶向十字架上那位救主。
創世記4:1-15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信息。首先提醒大家注意這段信息的結構。以該隱殺人犯罪為中心,就是以第8節為中心,這段信息也可以看為一個交叉結構。8節以前,講該隱犯罪前的狀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他的家教、他的宗教生活和上帝對他的勸勉。8節以後,講犯罪以後的該隱繼續犯罪,與神的審判和憐憫。要瞭解這段信息,也需要將之放入第三章的背景之中,求神幫助我們,阿門!
這節經文在原文中不到20個字,但這節經文裡的每句話,在整本聖經中重複的次數都特別的多。所以我們今天僅僅以這節經文為基礎,來分享上帝給亞伯蘭的祝福和安慰。這應該是上帝第五次向亞伯蘭顯現,這時候亞伯蘭快90歲了。上帝和亞伯蘭在這裡的相遇地點大約在希伯侖幔利的橡樹那裡(創世記13:18;14:13)。此時,亞伯蘭已經在迦南地生活了14年。
這篇講章是加拉太書系列課程的第十一課。之所以要回到創世記,是因為如果不瞭解「亞伯拉罕之約」,就無法明白加拉太書第三章(至於第四章所講論的撒拉和夏甲,我們仍然要回到創世記)。我們今天特別要領受的聖經經文是創世記11:31-12:3